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 |“高管养父涉嫌性侵养女”:否认养父女关系,就能逃过制裁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 |“高管养父涉嫌性侵养女”:否认养父女关系,就能逃过制裁了吗?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高管父亲涉嫌性侵养女三年”事件和美剧《摩登家庭》完结。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高管父亲涉嫌性侵养女三年”事件和美剧《摩登家庭》完结。

“高管父亲涉嫌性侵养女三年”:否认养父女关系,就能逃过强奸罪制裁了吗?

4月9日,《南风窗》的一篇报道引爆了整个互联网。据报道,2015年11月,鲍某明带着刚满14岁的“女儿”李星星(化名)到北京上学,后于2016年4月前往烟台定居。鲍某明是烟台一家跨国石油服务集团的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兼任某上市通讯设备公司独立董事,具有中美两国律师执业资格。李星星从14岁开始被“养父”鲍某明性侵、囚禁、处于半失学状态,期间多次自杀未遂。2016年,李星星曾在北京报案,未果。2019年4月8日,她在烟台自杀,被他人救起后报警,却只获得了警方的《撤案决定书》。之后李星星母女坚持维权,当年10月9日,李星星的案子二次立案,但案件在6个月的时间里除了笔录之外毫无进展。

《南风窗》对此案的报道引起网络热议并持续发酵。目前,鲍某明已被其所任职的杰瑞集团和西南政法大学解聘,并从中兴通讯辞职。4月9日晚深夜,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在官方微博发布案情通报,称第一次立案侦查后认为鲍某明不构成犯罪,遂于2019年4月26日撤案。后据当事人及其律师提供的新线索,芝罘分局于2019年10月9日决定再次立案,目前侦查工作仍在进行中。4月11日凌晨,烟台警报发布通报,烟台市公安局已组成工作专班,对“鲍某某被控告性侵案”的案件事实及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鲍某明及其亲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决否认与李星星为“养父女关系”,否认在她14周岁前与其发生关系并否认强奸指控,暗示二人是“恋爱关系”。4月12日,财新网刊登特别报道《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全文采纳了鲍某明的说辞,将此案描述为“一个自小缺爱的女孩向‘养父’寻求安全感的故事”。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常江对此评论认为,现已披露的信息绝对无法让记者做出这种“洛丽塔”式的判断,“对专业程序(比如信源的平衡性、语言的客观中立等)的部分舍弃,必须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善’的标准的。如果我们不认可这一点,新闻就失去它的价值基础,哪怕结构再精巧、形式再无懈可击,也是恶的帮凶。”

事实上,鲍某明与李星星之间在年龄、经济资本与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悬殊差距让我们可以肯定在这二人的关系中李星星面临着巨大的情感、身体和经济胁迫,这一完全突破人伦底线的事件是任何似是而非的理由都无法“洗白”的。因此,目前的公共舆论压倒性地谴责鲍某明,并呼吁对他进行法律制裁。

有评论指出,身为法律专业人士,鲍某明是一个“精明”的性侵者,这给对他进行法律制裁造成了许多困难。根据我国刑法,奸淫不满14周岁幼女以强奸论,从重处罚,但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没有违背妇女意志发生性关系”是否属于强奸则没有明确规定。与此同时,鲍某明并未与李星星亲生母亲结婚,没有在法律层面上组成家庭,因此也不是李星星法律意义上的“养父”。但这真的意味着他可以逃脱法律制裁了吗?

曾于2019年为李星星提供法律援助、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性侵案的律师李莹在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表示,李星星案的难点在于强奸证据不足,但她提醒警方在调查未成年人性侵案时要注意考量未成年人在性侵案中的劣势地位导致的一些看似没有明显反抗、实则伤害巨大的“亲密关系”。在李星星案中,有以下三点需要警方特别注意:第一,女孩处于相对封闭、孤立无援的环境下,在无法获得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她只能依附性侵者;第二,作为一名未成年的女孩,她被性侵者洗脑是很容易的;第三,在父权制性别文化中,未成年人在被性侵后会有很强的耻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会在羞耻和自责中尝试说服自己爱上性侵者,以此获得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李莹援引已故著名民法学家杨大文的观点指出,公众与法律机构有必要修正“激烈反抗才算强奸”的认知,“温柔的反抗也是反抗,我们没有办法拿这种贞洁牌坊去要求现代的女子,一定要求她拼死反抗,才算违背自己的意志……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非要胁迫她,打她,暴力对待她,才算违背意志。”

媒体人李思磐认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并非一旦过了14岁就完全无视其弱势处境。李星星案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优势地位性侵未成年受害者的案例,在这一类案件中,施暴者滥用了受害者的信任与亲密,造成受害者极大的心理创伤,也让她们的反抗行为显得不“可信”。司法部门的责任就是从受害者的复杂表达中理顺案件脉络。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下称“意见”),出于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优先保护的司法理念,对一些侦办未成年人性侵案的常见情况进行集中总结和指导。在办案程序方面,“意见”给出了以下指导:针对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易受伤害等特点,建议“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办理,未成年被害人系女性的,应当有女性工作人员参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与民政、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联系和协作,共同做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安抚、疏导工作,从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对其给予必要的帮助。”

李思磐指出,从李星星案立案至今烟台警方的表现来看,公安系统在家暴与性侵案件的处理上依然缺乏认识,问题重重:由于处理相关案件以男性警察为主,他们倾向于对女性受害者过分苛责,有意无意地要求受害者与施暴者和解,怀疑受害者有经济目的;在侦查过程中他们也不考虑受害者的感受,要求对方反复回忆性侵细节,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她呼吁警方吸取教训,在侦查过程中坚持不伤害原则,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相关组织团体协作推动案件办理,调整一线公安的性别比例。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以《对滥用信任地位性侵决不能饶恕》为题评论李星星案。他认为,鉴于“意见”指出必须在已满14周岁的女性被害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特殊指责人员与其发生性行为才构成犯罪,有必要在刑法中增设滥用信任地位型强奸罪来填补这一法律漏洞,“当双方存在特定关系,未成年人对特殊职责人员有关性的同意在法律中应视为无效,只要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特殊职责人员就应该以强奸罪论处。”事实上,意大利、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立法,由于双方地位不平等,信任关系的存在会导致受害者难以反抗,未成年人对性行为的同意应当被视作无效,滥用优势地位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是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必须予以严惩。“法律对未成年人应起到家长的作用,限制未成年的性自由正是为了防治强者假借自由之名欺凌弱者。”

《摩登家庭》完结:结束11年长跑,这部美剧“摩登”在哪里?

美国当地时间4月8日,《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最终季最后一集播出,这部陪伴无数观众长达11年的情景喜剧正式完结。

《摩登家庭》的故事围绕着三个在世俗意义上不太寻常的家庭展开:保守严肃的大家长Jay,来自哥伦比亚的年轻妻子Gloria和她的儿子Manny;Jay的儿子Mitchell,他的同性恋伴侣Cam和他们领养的越南裔女儿Lily;Jay的女儿Claire,呆萌丈夫Phil和他们三个“不省心”的孩子Hayley、Alex和Luke。

在豆瓣上,《摩登家庭》每一季的打分均高达9.4-9.5;在美国,它已经成为足以载入美剧史册的、最长盛不衰的情景喜剧之一。自2009年开播以来,《摩登家庭》已获得22项艾美奖,在2010年到2014年连续五年获得最佳喜剧奖,还曾荣获金球奖最佳电视连续剧奖、电影演员协会奖和皮博迪奖。从第二季到第五季,这部剧平均每集观众人数逾千万,除了《生活大爆炸》以外,没有其他喜剧取得过这样的成绩。根据尼尔森在2015年公布的数据,《摩登家庭》更受美国中产以上家庭欢迎,在18-49岁年龄段观众中,《摩登家庭》是继《行尸走肉》之后第二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其观众的平均家庭年收入达20万美元。

何谓“摩登家庭”?这部以家庭为核心的情景喜剧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2011年,《纽约时报》刊登《<摩登家庭>讲述了哪些关于摩登家庭的事?》一文分析了上述问题。

《摩登家庭》之“摩登”首先在于它的呈现方式。它是美剧史上首部以“伪纪录片”(mocumentary)方式拍摄的家庭喜剧,创作者最初的设定是一位在Claire和Phil家寄宿的荷兰交换生拍摄记录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这个设定很快被抛弃,但剧集保留了两个关键元素:第一,角色在剧中会时不时直视镜头,打破戏剧与现实的边界,让观众感到自己既是剧中家庭的一份子也是一个隐蔽的观察者;第二,剧中角色都会接受一个未露面的摄影师采访,袒露自己在某个场景下的真实想法。

文章作者Bruce Feiler指出,剧中角色用独白方式袒露心迹的戏剧创作手法并不罕见,但《摩登家庭》的新鲜之处在于它直接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隐藏于心或默默在社交网络上吐槽的内容融入了剧情。该剧编剧之一Christopher Llyod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采访给予观众一个难得的机会看到角色们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他们在别人面前通常是不会这么直接的。所以我们能够为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在具体场景中明确承认的感受之间的反差捧腹大笑。”

然而Feiler认为,在剧本内核的层面,《摩登家庭》实际上比较保守。它将重点放在了家庭内部,而非家庭如何反思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并与此互动。剧中角色规避了政治、宗教之类的争议话题,而是在吵吵闹闹的日常生活中尝试对每个当代家庭都会面对的家庭问题做出回应。“(这部剧的)目标不是治愈世界,而是治愈自己。它保护的是一个充满冲突却依然有用的家庭的概念……剧中有与移民缔结的二婚,有还未长大的少年丈夫,有同性恋爸爸,但它讲述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变。”在Feiler看来,保守主义的价值观让《摩登家庭》看上去其实并没有那么“摩登”,难怪曾有一项调研指出,《摩登家庭》是第三受美国共和党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

然而在整体社会风气更保守、文化多样性更弱的中国,《摩登家庭》在很大意义上是“先锋”的。“澎湃有戏”刊文指出,剧中三个在加州郊区生活的中产家庭交织着拉丁裔、同性恋、亚裔等元素,向观众展示了我们要如何面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如何在爱情亲情和打破世俗的出格之间取舍平衡。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摩登家庭》异常“暖心”的原因之一,是它潜移默化地宣扬了家庭内部平等、尊重和沟通的重要性。以Jay为例,作为一个原本观念保守的老直男,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接受儿子Mitchell是同性恋的事实,也不喜欢他的伴侣Cam,但他也没有对儿子的生活指手画脚或强加阻拦,反而给予包容和尊重。《摩登家庭》讲述了一个许多中国家长仍有些陌生的道理:爱一个人,关心他,支持他就好,孩子自己选择的路,要让他自己去承担后果。

平等与尊重意味着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勇敢地做自己,以自己舒服喜欢的方式生活。《人物》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摩登家庭》值得深思的一点是,剧中的家长从未规定孩子只能按照所谓的主流生活方式生活,“成功”不是一件有统一标准的事,比如去社区大学上学的Luke在通常意义上是个“学渣”,但他在间隔年期间去打工赚钱,还想出并实践了一个足以打动父母和投资人的创业点子;从名校毕业的优等生Alex也可以为自己的学术理想而毫不犹豫地放弃薪水优渥的精英工作。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对同性恋群体的刻画。同性恋问题实际上是这部剧想展现的重点之一,Mitchell和Cam这一对将同性恋关系具象化来,帮助观众理解并接受同性恋,让观众看到,他们的爱情和异性恋情侣的爱情并无不同——两个性格不同但心意相通的人,在生活的鸡毛蒜皮中彼此磨合,携手度过余生。鉴于直到2015年美国同性恋婚姻才被正式合法化,这对荧幕情侣的意义是重大的,他们是第一对在美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中亲吻的同性恋人。

“他们为很多同性伴侣展现了共同生活的面貌,”公众号“乌云装扮者”的文章谈到,“也为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幽默化解的参考,让其他观众更加了解和包容这一群体。它更表达了新世纪对美国家庭的新定义”,“除了性别外,跨越种族的婚姻在此前社会的接纳度并没有那么高,但剧作显然比现实生活中的任何宣传和说教更有感染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 |“高管养父涉嫌性侵养女”:否认养父女关系,就能逃过制裁了吗?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高管父亲涉嫌性侵养女三年”事件和美剧《摩登家庭》完结。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高管父亲涉嫌性侵养女三年”事件和美剧《摩登家庭》完结。

“高管父亲涉嫌性侵养女三年”:否认养父女关系,就能逃过强奸罪制裁了吗?

4月9日,《南风窗》的一篇报道引爆了整个互联网。据报道,2015年11月,鲍某明带着刚满14岁的“女儿”李星星(化名)到北京上学,后于2016年4月前往烟台定居。鲍某明是烟台一家跨国石油服务集团的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兼任某上市通讯设备公司独立董事,具有中美两国律师执业资格。李星星从14岁开始被“养父”鲍某明性侵、囚禁、处于半失学状态,期间多次自杀未遂。2016年,李星星曾在北京报案,未果。2019年4月8日,她在烟台自杀,被他人救起后报警,却只获得了警方的《撤案决定书》。之后李星星母女坚持维权,当年10月9日,李星星的案子二次立案,但案件在6个月的时间里除了笔录之外毫无进展。

《南风窗》对此案的报道引起网络热议并持续发酵。目前,鲍某明已被其所任职的杰瑞集团和西南政法大学解聘,并从中兴通讯辞职。4月9日晚深夜,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在官方微博发布案情通报,称第一次立案侦查后认为鲍某明不构成犯罪,遂于2019年4月26日撤案。后据当事人及其律师提供的新线索,芝罘分局于2019年10月9日决定再次立案,目前侦查工作仍在进行中。4月11日凌晨,烟台警报发布通报,烟台市公安局已组成工作专班,对“鲍某某被控告性侵案”的案件事实及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鲍某明及其亲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决否认与李星星为“养父女关系”,否认在她14周岁前与其发生关系并否认强奸指控,暗示二人是“恋爱关系”。4月12日,财新网刊登特别报道《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全文采纳了鲍某明的说辞,将此案描述为“一个自小缺爱的女孩向‘养父’寻求安全感的故事”。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常江对此评论认为,现已披露的信息绝对无法让记者做出这种“洛丽塔”式的判断,“对专业程序(比如信源的平衡性、语言的客观中立等)的部分舍弃,必须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善’的标准的。如果我们不认可这一点,新闻就失去它的价值基础,哪怕结构再精巧、形式再无懈可击,也是恶的帮凶。”

事实上,鲍某明与李星星之间在年龄、经济资本与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悬殊差距让我们可以肯定在这二人的关系中李星星面临着巨大的情感、身体和经济胁迫,这一完全突破人伦底线的事件是任何似是而非的理由都无法“洗白”的。因此,目前的公共舆论压倒性地谴责鲍某明,并呼吁对他进行法律制裁。

有评论指出,身为法律专业人士,鲍某明是一个“精明”的性侵者,这给对他进行法律制裁造成了许多困难。根据我国刑法,奸淫不满14周岁幼女以强奸论,从重处罚,但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没有违背妇女意志发生性关系”是否属于强奸则没有明确规定。与此同时,鲍某明并未与李星星亲生母亲结婚,没有在法律层面上组成家庭,因此也不是李星星法律意义上的“养父”。但这真的意味着他可以逃脱法律制裁了吗?

曾于2019年为李星星提供法律援助、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性侵案的律师李莹在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表示,李星星案的难点在于强奸证据不足,但她提醒警方在调查未成年人性侵案时要注意考量未成年人在性侵案中的劣势地位导致的一些看似没有明显反抗、实则伤害巨大的“亲密关系”。在李星星案中,有以下三点需要警方特别注意:第一,女孩处于相对封闭、孤立无援的环境下,在无法获得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她只能依附性侵者;第二,作为一名未成年的女孩,她被性侵者洗脑是很容易的;第三,在父权制性别文化中,未成年人在被性侵后会有很强的耻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会在羞耻和自责中尝试说服自己爱上性侵者,以此获得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李莹援引已故著名民法学家杨大文的观点指出,公众与法律机构有必要修正“激烈反抗才算强奸”的认知,“温柔的反抗也是反抗,我们没有办法拿这种贞洁牌坊去要求现代的女子,一定要求她拼死反抗,才算违背自己的意志……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非要胁迫她,打她,暴力对待她,才算违背意志。”

媒体人李思磐认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并非一旦过了14岁就完全无视其弱势处境。李星星案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优势地位性侵未成年受害者的案例,在这一类案件中,施暴者滥用了受害者的信任与亲密,造成受害者极大的心理创伤,也让她们的反抗行为显得不“可信”。司法部门的责任就是从受害者的复杂表达中理顺案件脉络。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下称“意见”),出于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优先保护的司法理念,对一些侦办未成年人性侵案的常见情况进行集中总结和指导。在办案程序方面,“意见”给出了以下指导:针对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易受伤害等特点,建议“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办理,未成年被害人系女性的,应当有女性工作人员参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与民政、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联系和协作,共同做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安抚、疏导工作,从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对其给予必要的帮助。”

李思磐指出,从李星星案立案至今烟台警方的表现来看,公安系统在家暴与性侵案件的处理上依然缺乏认识,问题重重:由于处理相关案件以男性警察为主,他们倾向于对女性受害者过分苛责,有意无意地要求受害者与施暴者和解,怀疑受害者有经济目的;在侦查过程中他们也不考虑受害者的感受,要求对方反复回忆性侵细节,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她呼吁警方吸取教训,在侦查过程中坚持不伤害原则,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相关组织团体协作推动案件办理,调整一线公安的性别比例。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以《对滥用信任地位性侵决不能饶恕》为题评论李星星案。他认为,鉴于“意见”指出必须在已满14周岁的女性被害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特殊指责人员与其发生性行为才构成犯罪,有必要在刑法中增设滥用信任地位型强奸罪来填补这一法律漏洞,“当双方存在特定关系,未成年人对特殊职责人员有关性的同意在法律中应视为无效,只要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特殊职责人员就应该以强奸罪论处。”事实上,意大利、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立法,由于双方地位不平等,信任关系的存在会导致受害者难以反抗,未成年人对性行为的同意应当被视作无效,滥用优势地位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是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必须予以严惩。“法律对未成年人应起到家长的作用,限制未成年的性自由正是为了防治强者假借自由之名欺凌弱者。”

《摩登家庭》完结:结束11年长跑,这部美剧“摩登”在哪里?

美国当地时间4月8日,《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最终季最后一集播出,这部陪伴无数观众长达11年的情景喜剧正式完结。

《摩登家庭》的故事围绕着三个在世俗意义上不太寻常的家庭展开:保守严肃的大家长Jay,来自哥伦比亚的年轻妻子Gloria和她的儿子Manny;Jay的儿子Mitchell,他的同性恋伴侣Cam和他们领养的越南裔女儿Lily;Jay的女儿Claire,呆萌丈夫Phil和他们三个“不省心”的孩子Hayley、Alex和Luke。

在豆瓣上,《摩登家庭》每一季的打分均高达9.4-9.5;在美国,它已经成为足以载入美剧史册的、最长盛不衰的情景喜剧之一。自2009年开播以来,《摩登家庭》已获得22项艾美奖,在2010年到2014年连续五年获得最佳喜剧奖,还曾荣获金球奖最佳电视连续剧奖、电影演员协会奖和皮博迪奖。从第二季到第五季,这部剧平均每集观众人数逾千万,除了《生活大爆炸》以外,没有其他喜剧取得过这样的成绩。根据尼尔森在2015年公布的数据,《摩登家庭》更受美国中产以上家庭欢迎,在18-49岁年龄段观众中,《摩登家庭》是继《行尸走肉》之后第二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其观众的平均家庭年收入达20万美元。

何谓“摩登家庭”?这部以家庭为核心的情景喜剧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2011年,《纽约时报》刊登《<摩登家庭>讲述了哪些关于摩登家庭的事?》一文分析了上述问题。

《摩登家庭》之“摩登”首先在于它的呈现方式。它是美剧史上首部以“伪纪录片”(mocumentary)方式拍摄的家庭喜剧,创作者最初的设定是一位在Claire和Phil家寄宿的荷兰交换生拍摄记录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这个设定很快被抛弃,但剧集保留了两个关键元素:第一,角色在剧中会时不时直视镜头,打破戏剧与现实的边界,让观众感到自己既是剧中家庭的一份子也是一个隐蔽的观察者;第二,剧中角色都会接受一个未露面的摄影师采访,袒露自己在某个场景下的真实想法。

文章作者Bruce Feiler指出,剧中角色用独白方式袒露心迹的戏剧创作手法并不罕见,但《摩登家庭》的新鲜之处在于它直接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隐藏于心或默默在社交网络上吐槽的内容融入了剧情。该剧编剧之一Christopher Llyod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采访给予观众一个难得的机会看到角色们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他们在别人面前通常是不会这么直接的。所以我们能够为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在具体场景中明确承认的感受之间的反差捧腹大笑。”

然而Feiler认为,在剧本内核的层面,《摩登家庭》实际上比较保守。它将重点放在了家庭内部,而非家庭如何反思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并与此互动。剧中角色规避了政治、宗教之类的争议话题,而是在吵吵闹闹的日常生活中尝试对每个当代家庭都会面对的家庭问题做出回应。“(这部剧的)目标不是治愈世界,而是治愈自己。它保护的是一个充满冲突却依然有用的家庭的概念……剧中有与移民缔结的二婚,有还未长大的少年丈夫,有同性恋爸爸,但它讲述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变。”在Feiler看来,保守主义的价值观让《摩登家庭》看上去其实并没有那么“摩登”,难怪曾有一项调研指出,《摩登家庭》是第三受美国共和党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

然而在整体社会风气更保守、文化多样性更弱的中国,《摩登家庭》在很大意义上是“先锋”的。“澎湃有戏”刊文指出,剧中三个在加州郊区生活的中产家庭交织着拉丁裔、同性恋、亚裔等元素,向观众展示了我们要如何面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如何在爱情亲情和打破世俗的出格之间取舍平衡。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摩登家庭》异常“暖心”的原因之一,是它潜移默化地宣扬了家庭内部平等、尊重和沟通的重要性。以Jay为例,作为一个原本观念保守的老直男,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接受儿子Mitchell是同性恋的事实,也不喜欢他的伴侣Cam,但他也没有对儿子的生活指手画脚或强加阻拦,反而给予包容和尊重。《摩登家庭》讲述了一个许多中国家长仍有些陌生的道理:爱一个人,关心他,支持他就好,孩子自己选择的路,要让他自己去承担后果。

平等与尊重意味着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勇敢地做自己,以自己舒服喜欢的方式生活。《人物》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摩登家庭》值得深思的一点是,剧中的家长从未规定孩子只能按照所谓的主流生活方式生活,“成功”不是一件有统一标准的事,比如去社区大学上学的Luke在通常意义上是个“学渣”,但他在间隔年期间去打工赚钱,还想出并实践了一个足以打动父母和投资人的创业点子;从名校毕业的优等生Alex也可以为自己的学术理想而毫不犹豫地放弃薪水优渥的精英工作。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对同性恋群体的刻画。同性恋问题实际上是这部剧想展现的重点之一,Mitchell和Cam这一对将同性恋关系具象化来,帮助观众理解并接受同性恋,让观众看到,他们的爱情和异性恋情侣的爱情并无不同——两个性格不同但心意相通的人,在生活的鸡毛蒜皮中彼此磨合,携手度过余生。鉴于直到2015年美国同性恋婚姻才被正式合法化,这对荧幕情侣的意义是重大的,他们是第一对在美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中亲吻的同性恋人。

“他们为很多同性伴侣展现了共同生活的面貌,”公众号“乌云装扮者”的文章谈到,“也为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幽默化解的参考,让其他观众更加了解和包容这一群体。它更表达了新世纪对美国家庭的新定义”,“除了性别外,跨越种族的婚姻在此前社会的接纳度并没有那么高,但剧作显然比现实生活中的任何宣传和说教更有感染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