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经纪+发行互相压价 唐人影视的商业模式会被投资者认可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经纪+发行互相压价 唐人影视的商业模式会被投资者认可吗?

唐人的商业模式还值得商榷,光靠胡歌和刘诗诗两位台柱是远远不够的。

图片来源:网络

10月30日,天津唐人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唐人影视)申请挂牌新三板。作为影视制作行业中一家话题颇多的企业,在尚未登陆资本市场之前,主要的新闻可能集中在与旗下艺人“撕逼”的娱乐新闻中。当然登陆新三板之后,可以以更加专业的角度来考察这家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了。

从收入以及利润规模来看,唐人的体量不算大。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唐人影视的营收分别为4037万元、7813万元、4101万元,与同行业中的慈文传媒(成功借壳禾欣股份)披露的财务情况来看,体量相距甚远,更无法与华谊等大佬相比。

股权结构方面,除了实际控制人王一以外,浙报传媒、华数传媒等传媒业巨头也都在前期对其增资。其中华数传媒背后是马云以及史玉柱两位大佬,入主唐人也是一种肯定。此外十大股东中,上海艺立为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方包括胡歌、刘诗诗、娜扎等旗下艺人,也算是走华谊“艺人持股”的路线了。根据测算,胡歌直接间接持有唐人2.51%股份,刘诗诗直接间接持有1.187%股份,一旦上市两位当家艺人也会从中受益。公司高管中,除了董事长王一之外,蔡艺侬作为内地的金牌制作人,其参与制作的《仙剑奇侠传》、《轩辕剑》以及《步步惊心》等热门剧集都奠基了其一线制作人的地位。此外,公司的收入占比来看,艺人的经纪人业务日渐提高,从2013年的0.93%一路增加到2015年上半年的25%,着实表明了唐人业务侧重。

唐人的制作模式和传统无异,制作内容分为精品剧、网络剧以及电影,其中精品剧的制作模式下诞生了譬如《仙剑奇侠传》、《步步惊心》、《轩辕剑之天之痕》、《风中奇缘》等口碑极佳的作品,近期的网络剧《无心法师》在无IP、无大咖的情况下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这也验证了其核心创作团队的高效。但是经纪业务方面,近来越来越多的艺人与唐人对卜公堂却也隐藏了不小的问题。其公开转让书中也将艺人蒋劲夫提出的诉讼列为或有事项,虽然金额仅有28万,但也凸显了唐人的商业模式漏洞。

唐人的两大业务收入,影视剧发行拍摄以及艺人经纪业务,原本就是产业链上的上下游。艺人经纪的核心在于包装艺人,提高艺人的商业价值;而艺人成本在影视剧发行环节作为的则是成本,发行业务的商业逻辑在于压低成本从而提高利润。因此唐人做的就是左手卖给右手的生意,也难怪留不住旗下的艺人。因此也看到了前文提到的员工持股平台,让旗下的艺人以股权的方式留在影视公司也是现在企业多数运用的一个方式方法。当然,唐人也依旧在积极培育新人,《无心法师》中的韩冬君就是其一。毕竟新鲜血液才是一家传媒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纵观制作行业,利用精品制作来营造利润点的业务模式可复制性不强,更多的需要往上游IP储备上来做文章。但是唐人好似在IP方面的开发并不见长。从其存货组成来看,2015年6月的存货主要包括《青丘狐传说》、《女医明妃传》、《旋风十一人》等,均是以参与制作发行的影视剧,对于IP的开发并无过多投入。反观另一家慈文传媒,旗下储备的IP版权包括《爵迹》、《左耳》、《寻找爱情的邹小姐》、《老九门》等40余部作品,发展前景无需担忧。而唐人在这方面做得可能还有些欠缺。

总体来说,唐人的商业模式还值得商榷,光靠胡歌和刘诗诗两位台柱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经纪+发行互相压价 唐人影视的商业模式会被投资者认可吗?

唐人的商业模式还值得商榷,光靠胡歌和刘诗诗两位台柱是远远不够的。

图片来源:网络

10月30日,天津唐人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唐人影视)申请挂牌新三板。作为影视制作行业中一家话题颇多的企业,在尚未登陆资本市场之前,主要的新闻可能集中在与旗下艺人“撕逼”的娱乐新闻中。当然登陆新三板之后,可以以更加专业的角度来考察这家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了。

从收入以及利润规模来看,唐人的体量不算大。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唐人影视的营收分别为4037万元、7813万元、4101万元,与同行业中的慈文传媒(成功借壳禾欣股份)披露的财务情况来看,体量相距甚远,更无法与华谊等大佬相比。

股权结构方面,除了实际控制人王一以外,浙报传媒、华数传媒等传媒业巨头也都在前期对其增资。其中华数传媒背后是马云以及史玉柱两位大佬,入主唐人也是一种肯定。此外十大股东中,上海艺立为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方包括胡歌、刘诗诗、娜扎等旗下艺人,也算是走华谊“艺人持股”的路线了。根据测算,胡歌直接间接持有唐人2.51%股份,刘诗诗直接间接持有1.187%股份,一旦上市两位当家艺人也会从中受益。公司高管中,除了董事长王一之外,蔡艺侬作为内地的金牌制作人,其参与制作的《仙剑奇侠传》、《轩辕剑》以及《步步惊心》等热门剧集都奠基了其一线制作人的地位。此外,公司的收入占比来看,艺人的经纪人业务日渐提高,从2013年的0.93%一路增加到2015年上半年的25%,着实表明了唐人业务侧重。

唐人的制作模式和传统无异,制作内容分为精品剧、网络剧以及电影,其中精品剧的制作模式下诞生了譬如《仙剑奇侠传》、《步步惊心》、《轩辕剑之天之痕》、《风中奇缘》等口碑极佳的作品,近期的网络剧《无心法师》在无IP、无大咖的情况下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这也验证了其核心创作团队的高效。但是经纪业务方面,近来越来越多的艺人与唐人对卜公堂却也隐藏了不小的问题。其公开转让书中也将艺人蒋劲夫提出的诉讼列为或有事项,虽然金额仅有28万,但也凸显了唐人的商业模式漏洞。

唐人的两大业务收入,影视剧发行拍摄以及艺人经纪业务,原本就是产业链上的上下游。艺人经纪的核心在于包装艺人,提高艺人的商业价值;而艺人成本在影视剧发行环节作为的则是成本,发行业务的商业逻辑在于压低成本从而提高利润。因此唐人做的就是左手卖给右手的生意,也难怪留不住旗下的艺人。因此也看到了前文提到的员工持股平台,让旗下的艺人以股权的方式留在影视公司也是现在企业多数运用的一个方式方法。当然,唐人也依旧在积极培育新人,《无心法师》中的韩冬君就是其一。毕竟新鲜血液才是一家传媒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纵观制作行业,利用精品制作来营造利润点的业务模式可复制性不强,更多的需要往上游IP储备上来做文章。但是唐人好似在IP方面的开发并不见长。从其存货组成来看,2015年6月的存货主要包括《青丘狐传说》、《女医明妃传》、《旋风十一人》等,均是以参与制作发行的影视剧,对于IP的开发并无过多投入。反观另一家慈文传媒,旗下储备的IP版权包括《爵迹》、《左耳》、《寻找爱情的邹小姐》、《老九门》等40余部作品,发展前景无需担忧。而唐人在这方面做得可能还有些欠缺。

总体来说,唐人的商业模式还值得商榷,光靠胡歌和刘诗诗两位台柱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