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经济学技巧可以用于日常购物?
雪诺:
商家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打破消费者的理性思维,持家过日子很好的方法就是:
用一本厚厚的有坚硬封面的经济学类书籍猛击女朋友头部,可避免85%以上的购物。
保罗:
同一类的商品,如果不知道该买哪一种,建议参考生产日期。比如酱油,醋等日常用品。因为大家日常都用的到,所以民众的购物选择让那些销量好的产品库存少,所以商家进的货都是新的。
温义飞:
……
我们永远无法在购物时了解每一个商品的市场价值,完全理性的购物是不存在的。既然我们无法从的货物角度选择,那么,我们可以站在卖方的立场破解心理暗示,然后以生产者的立场衡量广义成本,最后回归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做出购买决定。
坨坨:
边际效用。
你每多消费一件东西,这个东西带给你的满足感会比前一件有所减少。
所以,囤货不可取,目前需要多少就买多少,囤货的往往是用到最后逼着自己把它用完
2、如何让父母脱离对手机,尤其是微信上的内容的沉迷?
椰子:
我妈和大家所有人的妈一样,闲的没事干就转发一些养生秘笈生活妙招警示名言御夫之术啥的给我。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我告诉我妈微信上好多都是胡说八道的,我妈不信。
我叹了一口气说
妈,好多号哭着喊着让我写稿呢,真的,我这水平你也知道……
我妈再也没给我发过……
匿名用户:
上一次你们还在讨论怎么教父母用微信的问题。。。。
你看,事物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的,报应来了吧。
所以啊,我的建议是,不要管,没用的。你解决了微信他们会寻找新的突破口,上一辈人精神文化的贫乏和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是一对基本矛盾。
无解。
只要不危害现实生活,随意。
何木木:
父母们和手机在一起也是因为孤独,究根到底就是我们陪伴的他们太少
孙圣:
我怎么觉得这像小时候,你爸妈会来问的,怎么让我家小孩不沉迷于电脑里乱七八糟的东西?
3、孩子被同学辱骂,为了自尊把同学打了怎么办?
苏方:
我绝对不会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但我会告诉他你在别人没有冒犯你时主动打人或欺负羞辱别人是不对的。
暴力这个东西就像原子弹,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将孩子的“原子弹”给销毁掉,因为当他身边的人发现他不敢动手时,别人就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去欺负他。当所有孩子都知道周围的人都有“原子弹”的时候,大家就能坐下来好好玩了。
泉水的泉:
学校里不许打人是一条规则,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惩罚。
但是,
假如有个人你认为你宁可冒着违反规则受到惩罚的风险都想要揍他的话,那就揍吧!
不过,
应该记住,
1.打不过被揍了,你活该没人给你出头。
2.打赢了,违规被处罚别觉得冤枉。
3.打伤人了,该赔钱就赔钱,别人报复,你自己接着。
以上。
林三:
作为当年你口中的混小子我想回答你
一定要挥拳,如果你不挥拳,那等待你的是更漫长的谩骂,更难听的外号,更离谱的欺压。
你必须为了你的尊严而战,狠狠的把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个字回击回去
就算被打了,你也是自己心里的那个小英雄。
4、20多岁就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他们思考了一些什么?
何苦: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甚至意愿强烈的,想要活下去。
匿名用户:
每个人都跟我说明天会更好,可我觉得明天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或许只是想,为什么要活着,要怎么活下去,可思考的结果都是否定。
单字名南:
我感觉走了绝路的人,是两种,一种是一时没想通,一种是想的太明白了。
5、你们有没有遇见过(自己觉得)概率很小很小的事?
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发起那个给贫困山区捐书活动,也没有说捐去哪里。
然后我捐了几本书,我以为捐完后就没我的事了。
两年前和朋友去了一个同省但是没去过的山区看那边的教学环境(因为我是师范专业所以想看看)然后在一个破旧的阅览室里意外的看到了我的书,虽然已经很旧了但是保管的还是可以的。上面还歪歪扭扭的写了我的名字,我当年的笔迹。
那时候超级惊喜~摇着朋友肩膀说啊啊啊这书是我的啊啊啊啊我小时候捐的!!我的!朋友不相信~说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你怎么知道这本书是你的。我说这本书小时候翻了那么多遍,哪页有什么涂鸦我都知道!
董yn:
第一次答。
一次打羽毛球,打着打着在空中一道黑影飞过,一只鸟在空中把球劫走了⋯⋯
周三千:
3岁那年在重庆出了车祸,左脸淤血散尽后形成了一个酒窝。
陈一一:
C语言考试什么都不会。眼睛一闭全选C。结果是班级最高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