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人物 | 美年大健康 耐力者俞熔

近日,界面新闻高级副总裁郭为中一行来到美年大健康总部,与公司董事长俞熔博士展开对话,共同探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前沿动向。

 

采访对象 | 俞熔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

采访撰文 | 郭为中 界面新闻高级副总裁

协助采访 | 程鹏

 

美年大健康的总部在上海静安区的北面,外表其貌不扬,隐身在一个健康产业园中,楼下还有一个体检中心和影像中心。

俞熔的办公室,虽然挺大,但也显得十分普通,办公家具略显陈旧,桌上堆满了纸质文件,还有很多书籍。唯一的奢华就是,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

对于这家市值接近500亿、中国体检行业的头部企业,这样的简朴,会让我想到巴菲特早年投资的那些企业。比如做电视传媒的大都会公司(收购了美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的ABC电视台)——办公室对街道的一面刷了涂料,背后对着河的那面则根本不粉刷。比如在巴菲特家乡的B夫人家具店,杂乱无章,每一个可以放的地方都堆满了商品,根本不考虑美观。

结合最近去过的一些中国最优秀的咨询、创意公司,论办公室的奢华,俞熔的办公室就再普通不过,而他本人是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常客。

对于一个学通信专业、最终走上健康体检之路的大转型,是一个令我很好奇的问题、也是他人生重大的决定和一生的事业命运。俞熔却没有在此多展开谈,似乎只是碰到了机会、以及外力推动下的进入。他似乎更着眼于当下,从事这个行业的充实、以及能够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一个令我感慨的是,问他有没有业业余爱好,有没有什么方式减压,他说没有爱好,工作减压的方式,就是继续工作,或者说是,换一个工作内容,然后继续工作。勤奋如一年要拜访1000家客户、分众的江南春的减压方式是洗脚放松;波司登高德康的方式是骑摩托车、开汽车;华住集团的季琦爱好是打扑克;齐家网的邓华金是下四国军旗。

这些企业家都是勤奋、专注一个行业的典范,但是像俞熔这样,还是非常极致。

说到未来的体检行业、美年的发展,他做了一个爬山的手势,说未来希望美年能稳健地发展。

我想他最早的专业是通信,通信最需要的是稳定、持久。这或许是专业留给他的痕迹。

所以,他希望成为一个长跑者,沿途的其他美景也不分心,耐心地完成整个过程。

不疾、也不徐。

【专访实录(有删减)】

郭为中:在你人生中,尤其是年轻时做过哪些重大选择?又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在上海就读大学?

俞熔:
学校毕业后,对我而言,人生第一个选择就是按部就班的电信通讯行业工作。至于选择上海就读大学,最初源于“交大”情节。我的父母都是西安交大的教师,退休后希望去南方。因此,当时第一想法就是上海,加上我从小受到理工科气氛的熏陶,最终选择了上海交大。当时我觉得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本来都是一脉相承。

郭为中:大学时期,学校里创业气氛如何?

俞熔:虽然当时已经步入改革开放市场发展期,但总体上89、90年代校园氛围还是非常单纯、传统,学习氛围不太受外部因素干扰,单程从闵行校区去徐家汇(市区)需要2个多小时。

郭为中:在高等教育的浸润下,很多人对财富、商业可能不太敏感。对你而言,是什么契机让你萌发了商业思维?

俞熔:当时我自身倒没有系统性的“商业”思维。大学时候,按部就班完成学业,业余时间也没有商业策划和互联网加持,都是基本的学业轨迹。也有一些体制内的机会,也有机会去贝尔,当时华为也刚起步。回想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27年,我做的比较大的选择一共5-6次,主要的契机可能还是一些人生选择和自我思考,加上外力推动,是我往前走的主要力量。

郭为中:年轻时候,您对自己职业有没有明晰的规划?

俞熔:我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当时就是父母为你指路,好好读书。从小受到学术氛围的熏陶,对未来的规划就是做教授、做科研,出国深造更好,在学识、专业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当时那个年代,父母对孩子基本都是这样的期望。

郭为中:您后来读了中医科学院的博士?

俞熔:那是我的一个兴趣,我一直认为中医要靠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是我们未来想做的事情,中医跟科技的结合、跟智能化的结合,会呈现非常好的前景。在这次疫情中,大家把免疫力提升作为重要的话题,而中医的理念和研究重点就是“治未病”,研究怎么样让人的健康状态变得更好。“治未病”是中医独特的优势,也是中医的精髓。这次疫情,为什么有的人身体好,免疫力强,这不是靠一套理论解释的。在西医,如何使免疫力更强,并没有金标准,而中医里体质学说和状态学的标准,则更接近对免疫力的表述。也符合我们现在的体检理念——本质就是“治未病”。

郭为中:您曾提到非常尊敬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

俞熔:是的,我非常钦佩和欣赏他的坚持,十年专注一件事情非常不容易,更不用说20年、30年了,而且,你所坚持专注的项目,短期内无法看到显著成效,生活质量无法显著提升的情况下,还能够驱动一大批年轻人一起齐心协力、坚持不懈,这是十分不容易的。华为整体科技实力到现在这种高度,是几十年来扎实的沉淀积累。

郭为中:中国有几类企业:一类是百度、京东,创始人高度控股,另外一类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企业股份高度分散、创始人并不是高度控股,但是创始人的影响力使得企业更多元。您觉得美年大健康是怎样的?请介绍下您的管理之道。

俞熔:与所处的行业有关,偏知识经济、偏互联网、偏高科技的企业,大概率是股权分散化的,比较有利于持续发展,也有一些股权特别集中的优秀企业,例如台湾代工类型的企业,属于集中集权、半军事化、强管控。对科技公司而言,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创新,人不可能永远做正确的事情,但公司必须要有一个凝聚精神力量的统帅。

我比较推崇合伙人机制,重大决策上会讨论,定下来决议由管理层来落实,这样的机制更有利于凝聚大家智慧。美年大健康也接近于这样的机制,我们属于新兴行业,既是健康服务业,背后也有很多科技因素,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技术、智能硬件、早筛技术等发展很快,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很多创新思维,这是单个个体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覆盖的,所以肯定要有更灵活、更强大的团队组织去吸纳。

郭为中:回到上市公司角度,能否描绘美年大健康的优势和前景?

俞熔:健康体检行业是未来2、30年医疗健康行业最重要的赛道之一,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的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支撑老龄化的医疗开支费用也会越来越紧张,在这个逻辑下,就要想办法在“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的工作中多加投入。

以糖尿病举例,糖尿病的疾病周期长、医疗费用多,并且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只能通过体检发现,只有早期介入干预,才能大大降低发病率。业内数据显示,中国14亿人口中至少有3、4亿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从体检数据来看,我们每年近3000万体检人群中,血糖异常人群接近1/3。根据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美年大健康联合发布的《健康中国·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显示,全国体检人群糖尿病检出率为9.98%,全国北方城市占比较多,南方好一些,内蒙古和河北的检出率位居全国前两位,均超过15%,这主要跟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有关系。我们也发现,糖尿病越流行的地区,检出率越容易被低估。我想说明的是,除了要重视对患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体检,把处于糖前的人、在悬崖边的人拉回来,通过健康管理转变成健康人群,这不仅可以为国家和个体节省大笔的医疗开支,促进个体形成科学化、现代化疾病预防意识,也将有助于尽早实现我国健康生态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在这样的逻辑下,美年除了作为健康体检的平台入口,也可以是一个大的孵化平台,在先进诊断、疾病早筛、医疗服务、大数据AI、健康保险等领域,可以帮扶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企业成长起来,培养外围生态圈里的好苗子。比如说,我们前两年引入了胶囊胃镜的创新检查方法和先进设备,就把整个消化道检查市场带起来了。我们有这个入口后,可以引领预防医学领域在诊断、筛查技术上的一些突破,包括基因、分子诊断、肿瘤筛查等领域。国家现在把重大疾病筛查当作重要卫生政策来抓,这其实是我们非公医疗机构非常大的机会。在急重症的治疗上,公立医院有很大优势,但要论早期筛查、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的潜力和优势就很大了。

郭为中:未来的体检大趋势是怎么样的?民众是否会更注重前期预防?

俞熔:第一,可以看到,政府和民众越来越愿意在健康前端预防医学多花力气,因为后端治疗环节太复杂,而且个人和政府都得承担巨大开支。第二,大家对生活质量,尤其是健康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次疫情更显示出,幸福指数首先要跟健康指数挂钩。我一直觉得,预防医学不仅是健康指标,更是与国家健康事业休戚相关,从2016年到现在,“预防”与“健康促进”频繁地写进中央文件里,这本身就说明了未来国家政策的确定方向。

郭为中:大健康领域在中国发展迅速,美年大健康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是如何布局规划的?

俞熔:我们在2013-2018年更多的是规模发展,依靠网点增加、设备增加、人员增加,以规模驱动,服务驱动,尽早把市场普及和教育起来,在很多低线城市普及体检概念、普及健康管理观念。2018年之后,美年则是很明确地依靠两个轮子驱动——就是品质驱动和数据驱动,因为新时代的驱动力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多的是要做精细化管理,不断地挖掘专业医疗内涵及服务体验,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早筛领域不断创新。

体检行业是一个发现健康隐患,揭示风险过程,告诉你风险在哪里,建议你可能要做进一步的筛查诊断。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两件事非常关键,一个是检查的专业度、质控的水平,这些是我们的基本功,需要不断升级,第二个是靠科技力量,比如说胃镜的检查,传统的检查手段体验很痛苦,麻醉具有风险。现在我们用机器人技术,例如胶囊机器人,通过技术的创新带来体验的提升。CT也是双质控加AI,当地影像科医生先做一个报告,再由远程的专家做复核,再加上人工智能再核一遍,把风险点突显出来。现在还有一种最新的系统,从护士前台抽血开始,标本进入自动化流水线,在无人接触的情况下完成所有专业检测,最后的体检报告在手机上呈现,未来我们的智能化、自动化、透明化、标准化程度会不断提高。

郭为中:能否介绍一下美年大健康to B和to C的业务占比?未来,希望老客户占比多,还是新客户增量多?

俞熔:早5年是新客户多,现阶段则不断体现出了老客户的持续性。收入结构当中以To B为主,从目前收入体量来,To B基本上占七成。尽管B端付费高,但C端增速不可小看,我认为,未来几年C端主动健康筛查意识会很强,比如,单位体检完以后,员工再给自己老人购买套餐,而且可以异地直接下单,照顾千里之外的父母,这都是来自C端个人的消费。

体检行业比较特殊,是需要重复性持续提升的工作,例如,我们的会员体系就是服务好现有会员,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一年普查,第二年建议针对性检查等。目前,在收入结构中To B为主,是因为健康体检是中国企业固化下来的基本福利制度,但最终体验的还是在C端,因此,我们非常注重C端体验的服务,C端的未来增速不可小看,未来几年,个人主动的健康意识会非常强。

郭为中:我们知道很多线下店受线上冲击特别大,从而转投到电商模式。随着线上模式的不断发展,您认为美年大健康的商业模式会受到冲击吗?

俞熔:健康体检行业线上和线下各有各的特点,线下显然是更为核心的,而线上的增值服务非常有价值。尽管疫情过后,国家非常鼓励互联网发展,但是线下整个体验服务的流程,是没有办法搬到线上去。例如,我们抽一管血,互联网上怎么弄,这些场景不存在。但是对健康管理、对健康体检的增值服务,这些可以依靠互联网来实现。未来更适合互联网发力的是专科,单病种筛查,是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跟阿里合作之后,我们在线上也更多推单项的、高技术的产品。

郭为中:刚才您提到阿里,作为美年大健康的重要核心股东,这对美年意味着什么?

俞熔:阿里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跟阿里生态紧密融合,健康领域行业特色是重线下,线下运营有很大的数据和流量入口价值,阿里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做数字化转型,把重公司变得更轻、科技感更强、管理效率更高、智能化程度更高、组织更科学。持续深入的精细化运营还是要靠自身积累沉淀,阿里的技术优势和组织优势能够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郭为中:商业模式角度,美年大健康主要在大健康赛道,是否可以理解为连锁模式?

俞熔:回到基本问题,美年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分三个层次看,第一,美年是专业的医疗服务机构,具有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有强大的医疗底蕴,是专业的全国连锁企业。其次,美年是一家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这个属性决定了美年的技术基因越来越强,各个环节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检查工具和方式不断创新,通过庞大的医疗体检数据支撑并驱动技术迭代创新,新技术又赋能给传统的业务提升品质和效率,技术创新与数据支撑彼此互相促进循环。第三,美年是一个平台型公司,包含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疾病诊断、保险等生态,未来美年的平台可以为很多科技公司赋能,美年的服务型基因和技术型基因,缺一不可。

郭为中:您平时每天在工作上花多少时间?

俞熔:确实很多时间,一方面工作量确实很多,另外一方面,我也是乐在其中,成为一种习惯。

郭为中:您身材保持的不错,平时有什么爱好?

俞熔:说实话,我并没有刻意保持身材,时间也花不起,偏瘦体型可能跟基因有关。我当然也钻研一些中医理论,自己会稍微注意饮食,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少吃,肠胃道对健康极其重要,是必须要靠后天养护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调节。对于我来说,持续的工作会让你没有时间考虑和烦恼其他事情。我最近也发现,为什么一些重大、正确的决定,大部分是在飞机上做出来的,就是因为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的干扰,我常常在高空的时候盘点一下,哪些重要的事没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平时我们常常会被一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干扰,但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还是要给自己留出些空间、时间进行深度思考。

郭为中:天亿集团主要做投资为主,您怎么平衡天亿和美年的关系?

俞熔:天亿集团基本上是为美年做产业配套服务的,虽然要承担风险,但是对未来有长久重要的价值。如果要在预防、诊断、筛查等外围的新技术和新项目上提早布局,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像我们美因基因,这个好苗子在天亿平台孵化了一段时间,觉得真的可以长成大树了再并入美年。希望将美年打造成为专业的医疗服务企业,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科技公司,而前期那些需要长周期、在外围培育的项目,则由天亿集团来完成。

郭为中:您正式进入体检行业赛道后,每个关键节点都把握得非常好。短短几年时间,带领美年大健康成为行业龙头。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成功经验?

俞熔:在2011年前后,我还是有很多意愿,当时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郑重地跟我聊,健康体检是很深远利国利民,很有意义的事情,要集中精力做好这个事情。

现在我做的并不是说非常非常完善,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是有很好的机会去攻克下一关。现在基本上各行各业中的头部地位很重要,成为领先者,才能获取更好的人才和资源,只要不犯大错,会越走越好,只要扎扎实实做好内功和精细化的建设,往往强者更强。

市场永远奖励在擅长的领域持续耕耘的人,我称之为耐力型长跑,会有一段时间很寂寞,别人很热闹,你独自一个人在那里埋头苦干,我自己这么多年体会就是做医疗要耐得住寂寞。耐力型长跑,一个是稳,一个是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我比较喜欢企业发展状态,是均匀的斜率,而不是锯齿型上涨。不一定需要非常惊艳,比如一年爆涨三倍,我认为,稳定性非常重要,基本功扎实、组织体系建设、文化价值观塑造之后的可持续增长,终将能够为整个医疗健康事业带来正能量,会让个体少得病,让国家财政减轻负担,使老百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令各方都满意。

医疗行业不是百年的问题,是人类终极问题,蕴含很多很多思想、很多哲学在里面。这次疫情带给大家很深的思考,从一个个体如何健康管理,到一个国家怎么面临公共卫生挑战。坦白说,我觉得压力和责任还是蛮大的,因为预防是特别大的事,我们通过自身努力,通过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创新、通过健康知识普及是可以做到的,而做成这些事情,一定是对社会有贡献的,这些贡献又反过来增强我们自己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一旦进入这样的发展路径,美年一定会成为一家被老百姓尊重和认可的企业。一家被尊重和信赖的企业,比一家非常赚钱的企业更加有价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是个人物 | 美年大健康 耐力者俞熔

近日,界面新闻高级副总裁郭为中一行来到美年大健康总部,与公司董事长俞熔博士展开对话,共同探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前沿动向。

 

采访对象 | 俞熔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

采访撰文 | 郭为中 界面新闻高级副总裁

协助采访 | 程鹏

 

美年大健康的总部在上海静安区的北面,外表其貌不扬,隐身在一个健康产业园中,楼下还有一个体检中心和影像中心。

俞熔的办公室,虽然挺大,但也显得十分普通,办公家具略显陈旧,桌上堆满了纸质文件,还有很多书籍。唯一的奢华就是,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

对于这家市值接近500亿、中国体检行业的头部企业,这样的简朴,会让我想到巴菲特早年投资的那些企业。比如做电视传媒的大都会公司(收购了美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的ABC电视台)——办公室对街道的一面刷了涂料,背后对着河的那面则根本不粉刷。比如在巴菲特家乡的B夫人家具店,杂乱无章,每一个可以放的地方都堆满了商品,根本不考虑美观。

结合最近去过的一些中国最优秀的咨询、创意公司,论办公室的奢华,俞熔的办公室就再普通不过,而他本人是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常客。

对于一个学通信专业、最终走上健康体检之路的大转型,是一个令我很好奇的问题、也是他人生重大的决定和一生的事业命运。俞熔却没有在此多展开谈,似乎只是碰到了机会、以及外力推动下的进入。他似乎更着眼于当下,从事这个行业的充实、以及能够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一个令我感慨的是,问他有没有业业余爱好,有没有什么方式减压,他说没有爱好,工作减压的方式,就是继续工作,或者说是,换一个工作内容,然后继续工作。勤奋如一年要拜访1000家客户、分众的江南春的减压方式是洗脚放松;波司登高德康的方式是骑摩托车、开汽车;华住集团的季琦爱好是打扑克;齐家网的邓华金是下四国军旗。

这些企业家都是勤奋、专注一个行业的典范,但是像俞熔这样,还是非常极致。

说到未来的体检行业、美年的发展,他做了一个爬山的手势,说未来希望美年能稳健地发展。

我想他最早的专业是通信,通信最需要的是稳定、持久。这或许是专业留给他的痕迹。

所以,他希望成为一个长跑者,沿途的其他美景也不分心,耐心地完成整个过程。

不疾、也不徐。

【专访实录(有删减)】

郭为中:在你人生中,尤其是年轻时做过哪些重大选择?又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在上海就读大学?

俞熔:
学校毕业后,对我而言,人生第一个选择就是按部就班的电信通讯行业工作。至于选择上海就读大学,最初源于“交大”情节。我的父母都是西安交大的教师,退休后希望去南方。因此,当时第一想法就是上海,加上我从小受到理工科气氛的熏陶,最终选择了上海交大。当时我觉得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本来都是一脉相承。

郭为中:大学时期,学校里创业气氛如何?

俞熔:虽然当时已经步入改革开放市场发展期,但总体上89、90年代校园氛围还是非常单纯、传统,学习氛围不太受外部因素干扰,单程从闵行校区去徐家汇(市区)需要2个多小时。

郭为中:在高等教育的浸润下,很多人对财富、商业可能不太敏感。对你而言,是什么契机让你萌发了商业思维?

俞熔:当时我自身倒没有系统性的“商业”思维。大学时候,按部就班完成学业,业余时间也没有商业策划和互联网加持,都是基本的学业轨迹。也有一些体制内的机会,也有机会去贝尔,当时华为也刚起步。回想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27年,我做的比较大的选择一共5-6次,主要的契机可能还是一些人生选择和自我思考,加上外力推动,是我往前走的主要力量。

郭为中:年轻时候,您对自己职业有没有明晰的规划?

俞熔:我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当时就是父母为你指路,好好读书。从小受到学术氛围的熏陶,对未来的规划就是做教授、做科研,出国深造更好,在学识、专业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当时那个年代,父母对孩子基本都是这样的期望。

郭为中:您后来读了中医科学院的博士?

俞熔:那是我的一个兴趣,我一直认为中医要靠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是我们未来想做的事情,中医跟科技的结合、跟智能化的结合,会呈现非常好的前景。在这次疫情中,大家把免疫力提升作为重要的话题,而中医的理念和研究重点就是“治未病”,研究怎么样让人的健康状态变得更好。“治未病”是中医独特的优势,也是中医的精髓。这次疫情,为什么有的人身体好,免疫力强,这不是靠一套理论解释的。在西医,如何使免疫力更强,并没有金标准,而中医里体质学说和状态学的标准,则更接近对免疫力的表述。也符合我们现在的体检理念——本质就是“治未病”。

郭为中:您曾提到非常尊敬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

俞熔:是的,我非常钦佩和欣赏他的坚持,十年专注一件事情非常不容易,更不用说20年、30年了,而且,你所坚持专注的项目,短期内无法看到显著成效,生活质量无法显著提升的情况下,还能够驱动一大批年轻人一起齐心协力、坚持不懈,这是十分不容易的。华为整体科技实力到现在这种高度,是几十年来扎实的沉淀积累。

郭为中:中国有几类企业:一类是百度、京东,创始人高度控股,另外一类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企业股份高度分散、创始人并不是高度控股,但是创始人的影响力使得企业更多元。您觉得美年大健康是怎样的?请介绍下您的管理之道。

俞熔:与所处的行业有关,偏知识经济、偏互联网、偏高科技的企业,大概率是股权分散化的,比较有利于持续发展,也有一些股权特别集中的优秀企业,例如台湾代工类型的企业,属于集中集权、半军事化、强管控。对科技公司而言,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创新,人不可能永远做正确的事情,但公司必须要有一个凝聚精神力量的统帅。

我比较推崇合伙人机制,重大决策上会讨论,定下来决议由管理层来落实,这样的机制更有利于凝聚大家智慧。美年大健康也接近于这样的机制,我们属于新兴行业,既是健康服务业,背后也有很多科技因素,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技术、智能硬件、早筛技术等发展很快,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很多创新思维,这是单个个体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覆盖的,所以肯定要有更灵活、更强大的团队组织去吸纳。

郭为中:回到上市公司角度,能否描绘美年大健康的优势和前景?

俞熔:健康体检行业是未来2、30年医疗健康行业最重要的赛道之一,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的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支撑老龄化的医疗开支费用也会越来越紧张,在这个逻辑下,就要想办法在“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的工作中多加投入。

以糖尿病举例,糖尿病的疾病周期长、医疗费用多,并且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只能通过体检发现,只有早期介入干预,才能大大降低发病率。业内数据显示,中国14亿人口中至少有3、4亿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从体检数据来看,我们每年近3000万体检人群中,血糖异常人群接近1/3。根据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美年大健康联合发布的《健康中国·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显示,全国体检人群糖尿病检出率为9.98%,全国北方城市占比较多,南方好一些,内蒙古和河北的检出率位居全国前两位,均超过15%,这主要跟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有关系。我们也发现,糖尿病越流行的地区,检出率越容易被低估。我想说明的是,除了要重视对患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体检,把处于糖前的人、在悬崖边的人拉回来,通过健康管理转变成健康人群,这不仅可以为国家和个体节省大笔的医疗开支,促进个体形成科学化、现代化疾病预防意识,也将有助于尽早实现我国健康生态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在这样的逻辑下,美年除了作为健康体检的平台入口,也可以是一个大的孵化平台,在先进诊断、疾病早筛、医疗服务、大数据AI、健康保险等领域,可以帮扶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企业成长起来,培养外围生态圈里的好苗子。比如说,我们前两年引入了胶囊胃镜的创新检查方法和先进设备,就把整个消化道检查市场带起来了。我们有这个入口后,可以引领预防医学领域在诊断、筛查技术上的一些突破,包括基因、分子诊断、肿瘤筛查等领域。国家现在把重大疾病筛查当作重要卫生政策来抓,这其实是我们非公医疗机构非常大的机会。在急重症的治疗上,公立医院有很大优势,但要论早期筛查、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的潜力和优势就很大了。

郭为中:未来的体检大趋势是怎么样的?民众是否会更注重前期预防?

俞熔:第一,可以看到,政府和民众越来越愿意在健康前端预防医学多花力气,因为后端治疗环节太复杂,而且个人和政府都得承担巨大开支。第二,大家对生活质量,尤其是健康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次疫情更显示出,幸福指数首先要跟健康指数挂钩。我一直觉得,预防医学不仅是健康指标,更是与国家健康事业休戚相关,从2016年到现在,“预防”与“健康促进”频繁地写进中央文件里,这本身就说明了未来国家政策的确定方向。

郭为中:大健康领域在中国发展迅速,美年大健康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是如何布局规划的?

俞熔:我们在2013-2018年更多的是规模发展,依靠网点增加、设备增加、人员增加,以规模驱动,服务驱动,尽早把市场普及和教育起来,在很多低线城市普及体检概念、普及健康管理观念。2018年之后,美年则是很明确地依靠两个轮子驱动——就是品质驱动和数据驱动,因为新时代的驱动力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多的是要做精细化管理,不断地挖掘专业医疗内涵及服务体验,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早筛领域不断创新。

体检行业是一个发现健康隐患,揭示风险过程,告诉你风险在哪里,建议你可能要做进一步的筛查诊断。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两件事非常关键,一个是检查的专业度、质控的水平,这些是我们的基本功,需要不断升级,第二个是靠科技力量,比如说胃镜的检查,传统的检查手段体验很痛苦,麻醉具有风险。现在我们用机器人技术,例如胶囊机器人,通过技术的创新带来体验的提升。CT也是双质控加AI,当地影像科医生先做一个报告,再由远程的专家做复核,再加上人工智能再核一遍,把风险点突显出来。现在还有一种最新的系统,从护士前台抽血开始,标本进入自动化流水线,在无人接触的情况下完成所有专业检测,最后的体检报告在手机上呈现,未来我们的智能化、自动化、透明化、标准化程度会不断提高。

郭为中:能否介绍一下美年大健康to B和to C的业务占比?未来,希望老客户占比多,还是新客户增量多?

俞熔:早5年是新客户多,现阶段则不断体现出了老客户的持续性。收入结构当中以To B为主,从目前收入体量来,To B基本上占七成。尽管B端付费高,但C端增速不可小看,我认为,未来几年C端主动健康筛查意识会很强,比如,单位体检完以后,员工再给自己老人购买套餐,而且可以异地直接下单,照顾千里之外的父母,这都是来自C端个人的消费。

体检行业比较特殊,是需要重复性持续提升的工作,例如,我们的会员体系就是服务好现有会员,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一年普查,第二年建议针对性检查等。目前,在收入结构中To B为主,是因为健康体检是中国企业固化下来的基本福利制度,但最终体验的还是在C端,因此,我们非常注重C端体验的服务,C端的未来增速不可小看,未来几年,个人主动的健康意识会非常强。

郭为中:我们知道很多线下店受线上冲击特别大,从而转投到电商模式。随着线上模式的不断发展,您认为美年大健康的商业模式会受到冲击吗?

俞熔:健康体检行业线上和线下各有各的特点,线下显然是更为核心的,而线上的增值服务非常有价值。尽管疫情过后,国家非常鼓励互联网发展,但是线下整个体验服务的流程,是没有办法搬到线上去。例如,我们抽一管血,互联网上怎么弄,这些场景不存在。但是对健康管理、对健康体检的增值服务,这些可以依靠互联网来实现。未来更适合互联网发力的是专科,单病种筛查,是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跟阿里合作之后,我们在线上也更多推单项的、高技术的产品。

郭为中:刚才您提到阿里,作为美年大健康的重要核心股东,这对美年意味着什么?

俞熔:阿里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跟阿里生态紧密融合,健康领域行业特色是重线下,线下运营有很大的数据和流量入口价值,阿里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做数字化转型,把重公司变得更轻、科技感更强、管理效率更高、智能化程度更高、组织更科学。持续深入的精细化运营还是要靠自身积累沉淀,阿里的技术优势和组织优势能够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郭为中:商业模式角度,美年大健康主要在大健康赛道,是否可以理解为连锁模式?

俞熔:回到基本问题,美年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分三个层次看,第一,美年是专业的医疗服务机构,具有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有强大的医疗底蕴,是专业的全国连锁企业。其次,美年是一家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这个属性决定了美年的技术基因越来越强,各个环节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检查工具和方式不断创新,通过庞大的医疗体检数据支撑并驱动技术迭代创新,新技术又赋能给传统的业务提升品质和效率,技术创新与数据支撑彼此互相促进循环。第三,美年是一个平台型公司,包含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疾病诊断、保险等生态,未来美年的平台可以为很多科技公司赋能,美年的服务型基因和技术型基因,缺一不可。

郭为中:您平时每天在工作上花多少时间?

俞熔:确实很多时间,一方面工作量确实很多,另外一方面,我也是乐在其中,成为一种习惯。

郭为中:您身材保持的不错,平时有什么爱好?

俞熔:说实话,我并没有刻意保持身材,时间也花不起,偏瘦体型可能跟基因有关。我当然也钻研一些中医理论,自己会稍微注意饮食,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少吃,肠胃道对健康极其重要,是必须要靠后天养护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调节。对于我来说,持续的工作会让你没有时间考虑和烦恼其他事情。我最近也发现,为什么一些重大、正确的决定,大部分是在飞机上做出来的,就是因为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的干扰,我常常在高空的时候盘点一下,哪些重要的事没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平时我们常常会被一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干扰,但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还是要给自己留出些空间、时间进行深度思考。

郭为中:天亿集团主要做投资为主,您怎么平衡天亿和美年的关系?

俞熔:天亿集团基本上是为美年做产业配套服务的,虽然要承担风险,但是对未来有长久重要的价值。如果要在预防、诊断、筛查等外围的新技术和新项目上提早布局,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像我们美因基因,这个好苗子在天亿平台孵化了一段时间,觉得真的可以长成大树了再并入美年。希望将美年打造成为专业的医疗服务企业,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科技公司,而前期那些需要长周期、在外围培育的项目,则由天亿集团来完成。

郭为中:您正式进入体检行业赛道后,每个关键节点都把握得非常好。短短几年时间,带领美年大健康成为行业龙头。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成功经验?

俞熔:在2011年前后,我还是有很多意愿,当时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郑重地跟我聊,健康体检是很深远利国利民,很有意义的事情,要集中精力做好这个事情。

现在我做的并不是说非常非常完善,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是有很好的机会去攻克下一关。现在基本上各行各业中的头部地位很重要,成为领先者,才能获取更好的人才和资源,只要不犯大错,会越走越好,只要扎扎实实做好内功和精细化的建设,往往强者更强。

市场永远奖励在擅长的领域持续耕耘的人,我称之为耐力型长跑,会有一段时间很寂寞,别人很热闹,你独自一个人在那里埋头苦干,我自己这么多年体会就是做医疗要耐得住寂寞。耐力型长跑,一个是稳,一个是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我比较喜欢企业发展状态,是均匀的斜率,而不是锯齿型上涨。不一定需要非常惊艳,比如一年爆涨三倍,我认为,稳定性非常重要,基本功扎实、组织体系建设、文化价值观塑造之后的可持续增长,终将能够为整个医疗健康事业带来正能量,会让个体少得病,让国家财政减轻负担,使老百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令各方都满意。

医疗行业不是百年的问题,是人类终极问题,蕴含很多很多思想、很多哲学在里面。这次疫情带给大家很深的思考,从一个个体如何健康管理,到一个国家怎么面临公共卫生挑战。坦白说,我觉得压力和责任还是蛮大的,因为预防是特别大的事,我们通过自身努力,通过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创新、通过健康知识普及是可以做到的,而做成这些事情,一定是对社会有贡献的,这些贡献又反过来增强我们自己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一旦进入这样的发展路径,美年一定会成为一家被老百姓尊重和认可的企业。一家被尊重和信赖的企业,比一家非常赚钱的企业更加有价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