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纽约时报】知道你的美国工作签证为什么飞了吗? 很可能被印度外包公司抢走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纽约时报】知道你的美国工作签证为什么飞了吗? 很可能被印度外包公司抢走了

美国面向特殊人才的H-1B工作签证每年只发8.5万个。因为需求太大,采取的是摇号方式,于是外包巨头们动辄递交成千上万的申请狂轰滥炸,借此提高中签率。

图片来源:CFP

提奥·内格里(Théo Négri)是一名来自法国的年轻软件工程师,在旧金山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期间提出了大量的新创意,因此,聘请他的美国企业家希望继续留住他。

于是,他帮助内格里申请了有效期3年的工作签证。这种签证面向的是具有大学学位、掌握了特殊技能的外国专业人士,主要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人才。内格里拥有法国一所大学的硕士学位,具备高超的计算机能力,看起来很符合条件。

但他申请H-1B签证的请求却遭到了拒绝,必须离开美国。回到法国之后,内格里开始利用自己的数据技能,寻找背后的原因。

答案很简单:这类签证的发放很多都是通过摇号,一小撮全球外包公司巨头潮水一般的申请淹没了这个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中签的几率。他去年申请了一次,没能成功;而这些外包公司中有一家却至少递交了1.4万份申请。这些公司把内格里老板这样的美国雇主排挤出了这场竞争。

内格里在法国里昂通过电话说:“我曾经有一个美妙的美国梦,但后来却破灭了。”

美国国会设立H-1B签证项目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帮助美国公司招聘掌握了特别技能的外国人,填补职位空缺,帮助他们壮大业务。但这个项目却辜负了许多美国用人公司,因为他们没办法为掌握了急缺技能的外国人拿到签证。

相反,美国联邦政府的记录显示,外包公司对这个项目的把持正日益严重。这类签证每年的数量限制在8.5万,但研究人员和律师们称,最近一些年,这些公司已经学会了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玩弄H-1B签证系统,借此拿到了几千个签证。

有些年,美国的雇主几乎无论什么时候去,都能拿到一个这种令人垂涎的签证。但近来,随着经济回暖,每年4月1日申请窗口一打开,这些外包公司就送过去成千上万份签证申请。一个星期之后递交申请的用人单位就只能自认倒霉。

“H-1B签证项目是一个关键的途径,一方面,美国雇主通过它来填补关键技能的缺口;另一方面,真正有才华的人们通过它来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签证项目的教授罗尼尔·希拉(Ronil Hira)说。“但这些外包公司正在排挤有权合法利用这个项目的人们。”他说,“H-1Bs项目实际上正在把工作岗位往外推。”

这些公司利用这类签证引进他们自己的员工,主要是从印度,根据大型合同在美国公司务工。随着外包公司获取的H-1B签证比重增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称,他们要么被人抢走了饭碗,要么眼睁睁地看着工作岗位流失到了海外。

根据希拉对美国联邦记录的分析,2014年获得H-1B签证最多的20家公司中,13家都是全球性的外包公司。这20家排在最前面的公司拿走了近40%的签证名额,接近3.2万个,而另外1万家用人单位每家获得的签证则少得多。此外,2014年大约一半的申请完全遭到了决绝,因为配额已经用完。

其中有两份遭到拒绝的申请来自马克·默克尔巴赫(Mark Merkelbach)和他在西雅图的一家小型工程公司。因为在中国的水利项目,他需要能说普通话的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但他在本地市场找不到兼备这类技能的人才。他提出的H-1B签证申请被拒之后,只好把这些岗位挪到了台湾。另外一个遭拒的是阿图尔亚·潘德(Atulya Pandey)。他是一位来自尼泊尔的企业家,在美国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但现在却无法继续合法地在美国为自己的公司工作。

希拉发现,近年来获得H-1B签证最多的公司包括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TCS)、印孚瑟斯(Infosys)和威普罗公司(Wipro),全都是总部在印度的外包巨头;高知特公司(Cognizant),总部位于新泽西;以及埃森哲(Accenture)这家位于爱尔兰的全球性公司。

律师布鲁斯·莫里森(Bruce Morrison)代理着美国一个工程师协会,他说:“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开创了一套符合规则的模式,让他们可以利用这类签证来提供更廉价的劳力。”

举个例子,美国联邦法律要求大量雇佣H-1B员工的全球性公司必须签订声明,说明这些人不会取代美国人。但这里就存在一个漏洞:附属细则里有一条,如果雇主每年支付给H-1B签证员工的最低工资是6万美元,可以不受这个要求的限制,因为这个工资水平显著低于美国许多地区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的工资。

根据希拉编撰的美国联邦政府数据,许多外包公司临时工的工资都是6万美元,或者略高一点。

美国提供的移民签证中,H-1B项目以其独特的规定而显得与众不同。它每年的名额中包括6.5万个签证,面向的是首次申请的外国工人;剩余的2万个则留给了在美国大学毕业、获得了高等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每年的申请季都是4月1日开始,接受的原则是先到先得。

美国联邦官员只允许每一名外国工人申请一次。但一家公司申请的签证数量却没有限制。一家拥有几千名员工的公司可以提交许多申请。按照法律,如果申请迅速超过了配额,官员们将采用电脑运行的摇号系统来选中签证的获得者。

最近,这类签证需求激增。自从2013年以来,每年都是通过摇号来选择中签者。今年,7天之内就收到了23.3万份申请,其中大约2/3遭到拒绝,因为已经达到配额上限。

移民部门的官员们并不承认外包公司占据了优势。“选择过程完全是随机的。”美国联邦政府负责这个签证项目的机构、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发言人井上信一(Shinichi Inouye)说,“我们无法猜测原因,为什么一家公司的中签率会更高。”

但27岁的提奥·内格里希望搞清楚个中奥妙。他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职业简介之后,大卫·彼得森(David Petersen)通过公开的招聘聘用了他。彼得森当时正在物色工程师,做大自己的创业公司,也就是帮助人们寻找建筑承包商的公司BuildZoom。

“我当时只是在物色出色的人。”人在旧金山的彼得森说。“提奥从13岁起就建了一些了不起的东西。”彼得森说。他当时还聘用了其他几位本地的技术工人,提奥不仅没有抢美国人的饭碗,后来还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美国人。

接着,他的签证被拒。于是,提奥梳理了雇主在H-1B签证申请流程中首先向美国劳工部(the Department of Labor)申报的公开文件。每份申请的成本高达4000美元,内格里发现,外包公司提交的申请要远远比BuildZoom这种小公司有能力处理、负担的申请多。

排名前五的外包公司总计准备了多达5.5万份H-1B申请。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准备了至少1.4万份申请,最终赢得了5650个签证。

内格里现在在自己的祖国法国一家科技创业公司工作。

IBM、微软、Facebook和谷歌这些美国巨头同样需要利用H-1B签证,而且已经向美国国会施压,要求提高每年的配额。

纽约时报公司一位代表称,公司持护照的员工大约有70人,主要是熟练的技术人员。今年,这家公司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英国公民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拿到了一个H-1B签证。

立法机构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外包公司在这个签证申请流程中扮演的角色。今年9月30日,美国国会批准,取消五年前针对最大的外包公司在H-1B流程中额外收取的2000美元费用。

这些全球性公司大部分都聚焦于科技领域,面向美国公司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升级系统,在迅速变化的国际市场中应对竞争。

这些全球性公司称,他们申请这类签证时遵守了所有规定。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在全球拥有32.5万名员工,公司发言人本杰明·特朗森(Benjamin Trounson)说,公司服务客户的时候,“利用美国及全球的人才库,最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几家咨询公司称,持H-1B签证的工人只占他们美国员工的一小部分。高知特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公司定期招募熟练的美国工人和符合条件的学生,使用 H-1B签证只是“为了补充美国的招聘,填补市场上的人才缺口”。

尽管如此,高知特依然是2014年获得H-1B签证数量排在第二的公司,拿到了4200多个签证。

这些外包公司称,他们正在增加聘用美国工人,他们也为美国经济作出了贡献。今年8月,塔塔咨询公司宣布,向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捐款3500万美元,在这所大学的匹兹堡校区新建一个研究中心。

阿图尔亚·潘德在H-1B签证摇号中没有中签之后,被迫回到了尼泊尔,在那里安营扎寨,勉力管理自己位于纽约、正在不断壮大的公司。

潘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本科毕业生,后来和来自亚利桑那州的美国同学文森特·桑切斯·戈麦斯(Vincent Sanchez-Gomez)成了朋友。他们入校头几年就在经营一家创业公司。2013年毕业后,他们开始全职投入自己的事业,Pagevamp公司,帮助小公司建立、运营他们自己的网站。

但申请H-1B公司却带来了打击。“它给我、给整个公司都带来了很大压力,因为我们都指望着它。”25岁的潘德上个月短暂停留纽约期间这么说。现在,他只能使用旅游签证来美国。

而24岁的桑切斯·戈麦斯则只能通过视频电话跟远在半个地球之外的生意合伙人沟通,应付投资者,管理10个人的员工队伍以及公司的扩张计划。

“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阿图尔亚为美国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说,“他干的活没有美国人干得了。没有阿图尔亚就没有这家公司。”

(译者:轩然)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LARGE COMPANIES GAME H-1B VISA PROGRAM, LEAVING SMALLER ONES IN THE COLD

最新更新时间:11/12 13:0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纽约时报】知道你的美国工作签证为什么飞了吗? 很可能被印度外包公司抢走了

美国面向特殊人才的H-1B工作签证每年只发8.5万个。因为需求太大,采取的是摇号方式,于是外包巨头们动辄递交成千上万的申请狂轰滥炸,借此提高中签率。

图片来源:CFP

提奥·内格里(Théo Négri)是一名来自法国的年轻软件工程师,在旧金山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期间提出了大量的新创意,因此,聘请他的美国企业家希望继续留住他。

于是,他帮助内格里申请了有效期3年的工作签证。这种签证面向的是具有大学学位、掌握了特殊技能的外国专业人士,主要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人才。内格里拥有法国一所大学的硕士学位,具备高超的计算机能力,看起来很符合条件。

但他申请H-1B签证的请求却遭到了拒绝,必须离开美国。回到法国之后,内格里开始利用自己的数据技能,寻找背后的原因。

答案很简单:这类签证的发放很多都是通过摇号,一小撮全球外包公司巨头潮水一般的申请淹没了这个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中签的几率。他去年申请了一次,没能成功;而这些外包公司中有一家却至少递交了1.4万份申请。这些公司把内格里老板这样的美国雇主排挤出了这场竞争。

内格里在法国里昂通过电话说:“我曾经有一个美妙的美国梦,但后来却破灭了。”

美国国会设立H-1B签证项目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帮助美国公司招聘掌握了特别技能的外国人,填补职位空缺,帮助他们壮大业务。但这个项目却辜负了许多美国用人公司,因为他们没办法为掌握了急缺技能的外国人拿到签证。

相反,美国联邦政府的记录显示,外包公司对这个项目的把持正日益严重。这类签证每年的数量限制在8.5万,但研究人员和律师们称,最近一些年,这些公司已经学会了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玩弄H-1B签证系统,借此拿到了几千个签证。

有些年,美国的雇主几乎无论什么时候去,都能拿到一个这种令人垂涎的签证。但近来,随着经济回暖,每年4月1日申请窗口一打开,这些外包公司就送过去成千上万份签证申请。一个星期之后递交申请的用人单位就只能自认倒霉。

“H-1B签证项目是一个关键的途径,一方面,美国雇主通过它来填补关键技能的缺口;另一方面,真正有才华的人们通过它来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签证项目的教授罗尼尔·希拉(Ronil Hira)说。“但这些外包公司正在排挤有权合法利用这个项目的人们。”他说,“H-1Bs项目实际上正在把工作岗位往外推。”

这些公司利用这类签证引进他们自己的员工,主要是从印度,根据大型合同在美国公司务工。随着外包公司获取的H-1B签证比重增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称,他们要么被人抢走了饭碗,要么眼睁睁地看着工作岗位流失到了海外。

根据希拉对美国联邦记录的分析,2014年获得H-1B签证最多的20家公司中,13家都是全球性的外包公司。这20家排在最前面的公司拿走了近40%的签证名额,接近3.2万个,而另外1万家用人单位每家获得的签证则少得多。此外,2014年大约一半的申请完全遭到了决绝,因为配额已经用完。

其中有两份遭到拒绝的申请来自马克·默克尔巴赫(Mark Merkelbach)和他在西雅图的一家小型工程公司。因为在中国的水利项目,他需要能说普通话的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但他在本地市场找不到兼备这类技能的人才。他提出的H-1B签证申请被拒之后,只好把这些岗位挪到了台湾。另外一个遭拒的是阿图尔亚·潘德(Atulya Pandey)。他是一位来自尼泊尔的企业家,在美国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但现在却无法继续合法地在美国为自己的公司工作。

希拉发现,近年来获得H-1B签证最多的公司包括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TCS)、印孚瑟斯(Infosys)和威普罗公司(Wipro),全都是总部在印度的外包巨头;高知特公司(Cognizant),总部位于新泽西;以及埃森哲(Accenture)这家位于爱尔兰的全球性公司。

律师布鲁斯·莫里森(Bruce Morrison)代理着美国一个工程师协会,他说:“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开创了一套符合规则的模式,让他们可以利用这类签证来提供更廉价的劳力。”

举个例子,美国联邦法律要求大量雇佣H-1B员工的全球性公司必须签订声明,说明这些人不会取代美国人。但这里就存在一个漏洞:附属细则里有一条,如果雇主每年支付给H-1B签证员工的最低工资是6万美元,可以不受这个要求的限制,因为这个工资水平显著低于美国许多地区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的工资。

根据希拉编撰的美国联邦政府数据,许多外包公司临时工的工资都是6万美元,或者略高一点。

美国提供的移民签证中,H-1B项目以其独特的规定而显得与众不同。它每年的名额中包括6.5万个签证,面向的是首次申请的外国工人;剩余的2万个则留给了在美国大学毕业、获得了高等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每年的申请季都是4月1日开始,接受的原则是先到先得。

美国联邦官员只允许每一名外国工人申请一次。但一家公司申请的签证数量却没有限制。一家拥有几千名员工的公司可以提交许多申请。按照法律,如果申请迅速超过了配额,官员们将采用电脑运行的摇号系统来选中签证的获得者。

最近,这类签证需求激增。自从2013年以来,每年都是通过摇号来选择中签者。今年,7天之内就收到了23.3万份申请,其中大约2/3遭到拒绝,因为已经达到配额上限。

移民部门的官员们并不承认外包公司占据了优势。“选择过程完全是随机的。”美国联邦政府负责这个签证项目的机构、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发言人井上信一(Shinichi Inouye)说,“我们无法猜测原因,为什么一家公司的中签率会更高。”

但27岁的提奥·内格里希望搞清楚个中奥妙。他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职业简介之后,大卫·彼得森(David Petersen)通过公开的招聘聘用了他。彼得森当时正在物色工程师,做大自己的创业公司,也就是帮助人们寻找建筑承包商的公司BuildZoom。

“我当时只是在物色出色的人。”人在旧金山的彼得森说。“提奥从13岁起就建了一些了不起的东西。”彼得森说。他当时还聘用了其他几位本地的技术工人,提奥不仅没有抢美国人的饭碗,后来还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美国人。

接着,他的签证被拒。于是,提奥梳理了雇主在H-1B签证申请流程中首先向美国劳工部(the Department of Labor)申报的公开文件。每份申请的成本高达4000美元,内格里发现,外包公司提交的申请要远远比BuildZoom这种小公司有能力处理、负担的申请多。

排名前五的外包公司总计准备了多达5.5万份H-1B申请。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准备了至少1.4万份申请,最终赢得了5650个签证。

内格里现在在自己的祖国法国一家科技创业公司工作。

IBM、微软、Facebook和谷歌这些美国巨头同样需要利用H-1B签证,而且已经向美国国会施压,要求提高每年的配额。

纽约时报公司一位代表称,公司持护照的员工大约有70人,主要是熟练的技术人员。今年,这家公司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英国公民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拿到了一个H-1B签证。

立法机构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外包公司在这个签证申请流程中扮演的角色。今年9月30日,美国国会批准,取消五年前针对最大的外包公司在H-1B流程中额外收取的2000美元费用。

这些全球性公司大部分都聚焦于科技领域,面向美国公司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升级系统,在迅速变化的国际市场中应对竞争。

这些全球性公司称,他们申请这类签证时遵守了所有规定。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在全球拥有32.5万名员工,公司发言人本杰明·特朗森(Benjamin Trounson)说,公司服务客户的时候,“利用美国及全球的人才库,最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几家咨询公司称,持H-1B签证的工人只占他们美国员工的一小部分。高知特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公司定期招募熟练的美国工人和符合条件的学生,使用 H-1B签证只是“为了补充美国的招聘,填补市场上的人才缺口”。

尽管如此,高知特依然是2014年获得H-1B签证数量排在第二的公司,拿到了4200多个签证。

这些外包公司称,他们正在增加聘用美国工人,他们也为美国经济作出了贡献。今年8月,塔塔咨询公司宣布,向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捐款3500万美元,在这所大学的匹兹堡校区新建一个研究中心。

阿图尔亚·潘德在H-1B签证摇号中没有中签之后,被迫回到了尼泊尔,在那里安营扎寨,勉力管理自己位于纽约、正在不断壮大的公司。

潘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本科毕业生,后来和来自亚利桑那州的美国同学文森特·桑切斯·戈麦斯(Vincent Sanchez-Gomez)成了朋友。他们入校头几年就在经营一家创业公司。2013年毕业后,他们开始全职投入自己的事业,Pagevamp公司,帮助小公司建立、运营他们自己的网站。

但申请H-1B公司却带来了打击。“它给我、给整个公司都带来了很大压力,因为我们都指望着它。”25岁的潘德上个月短暂停留纽约期间这么说。现在,他只能使用旅游签证来美国。

而24岁的桑切斯·戈麦斯则只能通过视频电话跟远在半个地球之外的生意合伙人沟通,应付投资者,管理10个人的员工队伍以及公司的扩张计划。

“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阿图尔亚为美国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说,“他干的活没有美国人干得了。没有阿图尔亚就没有这家公司。”

(译者:轩然)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LARGE COMPANIES GAME H-1B VISA PROGRAM, LEAVING SMALLER ONES IN THE COLD

最新更新时间:11/12 13:0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