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五菱宏光前的中国神车,90年代满街都是它,今被一汽卖身成弃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五菱宏光前的中国神车,90年代满街都是它,今被一汽卖身成弃子

事实上,面对自己日渐失去的造血能力,一汽夏利从来没停止过自救。

文 | 华商韬略 Bonnie

80后的童年记忆又少了一位。

曾经的“国民轿车一哥”夏利,宣告落幕。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一汽夏利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7.08亿元、17.37亿元、11.82亿元、16.77亿元、16.66亿元和12.63亿元,6年累计亏损82.33亿元。

2018年,一汽夏利公司总体销量为18791辆,其中夏利系列为0辆;2019年,一汽夏利总体销量进一步降低至1186辆。

除此之外,自2019年起,一汽夏利就已不再披露产销数据。而这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汽夏利对自己经营能力极度不自信的做法。

曾经的“国民轿车一哥”,却屡次错失机会,终成“弃子”。

【1】

夏利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

由于当时填补了我国经济型轿车市场的空白,夏利车一度在中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以神州处处都有哥的身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曾作为出租车的主力车型,夏利轿车红遍大江南北,以至于当时出现疯狂抢购夏利车的局面,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有车的生活就是从夏利开始的。

现在,青年人第一台手机是小米,而那时中国家庭的第一台车就是夏利。

2002年,这一年对于夏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2002年6月1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重组协议,一汽集团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控股权,企业正式融入一汽体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但也是从2002年开始,夏利开始了下坡路。

那一年,奇瑞、吉利、比亚迪正式进入汽车制造和销售领域,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三大品牌逐渐跻身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前列,汽车消费进入井喷元年。

而随后的10年,被称作中国车市的“黄金10年”。但夏利的市场地位却在一步步地被削弱。

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汽车市场迅速增容,竞争的陡然加剧,夏利开始走向“下坡路”。

2008年,夏利再次面临挑战。一汽集团对夏利品牌的扶持存在严重不足。据悉,当时一汽集团主要打造的自主品牌方向为中高档轿车,红旗、奔腾等品牌成为首选,夏利则走的是高性价比主打的中低端路线。战略定位错误,让夏利与中国车市的黄金十年失之交臂。

其实在一汽集团内部,对于夏利一直有着“领养的不如亲生的”传言。

而对夏利最“致命”的一击是2017年。

时任一汽集团董事长的徐留平,为了解决旗下子公司杂乱、效益低下、同业竞争等问题,大刀阔斧将弱势子公司及其他业务单元关闭或出售,一汽夏利也正式纳入奔腾事业部。

当时某一汽夏利高层人士就表示,一代车型的生命周期通常是6~8年,“错过一个周期还有机会补救,错过两个周期,整个品牌就救不回来了。”

这是一汽夏利第一次被“抛弃”。

【2】

欲“借壳资源”,却难逃“烂尾”风险。

事实上,面对自己日渐失去的造血能力,一汽夏利从来没停止过自救。

从2015年开始,一汽夏利就不断靠出售各种资产获得资金,到2018年年底,一汽夏利作价约29.23亿元,将所持一汽丰田剩下的15%的股权,转让给一汽股份。而在当时,一汽丰田被看作是一汽夏利唯一的利润来源。

至此,一汽夏利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造血能力,不得不另寻生路。

2019年4月29日晚间,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式宣布与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郡汽车”)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

公告显示,一汽夏利以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南京博郡汽车以20.34亿元现金出资,在公司所在地成立合资公司天津博郡,生产新能源车型。其中博郡汽车持股比例 80.1%,一汽夏利持股比例19.9%。

资料显示,博郡汽车成立于2016年12月,是一家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商,专注于中高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系统、车联网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彼时,对于双方的此次合资,业内人士曾经表示,一汽夏利这个“壳”基本上已经烂掉了,但如果直接将它卖掉,可能会引起内部矛盾。而对于博郡汽车来说,直接购买的风险也较大,需承担一汽夏利的债务。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则巧妙地化解了这些问题,这是最适合博郡汽车与一汽夏利当前状况的一种方案。

按照一汽夏利与博郡汽车签署的《股东协议》,博郡汽车首期现金出资将达10亿元,在天津博郡成立六个月内且已取得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后,博郡汽车将以货币方式向天津缴付第二期出资,出资额为 10.34 亿元。

博郡汽车副总裁李瑛在当时也曾公开表示,博郡汽车以超10亿元入股并拥有绝对控股权,一汽夏利则主要提供工厂、工作人员、生产资质。目前博郡和一汽夏利的协议已经签订,后续进行生产线的改造,旗下首款产品博郡iV6将在一汽夏利的工厂进行生产。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时至今日,据一汽夏利公告,截至2020年1月13日,博郡汽车仅向天津博郡缴付出资 1400万元。

约定的开工时间从今年1月拖延至今,新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但事实却是位于一汽夏利厂区内部的工厂还处于停顿中。

与此同时,博郡汽车在全国范围内爆发拖欠员工薪酬、拖欠供应商货款事件。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天津博郡成立至今只发过两次工资,分别是去年12月和今年4月份的工资,其余月份欠下的工资还未发放。据启信宝、中国裁判文书网等平台信息,去年至今,博郡汽车及关联公司因劳动合同、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事项,共涉及21起诉讼,涉及汽车材料、模具、营销策划等不同领域的供应商。

种种迹象不难看出,一汽夏利想要通过合资重组再获“新生”的梦想已近乎破碎。

至此,再次被“抛弃”的一汽夏利命运又将走向何处再次成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五菱宏光前的中国神车,90年代满街都是它,今被一汽卖身成弃子

事实上,面对自己日渐失去的造血能力,一汽夏利从来没停止过自救。

文 | 华商韬略 Bonnie

80后的童年记忆又少了一位。

曾经的“国民轿车一哥”夏利,宣告落幕。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一汽夏利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7.08亿元、17.37亿元、11.82亿元、16.77亿元、16.66亿元和12.63亿元,6年累计亏损82.33亿元。

2018年,一汽夏利公司总体销量为18791辆,其中夏利系列为0辆;2019年,一汽夏利总体销量进一步降低至1186辆。

除此之外,自2019年起,一汽夏利就已不再披露产销数据。而这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汽夏利对自己经营能力极度不自信的做法。

曾经的“国民轿车一哥”,却屡次错失机会,终成“弃子”。

【1】

夏利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

由于当时填补了我国经济型轿车市场的空白,夏利车一度在中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以神州处处都有哥的身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曾作为出租车的主力车型,夏利轿车红遍大江南北,以至于当时出现疯狂抢购夏利车的局面,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有车的生活就是从夏利开始的。

现在,青年人第一台手机是小米,而那时中国家庭的第一台车就是夏利。

2002年,这一年对于夏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2002年6月1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重组协议,一汽集团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控股权,企业正式融入一汽体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但也是从2002年开始,夏利开始了下坡路。

那一年,奇瑞、吉利、比亚迪正式进入汽车制造和销售领域,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三大品牌逐渐跻身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前列,汽车消费进入井喷元年。

而随后的10年,被称作中国车市的“黄金10年”。但夏利的市场地位却在一步步地被削弱。

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汽车市场迅速增容,竞争的陡然加剧,夏利开始走向“下坡路”。

2008年,夏利再次面临挑战。一汽集团对夏利品牌的扶持存在严重不足。据悉,当时一汽集团主要打造的自主品牌方向为中高档轿车,红旗、奔腾等品牌成为首选,夏利则走的是高性价比主打的中低端路线。战略定位错误,让夏利与中国车市的黄金十年失之交臂。

其实在一汽集团内部,对于夏利一直有着“领养的不如亲生的”传言。

而对夏利最“致命”的一击是2017年。

时任一汽集团董事长的徐留平,为了解决旗下子公司杂乱、效益低下、同业竞争等问题,大刀阔斧将弱势子公司及其他业务单元关闭或出售,一汽夏利也正式纳入奔腾事业部。

当时某一汽夏利高层人士就表示,一代车型的生命周期通常是6~8年,“错过一个周期还有机会补救,错过两个周期,整个品牌就救不回来了。”

这是一汽夏利第一次被“抛弃”。

【2】

欲“借壳资源”,却难逃“烂尾”风险。

事实上,面对自己日渐失去的造血能力,一汽夏利从来没停止过自救。

从2015年开始,一汽夏利就不断靠出售各种资产获得资金,到2018年年底,一汽夏利作价约29.23亿元,将所持一汽丰田剩下的15%的股权,转让给一汽股份。而在当时,一汽丰田被看作是一汽夏利唯一的利润来源。

至此,一汽夏利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造血能力,不得不另寻生路。

2019年4月29日晚间,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式宣布与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郡汽车”)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

公告显示,一汽夏利以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南京博郡汽车以20.34亿元现金出资,在公司所在地成立合资公司天津博郡,生产新能源车型。其中博郡汽车持股比例 80.1%,一汽夏利持股比例19.9%。

资料显示,博郡汽车成立于2016年12月,是一家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商,专注于中高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系统、车联网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彼时,对于双方的此次合资,业内人士曾经表示,一汽夏利这个“壳”基本上已经烂掉了,但如果直接将它卖掉,可能会引起内部矛盾。而对于博郡汽车来说,直接购买的风险也较大,需承担一汽夏利的债务。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则巧妙地化解了这些问题,这是最适合博郡汽车与一汽夏利当前状况的一种方案。

按照一汽夏利与博郡汽车签署的《股东协议》,博郡汽车首期现金出资将达10亿元,在天津博郡成立六个月内且已取得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后,博郡汽车将以货币方式向天津缴付第二期出资,出资额为 10.34 亿元。

博郡汽车副总裁李瑛在当时也曾公开表示,博郡汽车以超10亿元入股并拥有绝对控股权,一汽夏利则主要提供工厂、工作人员、生产资质。目前博郡和一汽夏利的协议已经签订,后续进行生产线的改造,旗下首款产品博郡iV6将在一汽夏利的工厂进行生产。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时至今日,据一汽夏利公告,截至2020年1月13日,博郡汽车仅向天津博郡缴付出资 1400万元。

约定的开工时间从今年1月拖延至今,新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但事实却是位于一汽夏利厂区内部的工厂还处于停顿中。

与此同时,博郡汽车在全国范围内爆发拖欠员工薪酬、拖欠供应商货款事件。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天津博郡成立至今只发过两次工资,分别是去年12月和今年4月份的工资,其余月份欠下的工资还未发放。据启信宝、中国裁判文书网等平台信息,去年至今,博郡汽车及关联公司因劳动合同、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事项,共涉及21起诉讼,涉及汽车材料、模具、营销策划等不同领域的供应商。

种种迹象不难看出,一汽夏利想要通过合资重组再获“新生”的梦想已近乎破碎。

至此,再次被“抛弃”的一汽夏利命运又将走向何处再次成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