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田思奇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至今,全球累计感染病例已突破2000万,且单日新增病例仍屡创新高。与此同时,联合国就受疫情影响的粮食问题发出警告称,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的饥饿风险,预计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到目前为止,疫情对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影响“相对温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6月发布的《粮食展望》报告称,相比2007年-2008年的全球粮食价格危机,各国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现更佳,因为相比之下全球粮食生产前景良好,库存量高,国际粮食价格低,贸易基础广泛,进出口国家数量更多。
然而,尽管全球的食物足够所有人食用,但疫情引起经济增长显著下降,继而出现食物获取问题,人们获取充足或营养丰富食物的能力遭受打击,疫情发生前已经存在饥饿或其他危机的国家的处境尤为严峻。
联合国统计显示,因新冠疫情引发经济衰退,今年全球饥饿人数可能增加8000万到1.3亿。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8月10日发布的年度国际粮食安全评估报告也显示,其研究的76个中低收入国家中,疫情对GDP的冲击导致面临粮食不安全问题的人口数增加8350万人至8.4亿,占总人口的22%。
《科学》期刊文章指出,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几大支柱都带来影响:包括粮食供应、人们对食物的获取能力以及营养摄入等。
该文章分析称,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他们把70%的收入都花在食品上,这使得他们的食品安全特别容易受到收入冲击的影响。因此,当经济活动因为疫情封锁措施停摆,大量劳动力失业后,贫困家庭的粮食保障便难以实现。
另一项埃塞俄比亚的调查发现,当家庭食品消费量减少后,减少最多的种类也是营养最丰富的食品,比如水果、肉类、鸡蛋和乳制品。收入下降会迫使许多贫困家庭转向更多淀粉类主食充饥,降低了饮食多样性,健康风险升高。
与此同时,疫情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较小。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玉米、小麦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已实现高度机械化。但水果和蔬菜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人必须保持距离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欧洲等地季节性的外来劳工也因为边境管控措施陷入短缺,进而影响食品产量。
今年5月,为避免成熟的水果和蔬菜烂在地里,英国政府曾发起“为英国采摘”(Pick for Britain)行动,由查尔斯王子录制视频宣传,呼吁学生和暂时停职的人士加入收获农作物的行列。
即便是在粮食供应充足的国家,肉厂等食品加工厂的密集环境使得大量工人感染新冠病毒,工厂封锁导致相关产品供应紧张。由于美国多州疫情反弹,商店再次出现食品抢购潮,面粉、意大利面等食物库存也告急。
美国圣路易斯联储分析还表示,疫情以来,难以养家糊口的美国家庭数量“大幅”增长。6月初的统计发现,超过10%的美国家庭表示,他们有时或经常吃不饱。
国际供应链方面,许多国家会限制主要粮食出口来保障国内供应。刚刚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的黎巴嫩便因此遭受重创。
该国农业部门因政府腐败缺乏投资,进口粮食比在当地生产要便宜。重要主食小麦有高达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
然而受疫情影响,不少国家停止出口粮食,因此面临重大粮食危机风险。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宣布将向贝鲁特运送5万吨小麦粉,以稳定黎巴嫩的小麦供应。
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及市场司司长贝尔哈桑(Boubaker Ben-Belhassen)表示,新冠疫情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粮农组织所评估的所有粮食部门。从全球范围来看,食品商品市场的表现比许多其他部门更具韧性。
尽管如此,由于疫情挑战严峻,与之相关的不确定性巨大,国际社会仍须保持警惕,做好在必要时随时应对的准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