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正日益强化。
埃森哲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今天发布的《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资源环境成本高达GDP的12.3%,能源安全、水资源保障、环境承载力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
该报告覆盖中国100个样本城市,以埃森哲“新资源经济指数”为核心分析工具,从城市经济效益、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以及针对未来发展的支撑能力三个维度,综合评估了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石敏俊介绍,新资源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低资源消耗、低环境负荷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报告公布了2015“新资源经济指数”城市排名,并将城市排名与2013年首次公布的“新资源经济指数”城市排名作比较。报告称,深圳市蝉联榜首,由于产业结构及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其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从2013年的第10位跃升至第1位;北京和上海则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分别列第19位、第18位;台州、广州、福州、沈阳得益于环境效益、环境质量及低碳发展水平的进步,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得到较大提升;烟台、杭州、大连、合肥、长沙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则明显下降,环境支撑能力的欠缺已成为这些城市长期发展的制约因素。
报告发现,与2013年相比,尽管中国城市的综合得分普遍因经济实力提升而有所增加,但各级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都有明显下降。空气污染和水质恶化问题首当其冲,大城市的环境退化现象尤其突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仍在恶化,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面临窘境。沿海城市尽管保持了传统经济优势,但资源环境符合总量过大,资源保障能力下降。
雾霾这一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正迫使中国重新思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报告显示,雾霾强度与经济密度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曲线: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PM2.5浓度会随之升至峰值;而当城市进一步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PM2.5浓度会随着服务业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回到较低水平。
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董事总经理李广海表示,“因此,实现城市结构转型是解决雾霾的重要一步。”
同时,随着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片面竞争经济扩张速度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引发了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失衡。报告显示,在目前的中国五大城市群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综合表现尚可,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偏差最为显著;成渝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在经济方面明显落后,需要在兼顾环境的前提下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京津冀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最差,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使巨额环保投入取得实效。
报告针对城市群指出,虽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给区域内其他城市带来新机遇,但出于核心的特大城市在自身增长模式尚未完成转型、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没有显著改善、发展能力仍限于应付本地事务的情况下,其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固有问题也很可能向区域内的其他较小城市转移。
“城市群需要共同发展,不能只做产业的转移。”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转移,李广海称,如果在产业迁移的过程中,北京没有把相应的环境治理的配套同时向其他城市迁移,那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其他城市也会被传染“大城市病”。
“区域中心城市必须首先重新审视自身定位,积极抓住与周边城市的协同转型机会以创新发展能力为基石稳步落实转型战略,并带动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在整个城市群中的良性循环。”石敏俊说。
报告还发现,“互联网+”发展应用情况越好的城市,其经济绩效越好、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越高、发展能力越强。
李广海介绍,“互联网+”这种依托数字技术带来的增长,是通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的。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有助于中国规避城镇化和工业化传统道路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巨大环境成本。
“我们呼吁城市和企业的管理者把互联网+与新资源经济模式作为同等重要的战略出发点,建立创新的合作伙伴,共同改善中国城市的宜居性和综合竞争力。”李广海认为,“互联网+”这种低资源消耗、低环境负荷的经济转型,正是破解中国城市的“经济-资源-环境”的三角困境的唯一出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