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史子杨 吴红芬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低吟浅唱中,海南人生活与茶的密不可分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南渡江畔、骑楼脚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饮茶之人,不知不觉间,茶叶已经在海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海南茶叶,属白沙绿茶最为有名。这种来自海南省白沙县陨石坑上的茶叶,畅销海南多年经久不衰,海南线下分店多达百余家。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风靡中国内地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除了海南,广东、香港、泰国等地都有白沙绿茶的忠实拥趸。
自然禀赋,有山有水有陨石坑
一开味淡二开吐,三开四开味正浓,五开六开味渐减。白沙绿茶茶汤香气持久,汤色明亮,饮后回甘,独特的口感和特性,为其赢得市场青睐。
白沙绿茶自1990年起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获奖无数:2004年被中国质量监督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荣选为“海南农产品著名商标品牌”,2015年白沙绿茶是“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评选中海南省唯一获评企业……其品质受到专业领域的广泛认可。
白沙绿茶品质得益于自然馈赠,其产地位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依山傍水,占据了天时地利,白沙县牙叉镇东南9公里境内的陨石坑又为白沙独有。
谓之有山,产区倚靠白沙县大小山峰440座,河溪交错,山峦起伏,热带森林资源丰富。其中鹦哥岭海拔1812米,漫山遍野的植被,草木葳蕤,是海南省第二高峰;横亘而出的“美女峰”,云雾缭绕山间,因形似美人仰卧而得名。
谓之有水,因为白沙全县大小河流30条,水能蕴藏量达3.84万千瓦,地处南渡江、昌化江、珠碧江“三江”源头,是海南岛生态核心区,每年5—10月份为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谓之有陨石坑,白沙陨石坑为距今约7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坠落此处爆炸而成,坑位直径3.5公里,是目前我国唯一能认定的较年轻的陨石坑。陨石本身所含各种矿物质渗透于这一片区的土壤之中,造就了白沙绿茶独特的品质。
白沙绿茶铸就“白沙符号”,机制创新促产业新高
2020年8月,海垦茶业集团旗下子公司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喜讯,作为海南省唯一一家进入百强的茶叶企业,其实施建设的“白沙绿茶标准化产业园”项目被评定为海南省25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合格产业园之一。
界面海南慕名前往探访,茶叶生产车间内,制茶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员工赶工制茶,热火朝天。在车间,界面海南捧起一把杀青后的茶叶,仍有炉火余温,缕缕茶香已然飘满四周。
工作人员介绍称,正宗白沙绿茶需以一芽二叶的优质鲜叶为原料,经过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黄鑫伟表示,白沙绿茶线下门店已达上百家,茶叶销售业绩十分喜人,供不应求,但产品基本可以弥补线下销售的缺口。
近年,企业采取配额管理,统一发放肥料,严禁喷洒农药,重施农家肥、有机肥的措施,并将茶青质量与职工收入直接挂钩,杜绝农药乱施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9年,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土地面积达到5000亩,其中投产茶园近4213亩,干茶总产量329余吨,综合产值近6000万元,营业收入4741万元,净利润855万元,上交税款716万元,企业现有茶农、职工579人,茶农人均年收入2.98万元。
“茶旅文”融合,谱写茶叶产业新篇章
近年来,白沙富饶的生态茶园成了旅游热门之处,白沙县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基础上,深挖白沙绿茶的地理文化内涵,力促“茶旅文”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白沙县“茶旅文”重点项目——白沙茶园小镇于2017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投入15亿,占地约130公顷,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白沙农场场部原址茶园景观、河谷溪流及黎族文化等资源,“茶旅文”融合,建设成为了一个集生态茶叶生产,茶园观光休闲、黎族文化体验,乡村养生度假为一体的茶园小镇,现有茶园4200亩。
此外,茶园小镇通过将旅游业和种植业相结合,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扶持周边三个乡镇农户种植生态茶园1500亩,带动127户贫困户种植茶叶,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周末开车到白沙的茶园里转转,温暖和煦的阳光,远处飘来的茶香,令人神清气爽,可谓舒服惬意。农业旅游景观与天体地质旅游景观紧密结合,观光、科普、休闲、养生、体验于一体,白沙县致力于打造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餐饮、休闲为一体的茶园生态精品景区,形成白沙的独占优势,闻名海南享誉全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