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产业新闻 金小碗
美编|徐子迪
“整整20年,我也要跟国家队说再见了。”
昨天上午,国家羽毛球队员林丹发文宣布退役,正式告别竞技舞台。

在感言中,林丹称:“由于体能和伤痛已不再允许自己和队友并肩作战。之后的日子,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也会去寻找新的赛场。”

“一生的对手”李宗伟第一时间发文以小虎队的MV来致敬祝福,网友球迷也纷纷留言表达惋惜。
与此同时,也有人对林丹的退役生活表示好奇,曾经获得“最具商业价值球员”称号的林丹,会在文体商业领域寻找新的战场吗?
而退役后的“超级丹”,也会像姚明、李娜等前辈一样,成为冉冉升起的商界新星吗?
作为运动员,林丹是永远的神
“GOAT”,译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无论是哪个竞技领域,“GOAT”都是每一位职业运动员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个名号,林丹当之无愧。
作为球员,林丹的底气是成绩给的。
在长达20年的国手生涯中,林丹总共揽获81个冠军头衔。
他是羽毛球竞技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包揽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全英赛、汤姆斯杯、苏迪曼杯、亚运会、亚锦赛、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年度总决赛全部9项赛事冠军的“全满贯”选手。
2届奥运冠军,5届世锦赛冠军,2届亚运会冠军,4届亚锦赛冠军,6届全英赛冠军,2届世界杯冠军的成绩让他在世界赛场上一骑绝尘。
他也是羽毛球竞技史上唯一实现了双圈全满贯的运动员。还帮助中国羽毛球队六度拿下汤姆斯杯冠军,5次捧起苏迪曼杯。
对于中国人来说,林丹开启了一个“羽毛球”时代。在职业生涯风头正盛的几年里,林丹让“中国的羽毛球”在世界上打出了名号,在国内也引领了“全民羽毛球”的热潮,积极推动了羽毛球乃至整个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
作为商人,林丹能拿及格分吗?
一般来看,像林丹此类体坛上的功勋巨星,自身便带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再加上深厚的粉丝基础,进军商业成为“明星老板”顺理成章。
然而,并不是所有退役明星,都能在风云诡谲的商场上轻松“玩转”。
在2008-2012年奥运会期间,林丹是广告品牌商的“宠儿”,据不完全统计,林丹曾经代言的产品包括高科技运动品牌OAKLEY欧克利、日本羽毛球品牌尤尼克斯、D&G、德国万宝龙Monblanc、日产天籁、百事可乐、伊利、佳得乐、欧莱雅、雪津啤酒、联邦快递、肯德基、中华牙膏、FEDEX、青岛啤酒,红牛、雪铁龙世嘉、绿箭口香糖、李宁、361°、欧莱雅、吉列剃须刀等等。
可以看出,当时林丹所合作的品牌不是专业的运动品牌,就是高端的奢侈品或国民大牌,甚至还有赞助商为林丹自创个人品牌。
然而林丹的创业之路并不顺遂,林丹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这个品牌,跟体育产业和羽毛球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所谓的“型男内裤”。

对于这家挂着自己名头的内裤店,林丹花费了不少心力,除了投资近千万,包括做模特在内,品牌大小事情林丹也都亲力亲为,从出钱投资、到租店铺、装修开店,全是林丹自己在做,为了将创意付诸实施,经纪人梁慧仪和太太谢杏芳在广东地区一家一家的找代工。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想象中的“爆火”发展。
在网上,关于这家内裤品牌的消息停留在2016年,现在打开淘宝发现已经“查无此裤”。

经过这次“跨界失败”,林丹对于投资谨慎了很多。
2016年后,林丹陆续尝试了林丹国际体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深圳新创领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单戈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万国城(广州)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深圳超级丹体育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体育运动项目经营、羽毛球技术培训企业管理咨询、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
虽然看似回归本行,但在实际经营中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
根据企查查提供的数据显示,林丹国际体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已是注销状态。

而另一家投资持股的万国城(广州)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也在今年因为合同纠纷未执行赔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017年底,谢杏芳创立母婴品牌“杜芬”,而林丹则再次跨界担任其“杜芬”品牌的首席创意官。

虽然不明白体育运动员能为母婴品牌带来什么创意,但林丹还是非常敬业地为妻子的品牌多次站台背书。
然而,从淘宝旗舰店上的数据看来,消费者对于“明星股东打造品质天然母婴品牌”似乎并不买账,旗舰店的粉丝群只有34人热聊,月均成交也就只有一两单,不及普通网红店的一个零头。

除此之外,“孕期出轨”也成为林丹身上洗不白的一个污点。
从2016年出轨事件爆发后,除了老东家尤尼克斯,已经鲜少有一线品牌与林丹主动合作,虽然目前林丹与谢杏芳的感情看似依旧如胶似漆,然而在国内,个人作风问题对于商业价值的折损仍然可见一斑。

对于“超级丹”来说,体而优则商的定律可能并不适用。负面的出轨标签对于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姚明成篮协主席,张国伟变网红,退役明星运动员也有不同的高光
实际上,不是每一个退役的体坛巨星都能成为贝克汉姆,迈克尔·乔丹,在纯粹的商业投资之外,还有其他高光时刻。
2017年2月23日,姚明出任中国篮协主席,成为中国篮球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任之后,围绕着篮协改革、CBA商业化、男篮双国家队调整、青少年篮球发展等等核心命题,姚明费尽了心血,收获了不少成绩。
从竞赛层面的双国家队、CBA“夏季联赛”和选秀改革,到篮球产业人才培养,再到青少年、3X3篮球的发展,可以看出,从体制外走到体制内的大姚开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著名的跳高运动员张国伟,也因突出的综艺感成为了知名“网红”。在《密室大逃脱》、《奔跑吧兄弟》等知名综艺中有脱俗表现。
在社交平台上更新的搞笑视频,也为他圈了一大批粉。和张国伟路线相似的还有曾经的蹦床公主何雯娜、体操冠军陈一冰等等。
对于熟悉镜头的体育明星来说,转型娱乐圈也不失为一种过渡的选择。
结语
在职业生涯中,运动员光鲜亮丽的一面被展示在公众面前,但在短暂的运动生涯结束后,他们也要走下神坛,过上柴米油盐的生活。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能过上“体而优则商”的康庄大道,不管是林丹还是其他的退役老将,根据自身的特长与理想规划未来道路才是明智选择。依靠自身名气盲目开拓商业版图,苦果只能自己品尝。
部分资料来源:腾讯体育、科普中国、新京报贝壳财经、娱乐独角兽、博客天下、知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