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商名人堂综合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11月4日宣布,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双方将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会面,见面时互称“先生”,会面结束后将共进晚餐。
继上世纪90年代初,推动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汪辜会谈”选址新加坡之后,在新世纪开创新历史的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直接会晤,再次选择新加坡,凸显出新加坡在两岸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作为华人人口占75%左右比例的国家。全世界,应该没有人比新加坡对两岸、对中华文化乃至政治智慧更为了解、熟悉并且有深厚的感情,也没有人比新加坡更能处理好两岸交流中的各种微妙关系,这应该是两岸一次,又一次选择新加坡,而新加坡一次,又一次成为两岸历史见证人和推动人的最大原因。
而且,已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资政,还是亲自一手促成“汪辜会谈”的关键人。
1992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访问新加坡。杨主席在与李光耀会谈时说,海峡两岸谈政治问题,条件还不成熟,但是可以先谈经济。李光耀立刻问杨主席,能不能把您的话转告给李登辉?杨主席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
之后,李光耀专程到台湾,将杨主席的话带给了李登辉。一段时间之后,李光耀告诉中国大使馆,李登辉同意两岸对话,由两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辜振甫和汪道涵谈经济,地点就在新加坡。
接到李光耀传回的消息后,中国方面同意了。1993年4月27日,写下两岸新历史的“汪辜会谈”,由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海皇大厦26层的一个房间,从中国的国粹——京戏,谈起。
为避免一起会见可能产生的包括排名先后等各种尴尬,人情练达又充满政治智慧的李光耀资政分别会见了两会领导人。而在招待两会领导人的其他方面,新加坡也无不充分展现其深谙中华文化的智慧,比如,在请双方从宾馆26层到4层会场时,为了体现两岸的“平等”,他们特别安排双方分别乘坐两部电梯。
当天晚上的宴会,新加坡董宫酒店也巧妙地将两岸同胞之情,以及对会谈的寄语、对两岸的祝福嵌入九道菜名中。包括:“情同手足、“龙族一脉”、“燕语华堂”,“琵琶琴瑟”、“喜庆团圆”、“万寿无疆”、“兄弟之谊”、“三元及第”、“前程似锦”。
而对“汪辜会谈”之中的一些小插曲,新加坡的应对和处理也可谓深得双方人心。据报道,会谈期间,曾有十几个台湾民进党人也跟到新加坡,在西装里边套穿“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T恤衫,试图在现场吸引眼球,但新加坡警察一经发现后,立即果断对他们进行了驱逐。■
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欢迎搜索关注“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华商名人堂APP”,阅读华人商界更多“有价值的人物、事件与思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