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南海网 蒙健
近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洋生态研究所获悉(以下简称海科院生态所),该所承担的《清澜港5000吨级航道扩建填海造地项目生态环境修复》项目获得重大突破。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及现场验收,成为海南省海草床修复的首个成功案例。
大面积的连片海草被称为海草床,是许多大型海洋生物甚至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生态上具有重要意义。海草属单子叶植物,主要生长于温带与热带海洋区域沿岸,而成片分布的海草就形成了“海草床”。
据了解,海草床是海岸带天然的生态屏障,在红树林与珊瑚礁生态系统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能够促进海洋主要元素循环和净化水质、稳固海床,并向众多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与育幼场,每年为全球提供的经济价值高达1.9万亿美元。然而,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近几十年全球范围内的海草床严重退化,全球约29%的海草床面积逐渐消失。当前,海草床的生态修复研究已引起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
今年4月17日,由海科院生态所承担的《清澜港5000吨级航道扩建填海造地项目生态环境修复》项目,经过科研人员长时间的攻坚克难,终于顺利通过第三方检测。
“该项目为海草床示范性修复,主要任务为在海南省文昌市高隆湾海域采用单株定距移植海菖蒲及泰来草。”海科院生态所所长吴钟解介绍说,该修复工作已历时1年多,目前成功修复海草床面积1亩以上,其中泰来草斑块平均成活率高于56.4%,平均分蘖率高于22.6%,修复区域平均覆盖度高于4.3%,海菖蒲斑块平均成活率高于88.8%,平均分蘖率高于3.1%,修复区域平均覆盖度高于21.90%,为海南省海草床生态修复的首个成功案例。
“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5000吨级航道扩建填海造地项目附近海域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完成,为海南省海洋资源、环境及生态方面的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更为今后开展生态环境修复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业内人士指出,该项目可有效改善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状态,形成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开发利用空间格局,不仅有助于文昌市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南海网
原标题:海南迎来首个海草床修复成功案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