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年度致敬: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新闻周刊】年度致敬: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

科学是民族前行的持久动力。

当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金和证书的那一刻,中国科学家首次被推至科学荣誉的世界巅峰。在诺奖获得者专场演讲中,屠呦呦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在屠呦呦开始参与秘密的国家任务的年代,大多数科学家在中国还是被改造的对象。其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让科学家的称号成为一种崇高的荣誉,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那时候,所有教室的走廊都贴着科学家的画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被确定为一条基本国策;“长大要当科学家”是青少年谈理想时最响亮的回答;科学技术现代化被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蓝图的关键。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中国人自觉融入现代文明的过程,科学家是这一进程中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他们在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着中国的科技实力。

与屠呦呦所面对的艰苦条件相比,中国当今的社会环境和科研环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2015”年度科技人物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今年8月做出的一项研究,被认为是具有“诺奖级”水平的。一个月以前,高能物理学家王贻芳及其大亚湾中微子研究团队获得了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一工作同样被他们的前辈杨振宁教授赞誉为“诺奖级”的研究。

实际上,中国在超级计算技术、粒子物理、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已经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群体,他们有能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最前沿的突破。

当然,科学家不是那种急于站在红地毯上的职业。面对外界的期待,施一公说,他“从来都没有把获得诺贝尔奖作为工作目标”,对此,“历史自然会做出解答”。历史有多长?对屠呦呦而言,三四十年的默默无闻是殊为漫长的岁月。然而对一个有数千年文明的民族而言,历史性的时刻其实是如此突如其来——屠呦呦的灵感源自16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药方,而发端于欧洲的现代科学是在三百多年前才被确认并纳入人类文明的,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今天也不过只有114年。

英国著名史学家、汉学家李约瑟曾经问道:“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是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中国科学家钱学森也在生前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李约瑟难题,出自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入探寻;钱学森之问,则源于对融入世界文明进程的高度渴望。

九十多年前,“赛先生”和“德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被中国人所认识,成为引领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旗帜。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科研投入和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宣告“科学的春天开始了”37年之后,屠呦呦为中国开创了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元年”,它是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应。它代表着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科学具有人类最普遍的价值认同。中国科学家不仅为人类文明和民族复兴贡献了非凡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而且把严谨、智慧、勤劳、坚韧的民族品格,和现代科学所倡导的独立、理性、创新、公正的精神相结合,为这个持续变革的时代带来了充沛的思想源泉。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年度致敬: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新闻周刊】年度致敬: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

科学是民族前行的持久动力。

当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金和证书的那一刻,中国科学家首次被推至科学荣誉的世界巅峰。在诺奖获得者专场演讲中,屠呦呦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在屠呦呦开始参与秘密的国家任务的年代,大多数科学家在中国还是被改造的对象。其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让科学家的称号成为一种崇高的荣誉,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那时候,所有教室的走廊都贴着科学家的画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被确定为一条基本国策;“长大要当科学家”是青少年谈理想时最响亮的回答;科学技术现代化被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蓝图的关键。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中国人自觉融入现代文明的过程,科学家是这一进程中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他们在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着中国的科技实力。

与屠呦呦所面对的艰苦条件相比,中国当今的社会环境和科研环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2015”年度科技人物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今年8月做出的一项研究,被认为是具有“诺奖级”水平的。一个月以前,高能物理学家王贻芳及其大亚湾中微子研究团队获得了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一工作同样被他们的前辈杨振宁教授赞誉为“诺奖级”的研究。

实际上,中国在超级计算技术、粒子物理、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已经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群体,他们有能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最前沿的突破。

当然,科学家不是那种急于站在红地毯上的职业。面对外界的期待,施一公说,他“从来都没有把获得诺贝尔奖作为工作目标”,对此,“历史自然会做出解答”。历史有多长?对屠呦呦而言,三四十年的默默无闻是殊为漫长的岁月。然而对一个有数千年文明的民族而言,历史性的时刻其实是如此突如其来——屠呦呦的灵感源自16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药方,而发端于欧洲的现代科学是在三百多年前才被确认并纳入人类文明的,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今天也不过只有114年。

英国著名史学家、汉学家李约瑟曾经问道:“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是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中国科学家钱学森也在生前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李约瑟难题,出自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入探寻;钱学森之问,则源于对融入世界文明进程的高度渴望。

九十多年前,“赛先生”和“德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被中国人所认识,成为引领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旗帜。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科研投入和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宣告“科学的春天开始了”37年之后,屠呦呦为中国开创了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元年”,它是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应。它代表着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科学具有人类最普遍的价值认同。中国科学家不仅为人类文明和民族复兴贡献了非凡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而且把严谨、智慧、勤劳、坚韧的民族品格,和现代科学所倡导的独立、理性、创新、公正的精神相结合,为这个持续变革的时代带来了充沛的思想源泉。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年度致敬: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