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哈利波特》作者JK 罗琳最喜欢的地方:在这间屋里,罗琳笔下描写的每一件事物,都会像电影中的魔法世界里那样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存在。从“魁地奇世界杯赛”的海报到“活点地图”,位于英国赫特福郡(Hertfordshire)的神奇作坊为所有的《哈利波特》系列影片制作全部的道具。
在华纳兄弟影城的Leavesden片场,设计师二人组埃杜瓦多·利马(Eduardo Lima) 和米拉芙拉·敏娜( Miraphora Mina)从2000年到2010年之间每天都埋头于哈利波特的故事。颇为神奇,就连他俩的真名——利马和敏娜——都好像出自罗琳笔下。
“JK 罗琳第一次造访工作室的时候,我们惊喜极了,”敏娜回忆说,“罗琳喜欢这里,说这个工作室是’那些东西获得生命的地方’。她还选了几件我们的道具带回家。”
“对于这里所有的道具,我们就像一对骄傲的父母,”利马说。
敏娜表示完全同意。她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英文字母表挂图:A代表炼金术(Alchemy),C代表炼丹釜(Cauldron),W代表魔法师(Wizard)。“这张图挂在高锥克山谷哈利波特的卧室墙上。这件道具,以及邓布利多的记忆小瓶,都是在电影里不大容易看到的东西,现在终于能拿到亮处好好欣赏了。”
在伦敦,即将开张敏娜利马“哈利波特电影平面艺术展”计划展出影片中出现的多种印刷品和道具,这幅哈利波特儿童时代的手绘挂图也是展品之一。展览充分体现了对细节的高度关注,那些”在影片中一闪而过的物件,人们在可以在这里尽情地端详。”
这两位伦敦设计师担任过多部影片的平面设计,例如《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星运里的错 》(The Fault in Our Stars)等。敏娜说,作为电影道具设计师,“一切需要通过视觉来传递信息的物件都是我们的工作,比如街上的招牌,报纸,包装品,糖纸,书籍和写着字的纸张。我们对它们都给予同等的重视。”
《预言家日报》可能是“最耗时费力的道具单品”。这种魔法小报每一期都要花他们两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制作出来,而他们总共制作了30多期。“报纸的风格随时间推移会有改变,”敏娜说,“在《阿兹卡班的囚徒》中,这份报纸变得更黑暗、严肃。而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当魔法部长接手时,它又变成了宣传品。”
“在一个系列中,镜头要穿进报纸里面。因此我们得凭空编造许多好玩的广告,让报纸显得更真实。”展览中的展品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开始是哈利波特收到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录取通知书(人们都会记得,地址写的是“楼梯下方的橱柜”),最后一件是“头号不良分子”的告示。参观者可以翻阅“反泥巴种宣传册”,仔细研读“魔法部告示”里面的小字内容,还可以欣赏色彩鲜艳的“魁地奇世界杯海报”。
展品中还有装潢过的“9 ¾ 号站台伦敦-霍格沃茨火车票”、“巧克力蛙”包装袋,一本作者为Newt Salamander的书-《神奇动物在哪里》、还有《教育部法规通告》(其中第31条规定:“男女生之间距离最近不得超过8英寸”)。
许多整人的恶搞道具也在展品行列,比如“翔炸弹”,“咬鼻子茶杯”等。“在制作韦斯莱的魔法整蛊店的道具时,我们得像小男孩一样一点点设计感都不能有。”敏娜开玩笑说。这部分道具图画笨拙、颜色冲突,式样搭配混乱,看起来确实像小孩子胡乱拼凑出来的东西。
他们的设计作品力求同时展现古朴和现代两种风格。敏娜说,“尽管故事情节设定在过去,我们决定将历史感视觉风格稍稍加以转换,成为我们幻想的环境,而不是凭空发明新的语境。” 敏娜认为,“那是一个定位于真实生活中的魔法世界。”
敏娜利马对版面设计怀有一惯的执念,特别是像“活点地图”这样的经典物件(它也是敏娜的最爱)。“我们知道这个东西需要显得机智诡诈、精巧不凡而又充满灵性。我们希望展示学校建筑物的复杂构造,就是那种多层楼面,众多通道,有些深不可测的感觉。”她找到一些十八世纪的美丽动物绘画,将它们描摹在霍戈瓦茨学院的建筑物布景上。
“我是先手工绘出单片,然后通过数字手段把它们拼接起来,再用一台旧式复印机印出来,”敏娜说,“雀巢金装速溶咖啡是我们用来做旧的秘密工具之一……我们不能泄露真正的炼丹术公式!”
在制作电影的同时,敏娜利马也花了多年心血设计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在奥兰多和日本)。他们跑遍全世界,参加各种有关哈利波特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受到他们启示的粉丝们也令他们“感动到落泪”。利马说,“有的影迷告诉我们,他们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才决定自己也从事平面设计的。还有的粉丝拥抱着我们说,是我们改变了他们的童年。”
利马表示,“我来自巴西的小村庄,我至今不敢相信自己在为世界上最大的品牌工作。”
本文介绍的哈利波特电影平面设计展览位于伦敦科宁斯比(Coningsby)画廊,将于12月19日开幕。
翻译:于馥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