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人对于中国人上火这个中国特色怎么看?
上火:词根是火。
炎症:inflammation,词根也是火。
很多时候其实说的也是一回事。
比如牙龈出血多由牙龈炎或牙周炎引起,但在很多时候人们会告诉你,你“上火了”。
比如许多人视长痘为“上火”,而长痘本质上是与毛囊相关的炎症。
所以一般我向外国友人介绍上火的概念的时候,直接使用“inflammation”。
谭蔓茹:
非常奇怪,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从来没上过火,来中国以后偶尔就会听人讲上火这件事,然而就莫名其妙的我也开始会上火。。。以前怎么吃喝都没关系不会感觉有什么影响,现在巧克力或啤酒吃多了以后就不舒服,长痘,牙疼等等,不知道是气候不同的影响还是某种心理作用。
张白羊:
他们表示对加多宝的广告营销佩服的五体投地
无知的广东人曾想过,北方没有凉茶,北方人上火了怎么办
2、喝星巴克是不是步入上流社会的标志?
星巴克和iPhone明明是满大街都有的东西,却不知何故总是成为大家讽刺别人炫耀的靶子,屡屡中箭。如果这也能算进入上流社会,那门槛未免也太低了,让那些必须喝手冲的某某豆子的人们颜面往哪里搁?当然,面对这种直钩问题,智慧的知友是不会被钓起来的!看看大家如何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白如冰:
只喝不行,要能在星巴克谈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才算。
某某某:
要想步入上流社会你得加份浓缩才行(认真脸)
闫小粘:
你光喝不拍照谁知道你进上流社会了?记得要拍照。买个星巴克的马克杯,平时拿着,记得,logo冲外。
杨笛笛:
小时候我以为吃肯德基就是步入上流社会了。
小白:
我怀疑题主是costa派来的高级黑!!
3、如何看待不过50块的盗版手办?
买正版是尊重人家正版为此付出的你仅仅从一个产品上完全看不出来的全部心血。 他不仅仅是一个玩具。
知识产权,著作权,创作的心血,从平面变成立体的过程。原型师付出青春积攒的经验,他们的创意和制作方式,公司的运营,等等。
真正的差异在于版权(知识产权)。 你给钱买的不仅是东西,更是人形师的手艺动画的版权公司的版权等等。
秋月白:
对于手办这件商品,本身就是用来欣赏的,所以心理满足感尤为重要。从质量上说,盗版手办跟正版手办的质量差距还是蛮大的,盗版的自己藏着看还好,要是跟人家正版的一比就应该知道质量差了多少,自己也会羞耻的。
对于玩盗版手办,你一个人看着偷着乐无所谓。但拿出来炫耀或者反过来嘲讽买正版的就有些无耻了。
喵斯特:
买盗版的理由只有一个
这个邪神做的真牛
翻模还能把脸翻歪了
怎么做到的能把五官做的每一个都完美的不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这面相丑的有收藏价值
4、有哪些尴尬的人生阶段?
黄百合:
当你的阅历、见识、思想已经超越了整个家族和所有的故友,却还没完全破茧成蝶的那个阶段。
在我的消费水平跟不上我的审美水平的时候。同时,深感世界很大,钱包很小,哪也去不了的时候。
22岁生日的时候写的朋友圈:
这个阶段对于大多数学电影的孩子来说或许颇为尴尬,一方面审美以及对电影的好恶已经基本形成,但另一方面自身的创作能力及制作条件又达不到院线电影的水准。以至于骂着烂片,但又无力反驳那些脑残粉的“你行你上啊”的逻辑。可有同感?道阻且长,吾辈共勉。
令狐龙马:
似乎最尴尬的人生阶段,就是大学毕业以后,开始正式走进社会的这段时间(23-27岁),因为一般来说这个阶段你有大把的时间、精力,却很可能缺少投放的目标和规划,所以你会感觉到迷茫,彷徨,无所适从,整天听着别人说什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follow you heart”这种空泛却并没有什么卵用的废话,其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特别想要的那种,你不早就行动去了?还用别人来教你么?
5、哪些东西害人不浅?
1.手机 (排第一还是有理由的)
2.心太软
3.无节制的善良
4.弱爆了的自制力
5.贪心
6.所谓安全感
7.金钱
胡晓东:
一切的过“度”,不论表面上是恶习还是美德。
你面瘫叔:
成功学系列书籍
道德绑架。
“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爸妈放出这样的话来,你算是百口莫辩了。
“你怎么不给老人让座?!有没有良心?”——这话一说出口,你不管做什么,都免不了被扣上个“冷漠”的罪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