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雪
到2025年,重庆的冷链物流体系,将极大满足城乡居民冷量商品需要,可以满足人均日消费1Kg的需要。6月1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重庆市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方案(2020—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将初步建设体系完备的冷链运作模式;到2025年底,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标准健全、衔接有序、绿色低碳的城乡冷链物流体系。
根据方案所提出的目标,到2022年,计划全市冷库库容规模达到240万吨,本地冷藏车保有量达到3000辆,集中屠宰的活禽活畜冷链运输占比达到60%,果蔬等适冷商品冷链运输占比达到30%,引导粮油等大宗食品冷藏存储、销售。到2025年,全市冷库库容规模达到280万吨,其中冷鲜库库容达到30万吨,本地冷藏车保有量达到5000辆,集中屠宰的活禽活畜冷链运输占比达到70%,果蔬等适冷商品冷链运输占比达到50%,粮油等大宗食品冷藏存储和销售占比达到30%。
方案还提出,冷链建设将分为三级节点,实现即产即冷,满足城市居民2公里以内、农村居民5公里以内采购冷鲜食品商品需求。到2025年,实现肉类、果蔬、粮油、红酒、海鲜、药品疫苗等商品冷链物流“全覆盖”,政府对冷链物流的行业管理“全链条”,企业生产、存储、运输、销售全程“无断链”,市民扫码了解冷链“全环节”,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精准高效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
方案同时鼓励大力发展冷链相关的冷链装备制造业,冷链物流企业;做大本地冷链商品市场同时发展进出口冷链业务,鼓励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大力引导鼓励行业协会、市场主体、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制定商品的预冷、存储、运输、包装、销售等冷链技术标准体系并建立冷链诚信体系,加强日常市场监管,大力扶持“无断链”白名单企业,对违规者予以处罚。
来源:重庆市政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