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在家上网课,是疫情期间所有学生的唯一学习方式,然而互联网并没有消除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反而很可能拉大了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学习落差。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欠发达地区学生信息化学习情况调查》(下称《调查》),关注农村学生在疫情期间上网课的情况。《调查》面向宁夏、重庆、湖南、云南、江西、四川、青海、贵州21个县的中小学生及教师发放问卷。
《调查》发现,疫情期间,21个县利用了国家和省级的在线教育资源,也组织学校开展信息化学习,但并非所有学生都会按时上网课,农村学生上网课的频率、时长均明显低于县城学生。
在县城,80.1%的学生能够按时上网课,但在农村按时上网课的学生比例降至54.1%。32.8%的农村学生网络学习时间少于1小时,在县城,81.2%的学生网络学习时间能够达到1至5小时。
根据教育部要求,不少县城对小学1至3年级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不设定硬性指标,由家庭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然而《调查》显示,32.7%农村低年级学生完全没有开始信息化学习。
为了了解农村学生网课学习不足的原因,《调查》针对硬件设备、网络环境、学习资源等进行调研,发现农村学生家庭中学习设备、资源不足,这影响了正常的上课进度。
此次调查问卷中,仅有43.8%的农村家庭安装了宽带等网络环境,51.8%的农村学生是使用手机流量进行网络学习,其中73.8%的学生是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网络学习。而在县城,调查问卷中超过75%的学生每人拥有2至3个信息化学习设备。
此次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农村学生对网课等信息化学习的效果并不满意,49.2%的农村学生,认为网课这类信息化学习降低了自己的学习效率,72.9%的教师也认为,信息化让学习效率降低了。
网课学习效果堪忧,让这届初三、高三的农村学生更加焦虑。《调查》中,近90%的农村学生表示学习存在焦虑,初中毕业班、高中毕业班的农村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焦虑”的比例分别达到35.4%、 46.8%。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中心项目副主任张晓姗,参与该报告课题组并负责农村信息化公益项目“智能村小”。张晓姗向界面教育表示,农村学生网课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不仅是智能设备、教育资源偏少,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家长难以辅导孩子,教师缺乏网课经验。
“在县城、乡村,受教育程度高、经济能力强的家长,大多选择把孩子送到县城接受教育,留在农村的家长,受教育水平基本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张晓姗向界面教育表示,由于教育水平受限、外出打工等原因,农村家长很难在家辅导孩子。
《调查》显示,仅有38.2%的农村学生表示,家长会主动辅导学生的功课,20.8%的农村学生表示父母从不辅导自己的功课。25.9%的农村学生表示,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拖了后腿。
无法依靠家长帮忙的农村学生,必须依靠学校教师远程辅导,但农村学校由于缺乏线上授课经验,大多直接照搬线下课堂,而教师在线上很难实时关注每个孩子。张晓姗告诉界面教育,一些农村学校老师发现,上网课时孩子处于“放羊”状态,甚至会在上课时用设备玩游戏。
“仅有信息化设备、缺乏有效指导的话,信息化设备往往会造成孩子网络成瘾,对大脑的情感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张晓姗建议,农村网课课堂可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按照不同小组、为了某个学习目标组织教学,这种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制学习,更适合提高农村网课课堂的教学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