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安全配置按照作用原理可以分为:主动安全配置和被动安全配置两大类。
主动安全配置就是预防车辆发生事故的安全配置。换句话说,他的主要作用是在事故之前,尽量避免事故发生的。例如常见的ABS,EBD,ESP等。所以,主动安全配置更加重要一些。
一、主动安全配置:
1、防抱死系统(ABS)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的原理是:在紧急制动的时候,如果四个轮子全部被刹车系统锁死,那么车轮就会由滚动变成滑动,这时候车辆很容易发生侧滑或跑偏。而ABS系统则不会对轮子完全锁死,而会以每秒几千次的频率对车辆进行“点刹”,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治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
2、 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icBrakeforce Dis-tribution,中文直译就是“电子制动力分配”。
EBD的原理是:车辆在制动时,车载电脑会根据车辆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情况,对每个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力,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现在的EBD系统一般都是与ABS系统整合成一套系统存在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厂家宣传说:车辆配有ABS+EBD系统。
3、 刹车辅助系统(BA/EBA/BAS)
刹车辅助系统各种厂家的叫法不同,最主要的叫法有三种:BA,EBA,BAS。
刹车辅助系统会监控驾驶员踩刹车踏板的频率和力量,在紧急的时刻辅助驾驶员对车辆施加更大的制动力,从而缩短刹车距离,确保车辆安全。
4、 牵引力控制系统(ASR/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当车辆行驶在光滑路面时,如果动力输出过大,驱动轮转动过快,就会突破路面的抓地极限,从而打滑。这时候牵引力控制系统就会监控到驱动轮已经打滑,从而降低动力输出,而使轮胎回到正常转动的状态下,保证车辆稳定行驶。
5、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DSC/……)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其实就是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升级版本,牵引力控制系统只对驱动轮的动力输出进行控制,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则会对四个轮子的都进行控制。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通过对四个车轮进行必要的制动来达到稳定车身的目的的。
如下图1,当车辆发生转向不足时,会对内侧后轮进行制动,从而使车辆返回正确的路线上来。(相当于以内侧后轮为圆心,辅助车辆转弯,抵消转向不足的作用)
如下图2,当车辆发生转向过度时,会对外侧前轮进行制动,从而使车辆返回正确的路线上来。(相当于以外侧前轮为圆心,阻止车辆转弯,抵消转向过度的作用)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所以说,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一套非常有效且有必要的安全系统,能够大大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不过现在国内只有中高档以上的车型才会装配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大部分家用车型都没有装配。而在美国,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已经通过立法的方式,称为汽车的标准配备了。
首先发明电子稳定系统的公司是德国的博世(BOSCH)公司,命名为ESP,所以之后大家就习惯性地称电子稳定系统为ESP了,其实ESP是博世公司的注册商标,只有使用博世公司产品的汽车的电子稳定系统才能称为ESP。使用博世公司的ESP产品的汽车公司有大众、奥迪、奔驰等。
其他汽车公司也有功能类似的电子稳定系统,只不过叫法不同。例如丰田的VSC,日产的VDC,宝马的DSC,本田的VSA等等。
6、 陡坡缓降系统(HDC)
陡坡缓降系统最早是由路虎公司发明的,之后被多家汽车公司完善并装配在自己的车型上,其主要是装配在越野车上。
陡坡换将系统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越野车在通过很多路况复杂的下坡道路时,驾驶员必须谨慎地同时控制油门、刹车以及方向盘,这对于没有丰富越野经验的驾驶员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而陡坡缓降系统在开启后,不用驾驶员控制油门和刹车,车辆会自动以6-8km/h的速度前进,驾驶员只需控制好方向盘即可。
陡坡缓降系统
陡坡缓降系统现在一般只配置在高档越野车上,比如路虎的览胜,奔驰的GL,奥迪的Q7,丰田的兰德酷路泽等。
7、自动驻车/上坡辅助系统
自动驻车和上坡辅助系统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目的都是为了防止车辆在上坡路段溜车。
上坡辅助
例如在坡起的时候,当您松开刹车踏板的时候,这时候自动驻车系统就会起作用对车辆进行制动,车辆就不会溜车。而当您踩下油门踏板的时候,车辆就会自动解除制动向前行驶。
又如在城市中走走停停的时候,您停车的时候也不必为了防止溜车而一直踩着刹车踏板或者拉起手刹,自动驻车系统会对车辆进行制动,同样当您踩下油门的时候,会自动解除。
8、高位刹车灯
高位刹车灯,故名思意一般是安装在车尾上部,以便后面行驶的车辆易于发现前方车辆刹车,起到防止追尾事故发生的目的。由于一般汽车已有两个刹车灯安装在车尾两端,一左一右,所以高位刹车灯也叫第三刹车灯。
二、被动安全配置:
1、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应该是最典型的被动安全配置,英文名称为SRS。安全气囊作用是减小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车内人员的伤害。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氦气填充,一旦车辆发生碰撞,气囊就会迅速爆开并充满,以缓冲车内人员的撞击,减少伤害。
1)正面气囊(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各一个)
正面气囊的作用的缓冲由于车辆受正面撞击所带来的伤害,驾驶员气囊一般位于方向盘里,防止驾驶员与转向盘、仪表板及前挡风玻璃发生碰撞;前排乘客气囊一般安装在中控台手套箱内,防止副驾驶乘客与仪表板及前挡风玻璃发生碰撞。
安全气囊
头部安全气囊
现在绝大部分的车型最少都要有2个正面气囊,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默认标准了。不过有些不负责任的厂家为了追求利润,在一些低价车型上并没有配备安全气囊,或者只装配驾驶员一侧的气囊,我们同样鄙视这样的厂家!
2)侧气囊(前后排左右各一个,共4个)
侧气囊
侧气囊是安装在座椅外侧的,目的是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
现在很多厂家的车型都会装配前排两个座椅的侧气囊,装配后排侧气囊的一般都是20万元以上的车型。
3)头部侧安全气帘(左右各一个)
安装在车辆侧面A柱与C柱之间,用于保护乘客头部的安全,减轻侧面撞击对头部的伤害。
安全气囊
头部侧安全气囊
装配头部侧安全气帘的通常也是20万元以上的车型。
4)膝部气囊(前排左右各一个)
膝部气囊并不常见,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碰撞时保护膝部和腿部免受踏板、内饰部件和车辆金属部件的伤害。诸如丰田皇冠、奔驰新E级等车型均有配备。
膝部气囊
所以说,现在气囊最多的车型会装配10个气囊,好一点的装配8个气囊,一般都是4个或6个。
2、后排安全带
故名思意就是后排乘客使用的安全带,现在大部分朋友已经很清楚安全带的重要作用了,但是这仅限于前排乘客。其实后排乘客也一样需要系好安全带,保护自己生命安全。
3、头颈部保护系统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身体和头部由于有座椅和头枕的支撑,会得到保护。但是这时候颈部是没有支撑的,从而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对颈部造成伤害。
头颈部保护系统会在发生碰撞时,头枕会适当向后溃缩,同时座椅适当后倾,这样来减少碰撞对颈部带来的冲击。
头颈部保护系统
头颈部保护系统最早是由沃尔沃汽车公司发明的,后来被其他汽车公司广泛使用。
4、激光焊接车身
普通的焊接原理其实就是将金属液化,然后冷却后溶为一起。汽车的车身是由上下左右四块钢板焊接而成的,普通的焊接都是点焊,通过一个一个得焊点把钢板连接到一起。
激光焊接则是利用激光的高温,将两块钢板内的分子结构打乱,分子重新排列使得两块钢板中的分子溶为一体。所以从物理学上讲,激光焊接是把两块钢板变成了一块钢板,因此相比普通焊接来说,拥有更高的强度。
激光焊接车身
现在很多高档车型均采用激光焊接车身,而在中低档车上用的不多。
5、发动机启动防盗锁止系统
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是针对发动机安装了一套防盗系统,汽车点火钥匙中内装有电子芯片,每个芯片内都装有固定的ID(相当于身份识别号码),只有钥匙芯片的ID与发动机一侧的ID一致时,汽车才能启动,相反,如果不一致,汽车就会马上自动切断电路,使发动机无法启动。
6、行驶中车门自动落锁
指的是汽车在行驶中车速超过一定值时(一般为20-40km/h),四个车门会自动锁止,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7、后门儿童锁
儿童锁
后门儿童锁是在后门上有一个控制按钮,当按钮关闭时,从车内无法打开车门,只能从外开启。从而避免车内儿童在车辆行驶的时候打开车门,产生危险。
8、中控锁类型
中控锁就是车门锁,现在的汽车中控锁主要有三种形式:钥匙开启、钥控中控和无钥匙进入。
1)钥匙开启
钥匙开启式最简单的功能,用钥匙直接插入钥匙孔开关车门。
2)遥控中控
遥控中控
遥控中控是在钥匙上装有遥控装饰,只需在一定的距离内按动钥匙按钮就可以相对的开启车门、车窗、后备箱的功能。
3)无钥匙进入
无钥匙进入系统也叫智能钥匙系统,同样也有一个遥控器,但是不需要您按动按钮了。
遥控器内置的电脑芯片会发送无线射频信号,当您携带钥匙靠近车辆时,会与车内的系统进行匹配,确认无误就会自动打开车门。同理,当您离开车辆一定范围后,车辆也会自动锁上车门。
三、安全气囊是否越多越好
在消费者选车的过程中用,销售顾问会告诉看车的客户,我们的车有六个甚至更多的气囊、全长的气帘,是同级车中最安全的。那么,安全气囊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其实,从汽车的设计角度看,在发生车辆碰撞事故后,车辆的大部分都是在吸收能量,减少对乘车人员的伤害。有一大部分是车体变形,从安全测试的录像中可以看出来,车体吸能区溃缩变形要吸收很大一部分能量。下一部分是车体的保护部分,它也要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再下一部分安全带锁紧身体,避免滚动造成的二次伤害……只有气囊起爆,是唯一增加动能的装备。气囊起爆后,以接近60km/h的时速充气、弹起,对于没有系紧安全带的驾驶者和乘员,可能造成额外的伤害。在以往的交通事故中,乘员、驾驶者被气囊打伤、甚至打死的事故并非偶见。
安全气囊是现在很多汽车里都装配的被动安全装置,其种类很多,包括正面保护气囊,侧面保护气囊、侧面保护气垫等。安全气囊展开是个化学爆炸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每个安全气囊都是一个“定时炸弹”。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首先要给系统注入新的能量,这是爆炸的过程,气囊在吸收处理自身的爆炸能力再处理碰撞能力时,设计要求非常高。汽车从碰撞到结束的过程只有0.1秒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气囊必须发挥作用,其展开的速度非常快,约每小时200公里,力量也非常大,但它的衰减速度也是非常快。因此,这就不能不分析安全气囊的利和弊。如果乘员离安全气囊太近,譬如坐得太近,或是没有座椅安全带的约束,在碰撞过程中或是刹车的过程中,身体往前太多,就可能被气囊打伤,这在国外已有很多先例。所以乘员必须在适当的位置,当安全气囊全部展开与之接触才能得到最大的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全气囊最终得由厂商设计与汽车匹配。所以,安全气囊也并非越多越好。
除了以上一些比较常见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外,近些年,一些创新的安全配置也正在普通乘用车上增多,使得我们的驾乘更加有安全保障。
四、保驾护航的10大汽车安全配置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道路的拥堵,全球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在不断上升。新闻里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现场给所有人敲响了“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小心驾驶”的警钟。
除了消费者外,车企本身也在为提高汽车安全不断努力――研发各种提高汽车驾驶安全的辅助设备。比如,车企们希望通过使用各种通讯设备,某天同一条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之间能够实现“自由沟通”,驾驶者可以不再完全依赖“手动设备”来掌控自己的安全。再比如,车企们开始在车辆上使用各种警告系统,使驾驶者在车辆出现紧急危险时能“逃过一劫”。
美国《福布斯》通过对车企和零部件企业进行调查统计,于近日公布了一篇名为“可以挽救你生命的10套汽车安全配置”的文章。这10套先进配置目前仅在部分车型上使用,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这些安全配置将会加速普及。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这10套先进的汽车安全配置:
一、睡意探测器(DrowsinessDetector)
睡意探测器
睡意探测器设有70个不同的参数来检测驾驶者的疲劳程度。当探测器检测到驾驶者有瞌睡的“意向”时,仪表板上会出现“一杯咖啡”图像和“您是否该稍作休息一下?”的文字,同时还会发出铃声对驾驶者进行“警告”。
目前配有该系统的车型:2010款奔驰E级轿车
二、车道稳定系统(LaneKeeping Assist)
车道稳定系统
配有车道稳定系统的车辆在不小心偏移至旁边的车道时,该系统会发出警告。比如奔驰E级车的前方挡风玻璃处安装了摄像头。该摄像头可以识别车道标识,当车辆“无意识”地偏向另一车道时,车辆的方向盘会发生三次抖动,以示警告。
三、反向行驶检测系统(Wrong WayDriver)
反向行驶检测系统
宝马汽车研发了一套导航系统,该系统可以防止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发生方向错误。这套导航系统可以根据地图来判断车辆是否在反向行驶。如果该系统发现车辆出现反方向行驶“动向”时,该导航系统会发出视觉和听觉警告。如果车主仍执意反向行驶,那么该系统会通过和其他车辆的导航系统进行“沟通”,向其他车主发出安全警告。
四、膨胀式安全带(InflatableSeat Belts)
膨胀式安全带
2012年年底投产的下一代福特Explorer将配膨胀式安全带。当车辆发生事故时,这项新的科技可以使藏在安全带内的迷你安全气囊在瞬间充气,膨胀成圆柱形来保护乘客。充气后的安全带可以冲抵撞击时产生的力量,对身体的压力仅为传统三点式安全带的五分之一。
五、交通堵塞辅助设备(TrafficJam Cam)
交通堵塞辅助设备
与“信息反馈迟缓”的交通状况广播相比,伟世通研发出的这款移动辅助设备让驾驶者更及时获知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上的汽车拥堵状况。目前这款可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只单独销售,但是伟世通表示,后续这款设备将直接安装在车辆上。
六、带自动刹车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CollisionWarning with Auto Brake)
带自动刹车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
该碰撞警示系统中的雷达感应器可以判断前方车辆的行驶速度,当前方车辆减速时,该系统会对驾驶员发出减速刹车的警告。如果驾驶员未及时采取措施,该系统将使车辆自动刹车,进而避免了与前方车辆发生碰撞。
七、盲点监测系统(Blind-SpotDetection)
盲点监测系统
盲点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到驾驶者视线外的车辆。当有车辆驶入监视区内时,车内两侧A柱上的警示灯会立即亮起,同时会发出声音,及时提醒驾驶者注意,采取规避措施。
八、后方车辆监测系统(RearTraffic Crossing)
后方车辆监测系统
这套雷达系统可以监测到后方行驶的车辆。当车辆在十字路口掉头,或者在从停车点驶出的过程中,如果后方出现逐步靠近的车辆,车辆A柱上的警示灯会立即亮起,同时会发出声音。
九、行人探测安全系统(PedestrianDetection safety system)
行人探测安全系统
行人监测安全系统会对车前的行人进行监测,当行人走到车前方的道路时,它会通过声光信号,在抬头显示屏(HUD)上警告驾驶员,并提前对刹车进行施压,如果驾驶员仍然没有刹车,它将全力进行刹车,从而保证安全。
目前配有该系统的车型:捷豹XF、本田讴歌部分车型
十、高端抬头显示屏(HUD)
高端抬头显示屏
目前,通用汽车和几所美国高校正在研发下一代抬头显示屏。下一代抬头显示屏将采用导航技术、夜视技术和激光技术来分辨前方能见度很低的道路状况。车辆安装的红外摄像头可以判断道路的边缘部分,同时使信息显示在挡风玻璃上。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分辨驾驶者肉眼看不见的动物和行人。除了以上功能外,该显示屏还可以监测到道路两旁的限速标志。
作者:飞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