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才达·芬奇:这个卓绝的博物学家,居然还用蒙娜丽莎耍了我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才达·芬奇:这个卓绝的博物学家,居然还用蒙娜丽莎耍了我们

物理学家、地理学家、解剖学家、机械发明家、工程师、服装设计师……这个画了《蒙娜丽莎》的天才画家还有多少事是我们不知道的?即便是《蒙娜丽莎》,你也真的了解这幅画吗?

来源:林子人

说起列昂那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如果你的第一反应只是那个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相提并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或《达·芬奇密码》中那个在《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画作中留下神秘讯息的画家,那你未免还是太小看他了。

在他人生中的各个重要阶段,他几乎都有多重的身份与角色,都在同时着手于好几项性质迥异的工作。他是艺术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地理学家、解剖学家、机械发明家、工程师、服装设计师……

12月8日,由Grande Exhibition出品,星汇机构、上象文化及大麦国际联合主办的《“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大展》在上海虹桥天地演艺中心揭开中国站巡展的序幕,全方面展现达·芬奇除了艺术之外挑战人类想象极限的研究成果。

本展以达·芬奇在众多领域的近百件机械发明装置为主体,完整呈现了达·芬奇的理想世界,以及他在发明、艺术、解剖学、雕刻、工程、音乐以及建筑方面的惊人天赋,这也令其巡遍了6大洲55个国家,深受各国观众的欢迎。

博物学家达·芬奇

虽然达·芬奇自20岁出头画出《受胎告知》起就成为当时公认的绘画天才,但他之后的人生经历表明了他的兴趣与志向并不仅限于艺术领域。事实上,他曾三度以工程师或军事顾问的身份受雇为掌权者服务。

1482年,30岁的达·芬奇迁居米兰,受雇于米兰大公洛德维科·斯福尔查(Ludovico Sforza)担任宫廷工程师。斯福尔查对达·芬奇的机械发明倍感兴趣,特别是那些用于战争防御和攻城的武器。

达·芬奇设计的巨弩模型。

从1482年到1499年,达·芬奇在创作了《抱白貂的女子》、《岩间圣母》、《维特鲁威人人体比例图》、《最后的晚餐》等绘画杰作的同时,完成了大量的创造发明,其中最让人感到新奇的无疑是他的一系列飞行器构想。

达·芬奇的飞行器展示区。

你知道达·芬奇在此期间还施展了他在服装设计和舞台设计上的才华么?他为斯福尔查的侄子的婚礼筹划了一场被称为“天堂的盛宴”的大型演出,为之设计了服装和舞台背景,制作了惊人的舞台烟火效果,模拟行星和月亮的舞台装置既能各自旋转又能载人表演。

达·芬奇的光学研究:能无限次成像的镜厅。

1500年,达·芬奇在威尼斯短暂停留的几个月间被聘为军事顾问。他受到这座水城的启发,构想和设计了一系列直到现代社会才有的东西,例如救生圈、潜水衣、潜水呼吸装置、潜水艇。

达·芬奇设计的潜水装备及水上装备。

1502年8月,达·芬奇担任教皇国的军事统帅切萨雷·波吉亚(Cesare Borgia)的军事工程师。在这一时期,他的手稿中又涌现出大量军事相关的草图设计,内容涉及一系列的机械冷兵器、机械火器、火力配置设计、军事堡垒要塞设计、运河挖掘机等,并且为他魂牵梦萦的飞行器制作了精致的模型。

达·芬奇设计的坦克模型。

而在达·芬奇晚年,他对解剖学的兴趣日渐浓厚。他绘制了140幅内容详尽的图稿,希望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集结出版。除此之外,他还研究水力学、绘画理论、机械原理。

从达·芬奇遗留下来的大批手稿中,我们得知达·芬奇在绘画之外的惊人才华。在开幕式现场,展览制作机构Grande Exhibition首席运营官Tim Atkins对于“天才达·芬奇”展览的制作过程讲解道:“所有这些模型都是由意大利匠人制作的。他们同达·芬奇研究专家们一起破解了他藏在手稿中的众多密码。我们很荣幸将它带到中国,从上海开始为期3年的中国巡展。”

达·芬奇的手稿。

“天才达·芬奇”上海站分为17大主题区,共涵盖200余件作品,包括机械发明装置模型、手稿、影像、画作复刻品等。对达·芬奇的传奇一生感兴趣的观众,一定能在这里发现他的天才之处。

蒙娜丽莎的双重身份

其实光光是《蒙娜丽莎》这一幅作品就足以说明达·芬奇的传奇性了。

这件如今安放在法国卢浮宫内的镇馆之宝几百年来一直用她的神秘微笑吸引和困惑着世人。人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这个画中女子究竟是谁?

此前艺术史学界得出的普遍结论是,《蒙娜丽莎》描绘的是佛罗伦萨绸缎商佛朗西斯科·戴尔·乔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第二任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Lisa Gherardini)。事实上,意大利一直把《蒙娜丽莎》称为“La Gioconda’ ear Lisa Gheradini”(意为“乔孔多的丽莎·盖拉尔迪尼”)或“La Giocondo”(意为“乔孔多夫人”),法国人也称这幅画为“Madame Giocondo”(意为”乔孔多夫人”)。“Mona Lisa”(蒙娜丽莎)是英国人的叫法。

本次展览最激动人心之处,是其展示了《蒙娜丽莎》研究的最新成果。

法国光学工程师及物理学家帕斯卡尔·柯特(Pascal Cotte)史无前例地获得法国政府与卢浮宫的特许,将《蒙娜丽莎》从墙上取下,对其进行十余年科学分析。

“天才达·芬奇”上海站开展日恰逢帕斯卡尔·柯特联合BBC向全球公布最新研究成果,这让展览开幕式成为其线下首发式。

在开幕式现场,柯特与在场嘉宾一同揭开了《蒙娜丽莎》的最新秘密。柯特通过自己发明的多光谱摄影机及层叠放大技术的现场演示,道出“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它并不是丽莎·盖拉尔迪尼的肖像,而是4幅画像的叠加。

柯特先生在开幕式现场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一层,是一份对未知对象的肖像草稿,尺寸大于最终成像,而姿态类似;第二层,达·芬奇用一幅《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覆盖了最初的草稿,推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玛利亚或圣女画像,但画作未完成;第三层,他将其改为了《丽萨·盖拉尔迪尼肖像》;第四层,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蒙娜丽莎》——达·芬奇发明了一种掩盖技术,通过在头部及身体上巧妙地覆盖一层面纱,遮盖住之前的衣着与发饰,使头部和眼神更加偏向观众的位置,同时肩部右移,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画像。

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一系列局部特写与复原作品直观地看到《蒙娜丽莎》的演变过程及细节描绘。

柯特先生在《蒙娜丽莎》展示区接受媒体采访。

艺术象征着主观与感性,而科学强调客观与理性。能够兼擅两者的人凤毛麟角,达·芬奇无疑是其中一个。

但要将达·芬奇称为一位科学家也未免有些年代错乱之感,毕竟人类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差不多要在达·芬奇时代的1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突飞猛进的时代。

对于达·芬奇来说,他的寻找真理之路让艺术与科学殊途同归:终其一生,他都在用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观察自然,这亦是他的创作与发明灵感的无穷来源。

《“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大展》上海站在12月8日至2016年4月7日期间展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蒙娜丽莎

  • 蒙娜丽莎:子公司与粤财资管等共设合伙企业,认购汉马科技破产重整项目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等
  • 蒙娜丽莎(002918.SZ):2024年三季报净利润为1.4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7.8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才达·芬奇:这个卓绝的博物学家,居然还用蒙娜丽莎耍了我们

物理学家、地理学家、解剖学家、机械发明家、工程师、服装设计师……这个画了《蒙娜丽莎》的天才画家还有多少事是我们不知道的?即便是《蒙娜丽莎》,你也真的了解这幅画吗?

来源:林子人

说起列昂那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如果你的第一反应只是那个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相提并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或《达·芬奇密码》中那个在《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画作中留下神秘讯息的画家,那你未免还是太小看他了。

在他人生中的各个重要阶段,他几乎都有多重的身份与角色,都在同时着手于好几项性质迥异的工作。他是艺术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地理学家、解剖学家、机械发明家、工程师、服装设计师……

12月8日,由Grande Exhibition出品,星汇机构、上象文化及大麦国际联合主办的《“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大展》在上海虹桥天地演艺中心揭开中国站巡展的序幕,全方面展现达·芬奇除了艺术之外挑战人类想象极限的研究成果。

本展以达·芬奇在众多领域的近百件机械发明装置为主体,完整呈现了达·芬奇的理想世界,以及他在发明、艺术、解剖学、雕刻、工程、音乐以及建筑方面的惊人天赋,这也令其巡遍了6大洲55个国家,深受各国观众的欢迎。

博物学家达·芬奇

虽然达·芬奇自20岁出头画出《受胎告知》起就成为当时公认的绘画天才,但他之后的人生经历表明了他的兴趣与志向并不仅限于艺术领域。事实上,他曾三度以工程师或军事顾问的身份受雇为掌权者服务。

1482年,30岁的达·芬奇迁居米兰,受雇于米兰大公洛德维科·斯福尔查(Ludovico Sforza)担任宫廷工程师。斯福尔查对达·芬奇的机械发明倍感兴趣,特别是那些用于战争防御和攻城的武器。

达·芬奇设计的巨弩模型。

从1482年到1499年,达·芬奇在创作了《抱白貂的女子》、《岩间圣母》、《维特鲁威人人体比例图》、《最后的晚餐》等绘画杰作的同时,完成了大量的创造发明,其中最让人感到新奇的无疑是他的一系列飞行器构想。

达·芬奇的飞行器展示区。

你知道达·芬奇在此期间还施展了他在服装设计和舞台设计上的才华么?他为斯福尔查的侄子的婚礼筹划了一场被称为“天堂的盛宴”的大型演出,为之设计了服装和舞台背景,制作了惊人的舞台烟火效果,模拟行星和月亮的舞台装置既能各自旋转又能载人表演。

达·芬奇的光学研究:能无限次成像的镜厅。

1500年,达·芬奇在威尼斯短暂停留的几个月间被聘为军事顾问。他受到这座水城的启发,构想和设计了一系列直到现代社会才有的东西,例如救生圈、潜水衣、潜水呼吸装置、潜水艇。

达·芬奇设计的潜水装备及水上装备。

1502年8月,达·芬奇担任教皇国的军事统帅切萨雷·波吉亚(Cesare Borgia)的军事工程师。在这一时期,他的手稿中又涌现出大量军事相关的草图设计,内容涉及一系列的机械冷兵器、机械火器、火力配置设计、军事堡垒要塞设计、运河挖掘机等,并且为他魂牵梦萦的飞行器制作了精致的模型。

达·芬奇设计的坦克模型。

而在达·芬奇晚年,他对解剖学的兴趣日渐浓厚。他绘制了140幅内容详尽的图稿,希望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集结出版。除此之外,他还研究水力学、绘画理论、机械原理。

从达·芬奇遗留下来的大批手稿中,我们得知达·芬奇在绘画之外的惊人才华。在开幕式现场,展览制作机构Grande Exhibition首席运营官Tim Atkins对于“天才达·芬奇”展览的制作过程讲解道:“所有这些模型都是由意大利匠人制作的。他们同达·芬奇研究专家们一起破解了他藏在手稿中的众多密码。我们很荣幸将它带到中国,从上海开始为期3年的中国巡展。”

达·芬奇的手稿。

“天才达·芬奇”上海站分为17大主题区,共涵盖200余件作品,包括机械发明装置模型、手稿、影像、画作复刻品等。对达·芬奇的传奇一生感兴趣的观众,一定能在这里发现他的天才之处。

蒙娜丽莎的双重身份

其实光光是《蒙娜丽莎》这一幅作品就足以说明达·芬奇的传奇性了。

这件如今安放在法国卢浮宫内的镇馆之宝几百年来一直用她的神秘微笑吸引和困惑着世人。人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这个画中女子究竟是谁?

此前艺术史学界得出的普遍结论是,《蒙娜丽莎》描绘的是佛罗伦萨绸缎商佛朗西斯科·戴尔·乔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第二任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Lisa Gherardini)。事实上,意大利一直把《蒙娜丽莎》称为“La Gioconda’ ear Lisa Gheradini”(意为“乔孔多的丽莎·盖拉尔迪尼”)或“La Giocondo”(意为“乔孔多夫人”),法国人也称这幅画为“Madame Giocondo”(意为”乔孔多夫人”)。“Mona Lisa”(蒙娜丽莎)是英国人的叫法。

本次展览最激动人心之处,是其展示了《蒙娜丽莎》研究的最新成果。

法国光学工程师及物理学家帕斯卡尔·柯特(Pascal Cotte)史无前例地获得法国政府与卢浮宫的特许,将《蒙娜丽莎》从墙上取下,对其进行十余年科学分析。

“天才达·芬奇”上海站开展日恰逢帕斯卡尔·柯特联合BBC向全球公布最新研究成果,这让展览开幕式成为其线下首发式。

在开幕式现场,柯特与在场嘉宾一同揭开了《蒙娜丽莎》的最新秘密。柯特通过自己发明的多光谱摄影机及层叠放大技术的现场演示,道出“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它并不是丽莎·盖拉尔迪尼的肖像,而是4幅画像的叠加。

柯特先生在开幕式现场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一层,是一份对未知对象的肖像草稿,尺寸大于最终成像,而姿态类似;第二层,达·芬奇用一幅《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覆盖了最初的草稿,推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玛利亚或圣女画像,但画作未完成;第三层,他将其改为了《丽萨·盖拉尔迪尼肖像》;第四层,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蒙娜丽莎》——达·芬奇发明了一种掩盖技术,通过在头部及身体上巧妙地覆盖一层面纱,遮盖住之前的衣着与发饰,使头部和眼神更加偏向观众的位置,同时肩部右移,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画像。

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一系列局部特写与复原作品直观地看到《蒙娜丽莎》的演变过程及细节描绘。

柯特先生在《蒙娜丽莎》展示区接受媒体采访。

艺术象征着主观与感性,而科学强调客观与理性。能够兼擅两者的人凤毛麟角,达·芬奇无疑是其中一个。

但要将达·芬奇称为一位科学家也未免有些年代错乱之感,毕竟人类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差不多要在达·芬奇时代的1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突飞猛进的时代。

对于达·芬奇来说,他的寻找真理之路让艺术与科学殊途同归:终其一生,他都在用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观察自然,这亦是他的创作与发明灵感的无穷来源。

《“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大展》上海站在12月8日至2016年4月7日期间展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