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作协消息,以《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科普著作著称的作家叶永烈,于今日上午9时30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
叶永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的成名作是《十万个为什么》,后来又以《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科普著作著称。随后,他又进入了传记文学和纪实文学,写作了科学家传记、冠军传记、音乐家传记、政治家传记等,被称为“旧闻记者”。从2015年开始,他更是从纪实文学转向了长篇都市小说,完成了“上海三部曲”。
在《十万个为什么》之后不久,叶永烈就写完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但这本书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终于出版,故事形象地告诉了人们究竟什么是“四个现代化”。果壳阅读策划人、科学松鼠会成员@植物人史军 发微博称,“毫不夸张的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影响今天科普创作的中坚力量。”中医博士@罗大伦 则详细回忆了自己在童年时代阅读这本书的经过,小灵通到未来世界遨游的场景至今令他难忘。四十年来,《小灵通漫游未来》总共已经发行了400万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改革开放之后,叶永烈的注意力从科学转向了历史,进入了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这片已经开禁的“禁区”,先后写作了《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之路》《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等作品。中国传媒大学教师林卉告诉界面文化,叶永烈曾经在中传演讲,讲述他如何挖掘历史旧闻中的新闻,如何让那些身居高位者打开心扉。他称自己的传记文学工作为“挖掘历史老人头脑中的记忆宝库的工程”,“一定要有锐利的眼光、一定要讲究技巧,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定要有细致的工作态度”,叶永烈称自己至今保存了一千多盘录音磁带,而且把家里的游泳池都改造成了档案馆。上海作家陈村也感受到了叶永烈写作的辛苦,由于他的作品常常涉及到政治人物,到某个重要的采访对象出监狱的时候,叶永烈就要出差去找他,“有的时候一个月得去北京两三次。”
对于手中的这些档案,叶永烈始终保持着开放分享的态度。陈村回忆说,有一次他打算写傅雷,找到叶永烈,他很大方地把自己搜集到所有和傅雷有关的材料都给陈村看,包括公安局拍摄的傅雷上吊的绳子、遗书,陈村说他“不像别的同行那样对人有防备”。
叶永烈是一位十分高产的作家。在做科普作家的时期,他就曾有一个月出一本书、一年出10本的事迹。截至2018年1月,叶永烈出版了超过3500万字的作品。在陈村眼中,叶永烈也是“非常勤奋的”,他是“我们中著作最多的人”“说他著作等身绝不为过”。陈村回忆,叶永烈每天都在写作,有一次他们一起出差,回去之后当天晚上叶永烈就写完了第二天、第三天要发在报纸上的文章。
叶永烈的视力早在1991年就出现了问题,那时候他视网膜脱落一个月无法写作,对他而言十分痛苦,因此他选择“盲写”。按照《北京日报》《叶永烈:我的一生,将凝固在那密密麻麻的方块字之中》作者张鹏记录,彼时叶永烈先是拿笔在白纸上写出歪歪扭扭的字,再让妻子帮他抄。手术之后,眼睛的问题遗留了下来,医生劝说他尽量少写,而叶永烈在次年买了一台286电脑。陈村说:“他每次都要把字放得很大,一页上面只有几个字。”即使是这样,叶永烈仍坚持写作。虽然因视力原因叶永烈早有封笔之意,但在去世之前,他依然完成了共有135万字的《东方华尔街》《海峡柔情》《邂逅美丽》“上海三部曲”,展现出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不同时期上海的历史风貌和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