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问政山东》关注菏泽:卖不掉的油牡丹和建不起来的航空小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问政山东》关注菏泽:卖不掉的油牡丹和建不起来的航空小镇

针对《问政山东》曝光的问题,要全面深入查摆,找准问题症结,认真梳理原因,定好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文|王丹青

5月28日,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一台农用机械“碾”过一片绿油油的油用牡丹种植区;6月4日,菏泽市高新区杨营村东侧的“泊鹭航空小镇”园区内,只有两座空荡荡的机库和飞机跑道,空闲区甚至变成了“养鸡场”。

这是6月11日《问政山东》栏目播出的场景。

菏泽市市长陈平、菏泽市发改委主任康兵、菏泽市工信局局长郝丕进、菏泽市财政局局长肖友华、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魁,在现场接受问政。

除了油用牡丹产业和“重点项目”航空小镇之外,此次节目也对机动车年审收费、生猪养殖用地审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直播问政。

“看完片子感到非常震惊!”“只要是列入了省重点项目,我们就要持续跟踪调度。出现这样的回答,说明我们有些部门工作不担当、不作为。”节目现场,接受直播问政的菏泽市政府相关领导如是说。

节目播出后,6月12日,菏泽市委副书记、菏泽市张陈平率市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立即召开了整改部署专题会议,会议上除了安排部署下步整改工作,还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节目中反映的问题全面深入查摆,迅速高效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光提倡种不提倡收”,牡丹之乡将铲除超千亩油用牡丹

作为我国现代牡丹产业的发祥地,菏泽不仅拥有悠久的牡丹栽培历史,更在科技研发、品种繁育、大田栽培、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实现了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8年,菏泽市还出台了《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2年)》,力争到2022年,促进牡丹产业成为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持续高效、环境和谐友好、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兴支柱型产业,把菏泽建设成“世界牡丹之都”。

但从目前来看,对菏泽而言,种植牡丹不成问题,成问题的仍然是“销售”。

在6月11日的《问政山东》节目中透露,不仅是在成武县油用牡丹示范项目姜庄基地出现了铲除油用牡丹的问题,成武县其他油用牡丹示范项目基地也存在类似问题。而值得注意的是,仅姜庄基地,就要铲除超1000亩油用牡丹。

该基地工作人员反映,三年前,他们从农户手中流转了五千亩土地种植油用牡丹。这两年,基地生产的牡丹籽和牡丹苗缺乏销售渠道卖不出去,导致长期亏损,无法负担土地租金。“就是一直赔,你管理再好,牡丹角结的再稠,没人要。”

还有定陶区杜堂镇陆湾村油用牡丹示范基地的村民表示:“政府光提倡种,不提倡收就不合适!”

牡丹籽价格低,种植成本高,销售渠道不畅,成为摆在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路上的桎梏。除此之外,问政现场,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志江在看完片子后“感到非常震惊”,他解释说,龙头企业尧舜牡丹在2020年1月才完成改制,原来给种植户定了协议,但是企业没有履行这个协议。

对于油用牡丹产业的前景,菏泽市委市政府予以“高度重视”,认为其“花可赏,根入药,籽可榨油”,陈平表示,下一步将对油用牡丹这个产业做一些规划,形成技术平台+龙头企业+农户+市场的这种全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牡丹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重点项目被搁浅,“有些部门不担当、不作为”

2018年,菏泽市发布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提出,重点支持泊鹭(山东)飞机“海王”水陆两栖运动飞机项目建设。

在2018年前后的媒体公开报道中,也能找到这一重点项目的身影:“航空小镇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菏泽高新区杨营村以东、万福农贸城以西、新兖石铁路以南、万福河以北,主要建设生产车间、机库、陆上跑道、水上跑道、综合办公楼、5S展厅和培训学校、飞行俱乐部等,建成后可年产海王牌水陆两用运动飞机1800架。”

不难看出,这一项目从规划到动工,都承载着菏泽市对航空产业等配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希望。

但直到2020年,这一项目都未能实现最初的梦想。

根据《问政山东》节目内容,6月4日,航空小镇产业园区只建成了两座机库和飞机跑道。工作人员还透露本地没有生产线,生产线在湖北荆门,至于此前规划的“1800架飞机”的年产量,“好像是当地政府根据这块用地面积、占地面积、投资规模可能产生多大效益算出来的理论数据”。

而泊鹭(山东)飞机有限公司市场部王经理也在视频中承认,产量没这么大,销量也不理想,“去年就卖了11个,11个才多少钱,1个180万,10个才1800万。投资好几个亿,一年弄个千把万,有意思吗。”

眼看飞机制造产业发展缓慢,这里的综合会展中心甚至停工养起了鸡鸭。从“机场”到“鸡场”,王经理却在视频中透露他们的投资并没有亏损,原因就在于“这块地值钱”,配套商业项目卖得火热。

曾被视为重点项目的航空小镇仅用了2年时间就完全搁浅,菏泽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表示,因为航空小镇是18年度的重点项目,“现在已经不调度了”。

对此,陈平表示:“只要是列入了省重点项目,我们就要持续跟踪调度。出现这样的回答,说明我们有些部门工作不担当、不作为。”

菏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永辉在问政现场的连线中表示,主观因素是服务不到位,客观因素是受国家政策影响,低空领域没有放开,满足不了私人、个人化飞行的需求,这也影响了客户购买飞机。

但李永辉同时也认为,这一项目的前景还是好的,“节目结束之后,我们将立即召开会议,对项目存在的问题逐一拉出清单,拿出整改措施。第二点高新区管委会将与企业积极沟通,坚定企业的信心与决心。第三点要帮助企业拓展新业务。”

此外,问政现场还对菏泽市机动车年审收费全省最高、生猪养殖户想要建养猪场却被“看不见”的规划拒之门外、两县交界处的危桥存在多年却无人修、21口灌溉机井守着电线杆3年也没通上电等问题进行了问政,菏泽市相关负责人均给出了“研究解决方案”“认真排查”等回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表示,鲁西崛起,首先要突破菏泽这个“短板中的短板”,菏泽在鲁西崛起中应当承担更大责任,扮演挑大梁的角色。“我们聚焦全局重点,大力推进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以重点突破打破低水平平衡,带动整体工作推进。”

而从数据上来看,2019年,菏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09.98亿元,增长6.3%,增幅居山东全省第4位,总量在全省提升5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1.92亿元,增长7.7%,增幅居全省第1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10.3%,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

毫无疑问,菏泽在经济上展现出了强有力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针对此次“问政”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同样快速且有力的解决方案,产业的发展、项目的推进都与民生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深深影响到这座城市的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在6月12日的整改部署专题会议上,陈平表示,针对《问政山东》曝光的问题,要全面深入查摆,找准问题症结,认真梳理原因,定好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要快速高效抓整改,迅速研究整改意见,拿出初步方案;要立足长远抓整改,立足防止问题反弹,以完善的机制倒逼责任落实;要宣传引导抓整改,及时向群众公布整改成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问政山东》关注菏泽:卖不掉的油牡丹和建不起来的航空小镇

针对《问政山东》曝光的问题,要全面深入查摆,找准问题症结,认真梳理原因,定好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文|王丹青

5月28日,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一台农用机械“碾”过一片绿油油的油用牡丹种植区;6月4日,菏泽市高新区杨营村东侧的“泊鹭航空小镇”园区内,只有两座空荡荡的机库和飞机跑道,空闲区甚至变成了“养鸡场”。

这是6月11日《问政山东》栏目播出的场景。

菏泽市市长陈平、菏泽市发改委主任康兵、菏泽市工信局局长郝丕进、菏泽市财政局局长肖友华、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魁,在现场接受问政。

除了油用牡丹产业和“重点项目”航空小镇之外,此次节目也对机动车年审收费、生猪养殖用地审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直播问政。

“看完片子感到非常震惊!”“只要是列入了省重点项目,我们就要持续跟踪调度。出现这样的回答,说明我们有些部门工作不担当、不作为。”节目现场,接受直播问政的菏泽市政府相关领导如是说。

节目播出后,6月12日,菏泽市委副书记、菏泽市张陈平率市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立即召开了整改部署专题会议,会议上除了安排部署下步整改工作,还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节目中反映的问题全面深入查摆,迅速高效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光提倡种不提倡收”,牡丹之乡将铲除超千亩油用牡丹

作为我国现代牡丹产业的发祥地,菏泽不仅拥有悠久的牡丹栽培历史,更在科技研发、品种繁育、大田栽培、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实现了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8年,菏泽市还出台了《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2年)》,力争到2022年,促进牡丹产业成为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持续高效、环境和谐友好、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兴支柱型产业,把菏泽建设成“世界牡丹之都”。

但从目前来看,对菏泽而言,种植牡丹不成问题,成问题的仍然是“销售”。

在6月11日的《问政山东》节目中透露,不仅是在成武县油用牡丹示范项目姜庄基地出现了铲除油用牡丹的问题,成武县其他油用牡丹示范项目基地也存在类似问题。而值得注意的是,仅姜庄基地,就要铲除超1000亩油用牡丹。

该基地工作人员反映,三年前,他们从农户手中流转了五千亩土地种植油用牡丹。这两年,基地生产的牡丹籽和牡丹苗缺乏销售渠道卖不出去,导致长期亏损,无法负担土地租金。“就是一直赔,你管理再好,牡丹角结的再稠,没人要。”

还有定陶区杜堂镇陆湾村油用牡丹示范基地的村民表示:“政府光提倡种,不提倡收就不合适!”

牡丹籽价格低,种植成本高,销售渠道不畅,成为摆在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路上的桎梏。除此之外,问政现场,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志江在看完片子后“感到非常震惊”,他解释说,龙头企业尧舜牡丹在2020年1月才完成改制,原来给种植户定了协议,但是企业没有履行这个协议。

对于油用牡丹产业的前景,菏泽市委市政府予以“高度重视”,认为其“花可赏,根入药,籽可榨油”,陈平表示,下一步将对油用牡丹这个产业做一些规划,形成技术平台+龙头企业+农户+市场的这种全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牡丹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重点项目被搁浅,“有些部门不担当、不作为”

2018年,菏泽市发布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提出,重点支持泊鹭(山东)飞机“海王”水陆两栖运动飞机项目建设。

在2018年前后的媒体公开报道中,也能找到这一重点项目的身影:“航空小镇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菏泽高新区杨营村以东、万福农贸城以西、新兖石铁路以南、万福河以北,主要建设生产车间、机库、陆上跑道、水上跑道、综合办公楼、5S展厅和培训学校、飞行俱乐部等,建成后可年产海王牌水陆两用运动飞机1800架。”

不难看出,这一项目从规划到动工,都承载着菏泽市对航空产业等配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希望。

但直到2020年,这一项目都未能实现最初的梦想。

根据《问政山东》节目内容,6月4日,航空小镇产业园区只建成了两座机库和飞机跑道。工作人员还透露本地没有生产线,生产线在湖北荆门,至于此前规划的“1800架飞机”的年产量,“好像是当地政府根据这块用地面积、占地面积、投资规模可能产生多大效益算出来的理论数据”。

而泊鹭(山东)飞机有限公司市场部王经理也在视频中承认,产量没这么大,销量也不理想,“去年就卖了11个,11个才多少钱,1个180万,10个才1800万。投资好几个亿,一年弄个千把万,有意思吗。”

眼看飞机制造产业发展缓慢,这里的综合会展中心甚至停工养起了鸡鸭。从“机场”到“鸡场”,王经理却在视频中透露他们的投资并没有亏损,原因就在于“这块地值钱”,配套商业项目卖得火热。

曾被视为重点项目的航空小镇仅用了2年时间就完全搁浅,菏泽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表示,因为航空小镇是18年度的重点项目,“现在已经不调度了”。

对此,陈平表示:“只要是列入了省重点项目,我们就要持续跟踪调度。出现这样的回答,说明我们有些部门工作不担当、不作为。”

菏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永辉在问政现场的连线中表示,主观因素是服务不到位,客观因素是受国家政策影响,低空领域没有放开,满足不了私人、个人化飞行的需求,这也影响了客户购买飞机。

但李永辉同时也认为,这一项目的前景还是好的,“节目结束之后,我们将立即召开会议,对项目存在的问题逐一拉出清单,拿出整改措施。第二点高新区管委会将与企业积极沟通,坚定企业的信心与决心。第三点要帮助企业拓展新业务。”

此外,问政现场还对菏泽市机动车年审收费全省最高、生猪养殖户想要建养猪场却被“看不见”的规划拒之门外、两县交界处的危桥存在多年却无人修、21口灌溉机井守着电线杆3年也没通上电等问题进行了问政,菏泽市相关负责人均给出了“研究解决方案”“认真排查”等回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表示,鲁西崛起,首先要突破菏泽这个“短板中的短板”,菏泽在鲁西崛起中应当承担更大责任,扮演挑大梁的角色。“我们聚焦全局重点,大力推进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以重点突破打破低水平平衡,带动整体工作推进。”

而从数据上来看,2019年,菏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09.98亿元,增长6.3%,增幅居山东全省第4位,总量在全省提升5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1.92亿元,增长7.7%,增幅居全省第1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10.3%,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

毫无疑问,菏泽在经济上展现出了强有力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针对此次“问政”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同样快速且有力的解决方案,产业的发展、项目的推进都与民生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深深影响到这座城市的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在6月12日的整改部署专题会议上,陈平表示,针对《问政山东》曝光的问题,要全面深入查摆,找准问题症结,认真梳理原因,定好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要快速高效抓整改,迅速研究整改意见,拿出初步方案;要立足长远抓整改,立足防止问题反弹,以完善的机制倒逼责任落实;要宣传引导抓整改,及时向群众公布整改成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