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在一个地方做了很棒的美甲、推拿,或者体验到一些好服务后,习惯于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分享给朋友,或拍照发朋友圈。现在,有人想把这种分享模式“商业化”。
成立于2015年3月的蜂集网正在做这样的事情。蜂集网想挖掘生活中隐藏在各个角落的专业人士,成为经纪人(或被称为“专业推荐师”),推荐自己的消费体验,同时帮助更多人更短时间了解到适合自己的商家。经纪人得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按照成交额5%-10%不等的比例提取佣金。
蜂集网创始人金松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要把用户体验这种完全抽象的内容全部数据化。普通商家不会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他也没有能力。”
之前,用户在体验式店面的消费,无论是留存在会员卡里的姓名、年龄、喜好,还是反馈给店面服务人员的意见,这些都是分散掌握在各个商家手里的。蜂集网要做的,就是要像蜜蜂一样,把这些用户信息都收集起来,然后做精准营销。
经纪人不是消费方,为了解决推荐方并不是付款方的问题,蜂集网自制了一个专用的二维码生成系统。在每个商家登录服务号后,可以在一级菜单下看到二维码功能。每个商家都有一个授权,输入你想推荐的名字、电话和具体的消费内容,这个专属的二维码就生成了。对应过来消费的用户就扫下二维码,就可以拿到相应的折扣,也同时能知道是谁推荐的。
目前蜂集网还未引入任何投资,全部由金松个人100%入股,前期近300万人民币的投入也都是他的个人积蓄。
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目前已经发展到30多人,在金松老家绍兴有一家分公司,作为前期市场的实验。公司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产品运营团队和地推团队各占一半。
蜂集网在绍兴从3月份开始推广,7月1日绍兴上线,已经入驻了300多体验式商家;在上海的平台从2015年10月9日开始做,不到3个月时间,线上签约的经纪人达到了300多人,体验式商家从单品店到连锁模式,已经共有600多家入驻。
而且,有了绍兴做缓冲积累,上海的商家在选择时会更有针对性。据金松介绍,入驻的店面,无论是在评分、性价比、信誉和综合服务上,都会选择中高端品牌。比如,以低频高消费的母婴护理、装修和婚庆行业为主。
而金松相信,这是未来O2O发展的另一个趋势。
这种将商家、经纪人和用户捆绑在一起的新商业模式不是金松凭空想出来的,它来源于金松在房地产行业多年的积累。
在房地产领域,新房销售有一种业界非常愿意采用的“直销模式”。在此之前,原先楼盘在拿到预售许可证后,通常会找到广告公司或营销公司进行宣传。传统的推广渠道无法量化,如果市场不好,做推广砸下去的钱可能会血本无归。
直销模式可以改变这一现状。房地产商直接利用二手房销售中介的店面优势,让二手房销售去拉动一手房市场。比如,对中原地产二手房销售进行培训,如果成功将二手房用户转换为一手房用户,中介能拿到2%-3%的销售提成。
金松由此受到启发:如果房地产模式都能做到如此,那其他行业为什么不行呢?消费体验过的用户可以变身为“经纪人”,向周围的朋友推荐好的商家店铺,完成一笔交易后拿提成。把原先的兴趣爱好变成兼职,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自信,金松把行业范围一下扩展到10个,蜂集网上涉及的行业类别包括:汽车美容、装修、教育培训、婚庆、女性行业相关、健身、旅游、摄影、宠物、休闲娱乐、高级定制等。
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金松觉得最大的转变就是他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在最开始创业的2015年初,是整个O2O行业大热的时候,似乎只要是O2O项目都能拿到钱。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O2O补贴模式的破灭基本被证实是不可行的。我开始反思自己。”
今年年初,金松对投资人的补贴还抱有很大幻想,这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他也打算为了C端流量和客户,融一笔钱,迅速烧出市场份额来。但到了2015年下半年,所谓的“资本寒冬”到来,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让他认识到,这种指望投资人的补贴模式是不可行的。
他只能靠自己的商业模式运转起来。在接受采访时,金松意味深长地说,“创业要勇于否定自己,要勇于在今天否定昨天的你。”
金松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在于,这是一片空白的市场,暂时还没有对标企业。美团和大众点评都是基于消费场景的应用,而蜂集网的目标是想帮助经纪人赚钱。这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商家是根据成交额支付费用,给商家做的是增量,商家只是多了一个营销渠道,所以邀请商家入驻并不难。
98年就回国创业的金松对自己的项目充满信心。他的愿景是,在商家对其产生信心后,把所有客户资源,那些标准化的用户姓名、联系方式,还有些非标准化的用户体验,都导入到他的平台系统中。聚沙成塔,对用户信息进行基本的筛选、分类后,就可以用作大中型产品的销售,比如母婴保健、二手车等等。
但是,由于体量还不大,这种商业模式能否顺利运转起来还要靠市场检验。而且,用户自发地口碑传播一种服务是一回事儿,但商业化了就是另一回事儿。有多少人愿意给朋友推荐一款产品,还去拿商家的佣金呢?未来,如果佣金能够养活自己,经纪人职业化也是有可能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