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亮:“地摊经济”考验城市治理的平衡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亮:“地摊经济”考验城市治理的平衡术

可以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地摊经济的监管中,分片区、分业态和分时段地对地摊经济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粗放式管理。

2019年10月3日,武汉市保城路夜市。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提出的“地摊经济”建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共鸣。她认为城市管理既要规范,也应因地制宜。地摊经济是宜疏不宜堵的典型领域,因此“不能光图省事‘一禁了之’”。城市政府要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真正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重提地摊经济,让这个尘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再度热起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在接受搜狐智库的采访时指出,地摊经济既能够增加就业,又可以便利居民和激发城市活力,应该考虑逐步恢复和规范管理。他还认为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临时措施,而是值得常态发展。

姚洋说:“短期,我们有一个解决就业的目标,长期而言是要重新思考一下我们的城市应变成什么样的城市,是冷冰冰的城市,还是有温度的城市。城市有了温度之后才能解决就业,让城市活起来。”姚洋指出,在发展和规范地摊经济方面,地方领导干部应转变观念,并勇于承担责任。

在疫情期间,因为防控需要,很多城市实际上已经默许乃至鼓励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疫情防控使餐饮业的堂食和商场的室内经营受到影响,室外展销就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3月14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印发《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更是为全国其他城市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成都市政府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允许地摊经济在安全整洁的情况下恢复经营。成都市此举看似是为了短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权宜之计,实则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摆地摊在过去是许多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于拉动灵活就业、激发创新活力、增加多源收入、便利居民生活、营造城市文化等都有较强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摆地摊而带来的占道经营、无证经营、市场混乱、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隐患和风险,使其一度成为各地政府争相禁止的城市病。加之全国文明城市等城市品牌的创建都和摆地摊“过不去”,使地摊更是成为一些地方主政者的眼中钉肉中刺,可谓是不除不快。

在这种“围追堵截”的政策立场下,城市管理人员和摆地摊的商户之间经常上演猫和老鼠的游戏,城管与摊主的矛盾激化也每每酿成悲剧。如今我们只有在一些中小城市还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地摊,在大城市已难觅摆地摊的踪迹。城市一禁了之地全面清除了地摊,市容环境的确大为改善,但是居民生活和城市活力却受到极大影响。

地摊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业态,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侧面。恰恰是看似无序混乱的地摊才有熙来攘往的烟火气,才成就了城市之为城市的繁荣与多元。城市毕竟不能只有中央商务区,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摊恰恰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功能组团。举凡令人记忆犹新和印象深刻的国际化大都市,都不乏带有本地浓郁特色的各类地摊。以新加坡为例,在这座花园城市的大街小巷却不乏小摊小贩和熟食中心,为人们提供各色茶点和瓜果蔬菜,很多摊点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有些还是一座难求的明星店铺。

地摊经济也是一种地摊社会,提供各种机会并接纳各色人等,体现出城市之为城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果农和菜农进城零售瓜果蔬菜,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并使低收入居民可以减少开支和改善生活。很多创业者的第一份工作和第一桶金,也往往是在摆摊练摊的过程中积累的。当地摊不再、活力失色时,城市就丧失了对底层社会的吸纳和包容,也扼杀了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渠道。

地摊销声匿迹,一些摊主为谋生路转而进入门面房或开墙打洞,这让地摊货的价格低廉优势不再,也抬高了地摊创业就业的门槛。但是,对地摊经济围追堵截,不仅不会使其消失,反而可能节外生枝地制造新问题。比如,很多地摊因为城管执法而从地上转入地下,从阳光下转入阴影中,使灰色市场游离在法治之外,也使摊主和消费者都面临违法经营和缺乏保障的风险。

关于一些城市对地摊因噎废食和一禁了之的简单粗暴做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给予痛批。在2016年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就指出,“我看到有些城市,街边到处是小店,卖什么的都有,不仅群众生活便利,整个城市也充满活力。但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观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许多小商铺。这样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他谈到,“之前有个别城市,夏天不让农民拉西瓜的小板车进城,说是影响城市清洁,让老百姓吃不上西瓜,农民也赚不到应有的收入。政府难道就没有解决清洁问题的办法吗?”他进一步坦言,“说难听点,这不就是懒政嘛!”

之所以地摊会一直存在并令人期待,就在于市场需要和民众呼唤,因此恢复地摊也是顺应民意和回应民心。地摊经济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既可以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执政理念是否与时俱进,也反映城市管理能力能否适应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对此,李克强认为政府应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能力,对地摊经济不能光图省事而一禁了之。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仅应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城市恢复地摊经济,而且还应将其作为一项可以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比如,目前很多城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而地摊经济恰恰是夜间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很难相信没有地摊的城市夜晚可以发展出活力四射的夜间经济。

首先,应修订涉及地摊经济的上位法和规范性文件,不应对地摊经济一禁了之,而应对其加以规范和扶持发展。比如,中央文明办鉴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和考核内容,等于为各地政府恢复地摊经济松了绑。当然,地摊经济涉及城建、住房、交通、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清理不合时宜的政策和制度,使地方政府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发展地摊经济。

其次,在一禁了之与放任自流之间,城市政府需要拿捏好度,做好地摊经济的平衡术。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平衡地摊经济的各个方面,使其既有市场活力和消费动力,又能达到安全、健康、整洁等要求。比如,可以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地摊经济的监管中,分片区、分业态和分时段地对地摊经济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粗放式管理。

按经营时间来说,地摊有早市、夜市和季节性市场等。按经营场所来说,地摊既有另辟场地专门发展的,也有融入社区而大隐隐于市的。按经营品类来说,地摊有旧书摊、古玩市场,有理发、掏耳、修鞋等服务市场,也有菜市、水果摊、零食摊、烧烤摊等。就经营者来说,地摊有职业和兼职之分。加强对地摊经济的分类规划和精细化管理,将使地摊在规范发展的同时不添乱、不惹事。

最后,要创新对地摊经济的监管,特别是用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思维来进行管理。政府部门应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对地摊经营者从简从快办理手续,使他们可以“最多跑一次”地完成登记注册和申报事项,减少合法性成本和审批门槛对地摊经济的伤害。

同过去简单粗放的地摊经济相比,如今的地摊也实现“互联网+”了。无论是卖菜还是卖瓜的路边摊,随处可见的是扫一扫的数字支付二维码。借助于数字支付等互联网技术,地摊经营的每个环节乃至每笔交易都处处留痕并有迹可循。地方政府恰恰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数字支付等渠道精准追踪地摊经济,并对地摊经济加以规范发展。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亮:“地摊经济”考验城市治理的平衡术

可以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地摊经济的监管中,分片区、分业态和分时段地对地摊经济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粗放式管理。

2019年10月3日,武汉市保城路夜市。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提出的“地摊经济”建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共鸣。她认为城市管理既要规范,也应因地制宜。地摊经济是宜疏不宜堵的典型领域,因此“不能光图省事‘一禁了之’”。城市政府要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真正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重提地摊经济,让这个尘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再度热起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在接受搜狐智库的采访时指出,地摊经济既能够增加就业,又可以便利居民和激发城市活力,应该考虑逐步恢复和规范管理。他还认为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临时措施,而是值得常态发展。

姚洋说:“短期,我们有一个解决就业的目标,长期而言是要重新思考一下我们的城市应变成什么样的城市,是冷冰冰的城市,还是有温度的城市。城市有了温度之后才能解决就业,让城市活起来。”姚洋指出,在发展和规范地摊经济方面,地方领导干部应转变观念,并勇于承担责任。

在疫情期间,因为防控需要,很多城市实际上已经默许乃至鼓励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疫情防控使餐饮业的堂食和商场的室内经营受到影响,室外展销就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3月14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印发《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更是为全国其他城市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成都市政府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允许地摊经济在安全整洁的情况下恢复经营。成都市此举看似是为了短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权宜之计,实则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摆地摊在过去是许多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于拉动灵活就业、激发创新活力、增加多源收入、便利居民生活、营造城市文化等都有较强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摆地摊而带来的占道经营、无证经营、市场混乱、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隐患和风险,使其一度成为各地政府争相禁止的城市病。加之全国文明城市等城市品牌的创建都和摆地摊“过不去”,使地摊更是成为一些地方主政者的眼中钉肉中刺,可谓是不除不快。

在这种“围追堵截”的政策立场下,城市管理人员和摆地摊的商户之间经常上演猫和老鼠的游戏,城管与摊主的矛盾激化也每每酿成悲剧。如今我们只有在一些中小城市还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地摊,在大城市已难觅摆地摊的踪迹。城市一禁了之地全面清除了地摊,市容环境的确大为改善,但是居民生活和城市活力却受到极大影响。

地摊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业态,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侧面。恰恰是看似无序混乱的地摊才有熙来攘往的烟火气,才成就了城市之为城市的繁荣与多元。城市毕竟不能只有中央商务区,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摊恰恰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功能组团。举凡令人记忆犹新和印象深刻的国际化大都市,都不乏带有本地浓郁特色的各类地摊。以新加坡为例,在这座花园城市的大街小巷却不乏小摊小贩和熟食中心,为人们提供各色茶点和瓜果蔬菜,很多摊点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有些还是一座难求的明星店铺。

地摊经济也是一种地摊社会,提供各种机会并接纳各色人等,体现出城市之为城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果农和菜农进城零售瓜果蔬菜,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并使低收入居民可以减少开支和改善生活。很多创业者的第一份工作和第一桶金,也往往是在摆摊练摊的过程中积累的。当地摊不再、活力失色时,城市就丧失了对底层社会的吸纳和包容,也扼杀了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渠道。

地摊销声匿迹,一些摊主为谋生路转而进入门面房或开墙打洞,这让地摊货的价格低廉优势不再,也抬高了地摊创业就业的门槛。但是,对地摊经济围追堵截,不仅不会使其消失,反而可能节外生枝地制造新问题。比如,很多地摊因为城管执法而从地上转入地下,从阳光下转入阴影中,使灰色市场游离在法治之外,也使摊主和消费者都面临违法经营和缺乏保障的风险。

关于一些城市对地摊因噎废食和一禁了之的简单粗暴做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给予痛批。在2016年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就指出,“我看到有些城市,街边到处是小店,卖什么的都有,不仅群众生活便利,整个城市也充满活力。但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观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许多小商铺。这样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他谈到,“之前有个别城市,夏天不让农民拉西瓜的小板车进城,说是影响城市清洁,让老百姓吃不上西瓜,农民也赚不到应有的收入。政府难道就没有解决清洁问题的办法吗?”他进一步坦言,“说难听点,这不就是懒政嘛!”

之所以地摊会一直存在并令人期待,就在于市场需要和民众呼唤,因此恢复地摊也是顺应民意和回应民心。地摊经济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既可以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执政理念是否与时俱进,也反映城市管理能力能否适应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对此,李克强认为政府应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能力,对地摊经济不能光图省事而一禁了之。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仅应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城市恢复地摊经济,而且还应将其作为一项可以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比如,目前很多城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而地摊经济恰恰是夜间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很难相信没有地摊的城市夜晚可以发展出活力四射的夜间经济。

首先,应修订涉及地摊经济的上位法和规范性文件,不应对地摊经济一禁了之,而应对其加以规范和扶持发展。比如,中央文明办鉴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和考核内容,等于为各地政府恢复地摊经济松了绑。当然,地摊经济涉及城建、住房、交通、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清理不合时宜的政策和制度,使地方政府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发展地摊经济。

其次,在一禁了之与放任自流之间,城市政府需要拿捏好度,做好地摊经济的平衡术。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平衡地摊经济的各个方面,使其既有市场活力和消费动力,又能达到安全、健康、整洁等要求。比如,可以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地摊经济的监管中,分片区、分业态和分时段地对地摊经济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粗放式管理。

按经营时间来说,地摊有早市、夜市和季节性市场等。按经营场所来说,地摊既有另辟场地专门发展的,也有融入社区而大隐隐于市的。按经营品类来说,地摊有旧书摊、古玩市场,有理发、掏耳、修鞋等服务市场,也有菜市、水果摊、零食摊、烧烤摊等。就经营者来说,地摊有职业和兼职之分。加强对地摊经济的分类规划和精细化管理,将使地摊在规范发展的同时不添乱、不惹事。

最后,要创新对地摊经济的监管,特别是用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思维来进行管理。政府部门应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对地摊经营者从简从快办理手续,使他们可以“最多跑一次”地完成登记注册和申报事项,减少合法性成本和审批门槛对地摊经济的伤害。

同过去简单粗放的地摊经济相比,如今的地摊也实现“互联网+”了。无论是卖菜还是卖瓜的路边摊,随处可见的是扫一扫的数字支付二维码。借助于数字支付等互联网技术,地摊经营的每个环节乃至每笔交易都处处留痕并有迹可循。地方政府恰恰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数字支付等渠道精准追踪地摊经济,并对地摊经济加以规范发展。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