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1万个座位的南加大盖伦中心里,女子排球更衣室可能并不是最为令人瞩目的,但呆在这间房子里Bonnie Ross却让人为之瞩目。这天是6月15号,30分钟后,她将在业界最重要的游戏盛事——E3上代表微软登台亮相,站在盖伦中心的主舞台上发表今年微软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毫无疑问,这是她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她将公布的作品名字叫《光环5:守护者》,这款游戏已于10月27日上市。
48岁的Ross掌管着微软旗下的343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拥有600多名员工,在《光环5》项目上已经花费了上亿美元(事实上这个数字并不罕见,但微软拒绝了为该项目进一步注资)。经过了3年的制作期后,《光环5》已经成为了2015年最受玩家期待的几款游戏之一。但《光环5》不单单只是一部玩家期待的大作,它更承载着微软自我救赎的期待:在次世代主机之争中,微软的XBox one已经远远落后于ps4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光环》系列与XBox主机的命运紧密相连,在2001年的时候,微软曾经担心如果《光环1》没有大获成功的话,整个XBox平台会受到牵连;14年后,Ross在谈话中表示,光环系列游戏是证明XBox游戏机能的最好载体,“‘创新’是《光环》这一游戏系列永远的主题,创新不仅推动着游戏的进步,也推动着技术的革新。”她描述道,“我们也乐意向未知的技术领域开拓,并推动《光环》系列进步。”
Bonnie Ross身高5英尺6英寸(约167厘米),留有棕色长发,带着平易近人的微笑。与她所任职位给人带来的印象所不同的是,她精力充沛,做事直截了当——她也没像那些geek工程师一样穿着主题宅T,而是一身合乎身份的正装。在E3展台上,她的着装干练得体,皮夹克、牛仔裤、黑色长靴的搭配十分亮眼。即使她感到紧张,也能很好地掩盖这一点并保持工作状态。当然,当Terry Myerson走进房间的时候,她还是稍微慌了一会儿神。“抱歉,”她对我说,“我的老板刚刚走了进来。”Myerson是微软的行政部副总,事实上,他是Ross老板的老板。而他们共同的老板的老板,微软的CEO,Satya Nadella正在观众席中间坐着。这也是微软CEO八年来在E3上的首次露面——即使微软是世界上最大的几家公司之一,他们也要对《光环》有所倚仗。
《光环》系列的影响十分广泛。在过去的14年里,玩家们累计为《光环》系列的游戏及其衍生产品贡献了46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有1/4属于周边消费。微软因光环的授权获利颇丰,从游戏的典藏版到价值450美元的士官长盔甲,几乎所有领域都有所涉足。不仅如此,光环系列的第一部小说,《光环:致远星的陷落》甚至在游戏发售之前就已经出版。另外,《指环王》系列电影导演Peter Jackson一度想执导《光环》电影,而在最近,Showtime公司也在筹划一部《光环》电视剧,很可能有Steven Spielberg参与制作。
当记者问到Ross对于《光环》系列的展望之时,她谈到了她儿时最爱的《星球大战》系列:“这跟我们现在回溯《星球大战》系列是一回事儿,当那些现在二三十岁,玩着《光环》系列成长的青年人们为人父母,他们一定记得那些年玩过的游戏,并将这些记忆传承下去。”
在这间小型更衣室中,Ross与343工作室的一些成员聊一会儿天。这些人包括授权发展部主管Frank O’Connor,内部开发部部长Josh Holmes以及343工作室创意总监Tim Longo:这些人能够齐聚一堂算是件稀罕事。Ross和她手下的团队在过去的十七天里完成了项目的“最后冲刺”(程序员们往往用它来形容项目截止之前几周的日子),解决了700多项游戏bug。某个bug是这样的:游戏里一位飞行装甲兵的代码出了点问题,会在地图上乱飘,可能随时出现在地图的每一个角落——即使这个地方正在开展激烈的枪战;而另一个Bug产生于美工部门草率的工作,他们不小心把一块石头塞进到了一条飞机跑道之中,这意味着飞机会直接撞到石头上。
由于XBox one的开发机能十分强大,动画师们一度决定制作一个全交互式的仙人掌,这个仙人掌会根据射击部位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反馈。结果,仙人掌迅速地覆盖了整个关卡,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即便是最新的XBox也无法支持这样的演算。在整个《光环》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诸如仙人掌这类的问题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最终,开发部门说服动画师们放弃这个强大的仙人掌。343工作室产品部主管Chris Lee这样说道:“这种感觉挺坏的,要知道不少人在这颗仙人掌上面下了大工夫,他们几乎为此哀悼了一个月。”
完成代码冲刺,拯救微软主机——这大概是Bonnie Ross大步走上讲台时,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她露出微笑,挥了挥手,看台下的观众十分友善。“今夜的发布会将由《光环》系列第一作……”话才说了一半,掌声就将她淹没了。“谢谢大家,这正是我想听的。”Ross继续她的发言,“这将是基于XBox one的第一部《光环》作品,这部作品中有一切你想看到的,关于《光环》世界的故事,也承载着XBox one最为强大的机能。”Ross逐渐升高语调,“士官长,他是英雄还是叛徒?”此时,气氛达到顶峰“Spartan Locke,是敌人还是朋友?这将是史诗般的世界,史诗般的战斗,史诗般的作品!”
灯光熄灭,50*28尺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支预告片。在这个预告片里面,一个装甲士兵正在用他的来福枪瞄准远方,一队飞船越过外星前线,一个粗哑的声音向大屏幕前的观众们宣告,《光环》系列的主人公士官长虽然失踪,但并未离去。在预告片播放的同时,Ross悄悄离开了展台,开始和她的副手们用手机浏览推特上的反应。几个小时后,她和Holmes以及O'Connor在场馆附近的一家牛排店碰面,共同享用午餐。他们欣慰而放松:至少在这个下午,他们大获成功了。
Bonnie Ross迈入游戏业界纯属偶然。在高中时,她是一名出色的排球选手,但她父亲坚决不让她选择体育作为终身事业,要求她学点“有用”的东西。于是,Ross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了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专业,并在IBM获得了她的第一份实习。毕业后,她申请了NeXT、苹果以及微软的职位,但前两个公司都未曾给予她回复。
Ross在1989年就进入了微软,但很快她就感到厌倦:虽然她乐于制定计划,但缺乏对完成事情的热忱。对于她加入微软游戏部门的事情,Ross这样解释:“我只是想休息一会儿,想花上大概一年的时间做一点我的朋友们能够理解的工作。”当时这甚至不算一个部门,只是个正在开发一款篮球游戏的小组。
与电子游戏相比,Ross对运动项目的理解更为深刻。她参与的项目一开始是为电脑平台所开发的,之后转向XBox平台。在2007年正式参与《光环》项目之前,Ross打理了数款游戏——这些游戏我们在今天还能见到,最为出名的是初代XBox上的Fuzion Frenzy系列。
“如果能重新选择的话,我更愿意成为George Lucas这样的人。我想掌控一切。”

2000年的时候,微软收购了Bungie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创造了《光环》系列。虽然这个工作室在大多数情况下独立运行,但由于某些创意方面的原因,Bungie开始寻求独立。2007年,微软分拆了Bungie工作室,但保留了《光环》品牌,同时组建了343工作室继续运营这一品牌。目前,Bungie工作室制作了网络游戏《命运》,这款游戏是《光环》系列的有力竞争者。
Ross的同事们曾经很不看好她进入343工作室的选择,对于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职场女性来说,这个选择风险太大了:当时有种看法认为,微软打算让《光环》系列自生自灭。“大家可能觉得,我们最多再做出一款到两款《光环》,然后整个游戏系列就此结束。”Ross说道,“我所追求的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如果能重新选择的话,我更愿意成为George Lucas这样的人。我想掌控一切,我想让事情变得不同。”
电子游戏界即使在最好的日子里也充斥着不明朗以及阴谋论,很多人担心董事会会把游戏项目砍掉。O’Connor当时还属于Bungie工作室,在微软协助过渡工作。他当时以为与Ross的会面无非是沉闷的纸面工作以及例行公事。但事实让他大跌眼镜,“Bonnie走了进来,让每个人都吃了一惊。”他回忆道,“因为她甚至看过了所有《光环》小说,并相当入迷,同时,她也把所有《光环》系列游戏都通关了。”于是,O'Connor辞去了在Bungie的工作,回到微软协助Ross组建新的工作室。在否决了海量的来自《光环》系列的糟糕名字之后,新的工作室最终被命名为343工作室。
新的工作室搬进了Bungie原来的地盘,在早些时候,这栋楼是真值公司的硬件商店。大楼坐落于西雅图郊区的柯克兰,靠近微软在雷蒙德市的总部。对于程序员们来说,这栋大楼相当不赖:拥有开放式的楼层空间以及合适的自然光。“游戏开发中,你要掌握节奏感”Ross说道“你可以走到办公区,告诉我们今天的活干完了还是没有;我们也能轻易地感受到员工们的士气是高是低——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合力工作,奋斗如一。”大楼之内还有一个拥有自动售货机以及免费饮料的厨房,后院有块可以打篮球的场地,餐厅有着狭长的桌子,非常适合用来玩万智牌一类的桌面游戏。
343工作室的总部大楼只能容纳大约230名员工,所以剩下的员工得在同一街区的另一栋楼里面办公。Ross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在两栋楼之间的小山丘上奔走。在同她走向卫星楼的路上,她告诉了记者343工作室草创之初的状况。“那时几乎所有Bungie的开发者都搬走了,只剩下我和几个产品部门的人”这时,我们看到两个身穿奇怪T恤的年轻人走过,她向他们打了招呼。而在他们经过之后,她向记者承认她并不知道他们是谁。她在附近的杂货店买东西的时候,也乐于和所有年龄适合为游戏编程的人打招呼。她早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这些年轻人的顶头上司。
虽然,Ross手下的人大多是程序员以及游戏设计师,但343工作室麾下也有一些不寻常的职位,包括云计算专家、一队专业玩家以及一名专注于用户体验以及反馈的心理学家。甚至有个小组专门做音效——游戏中的大部分声音都是定制合成的。音效工程师们甚至跋涉千里,专程去加州的贝克斯菲尔德市的靶场录制子弹呼啸而过的声音,也曾前往布拉格录制一段重要的合唱音效。他们还曾踏足冰岛,只为录制看起来适合外星异域的环境氛围音。

9月下旬的一次会议中,Ross同产品销售部门的同事们进行了讨论。虽说Ross的主业是电子游戏,但她同样关注343工作室生产的其他产品。这群人带着一堆玩具走进了会议室。她快速扫过所有的东西,迅速挑选了一座两英尺高的士官长小雕像放在她旁边的椅子上,接着,她又向下属询问另一些产品事情。
“这些产品有设计缺陷么?”
下属回答到:“至今没有发现。”
“这是‘是’的意思么?”Ross不依不挠。
下属有些结巴,不过还是向她保证,他对产品有信心。
在另一次访问中,Ross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光环》主题的手包。这个包通体军绿色,看起来像是为那些热衷于展示对XBox的痴迷的奇怪女性而设计的。当我们指出这一点后,Ross开怀大笑,承认说这个产品大概不会热销。不过就她本人而言,她并不反感这个产品。
不仅她对于《光环》手包的设计有所执念,Ross还是向她的同事们提醒道“女生也玩游戏”,即使女性属于游戏界的稀有动物。她坚持让女性角色在《光环5》中扮演重要地位,并且推出了女款裁剪的《光环》T恤。虽然这些做法难以反驳,但要知道,在电子游戏业界拓展受众,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过去几年里,网络喷子肆无忌惮地攻击游戏业界中的女性。一些喷子甚至在Doxxing上公布了Ross的个人信息,包括她的家庭住址以及孩子的名字。
功利点说,Ross深知在商品上印上《光环》的标签其实是很有风险的。如果沃尔玛在各类玩具上都使用《光环》授权,那么不大可能保证这些玩具不会雷人。不过,Ross的哲学很简单,她愿意为所有乐意出授权费的商家敞开大门——从手包到水枪,都有可能成为《光环》的周边产品。Ross见过最糟糕的《光环》周边是一条诡异的睡裤,“事实上,睡裤穿着挺舒服的,但这些睡裤的质量并没有那么好。”随即,她叫停了这一周边的生产。
在Ross与O'Connor的一次谈话中,他们讨论了《光环》的宏大设定。O'Connor是个四十五岁的中年男子,说话的声音里还带着苏格兰口音。他主管《光环》小说相关的事务。目前已经有20部《光环》小说付诸于世,其中有12本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的榜单。
O'Connor参与制作了网络剧《光环4:航向黎明号》,自己也写《光环》世界观下的小说。他最近一部作品是《圣徒的证言》,这个短篇小说只在网络上公布。目前他致力于撰写《光环圣经》,一部有关《光环》世界观的大部头,包括人物、武器、区域发展,等等。目前来看,如果要把这部作品印刷出来,总页数应该会超过1000页。
《光环》世界的故事起源于游戏发生的500年前——这一设定让许多玩家感到困惑——此时人类已经征服了数百个星球,内战的阴影开始笼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为了平息叛乱,UNSC(联合国太空指挥部)训练了一批超人类的战士,并为这个计划取名为斯巴达计划。游戏第一作就讲述了外星人入侵时,玩家控制的主角士官长的故事。O'Connor以及他的团队对每作游戏、每部小说乃至手机App中的剧情部分都有着严格的把关。在Ross与O'Connor的会面中,Ross对《光环》系列的短篇小说饶有兴趣,“我喜欢网上的这些短篇,它们就像给大人看的漫画书”,Ross在语调中略带遗憾,这些东西很难成为畅销作品。
O'Connor则认为,一个能够创造数十亿产值的工作室不应该过度关心主流媒体的反应,文学化的叙事并没有过错。“这跟金钱无关,每分钱的投资都应该花到实处。”
“这是在创造世界!”Ross说。
7月下旬的某天,Longo——343工作室的创意总监拿着一个手柄,坐在一台小电视前,操控Spartan Locke穿梭在外星人的战场上,跨越了某个星球上的一片水域。这台电视上的画面被投影到了更大的荧幕上,一个团队正在荧幕面前的会议桌上记录分析游戏,时常大吼大叫。这些吼叫的内容千奇百怪,比如水面的波纹比较不真实,Locke的腿卡在了一片玻璃上。瞄准,射击,变更目标,攻击敌人。等消灭完这群敌人以后,Locke走向另一拨敌人,但此前已经击败了的敌人却依然在地上发出声音。“敌人在死亡后仍然会在地面上抖动,此处程序可能出错。”一个工作人员如此记录道。而这样的工作,正是这个夏天343工作室的日常。
访客玩家同样受欢迎。有一次,西雅图海鹰队的明星球员Richard Sherman前来参观343工作室,并参与了一次多人游戏测试。Ross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体育迷,她邀请了所有海鹰队的成员前来参与对抗测试。不过,这些打橄榄球的大个子们玩游戏可比不过内行,分分钟便被吊打。“他们一直都没能得分,但却始终乐在其中。”O'Connor这样对记者说。
在《光环5》中,士官长被另一些参与了斯巴达计划的超级士兵所追杀。Ross和她的团队不仅在剧情设计上为这个斯巴达小队安排了精巧的戏份,也展示了XBox one强大的机能以及微软自家的云服务。《光环5》一共拥有6名新的可操作角色,他们既可以互相战斗,也可以进行合作通关——这系统被命名为战场系统。在这一系统下,每场战争至多可以容纳24个玩家。
多人游戏很快成为了343工作室的重点攻克对象。2014年11月,工作室公布了《光环:士官长合集》,这是XBox One上出所出的第一款《光环》游戏,不过,这只是之前四部作品的复刻版本——主要的目的还是从《光环》粉丝身上挖掘剩余价值——或者说骗点钱。
“显而易见,我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失败毫无办法。”
Ross婉拒了一场派对,和O'Connor以及其他人乘坐飞机前往洛杉矶。此时,社交媒体上出现了零星的抱怨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玩家在多人模式中无法与其他玩家进行匹配。“澳洲和新西兰并没有很多人,我敢讲并没有出什么大问题。”Ross回忆道。同样,微软服务器传来的数据也证明这样的现象不太可能。
除非是数据出错了。“我们得顺着思路重新理一遍。这些消息早上四点就出现了。理论上来说,那时候的网络应该是一天最快的时候,”O’Connor说,“但事情并没有像预想那样发展,玩家不能互相匹配,反而搞来了一大堆沮丧的顾客。”这个问题持续了好几个星期,Ross也为此多次道歉。她至今都认为那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差的一段日子,“显而易见,我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失败毫无办法。”她这样说道。
《战区》系统的游戏测试是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进行的。这个房间里只能塞下十八台主机以及它们的屏幕——其中六台还塞在了走廊上。在完成了手中的测试之后,Longo转向另一项测试。在长达三十分钟的游戏随机事件刷新之后,半数以上的测试员们退出了测试:他们的电脑死机了。剩下的家伙们在游戏的间隙里趴在桌上休息,或者同周围的测试员一起骂骂咧咧。还有个家伙靠着一杯糖果,一本“激浪”还有他的手机把时间打发完了。
William Archbell,343工作室的高级软件工程师,主持这样的测试工作已经有两年了。他身材略高,留着相当具有侵略性的胡子,双臂交叉而立,眼神虎视眈眈:“游戏测试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你可以在测试中验证你的想法与思路。” Archbell如是说道,“玩家们喜欢搞一些非常规的事情”。而媒体很乐意在放下手柄之后黑一把游戏公司。“有些速度怪咖(测试员)并不算很快,但我希望大家做事能够麻利点。一个人随后补充道。”我把助推器升级了,但是好像没有任何效果。”
当Archbell的游戏测试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游戏里还堆满着多边形,每秒钟的帧数只有十帧;而到了现在,游戏画面变得厚重,高清的画面,而帧数更是突飞猛进,达到了每秒六十帧——好莱坞拍电影每秒钟大多才24帧。Archbell静静地给了同事一些指点,随即承认自己并不太像原来那样擅长游戏了,“我曾经花很多时间在玩游戏上,”他说“不过现在我还是更适合干一些管理类的事情。”
对于游戏业界来说,秋天是个大作频繁的季节。EA发布了《星球大战》的游戏,业界大鳄《使命召唤》以及《辐射》系列都有新作要上市。按照343工作室的说法,《光环5》无论是在顾客关注度还是在购买意向方面,目前都领先几乎所有游戏,仅有《使命召唤》系列能够与之抗衡。
即使每一作《光环》的销量都要比前作高,但目前来看,Xbox One的保有量要比当年《光环4》发售时候的Xbox 360少得多,这很可能影响游戏的销量。在此之前,微软的高管们总是信誓旦旦地预测新作的销量将再创辉煌,但这次,高管们并没有发声。
就算《光环5》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微软也等得太久了。“要是在去年圣诞节推出《光环5》,那么大概会引起业界海啸。微软手上的其他牌太差了,都是些陈旧、雷同、乏味的东西——哦,《我的世界》不算。”担任顾问的Gareth Sutcliffe同记者这样说道,他曾在微软公司任职,并于2013年离职。长时间没有《光环》新作公布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玩家喜新厌旧,要是不能牢牢地抓住他们,保不准他们就“叛逃”了。

最后一周到了,游戏的测试全面转移到了员工的家中。每周,游戏开发小组都要求其他员工在特定时间登录游戏的多人模式,以便测试到了正式发售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并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杜绝《士官长合集》发售之时曾经犯下的错误。
九月下旬的启动会议上,一个制作人急匆匆地报告说,上个周末的测试评价前所未有地低。“唔,你得知道,这场测试是在西雅图海鹰队的比赛时间进行的。”Ross说。那个制作人的脸上瞬间变得僵硬,他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居然有人愿意放下游戏跑去看橄榄球比赛。
Ross的丈夫对于Ross在上周橄榄球比赛的日子占用电视颇有不满,他不喜欢玩游戏,当他的妻子跟同事在家玩射击游戏时他往往会离开房间。Ross自认为是个中度玩家,更乐意在家“玩”,在办公室进行游戏测试,那些她(不太记得清的)曾经在杂货店一个个问好的年轻人手脚可要麻利得多。她估计,游戏正式上线之后她大概还能玩上几周,再之后各路玩家纷纷进驻游戏,那时候她面对的对手就不再是能够轻易战胜的了。
目前,Ross正在试着教给她十岁的儿子玩《光环》系列游戏。不久之前,她还认为这款游戏对于小孩子来说过于暴力了,不过她现在允许儿子在旁边围观并且学习。“我坚信,如果你要让你的孩子玩游戏的话,你一定要陪着他玩。”她说“我想同他一起分享玩游戏的体验。”这对母子目前在《光环5》里升了两级,有时候还会玩玩多人对战。目前来看,Ross比她儿子要强一些:
“基本上,他只会把自己炸死,这时候我大概会说‘你不能把手雷往墙上扔’。”Ross说,“不过我们现在也就这水平,在这个分数段也没什么不好的。”
(翻译:刘言蹊)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