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反洗脑攻略:当ISIS在社交媒体上向你招手,你该怎么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反洗脑攻略:当ISIS在社交媒体上向你招手,你该怎么做?

ISIS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ISIS的宣传不仅仅是视频和图片,它正在构筑起自己的营销体系,其中包括杂志、广播、游戏以及手办周边。

撰文:孙瑞青、矫金辉

“我正在为“伊斯兰国”招募战士。”

“可是我并不想去叙利亚。”

“但你在这里将独一无二,嫁给我,你会成为我的女王。”

这不再是玛丽苏小说中的情节,而是“伊斯兰国”(ISIS)的一次Skype招募。女主角是法国女记者Anna Erelle(笔名),她伪装成长居法国的20岁穆斯林女孩Melodie,亲身体验了ISIS的招募并将故事收录在她所著的《圣战之肤》(In the Skin of a Jihadist)一书中。

法国记者Anna Erelle(笔名)所著《圣战之肤》(In the Skin of a Jihadist)

ISIS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根据英国国际极端主义政治暴力研究中心(ICSR)的数据统计,在20730名加入ISIS的外国人中,有4000名来自西方国家,其中女性达到550名。这些人大多是受过西方教育的穆斯林,年龄在18到29岁之间。ISIS为何吸引来如此多的年轻人,甚至是穆斯林女性?正如Anna在其书中描述,ISIS是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勾搭能手。负责招募的叙利亚战士还会用甜蜜炮弹来猛烈轰炸虚拟少女Melodie,在每周成百上千条的短信中,他称呼她为“宝贝”,向她允诺“伊斯兰国”的美妙生活,且持续告诉她“你是我的珍宝”、“你既美丽又纯洁”。对于那些像Melodie一样,对青春充满幻想的穆斯林少女,“伊斯兰国”战士男性荷尔蒙爆表的形象简直是致命的诱惑。根据英国战略对话研究所(ISD)和伦敦国王学院的激进化研究国际中心发表的题为《直到殉教才把我们分开》(Till Martyrdom Do Us Part)的报告分析,这些成长于西方社会的年轻穆斯林女性感到在社会和文化上遭孤立,她们看到穆斯林遭到排斥、但对无力改变所处环境而感到愤怒,同时她们也将宗教责任和姐妹关系理想化,将冒险浪漫化。据Anna在书中分析,这些女孩们为了追求完满的婚姻和实现个人价值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投入ISIS的怀抱,对于自幼成长于西方社会的穆斯林迷茫一代而言,也似乎完美解决了自身认同危机、遵循了教义、实现了自身价值。

据英国的智库Demos研究显示,早在1999年,世界各大恐怖组织就已在网络上进行活动。到2005年前后,大多数组织意识到互动的重要性,开始对其充满了冗长宗教教义的网站进行改造转型。又过了5年,以Twitter和Facebook为代表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社交媒体渐渐成为宣传教义、招募战士、传播信息的主要交流平台。虽然Twitter已经封禁ISIS官方账号,但ISIS的支持者才是宣传的主力军,甚至你在Twitter上发状态高呼“Allahu akbar”(阿拉伯语,意为真主至大)就可以得到ISIS战士的关注。加入“伊斯兰国”成员受到使命的驱使,也有义务成为ISIS的宣传圣战士,例如德国饶舌歌手Deso Dogg就成为“伊斯兰国”在德国的招牌之一。根据英国反宗教极端主义智库奎利姆(Quilliam)的调查,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不断搜集出对“伊斯兰国”及其教义有过积极回应的账号,“伊斯兰国”通过审阅Twitter的账户资料来找出对“伊斯兰国”存有兴趣的用户,并精准投放教义及招募信息。Twitter的#话题(关键词)讨论功能还带给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这一功能不会如同账户一样轻易被Twitter封号,反而使得各类与国相关的话题讨论迅速地潜入广大Twitter用户之中,并向四面八放扩散出去。

除了一对一的个性化陪聊服务,ISIS还打出了多张新媒体宣传王牌:定制化、乌托邦、温情卖萌、热血青春。根据奎利姆智库统计,2015年7月17日到8月15日(伊斯兰教日历上的十月)Twitter上所有与ISIS有关的官方推文和图片就多达1146条。推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视频、语音、广播、海报、图片、文章链接,而且这些音视频与文本同时以六种语言版本发出,甚至针对不同地区有定制化的内容。与其它极端主义组织不同的是,暴力和血腥仅占到其推文的2.13%,而一半以上的内容则是宣传ISIS内乌托邦式的美好生活。

ISIS甚至还打出了卖萌的喵星人牌,“伊斯兰国”的喵星人(Islamic State Cats)在未被封号前曾是ISIS在Twitter上最受欢迎的相关账号之一,负责照顾它们的战士还被称为圣喵士(Mewjahid)。每日更新的小猫照片俘获了众多猫奴们的心,而圣喵士相关账号大量关于教义和ISIS的软信息才是ISIS关注的重点。

ISIS的宣传不仅仅是视频和图片,它正在构筑起自己的营销体系,其中包括杂志、广播、游戏以及手办周边。除了官方英语宣传杂志《达比克》,ISIS借鉴流行射击游戏,针对40岁以下男性受众推出了圣战仿真器等网络游戏。游戏玩家在其中扮演ISIS战士,但他们不戴头巾,而是长发飘飘、开着警车的美国少年。令人瞋目结舌的是,“伊斯兰国”的宣传还有一片欣欣向荣的周边市场。

根据端传媒记者宋宁宇提供的消息,各式各样的“伊斯兰国”周边产品,诸如T恤、手办等,无论是在实体店,还是网上商城在“伊斯兰国”的支持者中都非常火爆。最出名的是一家网店来自印度尼西亚,叫做Zira Moslem Merch。在这家网站上,一件“伊斯兰国”主题T恤7美元(约人民币45元)就可以到手,除此之外还有制作大气的海报无数。宣传时刻紧随流行文化。

宣传手段已经全然达到“O2O”(线上线下)水平的ISIS让世界手足无措,查封账号、言语反击似乎都效果有限。德国、丹麦、英国、芬兰、沙特阿拉伯等国纷纷成立了“去激进化”项目,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等方式增强穆斯林家庭的ISIS防范意识。欧盟刑警组织于7月成立了特别部门,专门负责打击“伊斯兰国”在网上的宣传活动。除了政府和反恐机构之外,越来越多的网络志愿军加入了打击ISIS网络传播的队伍中。全球最大的黑客组织“Anonymous”已公开向ISIS宣战,他们将ISIS视为病毒。而针对这些舆论战,ISIS也开始了针对性的武力。

曾多次刊登调侃讽刺伊斯兰国家首脑漫画的《查理周刊》总部于今年法国时间1月7日遭袭击,致12人死亡。而潜入ISIS的记者Anna也在不久后被发现并列入了ISIS的通缉名单。“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圣战之肤》一书出版前,Anna于4月接受《卫报》采访时说:“由此付出的代价包括全天候安保,胆战心惊度日,连遛狗都受到了限制。”当然,还要必须以Anna的笔名生活,永远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名。“虽然我偶尔也对于伪装说谎感到愧疚,但我并不后悔。”Anna说。

然而这并不足以延缓ISIS的急速扩张,也无法抹去ISIS暴行带来的伤痛。法国时间11月13日晚,巴黎的餐厅、一个足球场和一个音乐厅发生连环袭击,ISIS随后发布声明对其负责。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015年11月17日最新消息,发生该恐袭事件已致129人死亡,352人受伤,其中99人受重伤,这是2004年马德里火车站炸弹袭击导致191人死亡以来发生在西方国家伤亡最惨重的恐怖袭击。据法国《费加罗报》11月14日报道,巴塔克兰剧院遭遇血腥袭击之后,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要与恐怖分子宣战。11月16日彭博社报道,法国官方已针对叙利亚的ISIS组织发动大量空袭,出动12架飞机,包括10架轰炸机,投下20枚炸弹,地点集中在叙利亚北边,即ISIS自称的“首都”Raqqa。更是有德国《每日镜报》15日评论称,“恐怖主义正强迫我们进入第三次世界大战”。

面对新媒体武装下的ISIS“洗脑式”营销,促进极端恐怖主义传播的新媒体“反洗脑”已经变成了西方至上而下,从政府到学校的话题。以下是综合ICSR、ISD、DEMOS等反极端主义国际组织和多伦多大学Munk国际事务学院的国际公民社会研讨课针对ISIS的新媒体宣传阵营提出的日常反洗脑策略:

01.极端分子早发现

当你发现周围的亲友已有“走火入魔”的前兆,比如为ISIS宣传言论频繁点赞或转发,多次表露前往“伊斯兰国”的意愿,请速联系相关部门,尽早将他们“上交国家”。目前,德国、丹麦、英国、芬兰、沙特阿拉伯等等国家政府都开始提供相应的“迷途知返”援助服务。

02.支持妇女的真正权利

美国保守派学者Mark Steyn在认为,伊斯兰“同时拥有17世纪的社会形态和21世纪的便利”,他举了新西兰的伊斯兰妇女开车也不忘带面纱的例子。这导致这些受制于教义的妇女权利还有进一步解放和改善的可能性。

03.打响社交媒体口水战

ISIS既然在社交媒体上安营扎寨,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利用其向极端言论进行舆论回击。邀请ISIS的逃兵出来发言,在各大媒体平台让他们谈谈自己在ISIS的真实见闻,对于刺破ISIS宣传中的乌托邦社会泡沫非常有效。例如2014年10月8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公布了一名来自叙利亚的女子赫蒂彻(化名)在 “伊斯兰国”内被部鞭打、强奸等不堪经历的自述,具有较强的震慑作用。

04.区分宗教和政治意图

政府应该提供带有正确引导的宗教课程,让青年学会辨别真正的宗教教义与极端思想的区别。在面对极端分子的诱惑时,保持清醒大脑和独立人格,拒绝盲从。来自英国的穆斯林慈善组织JIMAS已经在做类似的工作,他们请来非极端的穆斯林,让他们通过线上的博客、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线下的社区课程给大家普及真正的宗教教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反洗脑攻略:当ISIS在社交媒体上向你招手,你该怎么做?

ISIS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ISIS的宣传不仅仅是视频和图片,它正在构筑起自己的营销体系,其中包括杂志、广播、游戏以及手办周边。

撰文:孙瑞青、矫金辉

“我正在为“伊斯兰国”招募战士。”

“可是我并不想去叙利亚。”

“但你在这里将独一无二,嫁给我,你会成为我的女王。”

这不再是玛丽苏小说中的情节,而是“伊斯兰国”(ISIS)的一次Skype招募。女主角是法国女记者Anna Erelle(笔名),她伪装成长居法国的20岁穆斯林女孩Melodie,亲身体验了ISIS的招募并将故事收录在她所著的《圣战之肤》(In the Skin of a Jihadist)一书中。

法国记者Anna Erelle(笔名)所著《圣战之肤》(In the Skin of a Jihadist)

ISIS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根据英国国际极端主义政治暴力研究中心(ICSR)的数据统计,在20730名加入ISIS的外国人中,有4000名来自西方国家,其中女性达到550名。这些人大多是受过西方教育的穆斯林,年龄在18到29岁之间。ISIS为何吸引来如此多的年轻人,甚至是穆斯林女性?正如Anna在其书中描述,ISIS是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勾搭能手。负责招募的叙利亚战士还会用甜蜜炮弹来猛烈轰炸虚拟少女Melodie,在每周成百上千条的短信中,他称呼她为“宝贝”,向她允诺“伊斯兰国”的美妙生活,且持续告诉她“你是我的珍宝”、“你既美丽又纯洁”。对于那些像Melodie一样,对青春充满幻想的穆斯林少女,“伊斯兰国”战士男性荷尔蒙爆表的形象简直是致命的诱惑。根据英国战略对话研究所(ISD)和伦敦国王学院的激进化研究国际中心发表的题为《直到殉教才把我们分开》(Till Martyrdom Do Us Part)的报告分析,这些成长于西方社会的年轻穆斯林女性感到在社会和文化上遭孤立,她们看到穆斯林遭到排斥、但对无力改变所处环境而感到愤怒,同时她们也将宗教责任和姐妹关系理想化,将冒险浪漫化。据Anna在书中分析,这些女孩们为了追求完满的婚姻和实现个人价值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投入ISIS的怀抱,对于自幼成长于西方社会的穆斯林迷茫一代而言,也似乎完美解决了自身认同危机、遵循了教义、实现了自身价值。

据英国的智库Demos研究显示,早在1999年,世界各大恐怖组织就已在网络上进行活动。到2005年前后,大多数组织意识到互动的重要性,开始对其充满了冗长宗教教义的网站进行改造转型。又过了5年,以Twitter和Facebook为代表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社交媒体渐渐成为宣传教义、招募战士、传播信息的主要交流平台。虽然Twitter已经封禁ISIS官方账号,但ISIS的支持者才是宣传的主力军,甚至你在Twitter上发状态高呼“Allahu akbar”(阿拉伯语,意为真主至大)就可以得到ISIS战士的关注。加入“伊斯兰国”成员受到使命的驱使,也有义务成为ISIS的宣传圣战士,例如德国饶舌歌手Deso Dogg就成为“伊斯兰国”在德国的招牌之一。根据英国反宗教极端主义智库奎利姆(Quilliam)的调查,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不断搜集出对“伊斯兰国”及其教义有过积极回应的账号,“伊斯兰国”通过审阅Twitter的账户资料来找出对“伊斯兰国”存有兴趣的用户,并精准投放教义及招募信息。Twitter的#话题(关键词)讨论功能还带给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这一功能不会如同账户一样轻易被Twitter封号,反而使得各类与国相关的话题讨论迅速地潜入广大Twitter用户之中,并向四面八放扩散出去。

除了一对一的个性化陪聊服务,ISIS还打出了多张新媒体宣传王牌:定制化、乌托邦、温情卖萌、热血青春。根据奎利姆智库统计,2015年7月17日到8月15日(伊斯兰教日历上的十月)Twitter上所有与ISIS有关的官方推文和图片就多达1146条。推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视频、语音、广播、海报、图片、文章链接,而且这些音视频与文本同时以六种语言版本发出,甚至针对不同地区有定制化的内容。与其它极端主义组织不同的是,暴力和血腥仅占到其推文的2.13%,而一半以上的内容则是宣传ISIS内乌托邦式的美好生活。

ISIS甚至还打出了卖萌的喵星人牌,“伊斯兰国”的喵星人(Islamic State Cats)在未被封号前曾是ISIS在Twitter上最受欢迎的相关账号之一,负责照顾它们的战士还被称为圣喵士(Mewjahid)。每日更新的小猫照片俘获了众多猫奴们的心,而圣喵士相关账号大量关于教义和ISIS的软信息才是ISIS关注的重点。

ISIS的宣传不仅仅是视频和图片,它正在构筑起自己的营销体系,其中包括杂志、广播、游戏以及手办周边。除了官方英语宣传杂志《达比克》,ISIS借鉴流行射击游戏,针对40岁以下男性受众推出了圣战仿真器等网络游戏。游戏玩家在其中扮演ISIS战士,但他们不戴头巾,而是长发飘飘、开着警车的美国少年。令人瞋目结舌的是,“伊斯兰国”的宣传还有一片欣欣向荣的周边市场。

根据端传媒记者宋宁宇提供的消息,各式各样的“伊斯兰国”周边产品,诸如T恤、手办等,无论是在实体店,还是网上商城在“伊斯兰国”的支持者中都非常火爆。最出名的是一家网店来自印度尼西亚,叫做Zira Moslem Merch。在这家网站上,一件“伊斯兰国”主题T恤7美元(约人民币45元)就可以到手,除此之外还有制作大气的海报无数。宣传时刻紧随流行文化。

宣传手段已经全然达到“O2O”(线上线下)水平的ISIS让世界手足无措,查封账号、言语反击似乎都效果有限。德国、丹麦、英国、芬兰、沙特阿拉伯等国纷纷成立了“去激进化”项目,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等方式增强穆斯林家庭的ISIS防范意识。欧盟刑警组织于7月成立了特别部门,专门负责打击“伊斯兰国”在网上的宣传活动。除了政府和反恐机构之外,越来越多的网络志愿军加入了打击ISIS网络传播的队伍中。全球最大的黑客组织“Anonymous”已公开向ISIS宣战,他们将ISIS视为病毒。而针对这些舆论战,ISIS也开始了针对性的武力。

曾多次刊登调侃讽刺伊斯兰国家首脑漫画的《查理周刊》总部于今年法国时间1月7日遭袭击,致12人死亡。而潜入ISIS的记者Anna也在不久后被发现并列入了ISIS的通缉名单。“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圣战之肤》一书出版前,Anna于4月接受《卫报》采访时说:“由此付出的代价包括全天候安保,胆战心惊度日,连遛狗都受到了限制。”当然,还要必须以Anna的笔名生活,永远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名。“虽然我偶尔也对于伪装说谎感到愧疚,但我并不后悔。”Anna说。

然而这并不足以延缓ISIS的急速扩张,也无法抹去ISIS暴行带来的伤痛。法国时间11月13日晚,巴黎的餐厅、一个足球场和一个音乐厅发生连环袭击,ISIS随后发布声明对其负责。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015年11月17日最新消息,发生该恐袭事件已致129人死亡,352人受伤,其中99人受重伤,这是2004年马德里火车站炸弹袭击导致191人死亡以来发生在西方国家伤亡最惨重的恐怖袭击。据法国《费加罗报》11月14日报道,巴塔克兰剧院遭遇血腥袭击之后,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要与恐怖分子宣战。11月16日彭博社报道,法国官方已针对叙利亚的ISIS组织发动大量空袭,出动12架飞机,包括10架轰炸机,投下20枚炸弹,地点集中在叙利亚北边,即ISIS自称的“首都”Raqqa。更是有德国《每日镜报》15日评论称,“恐怖主义正强迫我们进入第三次世界大战”。

面对新媒体武装下的ISIS“洗脑式”营销,促进极端恐怖主义传播的新媒体“反洗脑”已经变成了西方至上而下,从政府到学校的话题。以下是综合ICSR、ISD、DEMOS等反极端主义国际组织和多伦多大学Munk国际事务学院的国际公民社会研讨课针对ISIS的新媒体宣传阵营提出的日常反洗脑策略:

01.极端分子早发现

当你发现周围的亲友已有“走火入魔”的前兆,比如为ISIS宣传言论频繁点赞或转发,多次表露前往“伊斯兰国”的意愿,请速联系相关部门,尽早将他们“上交国家”。目前,德国、丹麦、英国、芬兰、沙特阿拉伯等等国家政府都开始提供相应的“迷途知返”援助服务。

02.支持妇女的真正权利

美国保守派学者Mark Steyn在认为,伊斯兰“同时拥有17世纪的社会形态和21世纪的便利”,他举了新西兰的伊斯兰妇女开车也不忘带面纱的例子。这导致这些受制于教义的妇女权利还有进一步解放和改善的可能性。

03.打响社交媒体口水战

ISIS既然在社交媒体上安营扎寨,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利用其向极端言论进行舆论回击。邀请ISIS的逃兵出来发言,在各大媒体平台让他们谈谈自己在ISIS的真实见闻,对于刺破ISIS宣传中的乌托邦社会泡沫非常有效。例如2014年10月8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公布了一名来自叙利亚的女子赫蒂彻(化名)在 “伊斯兰国”内被部鞭打、强奸等不堪经历的自述,具有较强的震慑作用。

04.区分宗教和政治意图

政府应该提供带有正确引导的宗教课程,让青年学会辨别真正的宗教教义与极端思想的区别。在面对极端分子的诱惑时,保持清醒大脑和独立人格,拒绝盲从。来自英国的穆斯林慈善组织JIMAS已经在做类似的工作,他们请来非极端的穆斯林,让他们通过线上的博客、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线下的社区课程给大家普及真正的宗教教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