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从华为和阿里巴巴跳槽到微软的员工,近日遭到了微软的内部抵制。
这是微软苏州某团队的一次自发行为。据他们表示,由于华为和阿里来的员工时常“比赛加班”,甚至“半夜在工作群互发消息”,给团队带来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加班文化,破坏规则,恶性竞争。他们因此在工作之余开发了Hackathon项目,可以每晚检测部门内部人员晚上还在加班并提出警告。
此番争执,正是国内互联网企业被诟病已久的“996”(每日9时上班,晚上9时下班,一周工作6天)文化与以外企为代表的“工作生活平衡”文化的一次显性交锋。
阿里和华为,两家国内巨头企业,皆以全员盛行加班著称。据阿里的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在公司整个氛围影响下,几乎所有人都是自愿加班,到下班时间,根本没有人走。“第一波加班的通常会在晚上8点左右离开,这是下班最早的一群人。还有不少人会坚持到凌晨,甚至半夜两三点。”他说。
华为的加班风气则更是由来已久,在华为心声社区,还有知乎、脉脉等程序员较多的网络社区,华为员工吐槽公司加班,甚至因为加班严重选择离职的案例比比皆是。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微软中国一直践行着“工作生活平衡”的职场信条。一位新入职微软的员工曾在虎扑上戏谑地写道,“来微软工作三周了,我想说,在这样的公司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这里是大家想象不到的轻松。”
这一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引发了不小的舆论风波。有不少网友对此次抵制表达了附议,认为这种行为拖累了原本健康的职业风气,并不是为了工作本身而加班,而是形式主义的“找班加”。
“为什么说是阿里行为?并不单指这些人是从阿里过来的,国外的互联网公司也不缺乏拼命的人。自己一个人默默奋斗就行了,别在工作时间外骚扰同事……最近微软来了很多这些人,把氛围搞得很差,特别是那些工资低的加班狂,恶意拉低了市场价。”
有些网友提议称,这些加班狂可以下班后将工作带回家做,“在公司呆着不走,还在休息时间在工作群圈这个圈那个,除了带坏风气还能干嘛。”
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企业作为逐利机构,处于两种完全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加班带来的收益大相径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各自的职业文化选择。作为行业技术垄断性巨擘的微软,各项机制、岗位设置均已成熟,员工按部就班,足以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盈利。
而作为国内处于上升期的互联网企业,华为和阿里则更为崇尚“狼性机制”,产品高速迭代的背景下,策略无外乎是以最小的人力成本推动最大化的工作产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