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股东减持禁令大限将至 哪些股票最可能被套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股东减持禁令大限将至 哪些股票最可能被套现?

在明年1月份减持禁令到期时,要特别回避一些股价已经接近今年上半年水平,甚至是创出新高的公司,谨防出现大股东套现冲击股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证监会于今年7月8日出台的股市维稳措施——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及高管(下称大股东)六个月内不得减持的规定将在2016年1月8日到期。投资者担忧,届时迎来“解禁”的大股东是否会掀起又一轮“减持潮”?

2015年上半年,指数一路狂奔的A股迎来史上最大规模“减持潮”。据Wind数据显示,7月8日之前的半年时间里,有1078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总变动方向为减持,涉及持股5%以上股东5253名,减仓参考市值合计4663.91亿元,这一数字是2014年全年减持金额的近一倍。

其中,减持股份数最多的10家公司分别为京东方(000725.SZ)、酒钢宏兴(600307.SH)、兴业银行(601166.SH)、南钢股份(600282.SH)、中国重工(601989.SH)、紫金矿业(601899.SH)、重庆钢铁(601005.SH)、庞大集团(601258.SH)、河北钢铁(000709.SZ)、民生银行(600016.SH)。

经界面新闻记者统计,上述时间段内,持股5%以上股东净卖出的股份数超过1亿的上市公司共有50家。其中,股票当前价(12月25日收盘价)高于此前减持均价的有14家,分别为兴业银行、中国重工、上海电气(601727.SH)、华联股份(000882.SZ)、华泰证券(601688.SH)、迪马股份(600565.SH)、东旭光电(000413.SZ)、国投新集(601918.SH)、吉电股份(000875.SZ)、东北电气(000585.SZ)、九龙山(600555.SH)、*ST中富(000659.SZ)、漳泽电力(000767.SZ)、嘉凯城(000918.SZ)。

这意味着上述股票的价格目前已基本恢复至7月前的“可减持”水准。这些公司的大股东此前的减持行为证明,他们认为在这一价格区间,股票是处于高估的。倘若上述股票股价在明年1月8日前的交易日不出现较大程度的回跌,持股5%以上股东将有理由在“解禁”后选择卖出部分股票。

对此,有分析人士提出,对于股价低的公司,如果大股东有减持诉求的话,不排除会有做高股价动力;相反,对于股价高的公司,大股东减持套现的动力就很强了。因此,在明年1月份减持禁令到期时,要特别回避一些股价已经接近今年上半年水平,甚至是创出新高的公司,谨防出现大股东套现冲击股价。

除了价格较高的股票,平安证券认为当前市场较为担心的是2016年1月8日以后部分定增解禁的压力,原因就在于这些定增项目在成立之时运用了杠杆,这种参与形式还相对比较传统,大部分是为了获取资本利益。监管机构的政策使得这种压力将在2016年1月之后集中释放。

统计显示,2015年7月8日至2016年1月8日,有187家上市公司的定增解禁,规模达到了2657亿元。其中,定增价低于当前收盘价的公司有30家,解禁定增规模约为281.92亿元。这些定增项目中,大概有1/3左右是向信托计划和资管计划发行,大概率定增参与者使用了融资杠杆。

但融通基金总体认为,目前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和,因此并不会出现太大规模的减持。历史数据同样显示,大股东减持对个股股价会带来一定的短期扰动,但不会影响市场的整体运行趋势。

据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介绍,历史上产业资本减持高峰共出现三次,2007年4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12月、2014年12月-2015年6月。恰恰在市场表现比较好时减持规模上升,而减持也没改变市场上涨的趋势。

他同时认为,禁令期内积压的限售股一次性释放的影响也并不大。2015年下半年,限售股解禁金额为1.24万亿,其中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比67%左右,则今年下半年来持股5%以上股东限售股解禁累计8300亿,1月8日一次性解禁。按当月减持金额占解禁金额的比例在15%以内计算,1月8日5%以上股东限售解禁后的减持金额1200亿左右,相比万亿的成交额,影响并不大。综合判断,市场风险偏好重新提升,春季行情已徐徐开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股东减持禁令大限将至 哪些股票最可能被套现?

在明年1月份减持禁令到期时,要特别回避一些股价已经接近今年上半年水平,甚至是创出新高的公司,谨防出现大股东套现冲击股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证监会于今年7月8日出台的股市维稳措施——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及高管(下称大股东)六个月内不得减持的规定将在2016年1月8日到期。投资者担忧,届时迎来“解禁”的大股东是否会掀起又一轮“减持潮”?

2015年上半年,指数一路狂奔的A股迎来史上最大规模“减持潮”。据Wind数据显示,7月8日之前的半年时间里,有1078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总变动方向为减持,涉及持股5%以上股东5253名,减仓参考市值合计4663.91亿元,这一数字是2014年全年减持金额的近一倍。

其中,减持股份数最多的10家公司分别为京东方(000725.SZ)、酒钢宏兴(600307.SH)、兴业银行(601166.SH)、南钢股份(600282.SH)、中国重工(601989.SH)、紫金矿业(601899.SH)、重庆钢铁(601005.SH)、庞大集团(601258.SH)、河北钢铁(000709.SZ)、民生银行(600016.SH)。

经界面新闻记者统计,上述时间段内,持股5%以上股东净卖出的股份数超过1亿的上市公司共有50家。其中,股票当前价(12月25日收盘价)高于此前减持均价的有14家,分别为兴业银行、中国重工、上海电气(601727.SH)、华联股份(000882.SZ)、华泰证券(601688.SH)、迪马股份(600565.SH)、东旭光电(000413.SZ)、国投新集(601918.SH)、吉电股份(000875.SZ)、东北电气(000585.SZ)、九龙山(600555.SH)、*ST中富(000659.SZ)、漳泽电力(000767.SZ)、嘉凯城(000918.SZ)。

这意味着上述股票的价格目前已基本恢复至7月前的“可减持”水准。这些公司的大股东此前的减持行为证明,他们认为在这一价格区间,股票是处于高估的。倘若上述股票股价在明年1月8日前的交易日不出现较大程度的回跌,持股5%以上股东将有理由在“解禁”后选择卖出部分股票。

对此,有分析人士提出,对于股价低的公司,如果大股东有减持诉求的话,不排除会有做高股价动力;相反,对于股价高的公司,大股东减持套现的动力就很强了。因此,在明年1月份减持禁令到期时,要特别回避一些股价已经接近今年上半年水平,甚至是创出新高的公司,谨防出现大股东套现冲击股价。

除了价格较高的股票,平安证券认为当前市场较为担心的是2016年1月8日以后部分定增解禁的压力,原因就在于这些定增项目在成立之时运用了杠杆,这种参与形式还相对比较传统,大部分是为了获取资本利益。监管机构的政策使得这种压力将在2016年1月之后集中释放。

统计显示,2015年7月8日至2016年1月8日,有187家上市公司的定增解禁,规模达到了2657亿元。其中,定增价低于当前收盘价的公司有30家,解禁定增规模约为281.92亿元。这些定增项目中,大概有1/3左右是向信托计划和资管计划发行,大概率定增参与者使用了融资杠杆。

但融通基金总体认为,目前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和,因此并不会出现太大规模的减持。历史数据同样显示,大股东减持对个股股价会带来一定的短期扰动,但不会影响市场的整体运行趋势。

据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介绍,历史上产业资本减持高峰共出现三次,2007年4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12月、2014年12月-2015年6月。恰恰在市场表现比较好时减持规模上升,而减持也没改变市场上涨的趋势。

他同时认为,禁令期内积压的限售股一次性释放的影响也并不大。2015年下半年,限售股解禁金额为1.24万亿,其中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比67%左右,则今年下半年来持股5%以上股东限售股解禁累计8300亿,1月8日一次性解禁。按当月减持金额占解禁金额的比例在15%以内计算,1月8日5%以上股东限售解禁后的减持金额1200亿左右,相比万亿的成交额,影响并不大。综合判断,市场风险偏好重新提升,春季行情已徐徐开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