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联储加息“刀下鬼”?人民币十连跌再创贬值新纪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联储加息“刀下鬼”?人民币十连跌再创贬值新纪录

美元加息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因中美利差正向着有利于美元的方向转换,而利差是汇率的根本驱动力。在CFETS指数推出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势必加大,美元加息带来的美元强势可能进一步放大人民币的波动率。

哪项资产是美联储加息后的最大“失意者”?在隔夜,这一答案可能是跌幅最大的油价,但在今日,人民币受到的威胁显然更为明显。虽然汇率的波动无法与商品相提并论,但人民币日内依然创下了多项跌幅的新纪录。其中,在岸人民币今日录得日线十连跌,创下了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以来最长连跌纪录,离岸人民币亦重挫近300点。

行情数据显示,截止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4837,刷新四年半新低,较昨日收盘价跌逾100点。人民币中间价继续下调,报6.4757,昨日中间价报6.4626。

离岸人民币大幅走弱,目前跌近300点,跌破6.55关口,报6.5541。两岸价差扩大到700点。

交易员称,美联储如期加息人民币如期走贬,市场并无惊喜。在岸市场一直有大行结汇支撑,尾盘撤走后强购汇再度压低人民币。

他们并指出,由于昨夜美元升值后欧元日元贬值,人民币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升值,今日贬100点属正常。年底预计美元指数将横盘整理,但明年看贬人民币的预期很浓。由于央行引导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加之年底购汇需求较强,预计12月银行结售汇逆差还将扩大。

 

一股份行交易员称,“不只是美联储加息,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调高了100多点,央行继续引导人民币贬值,后来发现再往上买的话央行会出来干预,大家就不往上买了,或者慢慢买,市场在这个位置就逐渐出清了。”

 

一外资行交易员称,“如果年底破6.5信号不太好,这样今年就贬值近5%。6.5是一个蛮重要的心理防线,如果破了明年就奔6.7了,感觉年底央行还是会守一守。”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周四公布,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548亿美元,较上月的201亿美元大增1.7倍。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434亿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114亿美元。

人民币重挫背景探究:惨成美联储加息“刀下鬼”?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0.25%-0.50%,这是联储9年多以来首次加息,自2008年底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奉行的超低近零利率政策作古,正式标志着美国经济完全进入健康增长的新时期。联储的最新决策完全符合市场主流预期。

美联储的最新经济评估如下:10月会议以来的资讯表明,经济保持着温和增长;近几个月来的家庭开支和企业固定投资稳固攀升,房地产领域进一步改善,但净出口依然疲软;一系列劳动力市场的指标进一步改善,其中包括就业持续增长和失业率持续下降;基于市场的薪酬增长指标依然较低,一些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略有下降。

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利率不会追随美联储加息走高,因此当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不可避免地被市场进一步看空。

更为敏感的是,美国结束长期超低利率时代,适逢中国经济增速降至25年来最弱时期。中国央行连续降准、降息,试图放宽流动性,刺激增长。包括中信证券固收研究首席分析师在内的数位市场人士表示,美国加息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及资本外流压力将持续存在,将削弱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效果。

招商银行刘东亮就表示,加息后中美利差转向利好美元。他指出,

美元加息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因中美利差正向着有利于美元的方向转换,而利差是汇率的根本驱动力。在CFETS指数推出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势必加大,美元加息带来的美元强势可能进一步放大人民币的波动率。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分析师管清友和李奇霖近日也撰文指出,

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会加剧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从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时代,但波动的中枢在不断贬值。2014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平均6.16,2015年已贬到6.47。未来几年的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继续贬值。

洛克菲勒公司首席策略师张致铭称,

目前市场预期是未来几年人民币会缓慢贬值取向,也要取决于美金升值速度。如果美金成长太快,人民币一起升值,对人民币出口压力太大。但如果对欧元、日元不怎么成长的话,人民币贬值的压力相对小。整体,每年3%对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影响会利于出口。过去10年,人民币已经升值很多,目前各国都在货币战争都在贬值,人民币如果贬值也是合理的。

农银国际驻香港联席研究主管林樵基表示,

在中国经济放松货币政策之际,美国上调利率,这意味着资金会加速外流。他说,由于中国经济趋势持续下行,人民币承压。

外患背后恐还有内忧!中间价暗藏央行默许贬值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美联储加息的威胁外,目前人民币还存在不少的内忧。一方面,市场对于中国央行年末这段时间继续采取降准等宽松措施留有预期,另一方面近期中间价的持续下调也暗藏央行默许人民币贬值的信号。

目前,人民币中间价跟随即期汇价收弱已连续第九天调降,市场正逐步适应中间价弱势“新常态”。仔细观察二者的关系可以发现,自12月以来,当天中间价定价均位于前日收盘价的强方,彼时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该规律体现央行并未主动引导汇率贬值。而这个态势在昨天被打破,且今日更加凸显。

分析人士认为,中间价较前日收盘价弱是人民银行允许人民币贬值信号。虽然在“8.11汇改“时人民银行表示中间价今后将参考市场供求以及前日收盘价,但人民币中间价的定价仍被视为每天央行与市场沟通及传递信号的方式。

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757,比昨日收盘价弱24点,周三中间价报6.4626,比前日收盘价弱16点。然而在12月1日至15日,每天人民币中间价都比前日收盘价要强。

瑞典SEB银行策略师Sean Yokota在采访中表示,

今天人民币中间价比昨日收盘价要弱是非常重要的信号,这表明央行愿意让位于市场力量并允许人民币进一步走贬。此前,我曾担心人民银行会在美联储加息及隔夜美元走强后维稳汇率。

对于中间价的信号,汇丰环球研究高级外汇策略师王菊在电话采访中表示,

12月初中间价比前日收盘价要强,当时人民银行并没有“主动”允许贬值。但自昨天开始,可能是央行感受到离岸市场美元买盘减弱,所以在在岸市场进一步放手,抓住窗口时期缩窄境内外价差。随着境内放手后离岸人民币再次走弱,想收窄两地价差并非易事。

警钟或已长鸣!人民币若再剧贬将令市场大受冲击?

目前,人民币的贬值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西方交易员的关注。路透社周四就指出,如果你想找出明年全球汇市的重大风险,最明显的就是人民币贬值幅度超过预期。在过去一个月各家机构公布的琳琅满目的2016年前景报告中,多数大银行都预计未来12个月人民币贬值5%-7%。

有部分银行称,基于中国当局可能考虑需要刺激出口以及提高竞争力,或是中国民众希望将更多储蓄资金移往国外,这些因素可能很容易就引发人民币加速贬值,或甚至10%以上的贬幅。这又会反过来刺激更多资金流出中国,退出中国相关投资,带动韩国、马来西亚或台湾货币贬值,对中国经济成长续航力带来更多疑问,而偏偏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对于蹒跚前行的全球经济至关重要。

法国兴业银行驻伦敦的全球利率和外汇策略主管Vincent Chaigneau称,“风险在于人民币的这波贬值可能变得不那么有序,我认为未来一年跌至6.80还算有序,但若三个月内就跌到这个价位就有点太快了。”

大跌之后可能发生什么事,或许8月11日中国意外让人民币一口气贬值3%可以做为借镜。当时全球市场大为动荡,而不到几天后上证指数便陷入股灾,美股也创下四年来最大跌幅。

尽管中国稳步向西方资金打开通往其股债市的道路,但今年也显示,其准备中止数以万亿美元计国内储蓄流向国外。对于投机性投资者的一个大问题,是这个大坝什么时候可能决堤,以及什么时候情况会超出中国央行的控制。

此外,若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贬值,中国竞争力随之提升,则亚洲其他大型制造业者可能做出相对回应,好保有去年本币贬值后所取得的竞争优势。对于实际情势是否会这样发展,各界看法不一。瑞银集团指出,马币及印尼卢比可能会走贬,而摩根大通则认为台币和坡元将下滑。

丹麦盛宝银行(Saxo Bank)投资长Steen Jakobsen表示,“我认为当局至少会引导人民币贬值10%,这只会让人民币兑其他亚币回到去年的水准,因此肯定还会有更大幅度的贬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美联储加息“刀下鬼”?人民币十连跌再创贬值新纪录

美元加息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因中美利差正向着有利于美元的方向转换,而利差是汇率的根本驱动力。在CFETS指数推出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势必加大,美元加息带来的美元强势可能进一步放大人民币的波动率。

哪项资产是美联储加息后的最大“失意者”?在隔夜,这一答案可能是跌幅最大的油价,但在今日,人民币受到的威胁显然更为明显。虽然汇率的波动无法与商品相提并论,但人民币日内依然创下了多项跌幅的新纪录。其中,在岸人民币今日录得日线十连跌,创下了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以来最长连跌纪录,离岸人民币亦重挫近300点。

行情数据显示,截止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4837,刷新四年半新低,较昨日收盘价跌逾100点。人民币中间价继续下调,报6.4757,昨日中间价报6.4626。

离岸人民币大幅走弱,目前跌近300点,跌破6.55关口,报6.5541。两岸价差扩大到700点。

交易员称,美联储如期加息人民币如期走贬,市场并无惊喜。在岸市场一直有大行结汇支撑,尾盘撤走后强购汇再度压低人民币。

他们并指出,由于昨夜美元升值后欧元日元贬值,人民币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升值,今日贬100点属正常。年底预计美元指数将横盘整理,但明年看贬人民币的预期很浓。由于央行引导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加之年底购汇需求较强,预计12月银行结售汇逆差还将扩大。

 

一股份行交易员称,“不只是美联储加息,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调高了100多点,央行继续引导人民币贬值,后来发现再往上买的话央行会出来干预,大家就不往上买了,或者慢慢买,市场在这个位置就逐渐出清了。”

 

一外资行交易员称,“如果年底破6.5信号不太好,这样今年就贬值近5%。6.5是一个蛮重要的心理防线,如果破了明年就奔6.7了,感觉年底央行还是会守一守。”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周四公布,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548亿美元,较上月的201亿美元大增1.7倍。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434亿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114亿美元。

人民币重挫背景探究:惨成美联储加息“刀下鬼”?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0.25%-0.50%,这是联储9年多以来首次加息,自2008年底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奉行的超低近零利率政策作古,正式标志着美国经济完全进入健康增长的新时期。联储的最新决策完全符合市场主流预期。

美联储的最新经济评估如下:10月会议以来的资讯表明,经济保持着温和增长;近几个月来的家庭开支和企业固定投资稳固攀升,房地产领域进一步改善,但净出口依然疲软;一系列劳动力市场的指标进一步改善,其中包括就业持续增长和失业率持续下降;基于市场的薪酬增长指标依然较低,一些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略有下降。

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利率不会追随美联储加息走高,因此当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不可避免地被市场进一步看空。

更为敏感的是,美国结束长期超低利率时代,适逢中国经济增速降至25年来最弱时期。中国央行连续降准、降息,试图放宽流动性,刺激增长。包括中信证券固收研究首席分析师在内的数位市场人士表示,美国加息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及资本外流压力将持续存在,将削弱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效果。

招商银行刘东亮就表示,加息后中美利差转向利好美元。他指出,

美元加息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因中美利差正向着有利于美元的方向转换,而利差是汇率的根本驱动力。在CFETS指数推出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势必加大,美元加息带来的美元强势可能进一步放大人民币的波动率。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分析师管清友和李奇霖近日也撰文指出,

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会加剧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从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时代,但波动的中枢在不断贬值。2014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平均6.16,2015年已贬到6.47。未来几年的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继续贬值。

洛克菲勒公司首席策略师张致铭称,

目前市场预期是未来几年人民币会缓慢贬值取向,也要取决于美金升值速度。如果美金成长太快,人民币一起升值,对人民币出口压力太大。但如果对欧元、日元不怎么成长的话,人民币贬值的压力相对小。整体,每年3%对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影响会利于出口。过去10年,人民币已经升值很多,目前各国都在货币战争都在贬值,人民币如果贬值也是合理的。

农银国际驻香港联席研究主管林樵基表示,

在中国经济放松货币政策之际,美国上调利率,这意味着资金会加速外流。他说,由于中国经济趋势持续下行,人民币承压。

外患背后恐还有内忧!中间价暗藏央行默许贬值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美联储加息的威胁外,目前人民币还存在不少的内忧。一方面,市场对于中国央行年末这段时间继续采取降准等宽松措施留有预期,另一方面近期中间价的持续下调也暗藏央行默许人民币贬值的信号。

目前,人民币中间价跟随即期汇价收弱已连续第九天调降,市场正逐步适应中间价弱势“新常态”。仔细观察二者的关系可以发现,自12月以来,当天中间价定价均位于前日收盘价的强方,彼时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该规律体现央行并未主动引导汇率贬值。而这个态势在昨天被打破,且今日更加凸显。

分析人士认为,中间价较前日收盘价弱是人民银行允许人民币贬值信号。虽然在“8.11汇改“时人民银行表示中间价今后将参考市场供求以及前日收盘价,但人民币中间价的定价仍被视为每天央行与市场沟通及传递信号的方式。

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757,比昨日收盘价弱24点,周三中间价报6.4626,比前日收盘价弱16点。然而在12月1日至15日,每天人民币中间价都比前日收盘价要强。

瑞典SEB银行策略师Sean Yokota在采访中表示,

今天人民币中间价比昨日收盘价要弱是非常重要的信号,这表明央行愿意让位于市场力量并允许人民币进一步走贬。此前,我曾担心人民银行会在美联储加息及隔夜美元走强后维稳汇率。

对于中间价的信号,汇丰环球研究高级外汇策略师王菊在电话采访中表示,

12月初中间价比前日收盘价要强,当时人民银行并没有“主动”允许贬值。但自昨天开始,可能是央行感受到离岸市场美元买盘减弱,所以在在岸市场进一步放手,抓住窗口时期缩窄境内外价差。随着境内放手后离岸人民币再次走弱,想收窄两地价差并非易事。

警钟或已长鸣!人民币若再剧贬将令市场大受冲击?

目前,人民币的贬值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西方交易员的关注。路透社周四就指出,如果你想找出明年全球汇市的重大风险,最明显的就是人民币贬值幅度超过预期。在过去一个月各家机构公布的琳琅满目的2016年前景报告中,多数大银行都预计未来12个月人民币贬值5%-7%。

有部分银行称,基于中国当局可能考虑需要刺激出口以及提高竞争力,或是中国民众希望将更多储蓄资金移往国外,这些因素可能很容易就引发人民币加速贬值,或甚至10%以上的贬幅。这又会反过来刺激更多资金流出中国,退出中国相关投资,带动韩国、马来西亚或台湾货币贬值,对中国经济成长续航力带来更多疑问,而偏偏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对于蹒跚前行的全球经济至关重要。

法国兴业银行驻伦敦的全球利率和外汇策略主管Vincent Chaigneau称,“风险在于人民币的这波贬值可能变得不那么有序,我认为未来一年跌至6.80还算有序,但若三个月内就跌到这个价位就有点太快了。”

大跌之后可能发生什么事,或许8月11日中国意外让人民币一口气贬值3%可以做为借镜。当时全球市场大为动荡,而不到几天后上证指数便陷入股灾,美股也创下四年来最大跌幅。

尽管中国稳步向西方资金打开通往其股债市的道路,但今年也显示,其准备中止数以万亿美元计国内储蓄流向国外。对于投机性投资者的一个大问题,是这个大坝什么时候可能决堤,以及什么时候情况会超出中国央行的控制。

此外,若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贬值,中国竞争力随之提升,则亚洲其他大型制造业者可能做出相对回应,好保有去年本币贬值后所取得的竞争优势。对于实际情势是否会这样发展,各界看法不一。瑞银集团指出,马币及印尼卢比可能会走贬,而摩根大通则认为台币和坡元将下滑。

丹麦盛宝银行(Saxo Bank)投资长Steen Jakobsen表示,“我认为当局至少会引导人民币贬值10%,这只会让人民币兑其他亚币回到去年的水准,因此肯定还会有更大幅度的贬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