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商名人堂主编 毕亚军
提到美国华人企业家,人们往往只想到高科技界的华人明星,这跟在美传统实业界的华人企业家的低调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在美传统实业界取得巨大成功的华人企业家的确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一手创建了美国福茂集团的杰出航运企业家赵锡成正是这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极少数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世界航运业大萧条中,事业更上层楼的航运企业家,是在新中国造船业刚刚走出国门时,就向中国订购了当时最大规模船只,在世界造船业下滑之时,又向中国订购世界最大吨位绿色环保型船只,对推动中国开拓国际造船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航运企业家。
他备受敬重的原因还在于,自己成功的同时,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培育了以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为代表的杰出的下一代,不但为赵家,也为美国华裔,为全球海外华裔和所有中国人增添了荣光。过去,人们介绍赵小兰:她是华人船王赵锡成的女儿,现在人们介绍赵锡成:他是美国首位华人部长赵小兰的父亲。
2005年12月,赵锡成博士(以下称:赵)在百忙中欣然接受了华商名人堂主编毕亚军(以下称毕)的专访。在赵博士应华商名人堂之邀,于10月21日晚在北京大学发表主题演讲之际,特将此专访再次分享,以飨读者:
毕:您出生在动荡时期,家庭环境怎么样?您的父亲是教师,他如何教导您成长,给您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赵:我的成长正值战乱时期,时局变幻莫测,生灵惨遭涂炭,瘟疫肆虐横行。在敌日沦陷区,国耻是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爱国者的切肤之痛,刻骨铭心。所以,我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为不当亡国奴,为民族生存,为国家富强,稍尽匹夫之责。
我出生在上海嘉定一个十分美满的小康之家,父亲是县上西封小学的校长,毕生从事农村教育,为人正直豪爽,育人救国,兢兢业业,深受敬爱。
抗战初期,政府采取焦土政策,我家地处战区,房屋全毁,生活十分艰难。我是家中独子,从小懂事、勤快,天真无暇,深得长辈宠爱。父亲唯恐我被过于娇宠,便携我住在小学内,以儒家“忠孝节义”精神严加管教,对我日后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并终生受益匪浅。
▲图注:赵锡成博士与小兰部长出席白宫国宴
毕:听说您读中学时还是体育明星?
赵:我天生好奇心极强,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与憧憬,而且灵活好动,什么都想亲身尝试。1941年考入私立勤业中学后,爱上了体育,一为爱好,二为强身。期间,我先后和同学组织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使健康运动之风遍及校园。我既是足球守门员,又是篮球队右锋,还在校际比赛中获得“最佳投球手”的荣誉。乒乓球,我也每征必胜,家父逢赛必到,临阵助威,给我莫大精神支持。那时,我东征西伐,战果显赫,而且深深领会到团队精诚合作的精神,也籍此奠定了凡事皆要追求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以及与人共处务须和谐的信念。
毕:1946年高中毕业后,您考到了交通大学学习航海,为什么选择航海专业?上船工作后,您航海事业是一帆风顺的吗?
赵:我曾想选择学法律的。但父亲认为在中国做事不易,要靠背景和人事,在船上做事相对简单,可凭借自己的努力迁升,且待遇丰厚,上船服务三副职即可拿57美金月薪,而当时教师的月薪仅7到10美金。家叔及表舅都是资深船长,对航海业熟悉,也是一个原因。
1949年5月修毕学科上船实习时,我差点去到“太平轮”,“太平轮”在驶台途中不太平,因超载等事故沉没,全体罹难,我因选择了“天平轮”侥幸避过一劫。但“天平轮”也不风顺,刚出上海就被令辗转华南各港,疏运政府物资。
期内适逢战乱,同胞自相残杀,惨不忍睹。我们经常几日无餐,饱尝战争的恐怖与灾难,还多次受到各式炮弹的青睐,但我似乎福大命大造化大,总能化险为夷。大难不死,看来是必有后福了。
毕:之后,您去了台湾,那是一段怎样的经历?在那样的年代,您和您太太从认识到结婚,肯定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赵:我1949年12月初到达台湾,当时台湾各业动荡,一片萧条。我庆幸获得一份“高职”,被选去充任战后罕有仍能续航的“有庆轮”当“代理二副”,待遇优越,真是喜出望外!但每当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不知何日能再相会,稍尽事亲之孝,难免郁闷寡欢。
到了台湾,返乡也不是三、五年内的事,兵荒马乱时局之后,人人渴求安定,大家就近谈亲事。多位好心人都愿给我做红娘,一片善心诚意。但谁知我心中还存有一个美好的心愿,一个更大的指望。
那是1948年冬,我利用假期到“永滦轮”实习。回航前接到嘉定挚友的来信,说勤业中学后身的嘉定县中来了一位贤淑聪慧的外地姑娘,诸长辈及好友都希望我俩能认识及交朋友。
我素重憧憬,心中充满好奇与遐想!不久船返上海,就与这位姑娘在好友及长辈的介绍下见面叙谈。她名不虚传,秀丽端庄的仪表,娴静大方的气质,大家闺秀的风范,深深吸住了我的心,我们一见钟情!原来姑娘祖籍安徽来安县,家境优厚,就读于南京基督教会的明德女中。因时局变化,南京面临战火,便随同窗南迁借读嘉定县中。这可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随后我遵父嘱言要学成业就为先,假期过后便以学业为重,各自回校了。
没想到好事多磨,纷飞的战火,变迁的时局,竟让我们天各一方,音信全无,只留下深深的思念与挂牵。但不管希望多么渺茫,我都坚定不移,潜心寻找心中的姑娘。
人海茫茫,每天清晨我满怀希望四处奔走,夜晚伴随着沮丧无功而返,但次日清晨又感觉更大的希望与更深的思念成倍地增长。我持之以恒,终于在报纸上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名单中发现她的芳名。如我预料,她也已随亲人来到台湾,参加了毕业鉴定考试。上天不负有心人,辗转反侧,我终于找到了她!劫后重生又重逢,我们欣喜若狂!
1951年,我们在台北共结连理,成为终身伴侣。真是冥冥之中有上帝,千里姻缘一线牵。现在回想,确是“后福”。
此后,我们相互尊重恩爱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她蕴满爱心,处世四方,相夫教子,贤能高雅。我尊敬她,钦佩她,她使我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使我一生充满信心和希望。
▲图注:赵锡成博士与家人纪念赵朱木兰女士
毕:在台湾时,您参加了河海航行员特考,而且得了状元,名振业界,考得状元,靠的是什么?当时您已升任为大副、代理船长,这样快速的升迁又是怎样实现的?
赵:婚后,我家庭美满,事业顺利,先后从代理二副升为二副、大副及代理船长。当时社会论资排辈,年轻人很难越位,前程受到局限。我的升迁多靠临危应急,才有了发挥潜力的独特机会。
有件趣事至今难忘:代理船长时,有人找船长,我说:“我就是。”那人不懈地瞄我一眼:“就你?这么年轻就想当船长?”我说:“我坐在船长位子上,你还不信?”他仍摇头。这令我沮丧,也给我很大鼓励,看来我真是“年青有为”了,要继续攀登才是。这件趣事影响了我一生。
我爱大海,陶醉于海阔天空,对海平线上的神奇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就决心去进修深造。也有些船员耐不住航海生活的枯燥乏味,用高薪换来纸醉金迷。但我追求前程,伴随大海清新的气息,潜心读书,准备考试,扩大空间,追寻理想。不断进取与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先父的谆谆教诲,已融化在我的骨血里,并成为赵家的传统美德。
1958年5月,我参加了台湾考试院的甲级船长特种考试,侥幸成绩斐然,创了记录。台湾四大报纸:中央日报、中华日报、联合日报和新生报都刊登了这震动业界的消息——考试院历年来船长考试获分最高的“船长状元”赵锡成,是一位年方32岁的青年船长(实际不到30岁)……他为人热情、真诚,尤其负责守纪,颇受同仁之赞赏……他年青有为,前程似锦,希望能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功。
毕:航海的生活是很辛苦的?那时,您有什么样的希望?
赵:尽管遵父训“好男儿四海为家”,以事业为重,但与亲人长期离别的思念之苦仍令人难以释怀。一年常有9个月在海上漂泊,无法尽心尽职照顾家人,于心不安。新婚燕尔,我都无法陪伴爱妻,第二天便匆匆上班。
1953年大女儿赵小兰出生时,仅把太太送到医院便十万火急地出海远航,女儿满月后父女才得以相见。现在回想,自己也难相信。但当时我们坦然处之,主要是有个指望: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毕:很年轻就当船长了,您为什么还要去美国?58年到美国,1961年年中才接家人到美国团聚,这3年多是怎么度过的?
赵:当年船长特考时我的“三民主义”考了92分高分,但并不属任何党派,令人刮目相看,顿时成了英雄式人物。但为了寻求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1958年岁末,我与内人商妥,毅然告别了薪金丰厚的航海生涯,请准政府和公司,赴美继续深造。
那是一段充满艰难,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岁月。人地两生,文化差异,语言困难,只能凭借着多年对船业的经验,在纽约招商局代表处做些日常业务,待遇微薄。同时,还在另一家“复兴航运公司”兼职。期间,我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但因战乱丢失成绩单,只能被收做试读生,半工半读“水上保险”和“水上交通管理”专业。
尽管如此,我却非常珍惜这学习机会。无论是工作,学习,都投入了满腔热忱,兢兢业业,不畏艰难,干得有声有色。亲人们虽远隔重洋,但他们的信任、期盼,都是我奋斗的动力和精神的支柱。
毕:从全家定居美国到1964年创立福茂公司,又是3年,这3年,您过的又是什么样的生活?
赵:1961年7月,妻子朱木兰独自携三个女儿:8岁的小兰,5岁的小琴和呀呀学语的小美,从台北乘夜车去高雄,再搭乘招商局的货轮,穿越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在海上整整漂泊了一个多月,才抵达美国的东大门纽约爱利斯岛。
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母女四人来说,其中的艰辛自不言而喻,但与亲人重逢的喜悦把一切苦涩都取代了。在自由女神像旁,在这片能创造神奇的土地上,在充满和能实现梦想的地方,我带领着全家开始寻找我们的“美国梦”。
当时我们住在皇后区一室一厅的公寓里,工作之余在晚上攻读学位,白天兼做两份工作,周末还须做零工,以贴补家用。当时1/3的收入要交房租。妻子虽是大家闺秀,但能上能下,相夫教子,刻苦耐劳,勤俭持家。第一代移民奋斗的艰辛是共同的,生存的压力,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精神的孤独,一切从零开始。当时生活尽管清贫,但家庭里充满温馨,给予我巨大的奋斗动力。
在哥大入读正式生未成,我继续改向其他大学申请,但均未被通融。一筹莫展之际,美国最大的天主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终于被我感动,正式录取了我,于1963年中至1964年底,以高分毕业,顺利拿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前后当了6年的老书童,终于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让我感慨不已!
圣大毕业后,我继续在校兼事顾问、教职、校董,以及目前的终生荣誉董事职务等等。一晃已逾40多年,我认为这是受惠以后,应该图报的一点微忱。同时也深深体会到:真诚终将得到好的回报,才能终将得到大家的赏识,价值终将得到社会的认可,好人终将得到贵人相助,这是我一生的经验之谈。
毕:福茂航运是怎样成立的?最初规模有多大?
赵:1964年修毕学位后我即筹备福茂航运,即福茂集团的前身。公司主营航运、贸易和金融业务。公司初建时规模小,实力弱,几乎白手起家。我曾被误解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但我不仅敢想而且敢干,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地寻求发展。
毕:1977年,福茂在日本新添三艘大型货轮,具体是怎么样去操作的?这三艘货轮对于当时的福茂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赵:1975年公司蒸蒸日上,为应市场之需,我们决定在日本建造三艘1.7万吨的大型货轮。
当时,20岁出头的长女赵小兰刚大学毕业,在福茂公司实习。她执笔起草周密的业务发展计划书后,先同全球第二大的谷物公司柯克(COOK INDUSTRIAL CO.)签订多份长期租船合同,然后与美国银行谈妥贷款,再会同股东在日本大船厂订造新轮,最后向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劳德(LLOYDS INSURANCE)作风险投保,把智慧、胆识与努力巧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风险降低到最小。
这三艘货轮于1977年先后在日本落成下水,由柯克公司董事长夫人,美国银行执行人夫人和赵小兰分别主持掷瓶仪式,祝贺乘风破浪,一帆风顺!
这三艘货轮增强了公司实力,对公司今后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毕:1982年3月17日,您在航运论坛的演讲中预测到国际航运将面临衰退,那正是航运业的鼎盛时期,您从何得出这样结论?后来的发展,果然如您所料。全球航运经历了长达8年之久的衰退,在这8年中,早有预见的您,是否平安地化险为夷?
赵:我是应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工商研究院”及“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航运论坛”之邀,发表专题演讲的,题目叫“国际航运之前瞻”。当时,我借用“举一反三”和“利令智昏”两句哲理颇深的中国成语,向美国人深刻地分析阐述了国际航运的前景。而后国际航运持续8年之久的衰退,证实了我的预测,事后引起同行的广泛重视。
船运业和商业房地产业类似,是个由多种相关行业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的业务,十分复杂。而且是受全球经济的制约,风险由造船、需求、运量、融资、利息、货币交易等多种因素牵制,因变量太多很难预测,但为降低风险又不得不预测。
当时航运业看起来是鼎盛时期,使得很多人利令智昏,都想来淘金。我全面系统地分析船运业前10年的发展,发现相关指数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快,同时透过对船运业产业链的分析研究,发现了当时正孕育并隐藏着“泡沫航运”的险象。
因此,我据证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当前应是船运业主到其它相关邻近行业扩展业务的时候。船运业从资本运作方面看也与商业地产异曲同工,投资周期很长,是一项不稳定的生意。成功企业家要具备大智大勇、头脑清醒、高瞻远瞩的潜质,而非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者所及。
我果断地在航海业衰退之前卖掉了手中所持的全部船业股票,及时躲避了激流险滩,保存了实力。而后举一反三,把多年的船业经验运用在其它领域,用这笔雄厚的资金转做当时冷门的外汇交易。这个先见之明的判断使我获利丰厚,在生意场上再展宏图,更上一层楼。
毕:福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订购大型货轮,当时中国造船业并不发达,您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福茂一共在中国订购了多少船只?
赵:1988年,福茂公司向江南造船厂订购了二条6.4万吨巴拿马型散装货船(心梅号和月梅号),于1990、1991年下水。这是中船总系统出口散装货轮首度进入美国市场,也是当时上海能生产的最大轮船。那时,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造船业还没有开放与出口,处于最困难时期,虽价格稍廉,但工业和技术基础、尤其工艺上难与先进国家匹敌。我身为华裔,与中国有不解之缘,理应助一臂之力。当时的中国船舶报告说:从大局看,从长远看,与美国福茂公司签约造船确有一定的深远意义和良好影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2002年,世界造船业呈下滑趋势之时,我又向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一口气订购了4条17.5万吨好望角大型散装货轮,二度成为向中国订购散装货轮的美国航商。2005年1月4日上海浦东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那是让中国造船界深感骄傲与兴奋的时刻,由我福茂订造的,世界最大吨位绿色环保型“安梅号”在吴仪副总理的命名下落成下水。
毕:您一直致力在国际上树立中国造船业的形象与信心,您对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赵:中国政府对船舶工业发展高度重视,对设备、研究、设计大量投资,势头很好,造船界也很有信心。中国造船业人才济济,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能跟上并赶上超过外国,且具有自行发明创造的能力。如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具有崭新的先进设备,达到了国际标准。中国造船使用比其它国家更多的钢铁,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久,折旧率低。基于环保的趋势,中国率先把原来装在底部的油舱改造设计在船体上部的两侧,一旦发生意外,不至于让油流入海中污染海水,创新环保先例。
目前,世界造船业已构成中、日、韩三雄争霸的局面。如中国造船企业能在生产效率、技术水平、配套设备、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继续发挥潜力,有朝一日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绝非难事。
历史上的郑和时期,中国就曾在世界造船业独领鳌头,历史变迁,世事轮回,造船的辉煌再度峰回路转,重回中国本在情理之中。
▲图注:福茂一共向中国定购此类大型船舶超过十艘之巨
我对中国造船业一直信心百倍,并尽心尽力支持勉励,介绍客户,扩大影响,积极树立中国造船业在国际上的形象。我也十分荣幸被称为“中国造船界、航运界的老朋友”,被誉为“对推动中国开拓国际造船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人”,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与船业界的尊敬,以及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等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和嘉勉。对此,我倍感欣慰。
我在中国做事,始终奉行一个基本原则:不赚中国的钱,但愿只为中国多做事。
【注】据2010年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指标均超越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赵先生5年前“有朝一日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绝非难事”的预见由此变成现实。
毕:到今天,福茂已经发展到什么规模?“心梅”、“月梅”、“吉梅”、“德梅”、“安梅”等,福茂的船只大多以“梅”命名,是什么原因?
赵:福茂集团仍以航运及金融为主,保持船舶吨位百万吨以上,由于饱经航运大起大落之无常规律,所以我们努力维持船龄轻,并尽量避免船舶贷款,以求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稳定发展。
为纪念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不忘故土的根与本,故以父亲赵以仁先生的号“心梅”给船只命名。母亲叫许月琴,故另一条船命名为“月梅”号。为纪念岳父朱吉甫大人,又有了“吉梅”号、“富梅号”等等。
梅花为中国的花魁,冰肌玉骨,独步早春,斗雪吐艳,凌寒留香。这“梅”字也是我们心中深深的中国情结的一种寄托与象征。
【注】到今天,赵锡成博士领导的福茂集团依然是中国造船界最大的美国客户,仅在外高桥造船公司就先后订造大型船舶超过十艘,以真金白银的信任,对中国开拓国际造船市场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同时也以价格较低的中国船增强公司竞争力,让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赢得华人船王的美誉。
毕:您带领福茂发展至今日的规模,又是做对了哪些事情?
赵:我多年服务船上,深知领航人的重要。在商海沉浮中,既要有远见卓识,又要有洞察秋毫、百事巨细的才干,方能带领团队立于不败之地。
福茂胜不骄败不馁,精诚一致,同心协力,把船造好、管理好,让每一个层面都处于最佳最优状态,在市场需要的时候,我们的团队已整装待发,胜券在握。同时,公司决策人要有超人的智慧和精明的商业头脑,抓住商机,运筹帷幄,带领公司躲避风险,便会走向成功。
公司成功最重要的是诚信和声誉。我们良好的口碑,使客户经常主动上门,如美国联邦政府农林部以及后期由联合国发放的援助物资,多次由福茂公司全部承包运输,为我们带来极好的机会和利润。
商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企业家要有大将风度,赢得起也得输得起,输了便重新再来。有时风云突变,时局变化莫测,防不胜防。
南亚两国战争时,我们的船只被封锁数周之久,损失惨重,仅保险费一项就要赔偿巨款。但我们不弃不馁,以良好的服务和灵活的经营,逐步扭亏为盈,摆脱了一次次的商业危机,重新走向成功。
▲图注:赵锡成博士夫妇与大、小女儿和时任美国总统布什
毕:您最广为人知,备受尊重的成就还包括培养了以赵小兰为代表的杰出的下一代。赵小兰部长每次演讲,都要提到“我能有今天,完全归功于父母的教育。”美国前总统布什先生也曾说要学习你们教育下一代的方法,您能不能谈谈,您和您太太教育下一代的经验体会?
赵:孩子是上帝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是社会的财富,我们把培养孩子放在家庭生活的首位。一脉相承,我们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伟大的“牺牲精神”,与其他父母一样,愿为教育孩子付出所有精力,从没有想过自己要发财。我们对孩子要求“严而不苛”,奉献给孩子的丰富精神食粮,是为人之道,是不断进取的人生观,是无从用数字来衡量的价值观,是一种人格魅力,是一种像金子般闪光的品质。
我们取优秀科学的西方教育方式之精华,按时分粮,因才施教,中西合璧,精心呵护,培育了以大姐小兰为首的六位女儿。从幼灌输她们在宁愿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的原则下:有责任发展自己的天赋,有权力向自己定的标准挑战,有能力全面施展自己的才华。
我们自己也不断进取,以自身为榜样,希对孩子言传身教,耳熏目染。父亲从小就对我以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严加管教,我们自己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我们精神上对人生执著追求,把全身心奉献给自己坚定的信仰,为教会做事,为社区服务,为慈善捐助。我们认为钱财来自于社会,也应该回馈于社会。我数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勤恳奋斗,以身作则。我内人朱木兰耐心地等到孩子们长大后,虽已年逾半百,但还决心坐在一群年青人中间,刻苦攻读,完成了自己进修的宿愿,并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学位。
赵小兰说:“父母亲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教导我们热爱竞争,永远不要害怕尝试,永远尽最大的努力,永远与自己的标准竞争。即使我们成功了也要继续改善自己,使得这个世界因我们的积极贡献而变得更好。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平的,我们的表现完全在于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将自己击败。这些课程让我学了很多。我从不认为父亲要求得过多,相反,我感谢父亲总是要求我做到最好,并为我的一生准备得这么好。”
赵小兰自幼能严于自律,肯自强不息,也是主的特别恩赐。她执著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一切从脚下点滴做起,这是一个多方面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她并非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她总是鼓励大家说,“如果我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做到!”她希望能成为亚裔移民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开路先锋,能与同胞共勉共享。
更重要的是,她在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还能具有放大效应,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并着力贡献造福于社会。
【注】赵锡成夫妇一共有六个女儿。除赵小兰外,赵小兰的五个妹妹也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不但都接受一流的高等教育,同时都在各种机构担任领导者角色,因而在美国社会赢得“赵氏六姐妹”的名号。
其中,二女儿赵小琴获美国威廉和玛丽学院硕士学位,四女儿赵小甫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大女儿赵小兰、三女儿赵小美、五女儿赵小亭、以及赵安吉均获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赵小美曾任纽约州消费者保护厅厅长,是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政府一级主管;赵安吉则仅用3年就读完哈佛商学院,成为赵锡成博士的接班人,如今是国际航运界新星。
毕:得知赵小兰女士荣任劳工部部长的那刻,您在做什么?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赵:2001年元月11日中午,我刚从集会赶回,接到小兰电话,告诉我刚刚她接到布什总统亲自打来的电话,总统确切地请她出任联邦第二十四届劳工部长,并将于下午2点(后延迟到2点45)亲自招待记者,在各主要电视台上正式宣布任命。总统要她同时出席及讲几句话,她说她希望把这好消息与爸妈先分享,现在必须先回家中换装准备,尔后赶去总统移交办公厅等(presidential transition office)参加宣布仪式。
我祝贺她,并为她在这种场合,即使在电话上,仍表现轻、重、缓、急有序及肯定、镇静但又充满活力及信心的语气而感恩不尽!
华裔在美国入阁,创造了新的历史,意义深远。内人与我为女儿祈祷,无比欣慰。因这也是所有华裔的骄傲,几天之内祝贺的电话从未间断过,成了华侨界及好友间的一件盛事。我们全家欢欣,完全相信她能够胜任此重任,不辜负众望,为国家做出更多事业,为民众谋福。
毕:1984年,您在国内创立木兰基金会,开了华侨在中国创立基金会的先河,为什么开这个先河?
赵:我和内人朱木兰及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又受惠于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伦理道德的熏陶,能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些微薄之力是我们的荣幸和共同的心愿。我素来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984年,我把投资于厦门航运电子仪器公司的股金作为基金,设立了“木兰基金会”。我用股金的利息设立奖学金,奖励给中国航海学院的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目的是培养出适应国际航运需要的海员。该基金会每年还拨出部分资金,奖励我的母校嘉定一中和西封小学的优秀学生,鼓励他们勤奋好学,积极上进。
【注】2006年11月,赵锡成家族进一步扩大捐赠规模,将“木兰基金委员会”更名为“上海木兰教育基金会”。通过该基金,在多所学校设立了奖学金,为这些高校兴建了数座办公、教学和实验大楼。
2007年8月2日,充满爱心的赵朱木兰因为患淋巴癌不治病逝。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唁函中称赞她“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和心中充满仁爱的母亲。她的精神和宽容给孩子们和知道她的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则赞美她的一生“体现了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深受尊敬和爱戴”。第二年,赵锡成及家族再次捐赠500万美元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木兰船建大楼”建设,同时在全校范围内设立“赵朱木兰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2008年8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手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八个大字,致赠赵锡成。
2012年10月12日,赵锡成还向哈佛大学及哈佛商学院捐献400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用于设置“朱木兰及赵锡成家族奖学基金”,专门资助获奖的中国学生;3500万美元将用于兴建一座名为“赵朱木兰中心”的新型高管教育设施。这是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来第一次用女性及华裔命名其大厦。赵锡成把这次捐赠当做一次促进优质教育及强化中美文化交流的机会,也是对已故太太的纪念。
2015年10月15日下午,已经88岁的赵锡成、与赵小兰、赵安吉一行回到赵朱木兰女士的祖籍地滁州来安“寻根”,参加由其捐建百万美元兴建的“木兰幼儿园”落成仪式。两所“木兰幼儿园”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按照21个班级设计,可容纳幼儿630名,计划于明年春季正式对外招生。
▲图注:赵锡成博士与家人纪念赵朱木兰女士
毕:您在担任交通大学美洲校友总会董事长期间,与台湾新竹、上海、西安、北京及西南五所交大积极联谊,在两岸盛谈“三通”之初,开创了“交大先通”,这具体是怎么一个过程?
赵:1990年6月,我荣幸地当选为第六届交通大学美洲校友总会董事长,后连续担任11年之久。交大校友会在美洲已有大半个世纪历史,是中国校友会中最悠久最活跃的。江泽民主席曾亲自致函:以校友的身份诚挚欢迎各位学友随时来祖辈生活和创业的故土看看,寻访亲友,旅游观光,为增进母校与海外学术界联系,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做出新的成就。交大精神注重传统,勇于创新。在那届联谊会上,我们一致决议要纵观世界大势,展望国家未来,树立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即怎样与五母校加强联系,竭尽智能,同心协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为祖国及全世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跨世纪人才。
1996年,交大百年大庆是一件空前盛举。当年,经过积极筹划组织和多方支持,美洲校友代表一行百余人,历时三周巡回参加了五校的“校友庆校庆活动”,鉴赏了各校的光辉成就,并备受五校的热诚款待。最值得旅美交大校友称幸的是,7月9日江泽民主席在人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从美国专程回国的50多位校友代表。当日中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王荣生总经理、陈小津副总经理(两位都是交大学长,陈学长更是交大美洲校友总会荣誉董事)在人民大会堂盛情地招待全体成员午餐。
我代表全体成员致词,感谢伟大祖国日益富强,让我华侨扬眉吐气!感谢交大老师乐育英才,使海外学子学有所成。饮水思源,重温旧境,所到各分校都激发了浓浓的祖国情,同窗爱,从心灵深处祝愿祖国国运昌盛,兴旺发达。多少校友即兴题字作诗,欢聚一堂:“母校恩泽催桃李,学子天涯报中华”;“海内外心心相印,同庆百年华诞,众学长情系母校,协力再创辉煌”。
这是众校友多年憧憬的寻根之旅,开创了意义深远的两岸“交大先通”之壮举。
毕:我看到您的中学同学在介绍您的文章里说,您希望退休后回国兼些课,现在还有这种想法吗?您兼任有多所大学荣誉教授,在兼这些职务的同时,您是不是已经开始兼课了?
赵:我现在依然希望有朝一日退休后能回国兼些课,培养年青人,这是还我的宿愿,也是传承先父的遗志。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是可望又可及,但培养人民具有高尚情操则非易事。我愿身先士卒,传授毕生的学识与经验。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本,中国人才济济,大有可为。
只要有时间,我很乐意接受邀请作专题演讲,尤其喜欢与年轻人在一起分享所得,给他们鼓励,也激励自己。
▲图注:赵锡成博士与小兰、安吉到上海交大访问
毕:您现在还担任着公司董事长,您准备什么时候退休?对公司,对自己未来的岁月,您有什么样的希望?
赵:我身体健康,精力还充沛,坚持游泳,生活规律,听从主的安排,愿多献绵力。我喜欢与办公室和船上的同仁一起吃简单的工作餐,聆听同仁间的心声,体会同仁的想法,以促进和谐合作的气氛。
这里也有一件趣事:赵小兰喜欢带棕色纸袋(brown bag 内含简单美式午餐),从部长的专用餐室出现在员工自助餐厅与下属们同餐。追随她多年的私人秘书说:这是部长承袭其父的喜好——值得一提,我们互相效应,彼此得益,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回响。
我希望公司欣欣向荣;希望把年高者的宝贵经验与年青人分享,能把新的一代扶上马,送一程;希望共策共力,能努力降低船运成本,为民众带来实惠和利益,为世界航运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注】如今,赵锡成博士的小女儿赵安吉已接班其航运事业,但88岁的他依然奉献和服务在中美社会。2015年7月30日晚,国际领袖基金会(ILF)在华府希尔顿酒店举办第16届年度颁奖晚宴。赵锡成博士及赵朱木兰基金会获颁基金会最高荣誉的特别贡献组织奖,赵安吉也一并获颁青年精神领袖奖。
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