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泪水小史:“哭泣就在自我感知的最深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泪水小史:“哭泣就在自我感知的最深处”

当我们的希望走向破灭,当我们赤裸在自己脆弱本性的面前,当一切可能走向虚无,我们难抑泪流。

百分百释放:《哭泣之书》中回忆录、文学评论耦合,历史与人类学交融 图片来源:YEVONDE PORTRAIT ARCHIVE / MARY EVANS

有些人就是为泪水而生的。残酷、美丽、回忆;纯真、失落、失落的纯真;诗歌、战争纪念馆、书信,甚至是阳光倾泻在窗前的角度,都能让他们眼泪涌出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是建筑,都能令人潸然泪下。”获奖诗人希瑟·克里斯尔(Heather Christle)说,她承认,自己就是个泪腺发达的人。在《哭泣之书》中,克里斯尔如数家珍地一一举出生活中无数苦乐参半的泪点,就像耶稣走向各各他山那条苦殇之路的一个个站点一般。

挚友诗人比尔的自杀让克里斯尔落泪,许久以前的一次流产让她红了眼眶,教父母的离世常常触动她的泪腺。暴力和种族歧视让她崩溃,怀孕更是一遍遍把她的泪槽清空。她读到诗歌总会情不自禁,不管自己身处写作研讨会还是坐在家中,不管在晴空万里的天穹下,还是在刷刷雨落的轿车里。“如果你在雨天的车上,泪落两行,雨刮仿佛也在挡风玻璃上,擦拭你的脸庞。”(《哭泣之书》摘选)这位诗人还大方承认,“在大多数日子里,我流泪的时间甚至比写作还多。”

雷切尔·扎克尔(Rachel Zucker)、艾丽斯·诺特利(Alice Notley)、萨拉·曼古索(Sarah Manguso)和麦琪·纳尔逊(Maggie Nelson)等诗人也偏爱书写非虚构作品。和他们一样,克里斯尔也钟情于这么一种碎片化的泪水史,将她的思想注入字字珠玑歌词般的段落里,而且往往出其不意。回忆录、文学评论、采矿历史、人类学、科学与诗歌统统收入她的熔炉,锻造成泪水的钻石样本。克里斯尔带着这一切绕进漩涡中心,有的时候读者也变得晕头转向,因所有这些闪光的思想而目眩。走出迷宫,你可能会纳闷,这倒底是为了什么呢?什么是基础泪液,什么是刺激性的眼泪?心因性流泪为何物,假哭又能不能触发真实情感?书中介绍说,荷兰有一个学生制造了一杆枪,收集自己的眼泪并冷冻起来,然后再射出这些冰子弹。完成这项小发明之后,她把这把枪呈递到一个曾经令她落泪的教授面前。这个故事成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选填)图片描述

然而,要想粘合这些碎片,焊接叙事目的和我行我素的思想并非易事。在告解的舞台上,克里斯尔是最强大的,然而当她脑海中的各种联想拒绝对接的时候,她便趋于虚弱。连续好几页的文字让我欲罢不能,踏上一段路程,先是注意到泪如雨下,转而观察这样的落泪——坠落本身就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克里斯尔引用了加拿大作家安妮·卡尔森(Anne Carson)的一句话,“坠落”是人类诞生之初最早的动作——婴孩呱呱坠地,也是生命终了、飞天奔月之前的最有一个行为——垂死之人倒卧长眠。在月亮之上,眼泪依然会坠落,“只不过速度慢了许多,仿若雪花飘落。”因月亮哭泣的人往往要得太多,她写道,但当宇航员艾伦·谢泼德(Alan Shepard)乘坐阿波罗 14 号宇宙飞船登月时,落下的是怀乡之泪,全因对地球母亲之思念。

克里斯尔还谈到了“快乐逆转”(hedonic reversal),这种情况就更有趣了——在引发痛苦的事物面前,人们反而会感到快乐,哭与痛就是其中之二。眼泪永远不是同质化的,除此之外,眼泪并非“滴滴平等”。女性流泪能博取同情,也能用作武器。然而落泪的男儿却总要接受评头论足,成了一件需要规避的事,态度如何全凭观者的主观意志。克里斯尔常常流泪不能自禁,这一秒还是徒劳而放纵,下一秒就悲苦奔涌。

最终这些叙事还是聚合到了一起。你开始觉察到,字里行间埋着一缕绝望,心力交瘁、反复无常,在一连串有些躁狂的文本中流淌。起初你仍在踌躇,在自我毁灭的危险悬崖边徘徊。接下来,紧张升级,这种情绪玷染了更大的空间。这种绝望十分棘手,这也为这本书增添了一股奇异的冲动。

同情心是个陷阱。克里斯尔说,“这是一个黑洞,把人吸入绝望。想象着自己感同身受,陷入他人的苦难,让我充满不必要的无力感。”然而这位诗人却不断坠落,无法自拔,无法关闭自己的感受。感受是诗人的一个重要资质证明,脆弱的情绪碎作隽永的文字,这个过程痛苦无比,磐石为之落泪,双眸为之滴血。

在书中,有那么一些美妙的时刻,让你一拍脑门意识到那种令人心跳骤停的脆弱,你以为克里斯尔会展开倾诉。但她选择戛然而止,强忍泪水,抚慰自己破碎的灵魂。她的挚友比尔在结束自己生命之前,认为她是一位坚强的幸存者,但她内心并不那么笃定。自己会被苦咸的泪水淹溺吗?有没有另一种可能,她爱哭的天性其实正是甘霖般的情感支撑?

书中还有一处令人动容。克里斯尔与十九世纪作家、物理学家塞拉斯·韦尔·米切尔(Silas Weir Mitchell)产生了共鸣。这个男人曾经横眉冷对那些歇斯底里的爱哭鬼,然而理性抵不过诗人的特质,在女儿去世后,他夜夜不眠陷入悲痛。现在克里斯尔有了一个女儿,需要为之努力生活,为之变得强大,这个学步的孩子也时常哭泣。“她想吃的那个柠檬不完整了,所以她会哭;雪下得不够大,她也要嚎啕。”

这一点也叫人绝望。当我们的希望走向破灭,当我们赤裸在自己脆弱本性的面前,当一切可能走向虚无,我们难抑泪流。哭泣的时候,人们的生理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眼眶红肿,抽噎颤抖,这时候人们再也无法自欺欺人,掩盖真想。克里斯尔说,和意识一样,哭泣也躺在自我感知的最深处。

本文作者Marina Benjamin著有《失眠》,2018年出版。

(翻译:马昕)

来源:新政治家

原标题:Heather Christle’s The Crying Book: a cultural history of tear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泪水小史:“哭泣就在自我感知的最深处”

当我们的希望走向破灭,当我们赤裸在自己脆弱本性的面前,当一切可能走向虚无,我们难抑泪流。

百分百释放:《哭泣之书》中回忆录、文学评论耦合,历史与人类学交融 图片来源:YEVONDE PORTRAIT ARCHIVE / MARY EVANS

有些人就是为泪水而生的。残酷、美丽、回忆;纯真、失落、失落的纯真;诗歌、战争纪念馆、书信,甚至是阳光倾泻在窗前的角度,都能让他们眼泪涌出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是建筑,都能令人潸然泪下。”获奖诗人希瑟·克里斯尔(Heather Christle)说,她承认,自己就是个泪腺发达的人。在《哭泣之书》中,克里斯尔如数家珍地一一举出生活中无数苦乐参半的泪点,就像耶稣走向各各他山那条苦殇之路的一个个站点一般。

挚友诗人比尔的自杀让克里斯尔落泪,许久以前的一次流产让她红了眼眶,教父母的离世常常触动她的泪腺。暴力和种族歧视让她崩溃,怀孕更是一遍遍把她的泪槽清空。她读到诗歌总会情不自禁,不管自己身处写作研讨会还是坐在家中,不管在晴空万里的天穹下,还是在刷刷雨落的轿车里。“如果你在雨天的车上,泪落两行,雨刮仿佛也在挡风玻璃上,擦拭你的脸庞。”(《哭泣之书》摘选)这位诗人还大方承认,“在大多数日子里,我流泪的时间甚至比写作还多。”

雷切尔·扎克尔(Rachel Zucker)、艾丽斯·诺特利(Alice Notley)、萨拉·曼古索(Sarah Manguso)和麦琪·纳尔逊(Maggie Nelson)等诗人也偏爱书写非虚构作品。和他们一样,克里斯尔也钟情于这么一种碎片化的泪水史,将她的思想注入字字珠玑歌词般的段落里,而且往往出其不意。回忆录、文学评论、采矿历史、人类学、科学与诗歌统统收入她的熔炉,锻造成泪水的钻石样本。克里斯尔带着这一切绕进漩涡中心,有的时候读者也变得晕头转向,因所有这些闪光的思想而目眩。走出迷宫,你可能会纳闷,这倒底是为了什么呢?什么是基础泪液,什么是刺激性的眼泪?心因性流泪为何物,假哭又能不能触发真实情感?书中介绍说,荷兰有一个学生制造了一杆枪,收集自己的眼泪并冷冻起来,然后再射出这些冰子弹。完成这项小发明之后,她把这把枪呈递到一个曾经令她落泪的教授面前。这个故事成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选填)图片描述

然而,要想粘合这些碎片,焊接叙事目的和我行我素的思想并非易事。在告解的舞台上,克里斯尔是最强大的,然而当她脑海中的各种联想拒绝对接的时候,她便趋于虚弱。连续好几页的文字让我欲罢不能,踏上一段路程,先是注意到泪如雨下,转而观察这样的落泪——坠落本身就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克里斯尔引用了加拿大作家安妮·卡尔森(Anne Carson)的一句话,“坠落”是人类诞生之初最早的动作——婴孩呱呱坠地,也是生命终了、飞天奔月之前的最有一个行为——垂死之人倒卧长眠。在月亮之上,眼泪依然会坠落,“只不过速度慢了许多,仿若雪花飘落。”因月亮哭泣的人往往要得太多,她写道,但当宇航员艾伦·谢泼德(Alan Shepard)乘坐阿波罗 14 号宇宙飞船登月时,落下的是怀乡之泪,全因对地球母亲之思念。

克里斯尔还谈到了“快乐逆转”(hedonic reversal),这种情况就更有趣了——在引发痛苦的事物面前,人们反而会感到快乐,哭与痛就是其中之二。眼泪永远不是同质化的,除此之外,眼泪并非“滴滴平等”。女性流泪能博取同情,也能用作武器。然而落泪的男儿却总要接受评头论足,成了一件需要规避的事,态度如何全凭观者的主观意志。克里斯尔常常流泪不能自禁,这一秒还是徒劳而放纵,下一秒就悲苦奔涌。

最终这些叙事还是聚合到了一起。你开始觉察到,字里行间埋着一缕绝望,心力交瘁、反复无常,在一连串有些躁狂的文本中流淌。起初你仍在踌躇,在自我毁灭的危险悬崖边徘徊。接下来,紧张升级,这种情绪玷染了更大的空间。这种绝望十分棘手,这也为这本书增添了一股奇异的冲动。

同情心是个陷阱。克里斯尔说,“这是一个黑洞,把人吸入绝望。想象着自己感同身受,陷入他人的苦难,让我充满不必要的无力感。”然而这位诗人却不断坠落,无法自拔,无法关闭自己的感受。感受是诗人的一个重要资质证明,脆弱的情绪碎作隽永的文字,这个过程痛苦无比,磐石为之落泪,双眸为之滴血。

在书中,有那么一些美妙的时刻,让你一拍脑门意识到那种令人心跳骤停的脆弱,你以为克里斯尔会展开倾诉。但她选择戛然而止,强忍泪水,抚慰自己破碎的灵魂。她的挚友比尔在结束自己生命之前,认为她是一位坚强的幸存者,但她内心并不那么笃定。自己会被苦咸的泪水淹溺吗?有没有另一种可能,她爱哭的天性其实正是甘霖般的情感支撑?

书中还有一处令人动容。克里斯尔与十九世纪作家、物理学家塞拉斯·韦尔·米切尔(Silas Weir Mitchell)产生了共鸣。这个男人曾经横眉冷对那些歇斯底里的爱哭鬼,然而理性抵不过诗人的特质,在女儿去世后,他夜夜不眠陷入悲痛。现在克里斯尔有了一个女儿,需要为之努力生活,为之变得强大,这个学步的孩子也时常哭泣。“她想吃的那个柠檬不完整了,所以她会哭;雪下得不够大,她也要嚎啕。”

这一点也叫人绝望。当我们的希望走向破灭,当我们赤裸在自己脆弱本性的面前,当一切可能走向虚无,我们难抑泪流。哭泣的时候,人们的生理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眼眶红肿,抽噎颤抖,这时候人们再也无法自欺欺人,掩盖真想。克里斯尔说,和意识一样,哭泣也躺在自我感知的最深处。

本文作者Marina Benjamin著有《失眠》,2018年出版。

(翻译:马昕)

来源:新政治家

原标题:Heather Christle’s The Crying Book: a cultural history of tear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