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书乐
2020年,在5G技术的推动下,我国视频彩铃产业迎来快速发展。
3月12日,中国移动宣布视频彩铃用户数破亿,视频彩铃率先成为5G时代用户过亿的“黑科技”社交产品。
这意味着我国彩铃业务由“听”进化到“看”的方式获得用户认可,开启了通话前等待场景的视频时代。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一直在视频彩铃领域布局。

破亿不过是数据好看而已
就此,《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戈清平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只能说被破亿,其实意义不大。
从2014年开始,中国移动就开始涉足视频领域,通过旗下咪咕文化公司独立运营,诞生了咪咕视频这一新产品。
2018年3月,中国移动聚焦到短视频领域,正式上线了基于4G\5G+超高清技术的视频彩铃,并动用了全集团的优质资源力推这个产品。
首次试水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世界杯主题曲《Live It Up》视频彩铃总传播传播1亿+人次。
2018年8月,移动又请来流量小生蔡徐坤担任“视频彩铃首席体验官”,吸引了不少粉丝。
2019年春节,一部《啥是佩奇》的短片刷爆网络,这部短片也真正让移动视频彩铃进入大众视野。
但不得不说,这个产品依然小众,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无感。
这一次用户数过亿,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移动制作了很多视频彩铃助力防疫正能量传播不无关系。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用户拨打电话时,手机屏幕上会自动播放一段疫情科普知识、新闻短视频等,宣传防疫、抗疫等内容。
据悉,这是中国移动联合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央媒联合制作的公益视频,免费向全民开放。
这些视频彩铃有近9000万人使用,并接力战“疫”,传播覆盖数亿人次。
大量防疫提示和公益宣传视频彩铃,带动和孵化了用户使用习惯,这是一个短期引发点。
但这仅仅是“被动”破亿,甚至可以说,对于中移动来说,这个业绩只是好看,而无用。
商业变现,并不只是精准到达
对于中移动来说,用户基数在那里,目前由于疫情免费开通的公益视频彩铃,随着后续疫情缓解和结束,都会停止,最终也会随着商业收费而消散。
真正核心的还是带有商业意图的公司和进行公益宣传的机构,他们选择进行埋单和对用户“被动”投放。
换言之,真正消费视频彩铃的用户,本身数量无须太多,所影响的人群破亿乃至全覆盖(非主动消费、而是被动接受),才是视频彩铃的题中应有之意。
对于其他电信运营商来说,视频彩铃的门槛不高,更多的是如何寻找更多的商业变现姿势。
让更多人接触了解这项业务,然后让更多有需求的用户买单,实现商业变现才最好。
不过,好像视频彩铃对普通用户而言作用不大,也就图个新鲜、好玩。
这几乎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广告场景,而且精准性也颇高——打电话来沟通的大多都是潜在目标人群,值得宣传且是有效宣传。
但这种宣传带有太大的强迫性,收看者未必有需求,会容易变成广告主的一种数据自嗨。
挖掘更多姿势,用户更会玩
因此,姿势就变得很重要,而中国移动已经在动手……
目前视频彩铃已面向个人开放AI剪辑审核、AR合拍等功能,逐步丰富其UGC制作能力,使之成为普通人表达自己的工具。
这些用户能够通过视频彩铃展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可以把旅游时看到的美景、享用的美食、过生日等精彩时刻拍成一段视频,DIY成自己的5G专属视频彩铃,让普通人成为传播的主体。
据悉,有用户就将子女照片设置成视频彩铃来给儿女相亲。
换言之,Vlog(视频博客)的自觉性玩法,将有可能带动更多的姿势挖潜,但这也只是一种希望和新鲜感而已。
5G的推广,或将让这样的视频彩铃模式可以有更多、更全面的展示形态,而不仅限于当下类似PPT一般的简单展示。
不过,视频彩铃的天花板也已经出现,就如同音乐彩铃一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