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罗盈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上健身赚足流量,B站(哔哩哔哩)同样受益。
据B站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疫情期间,B站健身运动视频累计播放量达6.6亿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164%,健身运动UP主新增粉丝总数增长超240%。
疫情阶段,B站联名诸多UP主发起“健身战疫挑战接力”的线上健身活动,以有奖方式鼓励用户创作上传健身视频,一个月内收到两万多份投稿。
B站数据显示,长尾用户的反响热烈,带动健身类视频的双周环比增长近46%。
尽管流量大增,但哔哩哔哩主站运营中心总经理刘智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春季健身内容增长处在预料之中。
刘智说道:“每年2-6月是健身内容的爆发期,春夏季节大家更关注身材,符合用户刚需。今年比较特殊,受外部环境疫情的影响,用户对个人卫生、健康等议题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进一步促使B站健身内容流量高涨。”
在B站,健身内容归属于时尚分区。
从3月12日的最新榜单来看,一条名为“10分钟高效瘦大腿运动”的健身视频排在时尚区的首位,并占据全站榜单的第三名。
与此同时,时尚区总和评分前十位的视频中,健身内容占得七席。而同样属于时尚区的服饰和美妆,则热度明显不如健身。

在刘智看来,B站健身内容的火爆,并非完全因疫情期需求大增而起。
他表示,从2019年10月开始,平台曾针对时尚品类先后启动两轮“时尚星计划”,单独拿出可观的流量资源和奖金激励,扶持站外KOL入驻B站,并帮助他们快速冷启动。
据悉,健身KOL每上传一部原创视频,能得到100元的金钱奖励。
最新的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B站用户数量达到1.279亿人,同比增长38%。移动端首次破亿,用户数达1.142亿人,同比增长43%。
月均活跃UP主为110万,月均投稿量310万,分别增长93%和83%。
在用户量可观、奖金激励、推荐位引流等因素的推动下,B站逐渐走出一批各具细分特点的头部健身UP主。

“周六野Zoey”更多面向女性为代表的瘦身群体,并推出生理期运动等内容,拥有472万粉丝。
“瘦不了猫”聚焦改善驼背圆肩和骨盆前倾等健身领域,“短腿小萝卜”关注健美、力量举和运动康复。
由微博转入B站的“灵魂健身杨老师”,主要面向进阶健身爱好者,解释运动科学原理以及供能肌动原理等科普内容。
拥有35万粉丝的“NowFitness”,则热衷以图表方式与力量训练爱好者交流。他曾开启百日减脂专栏,以44期的Vlog形式,记录体重由202磅至178磅的过程。
“B站的健身内容其实并不小众,比如天鹅臂、周六野等健身内容早就火出圈了,”刘智说道,“我们的推荐位等资源时刻为这些优质视频准备着。”
由于夏季到来前仍是健身流量高峰期,B站表示,对应的资源投入仍会加大,持续发力优质健身内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疫情结束后,随着线下健身场景的回归,消费者将回到线下。
线上不会成为主流的健身形式,更可能成为线下服务的补充,或是两者结合,吸引不同需求的用户。
刘智认为不会过于担心,“用户会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线上健身有它的触达便利性、内容丰富性、互动及时性等方面优势。”
当前,线上健身领域竞争激烈——抖音、快手等流量庞大的直播平台,乐刻、超级猩猩和Keep等头部健身企业,传统健身房以及众多运动用品商纷纷开辟线上市场。
据天眼查的数据,国内目前共有300多家经营健身类APP产品的公司。2014-2016年是“云健身”企业爆发增长的年份,三年共成立189家公司,占总量的60%。
目前,线上健身主要分为直播和视频录像两类,倾向不同的用户需求。
B站的内容以视频录像为主,相较于抖音和快手等碎片化健身教学,中长视频的形式便于保存和随时重播,没有时间限制,用户可达到精炼效果。
而直播的优势在于能够进行实时互动,对于一些看重陪伴感的宅家用户而言更具趣味性。
针对线上健身视频逐步增多,甚至趋向饱和的情况,刘智表示,B站的应对措施可能是让内容更细分和多元,让创作者在内容质量和内容创新上下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B站长期主打面向Z世代人群的运营策略,已成为95后人群的聚集地。
虎嗅在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从年龄上来看,B站24岁以下的用户占43.3%,25-30岁的人占33.9%,从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之间,25-30岁的用户比例显著提升。
B站用户群相对年轻,与运动健身受众群体存在较大的重合度,或成为健身内容得以传播的优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