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17日是中国的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国新办于今天上午就扶贫工作进展和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等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农村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重点县全部减贫摘帽的目标。
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公报数据显示,中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而到2020年仅剩六年时间要实现全部脱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在发布会上称,六年时间7000万,每年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个月要减贫100万。
洪天云说:“如果到了2020年,我们国家还有大面积的贫困地区,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中的水、电、路、讯、房等基本条件都没有解决好,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标都没解决好,我们基本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条件都不具备,那么这个全面小康就是不完整的,这是一方面。为实现这个目标,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铆足了劲,下了很大决心。”
今年9月底时,世界银行将全国贫困线从1.25美元/天上调到1.9美元/天,对此,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司长李春光称,世界银行制定的扶贫标准主要是用于国别比较,并不是作为各国扶贫工作的依据。
李春光说,世界银行制定的贫困标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是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本国的扶贫标准。中国现行扶贫标准是2010年不变价的2300元,每年都会根据物价指数等因素相应调整。
一直以来,中国的扶贫道路以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曾先后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2001—2010年、2011—2020年两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按照中国现行扶贫标准衡量,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73.5%,下降到2014年的7.2%。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2002年下降到30%以下,2014年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然而最近,审计署在10月8日公布的一些地方精准扶贫落实的报告发现不少问题,其中广西马山县有3000多扶贫对象不符合建档立卡的标准,2014年有近9%的脱贫人数属于虚报。具体来看,该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 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
审计公告还显示,云南省未及时拨付2015年度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25亿元。2014年11月,云南省财政厅收到财政部提前拨付的2015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76亿元。截至2015年7月底,仍有14.25亿元尚未分解拨付到县或对应项目。
对于此事,洪天云说:“不论是谁,只要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特别是最困难老百姓这点救命钱,想在这儿占便宜的时候,我们是绝不会放过的,这也是表明一个态度。”
洪天云介绍,今年9月初,国务院扶贫办专门部署了全国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工作,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对一些数据进行校正和补充。按照中国政府的统一安排,10月8日已派出了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的3个督查组,分赴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区进行检查。据了解,马山县政府已于9月初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核实,其中超过贫困标准的3048人已全部暂停享受扶贫政策。
如何保证扶贫款真正用到刀刃上,以及防止虚报脱贫人数的问题,洪天云说,解决这个问题靠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扶贫资金管理高度重视。“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等部门在2014年已经拿出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出来,自上而下严格遵循、严格落实,少数地方、少数区域没做好,说明我们工作上在末梢还有差距,还存在问题。”
除了制度,还要有监管机制,洪天云补充,广西的问题曝光出来后,已经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详细核查,相关的处理程序和处理结果出来以后,会给媒体有一个全面的交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