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史梦飞
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看时。
虽是特殊时期,但春天仍如约而至。为了满足人们足不出户也能畅游齐鲁大地的美好愿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好客山东 游我来播”的直播活动。
从2020年2月25日起至3月15日,每天中午十一点钟,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好客山东网、快手、微视、一直播等平台官方直播间正式推出第一季直播,共20期,每一期直播时间在1小时左右。
直播的主题围绕山东的非遗文化、人文风情、美丽景色、国学文化等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非遗文化,山东的风土人情,直播时兼顾趣味性,知识性和互动性,既有引人入胜的趣味故事,又注重内容传播,讲述不一样的山东故事。
3月11日,以“山东快书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直播节目上线,邀请了济南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快书传承大师孙镇业关门弟子王晓峰作为主讲人,直播活动通过抖音、快手、微视、一直播四大直播平台官方账号及好客山东网等十几家媒体平台联动直播,在普及山东文化、介绍山东景点的同时,为广大网友“种草”山东,加深对山东的文旅印象,为疫情后“玩转山东”做好攻略。
山东快书的前世
山东快书是山东人的旋律,更是山东的文化名片。这一曲艺形式正在焕发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山东快书是非常典型的韵诵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又名“竹板快书”,用鸳鸯板伴奏,是起源于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也是华北、东北的主要曲种之一。因早期主要表演武松故事,武松又行二,故俗称之为“武老二”,艺人被称为“说武老二的”或“唱武老二的”;因为其所表现的主人公武松身躯高大魁伟,人们又将艺人称为“唱大个子的”。后来在不同时期这一曲艺形式还曾有过“竹板快书”、“滑稽快书”的名称。1949年6月艺人高元钧在上海大中华唱片厂灌制《鲁达除霸》唱片时,正式将其定名为“山东快书”。
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历来有三种传说,即刘茂基说、赵大桅说和傅汉章说。刘茂基说。刘茂基,相传是明万历年间人。祖籍山东临清,正是山东快书的发祥地。他是个不得志的武举人,流落乡间,采集当地流传的武松故事,编成山东快书演唱。他的表演方式很“土”,没有服装和乐器,只是斜披一件大褂,手里敲打着两块瓦片。他有绝活,就是武功架子好看。传统山东快书以《武松传》为主,打架斗殴犹如家常便饭,刘茂基的武功架子大有用武之地。赵大桅说。赵大桅,相传是清咸丰年间人。祖籍山东济宁,是山东快书的另一发祥地。他是个落魄文人,穷极无奈,只好卖艺为生。他会编词,起初把武松的故事编成顺口溜演唱,后来吸取山东大鼓的“窜铜腔”,编成山东快书演唱。他用山东大鼓的梨花片做为伴奏乐器,这就是至今还在使用的鸳鸯板。傅汉章说。张军《山东快书的创作与演唱》一书指出:山东快书是发源于鲁中一带农村的说唱艺术形式。它产生的年代,至今尚未发现准确记载。据山东快书老艺人周侗宾、傅永昌谈:清道光六年(1828),有落第举子36人(有的说十余人),归途雨阻临清,为发泄胸中愤懑不平,以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好汉武松故事为依据,编成《武松传》说唱。作者之一李长清(山东荏平南岗子王左人)将该书带回,后与其表侄傅汉章去山西,因阻邯郸,无奈拿出《武松传》五回,交傅汉章在关帝庙前,以竹板节念唱,得钱还乡。李长清于是发现傅汉章很有演唱才能,便将全书传给了他,傅得《武松传》潜心研究,加以充实发展,乃于道光十九年曲阜林门会(孔林前春秋庙会),正式“撂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所以说傅汉章是最早演出山东快书的艺人。至今约有150年的历史。
前生历史铸就百年风华,山东快书虽流派诸多,但都在书写“书山曲海”里的齐鲁古韵。
山东快书的今生
山东快书当今艺术流派主要有高元钧、杨立德、于传宾三支流派。
高元钧派山东快书,流传广、影响大、门生多、成就高。其表现特色为传神、情真、口甜形美、亲切、风趣。高元钧,原名高金山,河南省宁陵人,幼时家寒,七岁即跟随哥哥四处流浪。后拜在戚永立门下,得师傅真传。高元钧积极从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进行学习,改进山东快书。摒弃“荤口”,保留夸张、戏谑和幽默。后自成一派。
杨立德,山东人。他的快书艺术地方味足,自有土生土长的气派,俏皮和细腻。他注意吐词的功力,强调轻松幽默,不强调使用过多动作,自成一家,称为“杨派”。“杨派”表演质朴、豪放,刚柔相济,平中出奇,唱字句气势宏伟,口若悬河,从内容出发真实地述说故事中的情节,给人以身临其境动人心魄的力量。“俏”即根据情节的发展,动用大段十句、八句的联唱,一口气抑扬顿挫明显地联贯唱出,既描述了场景,表达了人物,又给人以艺术享受。
于传宾最具代表性的说唱是《说唐》、《武松传》,还将落子书目《蛤蟆传》、《打蛮船》改为快书演唱。他的表演字正腔圆,板槽严实而风趣幽默,形象逼真,深得听众认可。在山东曲艺界颇负盛名。
三支流派各有风韵,历经艺人百余年的传唱,山东快书艺术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书目。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当哩个、当哩个、当哩个当!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在传统山东快书书目中,有关武松故事的唱段占了很大的比重,是传统山东快书的基本书目。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传统山东快书大全》收录的21段中篇作品中,武松故事就占了17段,此外,《李逵夺鱼》等也属于山东快书的经典曲目表演。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承和发扬山东快书,是山东给世界最好的“名片”。
作为一门民间曲艺艺术,山东快书已经历经近两百年风雨沧桑。在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曾因为特定原因局限于鲁中南一带举步维艰,也曾有过在全国影响力日盛,出现“无山东快书则称不上综合性晚会”的盛况。但如今,山东快书正迈着坚实地步伐走向全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