正在阅读:

旅行的“仪式感” 是真欲望还是假文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旅行的“仪式感” 是真欲望还是假文艺?

现代社会有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用美好的字眼描述她,用诗和远方定义她,而她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充满时尚,流行,诱惑的"欲望场”,而我们用文字,用影像,用消费去完成这个“占有过程”、这个“仪式感”。这便是旅行。

“仪式感”在近几年成为了一个很火热的词,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表达逼格与品味的标签。 “生活需要仪式感,与矫情无关”,“仪式感,是对生活深深的热爱”等等,百度一下你便知道。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局部)作者:达雅克·路易·大卫

那我们先来说说仪式这回事

关于仪式的起源,众说纷纭,尤其是许多哲学体系中,仪式上升到了物质与精神连接的高度:揭示了人是如何感知、理解这个世界的。通过雕塑神像,通过焚烧香草,通过敲锣打鼓,通过奇装异服,人类完成了现实世界与信仰世界的和谐相通。

↑维纳斯大理石雕像局部

恩,人类一向善于回过头来,把历史进程压缩成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符号美感。而这种符号越奇特玄幻唯美,越能在第一时刻抓住后世的一颗颗文艺的心,成为一把装哔利器。 当你聊聊“苏菲派"的开场旋转仪式,聊聊部落殉葬的火把,顺便引经据典几句"尼采说过最重要的事情要再说三遍", 那简直分分钟在人群中存在感爆棚。

↑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

我们再来看一下历史中重要的一些美学与艺术符号的诞生与发展

其实很多美学与艺术的最初产生完全是历史的偶然性。比如高跟鞋,古代欧洲城市因为缺少下水道系统的原因,屎尿都往街上倒。高跟鞋是为了防止弄脏袜子和裤腿。

但是一种美学与艺术的快速风靡与扩张往往有他的规律性:

被封为创业教父的Paul Graham在《黑客与画家》(请注意我在引经据典,别说我没教你) 说道"新的媒体诞生了, 人们热情高涨, 短短几代人就把它的能量发挥到极至。”尤其是当这种新的媒体形式与权力和宗教联系到一起。

↑《路易十四肖像》作者亚森特·里戈

比如爆炸头路易十四那傲人的脚尖将高跟鞋推向了新的高度;比如16世纪罗马教会的快速发展,整座城市都在玩命造教堂,便需要大量的艺术品来装饰,因此一批批以卡拉瓦乔(恩这里必须要写一个代表人物的名字才行) 为领衔的画家雕塑家应运而生。

↑《酒神》作者卡拉乔瓦

所以说,现代的时尚设计师应该都去感激一下自己的产品是被古代哪一个癖好独特的皇帝或主教看对眼的。

当然,现代社会集权与宗教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资本的力量。比如19世纪日本浮世绘艺术在大量资本运作下的收购拍卖及在欧洲的大规模输出与传播,在欧洲社会刮起了一阵“和风热潮”,甚至对欧洲印象主义作品产生极大影响(不能不提提高逼格三大法宝:梵高,莫奈,毕加索)。

话题扯了这么远,我们收回到“仪式感”上面来

很多人说如今这个时代是个“高消费时代“,是消费文化高度盛行的年代,是个人意识爆棚的时代,分分钟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现代社会的精英形象在87层的落地窗前看着芸芸众生车水马龙发出“我们要追求个性,抵制物质崇拜对我们精神世界的挤压”的呐喊,一方面又成为手中捏着的一杯限量版红酒的俘虏,仿佛喝下一口就完成一场仪式。

↑罗伯特·丁洛特

我想你渐渐闻出了一点我们要做一个结论的气味:

其实并非只是当今社会,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稀缺资源”的存在,只是承载这种资源的形式不同,以及资源获取的手段以及流通方式不同而已,而人类总是对消费稀缺资源抱有强烈的占有欲望与幻想,这一点,从古至今并无差别。而这种所谓的"仪式感"则是一种物化的仪式,是消费主体在少数范围内具有支配权的文化行为 。

再说的通俗一些,"仪式感”是我们对某种稀缺资源的"占有声明"。 (联想一下你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觉得突然想到了些什么?)

在古代,某些有特权的人才能借助通灵的法术完成自己与神灵的对话,才能把自己祖上三代都画进卡拉瓦乔的作品,才能让莫扎特为自己谱曲。在现代社会也是一样的道理。“仪式感”对应着背后的另一个名词“欲望场”。“欲望”这个词我们并不以贬义来定义,我们这样去理解他:“享受世上昂贵的美好“。 而"仪式感"把她推上了另一个高度:“重要的不是很有钱,而是很懂得使用金钱,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把钱花得漂亮”。(简直是恰当极了)

那么我们再往下说一步,现代社会有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用美好的字眼描述她,用诗和远方定义她,而她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充满时尚,流行,诱惑的"欲望场”,而我们用文字,用影像,用消费去完成这个“占有过程”,这个“仪式感”。

这便是旅行

↑Paul Graham

我想,在追求"异地稀缺资源"这件事上,世界上应该没有比旅行密度更高的行为了。也没有什么比错过这些稀缺资源更令人遗憾的事情了。毕竟我们可以与楼下卖煎饼的小哥每日打招呼,却可能只有一次机会能在巴黎周边约70公里的Giverny村的莫奈故居与大师在平行时空共同赏睡莲。

《穿红背心的少年》作者保罗·塞尚

我已经把对比做到如此具体的层面,如果你还不能感同身受拍大腿叫遗憾的话,以下这些画面还可以提醒你一下。

1.餐厅:普通餐厅与米其林餐厅

2.景点:一个街头到此一游照VS.难找的名人故居(雨果)

3.购物:一个普通的集市与艺术品市场

其实你与其他人的品味可能没有任何差别                                                

只是你的打开方式不一样

欢迎大家关注,希望与你一起,让旅行更有品味,更有乐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旅行的“仪式感” 是真欲望还是假文艺?

现代社会有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用美好的字眼描述她,用诗和远方定义她,而她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充满时尚,流行,诱惑的"欲望场”,而我们用文字,用影像,用消费去完成这个“占有过程”、这个“仪式感”。这便是旅行。

“仪式感”在近几年成为了一个很火热的词,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表达逼格与品味的标签。 “生活需要仪式感,与矫情无关”,“仪式感,是对生活深深的热爱”等等,百度一下你便知道。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局部)作者:达雅克·路易·大卫

那我们先来说说仪式这回事

关于仪式的起源,众说纷纭,尤其是许多哲学体系中,仪式上升到了物质与精神连接的高度:揭示了人是如何感知、理解这个世界的。通过雕塑神像,通过焚烧香草,通过敲锣打鼓,通过奇装异服,人类完成了现实世界与信仰世界的和谐相通。

↑维纳斯大理石雕像局部

恩,人类一向善于回过头来,把历史进程压缩成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符号美感。而这种符号越奇特玄幻唯美,越能在第一时刻抓住后世的一颗颗文艺的心,成为一把装哔利器。 当你聊聊“苏菲派"的开场旋转仪式,聊聊部落殉葬的火把,顺便引经据典几句"尼采说过最重要的事情要再说三遍", 那简直分分钟在人群中存在感爆棚。

↑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

我们再来看一下历史中重要的一些美学与艺术符号的诞生与发展

其实很多美学与艺术的最初产生完全是历史的偶然性。比如高跟鞋,古代欧洲城市因为缺少下水道系统的原因,屎尿都往街上倒。高跟鞋是为了防止弄脏袜子和裤腿。

但是一种美学与艺术的快速风靡与扩张往往有他的规律性:

被封为创业教父的Paul Graham在《黑客与画家》(请注意我在引经据典,别说我没教你) 说道"新的媒体诞生了, 人们热情高涨, 短短几代人就把它的能量发挥到极至。”尤其是当这种新的媒体形式与权力和宗教联系到一起。

↑《路易十四肖像》作者亚森特·里戈

比如爆炸头路易十四那傲人的脚尖将高跟鞋推向了新的高度;比如16世纪罗马教会的快速发展,整座城市都在玩命造教堂,便需要大量的艺术品来装饰,因此一批批以卡拉瓦乔(恩这里必须要写一个代表人物的名字才行) 为领衔的画家雕塑家应运而生。

↑《酒神》作者卡拉乔瓦

所以说,现代的时尚设计师应该都去感激一下自己的产品是被古代哪一个癖好独特的皇帝或主教看对眼的。

当然,现代社会集权与宗教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资本的力量。比如19世纪日本浮世绘艺术在大量资本运作下的收购拍卖及在欧洲的大规模输出与传播,在欧洲社会刮起了一阵“和风热潮”,甚至对欧洲印象主义作品产生极大影响(不能不提提高逼格三大法宝:梵高,莫奈,毕加索)。

话题扯了这么远,我们收回到“仪式感”上面来

很多人说如今这个时代是个“高消费时代“,是消费文化高度盛行的年代,是个人意识爆棚的时代,分分钟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现代社会的精英形象在87层的落地窗前看着芸芸众生车水马龙发出“我们要追求个性,抵制物质崇拜对我们精神世界的挤压”的呐喊,一方面又成为手中捏着的一杯限量版红酒的俘虏,仿佛喝下一口就完成一场仪式。

↑罗伯特·丁洛特

我想你渐渐闻出了一点我们要做一个结论的气味:

其实并非只是当今社会,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稀缺资源”的存在,只是承载这种资源的形式不同,以及资源获取的手段以及流通方式不同而已,而人类总是对消费稀缺资源抱有强烈的占有欲望与幻想,这一点,从古至今并无差别。而这种所谓的"仪式感"则是一种物化的仪式,是消费主体在少数范围内具有支配权的文化行为 。

再说的通俗一些,"仪式感”是我们对某种稀缺资源的"占有声明"。 (联想一下你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觉得突然想到了些什么?)

在古代,某些有特权的人才能借助通灵的法术完成自己与神灵的对话,才能把自己祖上三代都画进卡拉瓦乔的作品,才能让莫扎特为自己谱曲。在现代社会也是一样的道理。“仪式感”对应着背后的另一个名词“欲望场”。“欲望”这个词我们并不以贬义来定义,我们这样去理解他:“享受世上昂贵的美好“。 而"仪式感"把她推上了另一个高度:“重要的不是很有钱,而是很懂得使用金钱,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把钱花得漂亮”。(简直是恰当极了)

那么我们再往下说一步,现代社会有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用美好的字眼描述她,用诗和远方定义她,而她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充满时尚,流行,诱惑的"欲望场”,而我们用文字,用影像,用消费去完成这个“占有过程”,这个“仪式感”。

这便是旅行

↑Paul Graham

我想,在追求"异地稀缺资源"这件事上,世界上应该没有比旅行密度更高的行为了。也没有什么比错过这些稀缺资源更令人遗憾的事情了。毕竟我们可以与楼下卖煎饼的小哥每日打招呼,却可能只有一次机会能在巴黎周边约70公里的Giverny村的莫奈故居与大师在平行时空共同赏睡莲。

《穿红背心的少年》作者保罗·塞尚

我已经把对比做到如此具体的层面,如果你还不能感同身受拍大腿叫遗憾的话,以下这些画面还可以提醒你一下。

1.餐厅:普通餐厅与米其林餐厅

2.景点:一个街头到此一游照VS.难找的名人故居(雨果)

3.购物:一个普通的集市与艺术品市场

其实你与其他人的品味可能没有任何差别                                                

只是你的打开方式不一样

欢迎大家关注,希望与你一起,让旅行更有品味,更有乐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