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代做什么事”是陈建华常讲的一句话,这句话勾勒出他对市场的前瞻把握。遵循着这一理念,恒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创造了多项之“最”:拥有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PTA工厂、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如今,这艘中国纺织业的航母正朝着“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的目标不断前行。
文/华商名人堂 蒋玮
敢为天下先
1971年,陈建华出生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盛泽自古以来就以发达的纺织业闻名遐迩,陈建华也打小就对机织行业耳濡目染。
小时候家里穷,他连读书的几元钱学费都得东拼西凑。13岁那年,陈建华不得不辍学,到建筑工地上当了一名泥瓦匠。
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陈建华摔伤了,从此不能再做泥瓦活,他开始骑着自行车走南闯北,经营化纤、白厂丝的买卖。
凭着聪明勤奋和吃苦耐劳,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已有了200余万元的积蓄。那个年代,成为百万富翁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陈建华却有更大的梦想——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实体企业。
1994年5月的一天,陈建华听说邻镇——南麻镇镇办集体织造厂要卖掉,他隐隐感到这是个好机会。经过谈判,顶着借债的风险,年仅23岁的他以369万元认购了吴江化纤织造厂,开创了吴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先河。
然而别人并不像他那样有信心,工厂的工人一夜之间几乎全部走光。新官上任的陈建华,连忙亲自到员工家了解情况,得知此前工厂存在多种弊病,员工的意见始终得不到重视。
为了消除这些弊病,让员工重新回厂,陈建华随即烧了“三把火”:一是改变织造厂以往年底才发工资的惯例,每月15日按时给员工发工资;二是出台“三不”原则:不担保、不欠债、不进亲戚朋友,杜绝三角债及管理上的弊端;三是整顿生产环节,精简管理人员。
“三把火”重燃员工的工作激情,濒临倒闭的企业得以绝处逢生,1995年底,吴江化纤织造厂赚了1000多万元。
▲图注:恒力集团的织造机器
恒力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彼时个体户想通电通水,都受到很大制约。这种夹缝中求生的境遇,迫使部分个体经营者“进化”出洞悉市场风向、创新求变的基因。
在收购吴江化纤织造厂一个月后,陈建华大刀阔斧淘汰了原有的有梭织机,引进1200锭网络车,令当地业界惊叹。
设备牛了,业绩也越来越好,陈建华却并未因此固步自封。他频频到浙江同行企业“取经”,过程中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浙江的纺织厂使用无梭织机,每个员工能看管10多台机器,每天能织布400米;而他的员工只能看管2台机器,一天只织40米。
为了适应纺织市场的发展趋势,他购置了第一批88台无梭织机中的喷水织机,引进韩国产整浆并1套,新建了三分厂和宏建分厂。
1998年初,锐意通过先进设备创造竞争力的陈建华又购买了306台国际先进的喷水织机,未曾想,亚洲金融风暴袭来,纺织产品利润急剧下降。那是他接手企业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打击,但陈建华坚信,只要人还要穿衣服,布就不会没有需求。于是,他决定逢低吸纳,再次“大胆”引进500台喷水织机。
最终,他“赌”赢了。当年8月,纺织业复苏,利润率大升,因为购进了大量机器,企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赚了个“满堂红”。尝到了“甜头”后,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陈建华不断增加投入,到2003年,企业已拥有3000台无梭织机。
2002年11月,陈建华正式启动了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从德国和日本进口先进生产装置,涤纶产品生产能力跃升至35万吨,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吴江化纤织造厂及恒力化纤在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次年11月,在多元业务的基础上,陈建华正式创立恒力集团。
在陈建华对技术装备和管理的全面提升下,恒力自创立之日起用了9年登顶中国纺织业第一,用了3年即领跑中国化纤业和超亮光丝业。
延伸产业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突袭”,对进出口贸易依赖度很高的纺织行业,再次陷入萧条。期间,大批中小纺企倒闭,众多纺织企业资金链受到重创。
危机让很多人望而退步,但是已经积累雄厚资本的陈建华,再次在危机中看到了扩张的良机。他提出了一个“猫蛇论”,即猫在冬天虽然缩在洞里取暖,但始终看着外面,绝不放过机会;而蛇一钻进洞就只会冬眠。他认为,企业要过“猫冬”,不能过“蛇冬”。
因此,面对传统纺织化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全球产业技术变革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陈建华开始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着力发展纺织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
▲图注:江苏德力化纤开工奠基典礼
2008年,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建设年产20万吨工业丝项目。两年后,项目正式投产。这一项目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使恒力一举取代德国企业,成为全球最大涤纶工业丝的生产企业。
2009年,陈建华又上马了60万吨化纤聚酯项目,以极低的成本完成了项目的配套安装。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这是陈建华常说的一句老话,也是他的经营策略,他认为要想抓住机会,就得先抓住时代的脉络。
于是,在扎根苏州的同时,他又响应江苏省“南北产业协调发展”的号召,2007年开始将纺织产业生产基地转移到宿迁,大手笔建设集纺丝、织造、染整、新型纺织品研发于一体的恒力(宿迁)工业园。
在此投资的3个项目全部建成后,恒力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企业。同时,恒力在机器设备升级、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措施优化、产品成本控制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企业得以转型升级。
投资宿迁的同时,陈建华还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投资东北。2010年,恒力在大连投资建设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
2012年9月,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一期PTA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世界单体产能最大、效率最优、设备最先进的PTA工厂诞生。这既是纺织大户恒力集团完善产业链、实现战略转型的重大项目,在设备工艺、投资规模等方面,也刷新了国际同行业的多项纪录,积极推进行业进步。这项投资的完成,意味着这家全球最大织造企业,依靠产业链的延伸,重新布局了自己的产业地图。
此外,恒力还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在距离长兴岛约75分钟车程的营口,投资80亿元,成立了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
2013年,恒力转型升级的另一力作——全国首个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纺织新材料项目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投产。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纺丝设备,应用恒力最新科研成果,实现产品向高科技、高精尖方向发展。在公司转型升级发展中,该项目的地位举足轻重。
次年,恒力大连总部项目又上马开工。加上2013年底在苏北宿迁的花扦基地,恒力集团在纺织、石化领域完善了产业链的布局。
在陈建华的精心布局下,恒力已拥有苏州、宿迁、大连、南通四大产业基地,综合利用4个地区各自的差异性优势,形成了从石化产业到聚酯化纤、长丝织造和高端纺机的完整产业链,建有多个石化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园。
“恒力的发展,从未离开过纺织主业。”在陈建华看来,只有主业做强做大,集团才会做强做大。21年来,恒力不仅成为亚洲最大的织造企业、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更逐步建立从石化到聚酯纺丝薄膜工程塑料、织造的完整产业链,地产、热电、金融、机械、贸易、酒店等产业齐头并进,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领军力量。同时,集团还利用资本,延伸进入物流、航空领域,加快对海外市场的扩展。
▲图注:辽宁省政府官员与陈建华(左一)共同推动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PTA一期项目启动杆
恒力速度
陈建华认为,“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反应迅速,效率高。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市场。”速度,也成为他执掌恒力2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
2010年1月4日,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区到吴江招商,带来了石化产业园项目。6天后,陈建华亲自来到长兴岛现场考察。14天后,恒力就与长兴岛经济区在沈阳签订了石化产业基地投资合作协议。
2010年正月初七,陈建华就到长兴岛驻扎下来。4月10日,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奠基。从第一次的招商洽谈,到项目奠基,仅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6个月内,恒力完成全部采购,7个月完成主体设备安装。
开山填海,创基立业,陈建华带领着恒力仅花2年多时间,就填了3平方公里多海面,并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荒地”的区域,建起了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期间每年还要减去3个多月的冬季无法施工时间。一年至少干了三年的活,开创了业内建设速度最快、生产能力最强的典范,不仅刷新了国际同行业的多项纪录,也在业界迅速建立起了“恒力优势”。
2014年8月,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内建设的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被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列为重点布局的产业项目,恒力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石油炼化领域的民企。
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PTA项目所拥有的3条生产线,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英威达技术,不仅工艺属世界一流,设备也全部来自全球最顶尖企业。凭借投资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工艺水平高、能源消耗低的特性,恒力石化短时间内就占据了行业“制高点”。
而原计划5年完成投资的恒力宿迁工业园,恒力人只用了3年。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首期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14个月。而通常情况下,建成同类项目至少需要2年。
“增速提效,其实非常简单。一个电话能解决的问题,绝不碰头聊,三句话能处理的事情,绝不到会议室。”陈建华说。同时,恒力的管理模式也与众不同。在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同时,集团对每个公司、工厂、车间、班组都进行单独考核,确保每个环节发挥出最大效能。
高速发展之下,2014年上半年,恒力集团的出口额逆市增长30%,其中45%以上由新产品贡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4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榜单上,恒力集团以1353亿元的年销售额,排在第7位。这也意味着恒力成为全国首家销售额过千亿元的纺织服装企业。
▲图注:恒力集团举办建厂20周年庆典
瞄准世界一流
恒力一面修炼内力,一面“防御外敌”。2012年,我国纺织业再次面临不利局面。在纺织行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涨等情况下,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生存考验,发展更是举步维艰。身处其中,陈建华手上的织造企业开机率却达到100%,订单排到了三四个月以后。
他认为,“越是困难时期,我们越要加快提升产品差别化的档次,研发更多高附加值新产品,力争差别化率达80%以上,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恒力之所以能突出重围,靠的就是创新这块牌子。
早在创业之初,恒力就把创新确定为立业之魂。以创新为旗帜,恒力始终领跑在化纤业最前列。“收购后的第一个月,我立即淘汰了厂里的全部有梭织机,引进了新机型,并且对工厂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调整产品结构,实行以销定产,按照市场经济的经营模式进行运作,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发展理想。”陈建华在回忆第一次创业的情形时如是说。
在他看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培育品牌为先导的策略,是企业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恒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再加以创新,最终走出了一条以应用开发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具体来说,陈建华和他的技术团队,既采取了拿来主义,比如采购德国吉玛公司研发的全套年产60万吨熔体直纺设备,德国、日本原装的高速加弹机,也大踏步走出去,在德国法兰克福、日本大阪等城市建立国际研发中心,聘请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化纤界资深专家,为企业进行高端差别化产品研发。
不仅如此,恒力还与国内的东华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建立“恒力产学研基地”。各研发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分工明确,但又协同联系,以强化恒力产业链优势领域为主要方向,不断深化核心技术优势。
人才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了构建技术优势,恒力在引进国内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同时,大量引进国外研发机构的技术专家,由他们主持建设研发中心和创新体系。
▲图注:陈建华在恒力集团20周年庆典上做演讲
到目前为止,恒力集团拥有6000多名技术人员以及来自德国、日本、韩国等地的160多名高级工程师,依托“恒力国际研发中心”和“恒力产学研基地”,为企业进行市场前瞻分析和高端差别化产品的研发。在技术团队的推动下,恒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已经代表了我国化纤行业的最高水平。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引进外籍工程师的力度,提高研发投入比重,保持全球纺织行业的领跑优势。”陈建华说。
恒力在创新上的大手笔投入,结出了累累硕果,其多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处于我国化纤行业尖端。其中,恒力下属企业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高品质超细纤维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因此获国务院颁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研发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系列产品,也促进了涤纶工业丝应用能力的大幅提升。
如今,“志恒力久远,品质赢天下”成为恒力人的座右铭,而“将恒力建设成为世界化纤企业,全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出口纺织品提供顶尖化纤原料,以卓越品质及创新产品不断提升中国纺织品档次和出口竞争能力,与客户一起成长,实现双赢!”也早已深入每一位恒力人的心。
2015年,恒力以总营收1635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96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9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1位。
未来,恒力将继续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并力争早日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4500亿元。届时,恒力也将跻身世界500强,真正成长为世界一流!■
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