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国家到底有没有在乎我们这些真正贫困的人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国家到底有没有在乎我们这些真正贫困的人们”

近年来,眉山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实践“五到位七到户三转移四托管”的精准扶贫“眉山模式”,超额完成省定脱贫目标,被评为全省四大片区外唯一的扶贫工作先进市。

“除了感谢我也讲不出啥子大道理,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些的人才晓得国家到底有没有在乎我们这些真正贫困的人们。”这是受益于脱贫致富定点帮扶的毛建洪说出的一番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四川省眉山市委确定的“开放发展攻坚年”。近年来,眉山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紧扣“重中之重”,坚持“四个优先”发展,积极探索实践“五到位七到户三转移四托管”的精准扶贫“眉山模式”,超额完成省定脱贫目标,被评为全省四大片区外唯一的扶贫工作先进市。

瓦屋山复兴村:脱贫致富在前头

十年前的洪雅县复兴村可能从未想过,梦里的阳光也能真正地照进现实。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贫困村一样,虽然森林覆盖率高达96%,产出特色竹笋和优质茶叶,可惜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十分闭塞,再加上缺少宣传、与外界沟通较少,使得旅游文化等绿色产业发展缓慢。

说到复兴村,不能不提到的一个人是毛建洪。看到毛建洪的时候,他正站在“眼镜农家乐”的标牌下,乐呵呵地和大家打着招呼,没有了生活和资金压力的毛老板看起来也是面色红润,幸福的气色藏不住。

说起往事,毛建洪有些激动,作为复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眼睛先天性黄斑病变几乎看不见事物,不仅毛建洪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的毛老父亲、一双儿女都需要毛建洪的妻子来照顾,导致无法外出务工,整个家庭收入来源不稳定,生活的重担压得毛建洪喘不过气,乌云弥漫在这个平凡的小家庭上。

2014年是个转折点:复兴村成为洪雅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的人民银行洪雅县支行定点帮扶村。短短五年时间内,毛建洪就成为了省级脱贫先进典型人物。这也得益于洪雅支行对毛建洪一家量身打造的脱贫“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是每个月两次上山输送粮油物资,保障毛家以及其他贫困户最基本的生活饮食问题。

第二步是得益于毛建洪家极佳的地理位置,洪雅支行协助毛建洪开办了具有复兴村特色的绿色农家乐。

最后第三步是不仅对毛建洪一家进行金融上的支持,还对农家乐经营路线进行指导和帮助,协调瓦屋山镇政府请来水产养殖、农家乐经营专家进行现场上课培训,在发展农家乐自身实力的同时,利用云闪付、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线上形式进行宣传,并积极推动复兴村与成都美途假日旅游等公司的合作,为复兴村打出名声,增加客流量。

短短几年,复兴村经历沧海桑田,几十家农家乐交错在山林之间,让游客不仅能更近距离地触摸瓦屋山这一生态氧吧,更能体验到独特的羌族民族传统。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复兴村农家乐产业直接带动就业85人,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10000元。

将军镇宝子山:“挂在大山上的村庄”日子天天向上

和瓦屋山复兴村类似的脱贫村,还有洪雅县将军镇保坪村,小名叫“宝子山”。这里,小弯连大弯,小山连大山,山林俊俏,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是第四批四川省级传统村落。全村13个村民小组3260多人;有贫困户60户,175人分布在幅员11.36平方公里的丘山区。

登上宝子山,从海拔560米处的黄猫岗藤椒基地到海拔近1200米的烂田子茶叶基地,从与村组干部摆谈到易地搬迁户家中联系,感受到这个“挂在大山之上”的村庄发生的新变化。

藤椒基地就在黄猫岗的山坳口道路左侧的山坡上。该村在2018年种植150多亩藤椒的基础上,去年又将争取到的乡村振兴先行村项目60余万元,连片发展藤椒150亩。仅在发展藤椒产业中,每户贫困户每年就分红300元,并且优先请贫困户在抱团基地务工,增加收入。“每个月能拿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正在该基地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学安笑呵呵地说到,比起自己种植,在基地务工收入更稳定,也不承担种植风险,合作社盈利后还能得到奖励分红。

要发展,先修路——4年前,通往宝子山的通村水泥路仅3米宽,对方来车隔很远就要停下找错车的地方。如今,不仅加宽后的道路再不愁错车的问题,而且在“挂壁天路”的对面新建了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这条新路,是争取道路建设资金200余万元,实施的‘挂壁天路’段避险改道工程项目。”将军镇党委书记刘亚伦介绍。新路解决了100多名群众的安全出行和2000亩竹木运输问题。并争取项目资金加宽道路17.4公里,初步形成村内公路环线。目前,全村户通路达到96%以上,同时还争取200余万元建成自来水厂,争取25万修建提灌站……

62岁的王开银,是保坪村13组的脱贫户。中午时分,王开银正在易地搬迁的新房里准备午饭。王开银家是当地因病致贫的典型:他和妻子、女儿都有癫痫,84岁高龄的父亲患有慢性病,兄弟也有高血压。              

2018年,王开银家通过易地搬迁、资助等途径,筹集资金20多万元住进了三宝社区集体安置房屋,一家人从昔日低矮潮湿的危房搬进新房。全家还落实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和残疾人政策帮扶。王开银在一个家具厂守大门,一个月1200元的收入补贴家用,女儿也在三宝社区的一个饭店找到了工作。 “说实话,要不是托党和政府的福,我家这辈子都住不起这么好的房子。”王开银满脸笑容地感叹。与王开银家一样通过易地搬迁政策改变生活的还有周华付等15户。

青神:入选“阿里巴巴淘宝镇” 打造全国知名电商县

长期以来,青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早在2012年,前瞻性地作出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全国知名电商县”的战略部署,依托2015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走出了一条电商促产业蓬勃发展的成功之路。目前,全县共发展网店2500多个,电商企业140多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创造就业岗位10000多个,以竹制品为主的特色电商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双十一”,全县网络零售额达3.25亿元,同比增长76%。2019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5.96亿元,网络零售额14.3亿元,同比增长22%,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青神电商发展指数居全省第2位,电商应用指数居全省第1位,是四川省首个电商顺差县,2019年青城镇入选“阿里巴巴淘宝镇”。尹力省长,李云泽副省长先后莅临青神调研电商产业发展情况,对青神县电商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7年、2018年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微信公众号两次刊发经验文章,宣传推广青神综合示范工作经验和成效。

说到青神电商产品,一是竹制品电商。全县发展竹制品网店300多个,年网上销售额5亿元以上。2016年,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斑布牌”竹原浆生活用纸触网电商,实现网络销售额6000多万元,2019年网销额突破7亿元。二是腊制品电商。全县发展腊制品网店300多个,2019年网上销售额1.8亿元以上。2016年10月,杨大爷品牌从成都入驻青神,当年实现网销额3800多万元,2018年、2019年网销额均将超过6000万元,全网腊制品品类排名第一。三是晚熟柑橘电商。全县发展晚熟柑橘网店300多个,探索出“山上观光摘果,山下体验尝鲜,产品快递到家”水果消费新时尚,爱媛、不知火、耙耙柑成为爆款畅销产品,年网销额2亿元以上。四是火烧木电商。全县发展火烧木制品网店600多个,年网络零售额3亿元以上,全县火烧木制品的网上销售额占到全网的7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火烧木实木家具生产中心和网销基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国家到底有没有在乎我们这些真正贫困的人们”

近年来,眉山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实践“五到位七到户三转移四托管”的精准扶贫“眉山模式”,超额完成省定脱贫目标,被评为全省四大片区外唯一的扶贫工作先进市。

“除了感谢我也讲不出啥子大道理,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些的人才晓得国家到底有没有在乎我们这些真正贫困的人们。”这是受益于脱贫致富定点帮扶的毛建洪说出的一番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四川省眉山市委确定的“开放发展攻坚年”。近年来,眉山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紧扣“重中之重”,坚持“四个优先”发展,积极探索实践“五到位七到户三转移四托管”的精准扶贫“眉山模式”,超额完成省定脱贫目标,被评为全省四大片区外唯一的扶贫工作先进市。

瓦屋山复兴村:脱贫致富在前头

十年前的洪雅县复兴村可能从未想过,梦里的阳光也能真正地照进现实。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贫困村一样,虽然森林覆盖率高达96%,产出特色竹笋和优质茶叶,可惜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十分闭塞,再加上缺少宣传、与外界沟通较少,使得旅游文化等绿色产业发展缓慢。

说到复兴村,不能不提到的一个人是毛建洪。看到毛建洪的时候,他正站在“眼镜农家乐”的标牌下,乐呵呵地和大家打着招呼,没有了生活和资金压力的毛老板看起来也是面色红润,幸福的气色藏不住。

说起往事,毛建洪有些激动,作为复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眼睛先天性黄斑病变几乎看不见事物,不仅毛建洪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的毛老父亲、一双儿女都需要毛建洪的妻子来照顾,导致无法外出务工,整个家庭收入来源不稳定,生活的重担压得毛建洪喘不过气,乌云弥漫在这个平凡的小家庭上。

2014年是个转折点:复兴村成为洪雅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的人民银行洪雅县支行定点帮扶村。短短五年时间内,毛建洪就成为了省级脱贫先进典型人物。这也得益于洪雅支行对毛建洪一家量身打造的脱贫“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是每个月两次上山输送粮油物资,保障毛家以及其他贫困户最基本的生活饮食问题。

第二步是得益于毛建洪家极佳的地理位置,洪雅支行协助毛建洪开办了具有复兴村特色的绿色农家乐。

最后第三步是不仅对毛建洪一家进行金融上的支持,还对农家乐经营路线进行指导和帮助,协调瓦屋山镇政府请来水产养殖、农家乐经营专家进行现场上课培训,在发展农家乐自身实力的同时,利用云闪付、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线上形式进行宣传,并积极推动复兴村与成都美途假日旅游等公司的合作,为复兴村打出名声,增加客流量。

短短几年,复兴村经历沧海桑田,几十家农家乐交错在山林之间,让游客不仅能更近距离地触摸瓦屋山这一生态氧吧,更能体验到独特的羌族民族传统。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复兴村农家乐产业直接带动就业85人,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10000元。

将军镇宝子山:“挂在大山上的村庄”日子天天向上

和瓦屋山复兴村类似的脱贫村,还有洪雅县将军镇保坪村,小名叫“宝子山”。这里,小弯连大弯,小山连大山,山林俊俏,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是第四批四川省级传统村落。全村13个村民小组3260多人;有贫困户60户,175人分布在幅员11.36平方公里的丘山区。

登上宝子山,从海拔560米处的黄猫岗藤椒基地到海拔近1200米的烂田子茶叶基地,从与村组干部摆谈到易地搬迁户家中联系,感受到这个“挂在大山之上”的村庄发生的新变化。

藤椒基地就在黄猫岗的山坳口道路左侧的山坡上。该村在2018年种植150多亩藤椒的基础上,去年又将争取到的乡村振兴先行村项目60余万元,连片发展藤椒150亩。仅在发展藤椒产业中,每户贫困户每年就分红300元,并且优先请贫困户在抱团基地务工,增加收入。“每个月能拿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正在该基地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学安笑呵呵地说到,比起自己种植,在基地务工收入更稳定,也不承担种植风险,合作社盈利后还能得到奖励分红。

要发展,先修路——4年前,通往宝子山的通村水泥路仅3米宽,对方来车隔很远就要停下找错车的地方。如今,不仅加宽后的道路再不愁错车的问题,而且在“挂壁天路”的对面新建了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这条新路,是争取道路建设资金200余万元,实施的‘挂壁天路’段避险改道工程项目。”将军镇党委书记刘亚伦介绍。新路解决了100多名群众的安全出行和2000亩竹木运输问题。并争取项目资金加宽道路17.4公里,初步形成村内公路环线。目前,全村户通路达到96%以上,同时还争取200余万元建成自来水厂,争取25万修建提灌站……

62岁的王开银,是保坪村13组的脱贫户。中午时分,王开银正在易地搬迁的新房里准备午饭。王开银家是当地因病致贫的典型:他和妻子、女儿都有癫痫,84岁高龄的父亲患有慢性病,兄弟也有高血压。              

2018年,王开银家通过易地搬迁、资助等途径,筹集资金20多万元住进了三宝社区集体安置房屋,一家人从昔日低矮潮湿的危房搬进新房。全家还落实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和残疾人政策帮扶。王开银在一个家具厂守大门,一个月1200元的收入补贴家用,女儿也在三宝社区的一个饭店找到了工作。 “说实话,要不是托党和政府的福,我家这辈子都住不起这么好的房子。”王开银满脸笑容地感叹。与王开银家一样通过易地搬迁政策改变生活的还有周华付等15户。

青神:入选“阿里巴巴淘宝镇” 打造全国知名电商县

长期以来,青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早在2012年,前瞻性地作出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全国知名电商县”的战略部署,依托2015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走出了一条电商促产业蓬勃发展的成功之路。目前,全县共发展网店2500多个,电商企业140多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创造就业岗位10000多个,以竹制品为主的特色电商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双十一”,全县网络零售额达3.25亿元,同比增长76%。2019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5.96亿元,网络零售额14.3亿元,同比增长22%,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青神电商发展指数居全省第2位,电商应用指数居全省第1位,是四川省首个电商顺差县,2019年青城镇入选“阿里巴巴淘宝镇”。尹力省长,李云泽副省长先后莅临青神调研电商产业发展情况,对青神县电商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7年、2018年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微信公众号两次刊发经验文章,宣传推广青神综合示范工作经验和成效。

说到青神电商产品,一是竹制品电商。全县发展竹制品网店300多个,年网上销售额5亿元以上。2016年,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斑布牌”竹原浆生活用纸触网电商,实现网络销售额6000多万元,2019年网销额突破7亿元。二是腊制品电商。全县发展腊制品网店300多个,2019年网上销售额1.8亿元以上。2016年10月,杨大爷品牌从成都入驻青神,当年实现网销额3800多万元,2018年、2019年网销额均将超过6000万元,全网腊制品品类排名第一。三是晚熟柑橘电商。全县发展晚熟柑橘网店300多个,探索出“山上观光摘果,山下体验尝鲜,产品快递到家”水果消费新时尚,爱媛、不知火、耙耙柑成为爆款畅销产品,年网销额2亿元以上。四是火烧木电商。全县发展火烧木制品网店600多个,年网络零售额3亿元以上,全县火烧木制品的网上销售额占到全网的7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火烧木实木家具生产中心和网销基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