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文旅观察|后疫情时代的山东,为何文旅“自救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文旅观察|后疫情时代的山东,为何文旅“自救难”?

“居民对疫情还是有很强的防范心理,出游的意愿不强烈,外出消费很紧张。”

文|王丹青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或许是因疫情“隔离在家”的山东人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的冲击。

4月16日晚直播的《问政山东》节目中提到,烟台蓬莱阁景区的客流量从以前的每天5000人锐减至现在的200多人;威海刘公岛景区门票从122元降至77元,客流量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就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山东各类文旅场馆开启了疫情暴发后的第二轮“闭馆潮”。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2020年第71号)》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第 6号)文件的相关要求,4月17日,青岛市博物馆发布暂停开放公告;4月19日,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临时闭馆公告,泉城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景区在其官网宣布自4月20日起暂时闭馆……

一边是再次被拉长的“暂停期”,一边是必须加速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新动能重要组成部分的山东文旅行业来说,这份压力前所未有。

“艰难”复苏的山东文旅

“截至4月12日,山东省公共图书馆恢复开放104家,文化馆开放98家,博物馆开放147家,国有公共美术馆开放49家。与此同时,全省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506家,其中5A景区恢复开放11家”。4月14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省A级景区景点恢复开放情况。

这场新闻发布会还公布了一组数据:当前,部分景区已呈现回暖迹象。如泰山景区从恢复开放之初的3000余人次到清明节期间日均接待近15000人次;日照东夷小镇从恢复开放之初的不足300人次到清明节期间日均接待11000人次;台儿庄古城清明节期间日均接待23000余人次,青州古城景区清明期间日均接待约6000人次。

这背后,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从2月14日起,为旅游景区恢复开放工作进行的准备。据介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手册》,对景区恢复运营初期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同时建立了恢复开放景区“日报告”制度,随时监控景区运营和防控情况。在山东省疫情风险等级下降后,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又于3月11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景区恢复开放工作的通知》,细化、实化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严防扎堆聚集。针对旅游景区具有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按照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自然风光类、主题公园类、建筑和设施类景区3个梯次,实施分类分级有序开放。全面推行无接触服务,鼓励采取网络实名预约购票、现场扫码购票、免费无线语音导游等方式,有效避免人员密切接触。

而除了景区之外,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在疫情防控期间尝试了一系列线上活动,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在“好客山东文旅在线”服务专栏上,山东各地市文化馆在暂时闭馆后已全部“上线”,并有线上视听资源、在线展览、专题讲座、非遗民俗等供用户选择;依托虚拟现实技术,以“VR看齐鲁”为主题的“线上VR展厅”也在疫情期间启动,汇聚了泰山、台儿庄古城、天蒙山等山东主要景区的VR虚拟游览资源,并配以语音自助讲解系统。

无论是线下景区景点的有序开放,还是线上活动的开展,都足以展现山东省提振文旅产业信心的紧迫感与行动力。

但从目前来看,暂停了近3个月后,文旅行业的复苏之路仍旧有些“艰难”。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旅“脱困”何时来?

针对4月16日《问政山东》节目中播出的情况,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在问政现场表示:“目前山东旅游的市场情况跟记者调查的情况是基本相符的。因为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和疫情的防控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旅游业的这种情况,说明居民对疫情还是有很强的防范心理,出游的意愿不强烈,外出消费很紧张。我认为这是造成当前旅游业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王磊也表示:“我们已经开放了的景区,像城市公园这种类型的景区接待的游客相对是多的。但是像刘公岛、蓬莱阁、周村大街这些景区,主要是以接待外地游客为主体的景区。现在我们的旅游没有完全放开,只是可以组织省内游,跨省游、出境游是不可以的。所以像这样类型的景区游客不多,也是不出人意料的。”

据了解,为激活旅游消费热情,山东启动了“惠游齐鲁、康游齐鲁、乐游齐鲁、颂游齐鲁、智游齐鲁、逸游齐鲁”六大行动,更是推出了一系列“畅游齐鲁 提振文旅”的政策措施。包括提前筹划启动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联合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推出一系列惠民促销活动;突出康养旅游主题,谋划实施“山东人游山东”和“畅游齐鲁 好客山东好时节”消费促进行动;广泛开展“好客山东 游我助力”“景区智慧码”等线上营销推广,各市也积极推出优惠券、景区打折等一系列惠民措施。

王磊还认为,“现在景区推出的优惠政策,我觉得应该是做双重的考量。一方面必须要切实做好疫情的防控,各项防控措施必须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够让游客出游放心、安心。另外一个方面,才是我们供给更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出台一些便民利民的措施来吸引大家出游。”

针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王磊介绍:“我们近期将启动山东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同时启动山东人游山东、放心开心游山东。”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各行业都在期盼“复苏时刻”的到来,文旅行业更加快尝试以优惠政策及严格防控措施,鼓励人们出游消费。

虽然从目前来看,山东文旅市场的复苏之路或许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但脚步虽慢,目标却未改,王磊在问政现场表示:“我们必须要把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做好,才能让大家放心、开心地出游。我想,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迎来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的春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文旅观察|后疫情时代的山东,为何文旅“自救难”?

“居民对疫情还是有很强的防范心理,出游的意愿不强烈,外出消费很紧张。”

文|王丹青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或许是因疫情“隔离在家”的山东人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的冲击。

4月16日晚直播的《问政山东》节目中提到,烟台蓬莱阁景区的客流量从以前的每天5000人锐减至现在的200多人;威海刘公岛景区门票从122元降至77元,客流量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就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山东各类文旅场馆开启了疫情暴发后的第二轮“闭馆潮”。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2020年第71号)》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第 6号)文件的相关要求,4月17日,青岛市博物馆发布暂停开放公告;4月19日,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临时闭馆公告,泉城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景区在其官网宣布自4月20日起暂时闭馆……

一边是再次被拉长的“暂停期”,一边是必须加速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新动能重要组成部分的山东文旅行业来说,这份压力前所未有。

“艰难”复苏的山东文旅

“截至4月12日,山东省公共图书馆恢复开放104家,文化馆开放98家,博物馆开放147家,国有公共美术馆开放49家。与此同时,全省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506家,其中5A景区恢复开放11家”。4月14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省A级景区景点恢复开放情况。

这场新闻发布会还公布了一组数据:当前,部分景区已呈现回暖迹象。如泰山景区从恢复开放之初的3000余人次到清明节期间日均接待近15000人次;日照东夷小镇从恢复开放之初的不足300人次到清明节期间日均接待11000人次;台儿庄古城清明节期间日均接待23000余人次,青州古城景区清明期间日均接待约6000人次。

这背后,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从2月14日起,为旅游景区恢复开放工作进行的准备。据介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手册》,对景区恢复运营初期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同时建立了恢复开放景区“日报告”制度,随时监控景区运营和防控情况。在山东省疫情风险等级下降后,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又于3月11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景区恢复开放工作的通知》,细化、实化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严防扎堆聚集。针对旅游景区具有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按照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自然风光类、主题公园类、建筑和设施类景区3个梯次,实施分类分级有序开放。全面推行无接触服务,鼓励采取网络实名预约购票、现场扫码购票、免费无线语音导游等方式,有效避免人员密切接触。

而除了景区之外,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在疫情防控期间尝试了一系列线上活动,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在“好客山东文旅在线”服务专栏上,山东各地市文化馆在暂时闭馆后已全部“上线”,并有线上视听资源、在线展览、专题讲座、非遗民俗等供用户选择;依托虚拟现实技术,以“VR看齐鲁”为主题的“线上VR展厅”也在疫情期间启动,汇聚了泰山、台儿庄古城、天蒙山等山东主要景区的VR虚拟游览资源,并配以语音自助讲解系统。

无论是线下景区景点的有序开放,还是线上活动的开展,都足以展现山东省提振文旅产业信心的紧迫感与行动力。

但从目前来看,暂停了近3个月后,文旅行业的复苏之路仍旧有些“艰难”。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旅“脱困”何时来?

针对4月16日《问政山东》节目中播出的情况,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在问政现场表示:“目前山东旅游的市场情况跟记者调查的情况是基本相符的。因为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和疫情的防控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旅游业的这种情况,说明居民对疫情还是有很强的防范心理,出游的意愿不强烈,外出消费很紧张。我认为这是造成当前旅游业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王磊也表示:“我们已经开放了的景区,像城市公园这种类型的景区接待的游客相对是多的。但是像刘公岛、蓬莱阁、周村大街这些景区,主要是以接待外地游客为主体的景区。现在我们的旅游没有完全放开,只是可以组织省内游,跨省游、出境游是不可以的。所以像这样类型的景区游客不多,也是不出人意料的。”

据了解,为激活旅游消费热情,山东启动了“惠游齐鲁、康游齐鲁、乐游齐鲁、颂游齐鲁、智游齐鲁、逸游齐鲁”六大行动,更是推出了一系列“畅游齐鲁 提振文旅”的政策措施。包括提前筹划启动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联合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推出一系列惠民促销活动;突出康养旅游主题,谋划实施“山东人游山东”和“畅游齐鲁 好客山东好时节”消费促进行动;广泛开展“好客山东 游我助力”“景区智慧码”等线上营销推广,各市也积极推出优惠券、景区打折等一系列惠民措施。

王磊还认为,“现在景区推出的优惠政策,我觉得应该是做双重的考量。一方面必须要切实做好疫情的防控,各项防控措施必须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够让游客出游放心、安心。另外一个方面,才是我们供给更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出台一些便民利民的措施来吸引大家出游。”

针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王磊介绍:“我们近期将启动山东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同时启动山东人游山东、放心开心游山东。”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各行业都在期盼“复苏时刻”的到来,文旅行业更加快尝试以优惠政策及严格防控措施,鼓励人们出游消费。

虽然从目前来看,山东文旅市场的复苏之路或许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但脚步虽慢,目标却未改,王磊在问政现场表示:“我们必须要把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做好,才能让大家放心、开心地出游。我想,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迎来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的春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