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华阴老腔:黄土地上一声喊 人间世上十分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华阴老腔:黄土地上一声喊 人间世上十分情

要传承,更要创造。重拾文化信仰,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而华阴老腔现在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使得谭维维的表演更有意义。

《中国之星》现场:谭维维挥舞着铜钹,敲响这段惊世表演:“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块石头是华山……”同台的5位华阴老腔老艺人操着木凳、砖头、二胡,哐仓哐仓地奏起乡土气息浓重的民乐,嘴里喊唱着:“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鼓点交叠,谭维维怒吼出带着撕裂质感的高音——《给你一点颜色》,观众瞬间沸腾!

这段表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荡气回肠、余音缭绕,堪称完美。让崔健“感受到了摇滚与黄土、农村与城市带来的震撼”,被称为“教科书级的中国摇滚乐”。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谭维维,再一次震惊了我,华阴老腔,再一次震惊了世人。

华阴老腔是以陕西省华阴市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汉族皮影戏曲剧种,是华阴县双泉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动作粗犷豪放,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世代流传,久演不衰。这种近乎原始、苍凉悲壮的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摇滚乐”。

而与秦腔这一堪称“中国戏剧之源”的剧种相比,华阴老腔从西汉诞生,到与皮影结合,多年来始终局限于家族戏这个范畴。因与皮影互为载体,长久以来,建制也只限于五人,每个人身兼多能,说戏的边弹月琴边唱,他同时还要操持堂鼓、手锣、云锣、干鼓,唱戏的主唱,其它四人帮腔,为人物上场呐喊、助威,这种形式,也与秦腔的舞台演出大有不同。

从乐器而论,早期秦腔,以“筝”为主,当年的美女罗敷,就是弹着一曲秦筝,演绎了一曲陌上桑,如今秦筝的地位已经被板胡代替。而皮影老腔主打乐器一直为月琴(多是自制,六个板子拼成,又称六角琴,三根弦为羊皮弦,可自行调音)。月琴是老腔的灵魂乐器,起到领班之用。

秦腔是戏,有生旦净丑,有宗师流派,有戏曲的一切要素。老腔是皮影的配角,几乎算是中国最小的戏曲,从幕后走到台前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对于老腔的艺人来说,唱好了就唱,唱不好就回家种地,刘欢称:“每一个音掉在地上,都能冒出烟儿来”正是这种原汁原味的表演,接地气的表演,更具有别样的震撼力。

由于是“家族戏”,最初老腔的流传很有限,直至参演林兆华的话剧《白鹿原》,老腔才一下子被带火。据老腔表演者之一的张喜民介绍,为了把陕西当地特色加入话剧《白鹿原》,2005年时,林兆华、陈忠实,还有濮存昕,在西安轮着看了秦腔、迷糊、老腔、汉中梆梆等戏种。

几番考量之后,他们决定让老腔加入《白鹿原》剧组的表演。而在电影《白鹿原》中,导演也曾用不小的篇幅展现过这一民间艺术。2005年,老腔从皮影的形式转为台前的表演形式。2006年,华阴老腔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谭维维合作火爆之后,张喜民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比过去受到关注多了,也接到不少演出邀约,谈到“外界呼吁老腔上春晚”一事,张喜民憨厚地笑着说:“不强求,人家让上就上,不让上咱也不想那事。”

正如老腔艺术家们在舞台上所说“我们有事就出去演出,没事的时候就在农村干活,特别是这个老腔,是一个村的戏曲,就那一村的人唱这个老腔,后来才慢慢传下来。城市的人不久前才知道。”

老腔的知名度有限,了解华阴老腔的人还是很少很少,能够领略到它的魅力或者说能够欣赏这种戏曲形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尤其在部分人听来它不那么顺耳,甚至有些聒噪,想要焕发光彩,凭一己之力很难。

华阴老腔现在处于濒危状态,老腔艺人中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已经61岁,传承人却屈指可数,有时费了很大的劲,年轻人来学的却很少很少。此次,老腔和摇滚乐结合的表演形式获得一片赞誉,不管风评如何,这种跨界,是对传统戏曲剧种推广和保护的一次成功尝试,后续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所以,谭维维的这次表演,有意思,更有意义。

黄土地除了秦腔老腔,还有汗调(又叫土二黄)数眉户、曲子、碗碗腔,富平阿宫腔,商洛花鼓戏……不仅如此,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剧种曲种,如藏剧(没有剧本,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很正常)、白剧、壮剧、漫瀚剧(蒙古剧) 、侗剧、彝剧、苗剧、布依剧、傣剧、新城戏(满族)等。

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少数民族的乐器达500余种,有拉奏、吹奏、弹奏和击奏等类别,每种乐器都充满了丰富的表现性。在这些各有特色的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不同风格的乐曲类型,比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和“纳格拉”,土家族的“打溜子”,纳西族的“白沙细月”,还有苗族、壮族、彝族、侗族、瑶族、拉祜族的“芦笙乐”和“铜鼓乐”也非常有名,这些,都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有了民族底气,有了文化底蕴,才不会迷失方向,不会丧失本色。何况,传承和发扬,不仅让枯树逢春,也让新树大放异彩,这就是1+1>2的道理,这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道理。

要传承,更要创造。重拾文化信仰,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华阴老腔:黄土地上一声喊 人间世上十分情

要传承,更要创造。重拾文化信仰,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而华阴老腔现在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使得谭维维的表演更有意义。

《中国之星》现场:谭维维挥舞着铜钹,敲响这段惊世表演:“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块石头是华山……”同台的5位华阴老腔老艺人操着木凳、砖头、二胡,哐仓哐仓地奏起乡土气息浓重的民乐,嘴里喊唱着:“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鼓点交叠,谭维维怒吼出带着撕裂质感的高音——《给你一点颜色》,观众瞬间沸腾!

这段表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荡气回肠、余音缭绕,堪称完美。让崔健“感受到了摇滚与黄土、农村与城市带来的震撼”,被称为“教科书级的中国摇滚乐”。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谭维维,再一次震惊了我,华阴老腔,再一次震惊了世人。

华阴老腔是以陕西省华阴市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汉族皮影戏曲剧种,是华阴县双泉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动作粗犷豪放,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世代流传,久演不衰。这种近乎原始、苍凉悲壮的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摇滚乐”。

而与秦腔这一堪称“中国戏剧之源”的剧种相比,华阴老腔从西汉诞生,到与皮影结合,多年来始终局限于家族戏这个范畴。因与皮影互为载体,长久以来,建制也只限于五人,每个人身兼多能,说戏的边弹月琴边唱,他同时还要操持堂鼓、手锣、云锣、干鼓,唱戏的主唱,其它四人帮腔,为人物上场呐喊、助威,这种形式,也与秦腔的舞台演出大有不同。

从乐器而论,早期秦腔,以“筝”为主,当年的美女罗敷,就是弹着一曲秦筝,演绎了一曲陌上桑,如今秦筝的地位已经被板胡代替。而皮影老腔主打乐器一直为月琴(多是自制,六个板子拼成,又称六角琴,三根弦为羊皮弦,可自行调音)。月琴是老腔的灵魂乐器,起到领班之用。

秦腔是戏,有生旦净丑,有宗师流派,有戏曲的一切要素。老腔是皮影的配角,几乎算是中国最小的戏曲,从幕后走到台前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对于老腔的艺人来说,唱好了就唱,唱不好就回家种地,刘欢称:“每一个音掉在地上,都能冒出烟儿来”正是这种原汁原味的表演,接地气的表演,更具有别样的震撼力。

由于是“家族戏”,最初老腔的流传很有限,直至参演林兆华的话剧《白鹿原》,老腔才一下子被带火。据老腔表演者之一的张喜民介绍,为了把陕西当地特色加入话剧《白鹿原》,2005年时,林兆华、陈忠实,还有濮存昕,在西安轮着看了秦腔、迷糊、老腔、汉中梆梆等戏种。

几番考量之后,他们决定让老腔加入《白鹿原》剧组的表演。而在电影《白鹿原》中,导演也曾用不小的篇幅展现过这一民间艺术。2005年,老腔从皮影的形式转为台前的表演形式。2006年,华阴老腔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谭维维合作火爆之后,张喜民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比过去受到关注多了,也接到不少演出邀约,谈到“外界呼吁老腔上春晚”一事,张喜民憨厚地笑着说:“不强求,人家让上就上,不让上咱也不想那事。”

正如老腔艺术家们在舞台上所说“我们有事就出去演出,没事的时候就在农村干活,特别是这个老腔,是一个村的戏曲,就那一村的人唱这个老腔,后来才慢慢传下来。城市的人不久前才知道。”

老腔的知名度有限,了解华阴老腔的人还是很少很少,能够领略到它的魅力或者说能够欣赏这种戏曲形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尤其在部分人听来它不那么顺耳,甚至有些聒噪,想要焕发光彩,凭一己之力很难。

华阴老腔现在处于濒危状态,老腔艺人中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已经61岁,传承人却屈指可数,有时费了很大的劲,年轻人来学的却很少很少。此次,老腔和摇滚乐结合的表演形式获得一片赞誉,不管风评如何,这种跨界,是对传统戏曲剧种推广和保护的一次成功尝试,后续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所以,谭维维的这次表演,有意思,更有意义。

黄土地除了秦腔老腔,还有汗调(又叫土二黄)数眉户、曲子、碗碗腔,富平阿宫腔,商洛花鼓戏……不仅如此,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剧种曲种,如藏剧(没有剧本,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很正常)、白剧、壮剧、漫瀚剧(蒙古剧) 、侗剧、彝剧、苗剧、布依剧、傣剧、新城戏(满族)等。

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少数民族的乐器达500余种,有拉奏、吹奏、弹奏和击奏等类别,每种乐器都充满了丰富的表现性。在这些各有特色的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不同风格的乐曲类型,比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和“纳格拉”,土家族的“打溜子”,纳西族的“白沙细月”,还有苗族、壮族、彝族、侗族、瑶族、拉祜族的“芦笙乐”和“铜鼓乐”也非常有名,这些,都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有了民族底气,有了文化底蕴,才不会迷失方向,不会丧失本色。何况,传承和发扬,不仅让枯树逢春,也让新树大放异彩,这就是1+1>2的道理,这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道理。

要传承,更要创造。重拾文化信仰,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