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31岁转行做健身教练她,不想当一个“会健身的销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31岁转行做健身教练她,不想当一个“会健身的销售”

2018年中国商业健身市场规模达983亿,近年复合增速超12%,远高于成熟健身市场国家。

文 | 胡瑾

说起健身教练,总会有一个形象浮现在脑海,这个形象颜值在线、身材健美,甚至还能被贴上“高收入”的标签。据界面四川了解到,健身教练的从业年龄以90后居多,甚至还有一部分00后,而80后的占比非常小,更别提是一个在31岁的时候转行做健身教练的80后了。

80后的健身教练,啃着老本面对黑天鹅

李蕾,出生于1986年,从事了5年教育行业和2年媒体行业的她,在2017年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跨行业跳槽。那年她正值31岁,同龄的许多人早已结婚生子了。

李蕾在2013年第一次接触健身,她告诉界面四川:“当初也仅仅是为了减肥而已。在健身房办了一张年卡后,几乎每天要上至少2节操课,每月除了生理期之外,保持每天在健身房的出勤记录。最大的收获不仅是体重下降,还认识了一帮共同挥汗的好友。”

秤上的数字变了,但体型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蕾买了12节私教课,开始进入力量训练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系统性的训练,效果显著的呈现了出来。蜜桃臀、马甲线、天鹅颈、仙女臂眼看就在不远的前方,只需要再努努力。

12节私教课很快消耗殆尽,但彼时的教练准备跳槽,她只能选择另外的教练。但在接下来的20节课后,却没能收获如愿的效果,也没能体验到之前教练所呈现的专业度。“通过对健身房所有私教的观察,我开始质疑整个私教行业,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有的甚至给予会员错误的指导,或者是把同一个训练教程,一模一样的复制给每个人。”李蕾说,她也开始思考着能不能把自己这项爱好变成谋生的工具。

虽然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但她仍然这样做了。“这是我从出生以来唯一能坚持下来的事,我想要把它坚持到底。”她是这样告诉每一个人的。

刚开始,李蕾就近就职于她健身的地方,可是渐渐地她发现,健身房的教练与其说是“私人教练”,不如说是“会健身的销售”。因为传统健身房的销售模式导致教练比起重视自身专业度更重视自己的销售技巧,“只要能把自己吹上天就行。”李蕾这样说。

传统健身房的销售模式是:给到教练一个私课的底价,然后由教练们自行销售。这样的操作会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同一个健身房、同一个教练出售的私教课价格不一样。如果碰巧你喜欢这个教练,又能接受他的报价,那么你就比其他会砍价的学员买到质量相同但价格迥异的私教课。这样的循环往复,让更多教练用更多时间去磨练自己的销售水平,而滞后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其实健身也是一种运动科学,会根据人类对人体研究的进步而进步。而这一切均不符合李蕾的审美。

从健身房过渡到健身工作室,是很多对专业性有高要求的教练们的选择,李蕾也这样。如今她是私人健身工作室Hey Hero(以下简称Hey Hero)红牌楼店的一名私人教练。本来收入不高的她在此次黑天鹅事件中显得毫无招架能力,一方面服从公司暂时停业的安排,另一方面只能靠吃老本度过困难时光。她告诉界面四川:“没考虑过其他的自救办法,只能啃老本。”

疫情后,健身行业不被“报复性消费”所眷恋

“目前全国门店复工率为40%,且都集中在成都。同比往年,成都门店的现金流损失大概有87.5万左右,耗课收入损失大概有62.5万左右。全国门店每月硬支出为80万,其中成都占14万,虽然部分房东有减少租金或同意延期支付,但巨额的损失,仍让人感到头疼。”Hey Hero创始人郭尧告诉界面四川,“后期还有很多可预见性损失。”

图片来源:胡瑾/摄

Hey Hero目前在全国有19家门店,分布在北京、深圳、成都、大连、青岛,其中成都有4个门店,位于桐梓林、红牌楼、九眼桥和青羊万达。成都门店统一在1月23日闭店,原本计划从1月27至30日(大年初三至初六)开始设置全天值班,直到全体员工在1月31日正式复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Hey Hero尝试自救——开展线上课程的售卖,包含线上团课和线上私课两种类型,但收效胜微。对此郭尧表示:“目前我们的线上内容仅停留在‘业余水平’。不过在未来,线上是趋势,这也纳入了我们的长期规划。”

界面四川了解到,对于长期习惯于在健身房或健身工作室锻炼的人来说,线上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自重训练也无法等同于负重训练,虽然疫情期间有人用大米、油等在家进行负重训练,但仍渴求于专业的器械。对于长期习惯于线上健身的人,keep里的教程基本已经很全面和成熟了。这两种人很少兼容,也是导致这次Hey Hero线上授课收效胜微的原因。

在疫情逐步缓解的后期,“报复性消费”成为主要话题。据外卖平台数据显示,复工第四周,上海共售出7.2万杯珍珠奶茶,这些“珍珠”可以填满一个国际标准游泳池。成都网友则把“报复性消费”的目标锁定在火锅、串串身上。但界面四川也留意到部分网友对健身的强烈渴望。郭尧对此表示:“我不认为健身行业会成为人们‘报复性消费’的行业。首先从心理上分析,人们的恐慌需要3-6个月的缓和期,才敢肆无忌惮的进出健身房这种公共区域。其次从行为上分析,‘报复性消费’属于压抑后的及时行乐,这点体现在美食等容易让人们满足的行业上。”

健身行业,未来可期

3月,是健身行业的黄金期,当人们褪去冬装,重又燃起对好身材的向往时,健身房——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人们对疫情恐惧的逐渐消失和大型连锁健身房开业之间的时间差,是健身工作室前所未有的黄金期。

郭尧对界面四川说:“疫情是按下了经济的暂停键,而不是终止键。停下来也能让我们好好思考‘健身’这件事,中国的健身市场还很大,我们想用启蒙的心态和行为去做健身这件事情。经历过这次,后面都不难,‘活下去’!”

近几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健康观念也逐渐加重。2019年全球运动健身经济报告显示,中国健身行业以总市场规模55亿美元排在第五,但排名前五的市场中,中国的健身渗透率最低,为0.8%。排第一的美国,健身人口渗透率已经达到29.3%,是中国的30多倍。全球排名前20的市场中,只有印度0.3%的渗透率低于中国,其他国家的健身渗透率都远高于中国。

全球健身市场规模TOP20。数据来源:GWI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商业健身市场规模达983亿,近年复合增速超12%,远高于成熟健身市场国家。而在经常参与锻炼人口数量亦是逐年攀升,预计2020年占比将达39.2%,达到4.3亿人。经过这次新冠疫情,也让人们意识到免疫力的重要性,而锻炼是能有效提高免疫力的途径之一。

艾瑞咨询2019年出版的《智能时代下的运动健身升级-中国运动健身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57.1%用户参加运动健身课程服务。专业性、成果反馈、即时指导是用户对课程服务的普遍期待。

相对于其他学科,健身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复杂程度不亚于其他学科。人体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仪器,不当的锻炼行为都有可能使其受到伤害,且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健身行业较成熟的国家,健身教练年龄都偏大,但在中国,由于入行门槛低且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健身教练的年龄都偏小。

有梦想、有期许、有空间是李蕾对目前中国健身行业的看法。疫情按下的暂停键也让她对自己所在和所热爱的行业有了更多的思考,虽然她入行较晚,但思想的成熟让她更清楚自己发展的目标。一面提高自身专业度,一面寻求下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契机,李蕾表示:“一时啃老本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动的不思考,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希望我 ‘准备好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31岁转行做健身教练她,不想当一个“会健身的销售”

2018年中国商业健身市场规模达983亿,近年复合增速超12%,远高于成熟健身市场国家。

文 | 胡瑾

说起健身教练,总会有一个形象浮现在脑海,这个形象颜值在线、身材健美,甚至还能被贴上“高收入”的标签。据界面四川了解到,健身教练的从业年龄以90后居多,甚至还有一部分00后,而80后的占比非常小,更别提是一个在31岁的时候转行做健身教练的80后了。

80后的健身教练,啃着老本面对黑天鹅

李蕾,出生于1986年,从事了5年教育行业和2年媒体行业的她,在2017年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跨行业跳槽。那年她正值31岁,同龄的许多人早已结婚生子了。

李蕾在2013年第一次接触健身,她告诉界面四川:“当初也仅仅是为了减肥而已。在健身房办了一张年卡后,几乎每天要上至少2节操课,每月除了生理期之外,保持每天在健身房的出勤记录。最大的收获不仅是体重下降,还认识了一帮共同挥汗的好友。”

秤上的数字变了,但体型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蕾买了12节私教课,开始进入力量训练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系统性的训练,效果显著的呈现了出来。蜜桃臀、马甲线、天鹅颈、仙女臂眼看就在不远的前方,只需要再努努力。

12节私教课很快消耗殆尽,但彼时的教练准备跳槽,她只能选择另外的教练。但在接下来的20节课后,却没能收获如愿的效果,也没能体验到之前教练所呈现的专业度。“通过对健身房所有私教的观察,我开始质疑整个私教行业,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有的甚至给予会员错误的指导,或者是把同一个训练教程,一模一样的复制给每个人。”李蕾说,她也开始思考着能不能把自己这项爱好变成谋生的工具。

虽然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但她仍然这样做了。“这是我从出生以来唯一能坚持下来的事,我想要把它坚持到底。”她是这样告诉每一个人的。

刚开始,李蕾就近就职于她健身的地方,可是渐渐地她发现,健身房的教练与其说是“私人教练”,不如说是“会健身的销售”。因为传统健身房的销售模式导致教练比起重视自身专业度更重视自己的销售技巧,“只要能把自己吹上天就行。”李蕾这样说。

传统健身房的销售模式是:给到教练一个私课的底价,然后由教练们自行销售。这样的操作会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同一个健身房、同一个教练出售的私教课价格不一样。如果碰巧你喜欢这个教练,又能接受他的报价,那么你就比其他会砍价的学员买到质量相同但价格迥异的私教课。这样的循环往复,让更多教练用更多时间去磨练自己的销售水平,而滞后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其实健身也是一种运动科学,会根据人类对人体研究的进步而进步。而这一切均不符合李蕾的审美。

从健身房过渡到健身工作室,是很多对专业性有高要求的教练们的选择,李蕾也这样。如今她是私人健身工作室Hey Hero(以下简称Hey Hero)红牌楼店的一名私人教练。本来收入不高的她在此次黑天鹅事件中显得毫无招架能力,一方面服从公司暂时停业的安排,另一方面只能靠吃老本度过困难时光。她告诉界面四川:“没考虑过其他的自救办法,只能啃老本。”

疫情后,健身行业不被“报复性消费”所眷恋

“目前全国门店复工率为40%,且都集中在成都。同比往年,成都门店的现金流损失大概有87.5万左右,耗课收入损失大概有62.5万左右。全国门店每月硬支出为80万,其中成都占14万,虽然部分房东有减少租金或同意延期支付,但巨额的损失,仍让人感到头疼。”Hey Hero创始人郭尧告诉界面四川,“后期还有很多可预见性损失。”

图片来源:胡瑾/摄

Hey Hero目前在全国有19家门店,分布在北京、深圳、成都、大连、青岛,其中成都有4个门店,位于桐梓林、红牌楼、九眼桥和青羊万达。成都门店统一在1月23日闭店,原本计划从1月27至30日(大年初三至初六)开始设置全天值班,直到全体员工在1月31日正式复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Hey Hero尝试自救——开展线上课程的售卖,包含线上团课和线上私课两种类型,但收效胜微。对此郭尧表示:“目前我们的线上内容仅停留在‘业余水平’。不过在未来,线上是趋势,这也纳入了我们的长期规划。”

界面四川了解到,对于长期习惯于在健身房或健身工作室锻炼的人来说,线上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自重训练也无法等同于负重训练,虽然疫情期间有人用大米、油等在家进行负重训练,但仍渴求于专业的器械。对于长期习惯于线上健身的人,keep里的教程基本已经很全面和成熟了。这两种人很少兼容,也是导致这次Hey Hero线上授课收效胜微的原因。

在疫情逐步缓解的后期,“报复性消费”成为主要话题。据外卖平台数据显示,复工第四周,上海共售出7.2万杯珍珠奶茶,这些“珍珠”可以填满一个国际标准游泳池。成都网友则把“报复性消费”的目标锁定在火锅、串串身上。但界面四川也留意到部分网友对健身的强烈渴望。郭尧对此表示:“我不认为健身行业会成为人们‘报复性消费’的行业。首先从心理上分析,人们的恐慌需要3-6个月的缓和期,才敢肆无忌惮的进出健身房这种公共区域。其次从行为上分析,‘报复性消费’属于压抑后的及时行乐,这点体现在美食等容易让人们满足的行业上。”

健身行业,未来可期

3月,是健身行业的黄金期,当人们褪去冬装,重又燃起对好身材的向往时,健身房——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人们对疫情恐惧的逐渐消失和大型连锁健身房开业之间的时间差,是健身工作室前所未有的黄金期。

郭尧对界面四川说:“疫情是按下了经济的暂停键,而不是终止键。停下来也能让我们好好思考‘健身’这件事,中国的健身市场还很大,我们想用启蒙的心态和行为去做健身这件事情。经历过这次,后面都不难,‘活下去’!”

近几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健康观念也逐渐加重。2019年全球运动健身经济报告显示,中国健身行业以总市场规模55亿美元排在第五,但排名前五的市场中,中国的健身渗透率最低,为0.8%。排第一的美国,健身人口渗透率已经达到29.3%,是中国的30多倍。全球排名前20的市场中,只有印度0.3%的渗透率低于中国,其他国家的健身渗透率都远高于中国。

全球健身市场规模TOP20。数据来源:GWI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商业健身市场规模达983亿,近年复合增速超12%,远高于成熟健身市场国家。而在经常参与锻炼人口数量亦是逐年攀升,预计2020年占比将达39.2%,达到4.3亿人。经过这次新冠疫情,也让人们意识到免疫力的重要性,而锻炼是能有效提高免疫力的途径之一。

艾瑞咨询2019年出版的《智能时代下的运动健身升级-中国运动健身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57.1%用户参加运动健身课程服务。专业性、成果反馈、即时指导是用户对课程服务的普遍期待。

相对于其他学科,健身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复杂程度不亚于其他学科。人体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仪器,不当的锻炼行为都有可能使其受到伤害,且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健身行业较成熟的国家,健身教练年龄都偏大,但在中国,由于入行门槛低且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健身教练的年龄都偏小。

有梦想、有期许、有空间是李蕾对目前中国健身行业的看法。疫情按下的暂停键也让她对自己所在和所热爱的行业有了更多的思考,虽然她入行较晚,但思想的成熟让她更清楚自己发展的目标。一面提高自身专业度,一面寻求下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契机,李蕾表示:“一时啃老本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动的不思考,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希望我 ‘准备好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