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出炉,青岛就业期待值最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出炉,青岛就业期待值最高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

文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巩悦悦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高校毕业生将再创新高,达874万人。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通过网络大数据和网络调查数据,从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择业期望、求职经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为0.40,同时,北京、上海、青岛、杭州、成都、南京和西安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也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激烈。

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根据图表,毕业生期望薪酬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两个区间,经测算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具体来看,毕业生期望薪酬总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2.0%和21.4%;其次,为6000元-7000元,所占比例为13.4%;再次,为3000元-4000元和7000元-8000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1.9%和11.5%。不同学历、不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分布情况有所差异。

分学历来看,硕士生的期望薪酬均值和中位数均要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学校类型来看,科研院所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最高,其次为双一流院校学生,再次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最后为专科院校学生。

不同行业之间就业极化现象明显

总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景气极化程度较大,表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结构矛盾明显。本季度,全国数据中CIER指数最高和最低行业之间的差别倍数为17倍,大学生群体则高达34.8倍。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好行业排名与全国基本一致,但排名略有差异,分别为中介服务行业、教育/培训/院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互联网/电子商务、保险业等。

其中,医药生物工程行业在此次疫情背景下表现出较好的就业形势。从就业景气较差的行业来看,与全国有明显差异。大学生在网络游戏、印刷/包装/造纸、交通/运输、电气/电力/水利、能源/矿产/采掘/冶炼和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的就业景气相对较低,就业竞争激烈。

分职业来看,大学生就业景气最好的职业排名趋势与人社部发布的《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报告相一致,在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销售业务、技工/操作工、教育/培训、社区/居民/家政服务和保险等职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表明在这些职业中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明显。同比来看,本季度保健/美容/美发/健身职业需求人数增加了44.9%,而申请人数下降了33.0%,使得CIER指数有所上升,而其它职业的CIER指数均出现同比下降。

威海就业形势较好 青岛就业竞争激烈

本季度大学生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为大庆、咸阳、洛阳等中部和东北地区三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中山、淮安、惠州、威海和秦皇岛等。而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较好。

从就业景气较差的城市来看,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为0.40,同时,北京、上海、青岛、杭州、成都、南京和西安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也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激烈。此外,厦门作为二线城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作为三线城市也在大学生CIER指数较低的城市排名当中。

单位就业为主要去向 选择创业比例较少

从总体来看,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其中,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

分学历来看,不同学历的学生就业去向有所差异。硕士生主要选择单位就业,这一比例接近90%;本科生更倾向于国内/外升学,尤其对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而言,选择升学深造的比例更高;而大专生在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或其他等就业去向的占比要高于其他群体。

期待去青岛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天津、青岛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励。

另外,一些二线城市,例如石家庄、沈阳、太原、南宁、长春、呼和浩特、南昌等,这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首选之地。

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新经济行业

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

图中列出期望就业行业分布,具体来看,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

从期望就业岗位来看,毕业生更青睐于技术、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运营等岗位,所占比例分别为18.3%、12.9%、11.6%和9.4%,这也进一步反映了与这些岗位对应的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求职竞争相对激励。

 

来源:齐鲁晚报

原标题:期待去青岛等地就业的占比最高!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出炉,青岛就业期待值最高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

文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巩悦悦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高校毕业生将再创新高,达874万人。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通过网络大数据和网络调查数据,从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择业期望、求职经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为0.40,同时,北京、上海、青岛、杭州、成都、南京和西安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也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激烈。

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根据图表,毕业生期望薪酬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两个区间,经测算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具体来看,毕业生期望薪酬总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2.0%和21.4%;其次,为6000元-7000元,所占比例为13.4%;再次,为3000元-4000元和7000元-8000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1.9%和11.5%。不同学历、不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分布情况有所差异。

分学历来看,硕士生的期望薪酬均值和中位数均要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学校类型来看,科研院所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最高,其次为双一流院校学生,再次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最后为专科院校学生。

不同行业之间就业极化现象明显

总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景气极化程度较大,表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结构矛盾明显。本季度,全国数据中CIER指数最高和最低行业之间的差别倍数为17倍,大学生群体则高达34.8倍。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好行业排名与全国基本一致,但排名略有差异,分别为中介服务行业、教育/培训/院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互联网/电子商务、保险业等。

其中,医药生物工程行业在此次疫情背景下表现出较好的就业形势。从就业景气较差的行业来看,与全国有明显差异。大学生在网络游戏、印刷/包装/造纸、交通/运输、电气/电力/水利、能源/矿产/采掘/冶炼和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的就业景气相对较低,就业竞争激烈。

分职业来看,大学生就业景气最好的职业排名趋势与人社部发布的《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报告相一致,在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销售业务、技工/操作工、教育/培训、社区/居民/家政服务和保险等职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表明在这些职业中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明显。同比来看,本季度保健/美容/美发/健身职业需求人数增加了44.9%,而申请人数下降了33.0%,使得CIER指数有所上升,而其它职业的CIER指数均出现同比下降。

威海就业形势较好 青岛就业竞争激烈

本季度大学生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为大庆、咸阳、洛阳等中部和东北地区三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中山、淮安、惠州、威海和秦皇岛等。而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较好。

从就业景气较差的城市来看,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为0.40,同时,北京、上海、青岛、杭州、成都、南京和西安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也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激烈。此外,厦门作为二线城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作为三线城市也在大学生CIER指数较低的城市排名当中。

单位就业为主要去向 选择创业比例较少

从总体来看,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其中,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

分学历来看,不同学历的学生就业去向有所差异。硕士生主要选择单位就业,这一比例接近90%;本科生更倾向于国内/外升学,尤其对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而言,选择升学深造的比例更高;而大专生在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或其他等就业去向的占比要高于其他群体。

期待去青岛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天津、青岛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励。

另外,一些二线城市,例如石家庄、沈阳、太原、南宁、长春、呼和浩特、南昌等,这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首选之地。

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新经济行业

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

图中列出期望就业行业分布,具体来看,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

从期望就业岗位来看,毕业生更青睐于技术、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运营等岗位,所占比例分别为18.3%、12.9%、11.6%和9.4%,这也进一步反映了与这些岗位对应的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求职竞争相对激励。

 

来源:齐鲁晚报

原标题:期待去青岛等地就业的占比最高!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