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艺术家的笔触有多值钱?千万美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艺术家的笔触有多值钱?千万美元

美国波普艺术之父罗伊·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认可度极高。

文|探墨

艺术家的一个笔触能有多值钱?

2703万美元。

▲罗伊·利希滕斯坦《白色笔触Ⅰ》;2020年纽约苏富比大拍 | 2703万美元

利希滕斯坦的“笔触”系列共有15幅,其中8幅藏于大型博物馆中,该画是私人手中仅剩的几幅之一。

这一幅乍一看就是一笔涂鸦笔触的艺术作品在今年纽约苏富比大拍中获得了2703美元的高价,位列全场第三。

该画名为《白色笔触Ⅰ》,1965年由罗伊·利希滕斯坦创作,它甚至都不是油画,透着股浓浓的工业印刷品气息,好似从某页广告纸上截取下来的一部分,却代表了美国艺术的特定阶段和面貌。

罗伊·利希滕斯坦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年),美国二十世纪艺坛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波普艺术代表,与安迪·沃霍尔并称为美国波普艺术之父。

利希滕斯坦中学时便学习绘画,年轻时学风景画,后来又投身美国抽象艺术创作研究,但最终成名于与抽象主义敌对阵营的波普艺术。他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走上艺术之路,六十年代方形成波普艺术风格,第一幅波普艺术作品题材来源自漫画米老鼠,此后,漫画成为他的创作来源。在随后的艺术探索中,利希滕斯坦将新印象派的点彩画简化融入作品当中,并加入现代工业丝网印刷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利希滕斯坦式的标志性色调和大圆点(Benday dots)。

▲利希滕斯坦成名作《看!米奇!》 1961年

▲利希滕斯坦的纯色调和网点:《哦…好吧…》 1964年

这种极具商品气息的艺术在当时备受争议,1964年《纽约时报》将罗伊·利希滕斯坦评价为“美国最差劲的画家”,然而在消费主义风头正劲的六十年代的美国,这种普遍的、流行的艺术内容深受大众的喜爱与追捧,被认为是传递了“美国人的生活哲学”的艺术。

利希滕斯坦的“笔触”系列是他在波普艺术的探索和创作风格成熟之后的作品,整幅画由油彩和油漆绘成,画面正中是一截弯折的白色笔触,强烈的黑白配色与大线条具有极浓重的漫画风格,背景是遍布的丝网印刷的蓝色网点,是那个时代最常见的物象,甚至都不具多少审美性。罗伊·利希滕斯坦说:“我试着利用一个俗滥的主题,再重新组织它的形式,使它变得不朽。这两者的差别也许不大,但却极其重要。”以平常对抗烂俗,这正是波普艺术区别于工艺品的特殊之处。

▲利希滕斯坦其他笔触作品。

两极化的评价和关注并不妨碍波普艺术的发展,反而在拍场上带来好成绩。20世纪八十年代,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就能轻松过百万美元,2000年以后更是迅速飙升,2012年甚至超过了久负盛名的莫奈。

如今各大拍卖行当代艺术专场里,波普艺术拍卖成交额占据近半,根据艺市场通讯的数据,2017年全球当代艺术家拍卖总额排行,前十里有四位是波普艺术家。

当代艺术家拍卖排行(2017年);图片来源:艺术市场通讯

波普艺术兴起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英国战后经济消费主义盛行,催生出这一特别的艺术形态,五十年代中期盛于美国,随后借着美国经济文化的强势崛起,迅速在六十年代流行于全世界。波普艺术具有非常鲜明的流行和商业特点,画面内容往往不具深度涵义,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第一幅公认的波普艺术作品,查德·汉密尔顿,《是什么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有魅力、如此不同》

在艺术边界不断消解的当代,艺术品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贴近,从高岭之花散落成园艺装点,一方面人们得以更便捷地欣赏艺术、拥有艺术,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但仔细想想,每年将节假日过成购物节的商家,强调包装和流行的品牌,高价而不知所云的商品,以及前赴后继投入消费狂欢的人们,与波普艺术又是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艺术家的笔触有多值钱?千万美元

美国波普艺术之父罗伊·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认可度极高。

文|探墨

艺术家的一个笔触能有多值钱?

2703万美元。

▲罗伊·利希滕斯坦《白色笔触Ⅰ》;2020年纽约苏富比大拍 | 2703万美元

利希滕斯坦的“笔触”系列共有15幅,其中8幅藏于大型博物馆中,该画是私人手中仅剩的几幅之一。

这一幅乍一看就是一笔涂鸦笔触的艺术作品在今年纽约苏富比大拍中获得了2703美元的高价,位列全场第三。

该画名为《白色笔触Ⅰ》,1965年由罗伊·利希滕斯坦创作,它甚至都不是油画,透着股浓浓的工业印刷品气息,好似从某页广告纸上截取下来的一部分,却代表了美国艺术的特定阶段和面貌。

罗伊·利希滕斯坦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年),美国二十世纪艺坛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波普艺术代表,与安迪·沃霍尔并称为美国波普艺术之父。

利希滕斯坦中学时便学习绘画,年轻时学风景画,后来又投身美国抽象艺术创作研究,但最终成名于与抽象主义敌对阵营的波普艺术。他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走上艺术之路,六十年代方形成波普艺术风格,第一幅波普艺术作品题材来源自漫画米老鼠,此后,漫画成为他的创作来源。在随后的艺术探索中,利希滕斯坦将新印象派的点彩画简化融入作品当中,并加入现代工业丝网印刷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利希滕斯坦式的标志性色调和大圆点(Benday dots)。

▲利希滕斯坦成名作《看!米奇!》 1961年

▲利希滕斯坦的纯色调和网点:《哦…好吧…》 1964年

这种极具商品气息的艺术在当时备受争议,1964年《纽约时报》将罗伊·利希滕斯坦评价为“美国最差劲的画家”,然而在消费主义风头正劲的六十年代的美国,这种普遍的、流行的艺术内容深受大众的喜爱与追捧,被认为是传递了“美国人的生活哲学”的艺术。

利希滕斯坦的“笔触”系列是他在波普艺术的探索和创作风格成熟之后的作品,整幅画由油彩和油漆绘成,画面正中是一截弯折的白色笔触,强烈的黑白配色与大线条具有极浓重的漫画风格,背景是遍布的丝网印刷的蓝色网点,是那个时代最常见的物象,甚至都不具多少审美性。罗伊·利希滕斯坦说:“我试着利用一个俗滥的主题,再重新组织它的形式,使它变得不朽。这两者的差别也许不大,但却极其重要。”以平常对抗烂俗,这正是波普艺术区别于工艺品的特殊之处。

▲利希滕斯坦其他笔触作品。

两极化的评价和关注并不妨碍波普艺术的发展,反而在拍场上带来好成绩。20世纪八十年代,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就能轻松过百万美元,2000年以后更是迅速飙升,2012年甚至超过了久负盛名的莫奈。

如今各大拍卖行当代艺术专场里,波普艺术拍卖成交额占据近半,根据艺市场通讯的数据,2017年全球当代艺术家拍卖总额排行,前十里有四位是波普艺术家。

当代艺术家拍卖排行(2017年);图片来源:艺术市场通讯

波普艺术兴起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英国战后经济消费主义盛行,催生出这一特别的艺术形态,五十年代中期盛于美国,随后借着美国经济文化的强势崛起,迅速在六十年代流行于全世界。波普艺术具有非常鲜明的流行和商业特点,画面内容往往不具深度涵义,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第一幅公认的波普艺术作品,查德·汉密尔顿,《是什么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有魅力、如此不同》

在艺术边界不断消解的当代,艺术品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贴近,从高岭之花散落成园艺装点,一方面人们得以更便捷地欣赏艺术、拥有艺术,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但仔细想想,每年将节假日过成购物节的商家,强调包装和流行的品牌,高价而不知所云的商品,以及前赴后继投入消费狂欢的人们,与波普艺术又是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