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产业新闻
如今网上最火的国际男团是哪个?
不是防弹也不是杰尼斯,而是7个来自非洲的黑人老哥!
近几天来,只要你在网上冲浪,就一定会在某处看到他们的身影。
7个黑人老哥西装革履,领带笔挺,跟随电音的动感节拍扭动身躯,仿佛在进行团体舞台公演,但他们的肩上却背着一副棺材。
这种真实出现在葬礼上的抬着棺材跳舞的场景,极大地撞击了人们的三观,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在b站输入“黑人抬棺”,出现的内容就有50多页,最高点击量2674.7万次,原版视频登上全站日排行榜第二名。
在抖音上,#黑人抬棺#话题已超过28.1亿次播放,共有14万个衍生视频,上万人模仿。
网络游戏里,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表情包、鬼畜视频甚至网络段子也层出不穷。“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人间白来”,“棺一抬,土一埋 ,一人一声古德拜”......这些戏谑又荒诞的流行语在网络上迅速流传。
“黑人抬棺”俨然已经成为4月的第一大热“梗”。
今天,文化产业新闻就为您揭秘,“黑人抬棺”究竟是个什么梗?它的背后又折射出了怎样的文化现象。
“黑人抬棺”究竟是啥?
可能有人认为这一行为是有人为了博取流量刻意炒作,但实际上,“黑人抬棺”却真实地发生在非洲西部国家加纳的葬礼上。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而言,“坟头蹦迪”一向被视为对逝者的大不敬,哪怕一丝戏谑都会打破葬礼的庄严肃穆。
然而,在地球对面的加纳人看来,葬礼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比出生结婚生子都要重要。逝去的人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经历轮回之后在另一世界以同样的方式继续生活。
所以他们选择用最为喜庆的方式来寄托哀思。这一点,从加纳人所打造的“花样”棺材中也有所体现。
加纳人的棺材,往往以逝者生前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形制,寓意和所爱之物死后长相厮守。听上去竟有种别样的浪漫......创意也是别具一格。
而开头视频中“抬棺舞”的开发也经历了创意的加工。
抬棺舞的创始人本杰明本来是一个专业的抬棺人,在十年前的一次葬礼上,有客户想要来一个“舞蹈送葬”,本杰明发现这对于能歌善舞的非洲人是个独特的商机,于是就开始尝试设计抬棺舞。
从服装到舞蹈,本杰明都给传统殡葬业来了个革新:纯黑的衣服?不要,客户可以像自助餐一样自选;舞蹈丰富多彩,可以严肃也可以搞笑……很快,这样的形式就在当地成为流行,而“抬棺舞”也逐渐形成了一整条完整的产业链。
黑人抬棺缘何爆红中国网络?
其实早在2017年,视频“Ghana's dancing pallbearers”就出现在网络上了,BBC也做过相关报道,那“黑人抬棺”缘何时隔三年爆红中国网络呢?
实际上,“黑人抬棺”引发的全民玩“梗”绕不过当前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的新冠病毒,新冠极高的传染率与致死率让人们不得不陷入对死亡的恐慌以及对生死观的再思考。在居家隔离时期,很多人都被“黑人抬棺”视频所吸引,沉重的心情也被加纳的喜葬风俗而改变。
此外,防疫期间,“黑人抬棺”梗成为防疫的重要宣传工具:在TikTok上,网友根据“黑人抬棺舞”,制作了“新冠病毒抬棺舞”,用视频来告诉公众要勤洗手消毒。
除了制作视频带来的二次传播之外,网友还将“黑人抬棺”梗与“在家隔离防疫”这个主题结合起来,宣传防疫知识:如果谁不乖乖在家里待着,“亡下七武海”就会来邀你一起跳舞。
“黑人抬棺”不止是梗
值得思考的是,“黑人抬棺”不止是“梗”,更能体现出多元文化背景下存在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生死观的构建有相当大的差异。“黑人抬棺”火遍全网正是文化差异引起的价值观碰撞的结果。在我国,死亡是一件极为肃穆的事情,“抬棺舞”闻所未闻,甚至使人“三观尽毁”。
于是,猎奇心理会使不了解加纳丧葬文化的人在网上搜索、观看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经过了解后,他们也会把这种与自己民族有差异性的文化告诉更多不了解的朋友,从而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此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玩梗”背后“恶搞文化”的威力。如果没有表情包、各式各样的鬼畜视频,“黑人抬棺”也很难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虽然恶搞文化中大量庸俗、暴力的成分仍然存续,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新媒介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黑人抬棺”的爆红后,恶搞消解了我们对死亡的讳莫如深,让我们能正视与理解世界上不同的价值观。在“笑一笑、跳一跳”之后,相信“黑人抬棺”也会为我们的文化观带来新的思考。
部分资料参考:乌鸦校尉、传播前沿、考新闻、 中华网、好奇心实验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