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闻:非常感谢大家,也非常感谢刚才各位学界商界的领导分享,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说,也是受益良多。
我们奥纬作为第三方咨询公司,长期关注市场的消费品及零售行业。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观察到的现状和对未来的一些预判。今天我们分享的题目是《疫情之后,我们是否还需要线下门店?》,首先我想说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我们一定需要线下门店。
我们今天想谈更多的是,如果我们需要线下门店,未来线下门店的形态和布局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首先来看一个大背景,我们知道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已经从十年前逐步进入了新常态的阶段,规模在不断的增长,到了2020年以后,由于疫情影响,一下子缩水很多。在目前的情况下,今年1到5月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跌到和2017年,甚至不如2017年的水平,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同时看到GDP的增长率,两个季度分别是-6.8%和3.2%,我相信未来更好,但是这个严峻形势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我非常认同刚才一句话,疫情不是一个暂停键,疫情是一个加速键。过去几年来,我们渠道结构在变化,线上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但是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线下渠道到目前为止还是占据了将近70%的份额。疫情会加速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我们觉得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线上消费者会进一步的拥抱线上,过去使用线上渠道更多的是年轻人、中产阶级或者大众阶层,我们可以看到疫情期间,很多过去不怎么喜欢用线上渠道的人,比如说老人、高端消费者群体,他们可能原本更喜欢逛线下门店,而疫情期间他们主动或者被动的,不得不使用线上渠道,这个过程当中,促进他们逐渐适应线上。
第二,线下渠道同样也是非常重要,不过吸引客流的成本越来越高。购物体验、产品质量成为主要的差异化方式。
第三,我们观察到消费的两级分化,基于我们的调查,疫情过后,可能有一部分人还是消费升级,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大的群体,他们明确表达出了消费降级的意愿或者趋势,在购买产品的频次上购买和购买产品的价位上来说都有具体体现。
目前,很多零售商已经非常迅速地推出许多举措,比如说对门店布局合理化,重新调整自己的价值主张,对于成本和库存、对消费者的促销有迅速的动作。通过对于零售界CEO的访谈,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领导者都说,未来线下门店的拓展或者会被取消,或者步调会放缓。超过60%的人认为,需要超过6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业务的情况。同时有将近70%的人说,他们会对现在的门店网络做一个合理化的规划,关掉表现不怎么好的店,或者表现再也不会恢复到从前的店。13%的企业非常勇敢,非常有雄心的,他们说会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拓展他们的门店网络。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觉得首先线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在线下拓展过程当中,有一些核心的问题,核心的决策需要做平衡。我们认为最重要三个平衡:一是已有门店和新门店的平衡,二是一、二线城市和下沉城市市场的平衡,三是原有常规门店和未来新门店形态——无论大店、小店、特殊功能的店的平衡。
首先看已有和新门店。这是今年5月份的数据,一线城市和四线城市,5月份来看,总体是恢复了,一线城市会的比三、四线城市慢一点。线下客流不断在恢复,但是很多门店仍然承受着压力,特别在一、二线城市。
到5月份为止,今年被关闭的门店占门店总数的比例,平均所有行业来看,已经接近了10%,这只是今天1到5月份的情况,我们有理由关注今年整体的门店关闭数量可能超过往年,往年全年数据15%,今年前5个月已经有10%,未来怎么样选择,我们是不是应该大胆而迅速的关停一些我们认为不营业的门店,因为这些门店,一方面有可能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年,他可能就是没有办法盈利,第二个是说有可能或许不错,但是由于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可能永远也回不到过去的盈利水平上来,在这种前提下,我们认为零售行业领导者,需要做出大胆而迅速的决定。
第二个下沉市场,从市场规模上来讲,下沉市场规模降到60%左右,另外一方面,下沉市场先决条件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下沉市场非常有吸引力,但是非常容易犯错,犯错的代价比较高昂。
下沉市场主要挑战在于一方面消费者可以花的钱变少。大约60%的小镇青年说,他们对未来收入预期有担忧,同一个街区不同商场,不同的楼层之间消费者可能也不一样。下沉市场优质的零售区域数量相对有限,未来针对这些优质零售区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下沉市场要更加有通盘的考虑。
中国的消费者是被市场宠坏的消费者,他们想要很多的服务,想要不同的体验,还想要个性化的配置。比如说美妆角度来讲,有个性化护肤体验和个性化的搭配,但是这些要求是合理的;另外一个方面,消费者对零售商和门店提出很多要求,而支付意愿并没有那么强。60%的客户,叫着要个性化,但是不愿意为个性化付出更多的钱,88%的消费者选择配送的时候,更倾向于免费的配送。
不论是食品、美妆,还是服装、家居用品,可能80%以上的门店都是所谓的常规门店。其特点是有一个相对比较宽的产品供应,多年以来的习惯,运营方面的效率非常高,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以交易为导向的门店业态,它的体验和服务方面还在探索阶段。同时另外一方面,由于门店规模会比较大一点,成本也会相对较高。我们认为未来这类型的门店,特别是在那些不怎么具有吸引力的一些零售地点,这些门店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很多零售商探索不同业态的模式,有些小店针对特殊的用户群体,或者针对特殊的消费场景,或者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服务和体验。另外有一些大店,我们刚才提到星巴克、耐克、优衣库,他们店里有超凡的体验,来伊份未来也会探索相应旗舰店的模式,跟消费者和社会大众建立更强的链接。这是我们看到未来两个方向,大店和小店会成为未来的热点,但同时为数众多的中型店,可能也是大家需要探讨和思考的,怎么样让他焕发青春。
最后,我们认为在疫情过后,线下门店还是会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还是会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雄心勃勃的零售商不应该停止他们扩张的脚步。但是在扩张过程中,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平衡,已有门店和新门店,一、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原有门店和新门店业态平衡。做到这些不容易,我们认为做到这点要有三方面的能力:
首先,对市场前景需要有非常清晰和准确的认知,未来可能精确到某一个街区,线上线下潜力到底有多少,通过这些我们明确界定未来门店在哪里、有什么形态。
第二,消费者行为千变万化,今天有这样的想法,明天有那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有可能自发,有可能国外传导过来的。因此需要有对消费者的细微变化的捕捉能力,这些洞察会传导到门店选址过程当中和门店优化过程当中。
第三,对门店店铺本身的质量精确的把握能力。我们每年有新的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原有的店铺里面,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我的产品,哪些是适合我的消费者,这些是在扩张或者规划店铺结构的过程当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以上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