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对有志于持续发展102年的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来说,2019年9月10日是一个值得记录的日子,其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马云率领十八罗汉创立阿里巴巴的下午。
这个略显闷热的教师节夜晚,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精神领袖马云正式辞去阿里巴巴董事会集团主席职务,接任者是阿里巴巴集团CEO逍遥子张勇。告别晚会上,马云、张勇先后演讲,和极擅演讲的马云不同,CFO出身的张勇表现朴实而内敛,演讲时甚至连场内光亮都变得有些暗淡,这并非是灯光师的刻意对比,而是因为在张勇开始演讲时,举起手机录像的人迅速变少。
先后采访过马云和张勇的媒体人廖永春对《深网》表示,“逍遥子说话比较柔和。如果说马云像火,张勇就像一块‘玉’。”
过去20年中,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创造了传奇,温润如玉的张勇有可能创造阿里巴巴的另一个传奇吗?答案或许就在刚刚过去的365天之中。
首个大考来自当年让张勇在阿里巴巴站稳脚跟的双十一。2019年的这个夜晚没有了马云,但张勇治下的电商巨头还是交出了2684亿的惊人数字,将其他对手远远甩在身后。逍遥子乐得逍遥,甚至将最后的高光时刻留给了手下头号人物,天猫、淘宝总裁蒋凡。一个月后,张勇再次站在舞台中央。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时,马云依然没有露面,仅仅发来了祝福视频。在港交所的舞台,张勇说,“香港,我们回来了。”
这两个关键节点,张勇都交出了完美答卷。顺势而动,2019年年底张勇以全员信的形式宣布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变革,向其直接汇报权限的高管有所减少,蒋凡、戴珊作为集团代表,拥有对部分业务群分管的更高权限。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深深打上了张勇的个人烙印,他在阿里巴巴新时代提出的“商业操作系统”成为调整重点。
大权在手,但更多的考验正在等着这个被称为最有“阿里味”的空降高管,张勇接手阿里巴巴集团CEO职位时,曾开玩笑说,“马云说过,做CEO需要做好下地狱的打算,做CEO是一个苦活。所以,他把我推下地狱。”接手CEO后又接手董事局主席,这无异于是“双重地狱”。
2020年开年伊始,对阿里巴巴和张勇的考验接踵而来。首先是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疫情,在影响了电商生存环境的同时也让阿里巴巴全球化之路蒙上阴影;被认为可能是张勇接班人的蒋凡与网红张大奕闹出风波,多个中高层管理人员先后在价值观上栽了跟头,引发外界、内部对阿里巴巴的强烈反弹;竞争对手京东、拼多多增长迅速,阿里巴巴基本盘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倏忽之间,一年已过,身担重任的张勇从“地狱”里爬出来了吗?至少财务数字还算不错,8月底阿里巴巴集团公布最新财报显示,尽管受到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但这艘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航空母舰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营收、净利润、活跃用户等数据均有良好表现。
这意味着张勇已率领阿里巴巴在风雨飘摇中走向正轨。更重要的是,虽然京东、拼多多、美团、字节跳动等新老势力不断蚕食属于阿里巴巴的地盘。可阿里巴巴依然维持住了资本市场的信任,在这一年中阿里巴巴的股价上涨60.8%(截至到2020年9月8日)。
但最大的挑战还不是这些,随着阿里巴巴不断扩充边界,对手也从电商平台扩充到云计算、本地生活服务、短视频、直播、物流、金融甚至游戏等多个行业。
一位今年上半年离开阿里巴巴的中层孔天宇如此对《深网》描述,“阿里内部有人认为头号对手是拼多多,但也有人觉得最重要的对手是美团。”在孔天宇看来,阿里巴巴不清楚自己对手的背后,“张勇还没有马老师的影响力,所以各个业务线都觉得自己有重要的竞争对手,集团没有产生足够的向心力。”
谁才是张勇的最重要对手?答案可能来自外部,可能来自政策和国际环境,甚至可能来自内部。找到这个答案,才能帮助张勇治下的阿里巴巴继续前行。
权力的交接
在成为下一个马云前,张勇先要保证自己仍然是张勇。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从一个天才手中接管一个传奇企业,首要的任务必然是稳健发展。
2019年双十一,是第一个现场没有马云的双十一夜晚。对于电商春晚来说,这就像没有饺子一样让人难以习惯。这个夜晚以外,马云还缺席了阿里巴巴去年最重要的一个上午:赴港二次上市。上市仪式中,马云仅仅通过视频亮相,张勇则对媒体称还没来得及给“马老师”打个电话,但他强调香港上市是马云的“夙愿”,“不过他肯定很开心,看到我们能够实现他的夙愿,能够回到香港,同时看到公司往前走,有新的里程碑。”
顺利度过两个重要节点的新统帅张勇,试图在后马云时代给阿里巴巴加上更多属于自己的印记。2019年12月19日,张勇通过全员信,宣布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变革。在信中张勇表示,新一轮面向未来的升级,集中发力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战略。他强调,这是未来阿里数字经济的三大战略,在业务、文化、组织战略三位一体中不可或缺。
阿里巴巴集团组织架构大框架“定格”于2013年,当年阿里巴巴从7个事业群分拆出来25个事业群,交由战略决策委员会和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负责;2015年12月,组织结构又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整,建立“大中台小前台体系”;2016年12月,天猫与聚划算合璧,变阵为“三纵两横”的网状协同体系;2017年,阿里组织升级为战略服务,推出五新战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并明确了五新战略的三驾马车(基础设施落地、战略思维输出、生态圈投资拉动),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多位高管的轮岗。
2019年前的两次组织架构调整中,张勇已经扮演重要角色,但在外界看来,阿里巴巴仍然是马云的阿里巴巴。
此次2019年底的组织架构调整有所不同,阿里巴巴的权力体系被再次集中,拥有向张勇直接汇报权限的高管有所减少。蒋凡、戴珊作为集团代表,拥有对部分业务群分管的更高权限:蒋凡在现有淘宝天猫总裁的职责基础上,分管有阿里巴巴钱袋子之称的阿里妈妈事业群;阿里巴巴集团B2B事业群总裁戴珊在负责原业务的基础上,分管盒马事业群,全面负责打通盒马、村淘、智慧农业等业务,盒马总裁侯毅向戴珊汇报;阿里集团原CTO张建锋将卸任阿里集团CTO工作,由程立担任,向张勇汇报,同时程立并将兼任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副主席,负责阿里数字经济体内各业务的全面技术打通。
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叶欣对《深网》表示,调整后的汇报体系内,“马云、张勇之后就是蒋凡,然后还有并列的十几位高管。”此前《财经》曾披露阿里经济体发展执行委员会,该组织由张勇亲自牵头,将统一阿里巴巴所有经济体战略。成员共计13人,也被称作是“阿里巴巴最有权力的13个人”。
在马云时代,阿里巴巴曾进行多次轮岗。2007年,阿里巴巴开始第一次大规模高层轮岗。在B2B业务上市后,马云以公开信形式宣布旗下四大板块高层将进行“轮岗”:其中甚至包括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执行副总裁、淘宝网总裁孙彤宇“离岗进修”,另一创始人、集团资深副总裁金建杭岗位调整。另外,李琪、吴炯、李旭晖、曾鸣、陆兆禧、金建杭等多名高管的职位出现调整。
正是在此次调整后,阿里巴巴的“组织部”浮出水面。阿里巴巴前员工易冠宇对《深网》表示,在“十月围城”事件后,马云曾在阿里内部表示阿里的价值观有所弱化,组织部和大轮岗背后目标就是要打破阿里巴巴内部的小圈子和山头文化。
萧规曹随,张勇治下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大规模调整背后也是对阿里巴巴内部协同作战能力的一次新的考验。最典型的代表是正是组织升级的阿里巴巴战投部,所有散落在各个业务主体的投资部(蚂蚁金服战投部除外)全部划归到集团投资部统一管理,其中包括饿了么、菜鸟、阿里健康、阿里影业等业务的投资部。
2004年入职阿里巴巴的资深员工于晓博对《深网》介绍,“中供铁军年代阿里巴巴就开始了严格的内部轮职制度,管理层每年都会有调动。一个管理人员想获得更好提升,必须具备两点:一是接班人计划完成很好,二是有过轮岗经历。”于晓博对《深网》表示,当年阿里巴巴的大区经理基本上都是两三年调了五六个地方,而且调令仓促,反应时间有限。
孔天宇对《深网》表示,这次调整背后意义是张勇从执行者变成真正领袖,“曾经在阿里巴巴,不能动的是马云和蔡崇信,现在的阿里巴巴,不能动的是张勇。或许在这次调整过后,张勇会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中供铁军。”
价值观“刀变钝”
中国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拥有非常完备让人艳羡的人才储备,在于晓博看来,“这是因为对价值观的坚守。”在阿里巴巴的内部文化体系内,有没有“阿里味”成为了重要的评判标准。阿里巴巴内部的培训师陈德业试图向《深网》解释这一概念,“它跟文化价值观紧密联系,但又不是摸得着,碰得到的东西。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其实可以判断出这个员工和阿里巴巴这个体系是否味道相同。”
乱世需用重典,在阿里巴巴历史上,对价值观的捍卫一直是其人才不断涌现的重要保证。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有“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被视为马云接班人的集团CEO卫哲也为此引咎辞职。卫哲辞职后,马云曾召集高管开过几次会议,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卫哲离职事件,“我们的心很软,但我们的刀很快。”卫哲辞职后的第二年,更快的刀挥向聚划算,因涉嫌违规,部门负责人阎利珉当时被立即解职,最终被判刑7年。
马云离开张勇上位以来,曾经被压制的山头文化又有所重现,而阿里的刀正在变钝。
今年4月,被称为阿里巴巴权力体系第三人的蒋凡被曝出轨曾有“中国电商第一网红”之称的张大奕,马云此前发布的微博评论区沦陷,越来越多的网友呼唤“马老师清理门户”。
在阿里巴巴内部,蒋凡被称为张勇的嫡系。张勇在几大继承人中最终脱颖而出,是因为其靠着手机淘宝抢下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行业的船票。当时,负责手机淘宝的正是蒋凡,他甚至在阿里巴巴内网还有一个“阿里流量王”的美誉。张勇在蒋凡的淘宝总裁任命书中如此评论,“在整个淘系无线化升级过程中起到了核心驱动作用。”
2019年,蒋凡如火箭般蹿升:3月,这位33岁的淘宝总裁接连兼任天猫总裁、天猫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6月,蒋凡成为最新38位阿里巴巴合伙人中最年轻一员,此时他刚刚加入阿里巴巴5年,而这个数字是满足成为合伙人的最低年限;8月,有消息显示蒋凡成为仅有13人的阿里巴巴经济体发展执行委员会其中一员,这也被称为阿里巴巴最有权势的13人;12月,蒋凡在阿里巴巴最新的一次架构调整中,代表集团分管阿里妈妈事业群。
但与被称为最有阿里味的空降兵张勇相比,蒋凡一直像是游离在阿里巴巴的培训体系之外。按照阿里巴巴的规定,新人在入职前都要经过《百年阿里》的课程培训,总监级以上管理者还要参加《百年湖畔》课程。经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向《深网》证实,蒋凡在进入阿里巴巴之后,并没有经过这些培训,起花名等流程也一概没有走,这在阿里巴巴非常少见。
此次事件引发外界激烈关注,毕竟蒋凡手握天猫、淘宝、阿里妈妈三大利器。据分析,阿里巴巴随后的调查应该主要集中在天猫淘宝与网红电商如涵控股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而非蒋凡的个人私德。当时一位阿里巴巴相关人士对《深网》表示,蒋凡有可能会被解除淘宝、天猫总裁身份,转任阿里大文娱总裁。
蒋凡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是: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记过,职级下降并取消上一财年度所有奖励。张勇对外表示,“我来做了这个决定。”
关于阿里巴巴价值观的讨论却并未停止。据《晚点》报道,今年6月4日阿里内网上举行了一场面向全体员工的直播。这场直播最高同时观看人数超过3万人,相当于每4位阿里员工就有1位正在观看。直播源于一次实名举报,一位阿里钉钉P9级别的女性中层干部被举报其在钉钉内部的传承官考试中找下属代考,其直属上级钉钉CEO陈航在内网上将这件事判定为员工手册中的二类违规行为,惩罚是扣除这位P9这一年的股票和年终奖。
一位现场参与了该直播的员工陈德业对《深网》表示,现场反应非常热烈,同时也有很多员工在质疑蒋凡事件的处理结果。他对现场的一条弹幕印象深刻,“低P碰红线,低P没了;高P碰红线,红线没了;高P碰考试,考试也没了。”更多员工则在私下讨论,蒋凡事件以及钉钉事件的背后是阿里巴巴林立的山头文化,一些新兴的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对规则/价值观不太在意,或者对价值观的理解不太一致。”
这些处理结果都让陈德业有些不满,他向《深网》分享了两个此前关于阿里巴巴开除员工的案例:曾经有中供铁军的销售人员将B2B国际电商业务售卖给中国本土房地产公司,阿里巴巴开除了这个销售人员并把费用退还;另一个案例发生在广东,因为台风工厂关门,一名销售在系统中偷懒填写了并未发生的回访记录,这名销售也被开除。
在陈德业看来,诚信问题就应该是零售公司的高压线,“但首先是有些人太重要,重要到公司也不愿意让他们因为非法律问题离开阿里巴巴去到别的公司成为对手;其次是阿里很多新业态和零售没有直接联系,这些部门也不太理解我们零售业务这边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最新的消息是,阿里宣布取消内部系统的P序列的显示,以后不管是在邮件、钉钉还是内网里,看不到彼此的职级,只能看到所属集团部门。已经在今年7月离开阿里巴巴的陈德业对《深网》表示,“不管谁碰谁,不管高P还是低P,反正都没了。”
流量压力仍难解
道德瑕疵、价值观动摇,在短时间内并不会给这家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超级巨头造成影响。但高速奔跑的阿里巴巴正在面临更现实的麻烦。
在过去的一年里,张勇依然要为阿里巴巴的流量来源头疼。
纵观阿里巴巴近年来的财报可以看出,其旗下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或将成为阿里巴巴未来业务的核心基础。不过目前这家超级巨头旗下的支柱仍然来自包裹在电商外皮下的广告业务,而广告业务的本质,永远是将流量多次贩卖所带来的利润。简而言之,将从旗下各种产品的自产流量以及从各个渠道买来的流量,变成曝光位置和资源,售卖给不同商家,这就是阿里巴巴收入的核心秘密。
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流量主要有三大来源:淘系电商的中小卖家贡献的自然流量,淘宝联盟、阿里妈妈、分众传媒的外部导流以及以双十一位代表的突发流量。
阿里巴巴必须将电商的流量源头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生产厂商必须争夺上游生产原料一样,才能对购买广告的商家形成溢价权。流量焦虑,永远无法遏制,谁动了阿里巴巴的流量源头,就是动了它的生命线。
仔细观察阿里巴巴发展史,其战线伴随着中国流量的发展历程一路铺开。2008年,阿里巴巴与百度互相屏蔽,背后原因是流量入口百度正雄心勃勃进入电商领域。这是PC时代最凶险的一场战役,“更懂中文”的百度当时可能比淘宝更受人信任。但马云有信心改变这一切,他的王牌是张勇和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2009年,张勇风雪入京师,双十一横空出世,在移动互联网尚处襁褓之中时,电商已从搜索逻辑转身成促销逻辑,目录时代也彻底让位于价格战时代。
张勇上位,也与其帮助阿里巴巴守住了流量入口有关,2013年他提出“all in无线”的战略,其中出力最多的正是蒋凡。在蒋凡的带领下,手机淘宝DAU从3000万到6000万,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亿,淘宝交易无线占比从百分之十几,增长到80%以上,当年双十一淘宝移动端销售额首次超过PC端。
但随着淘宝直播日益发展,淘宝和天猫商家在外部直播、短视频的流量受到限制。36氪文章《抖音快手,不再是淘宝的朋友》中表示,“从4月底开始,抖音悄悄开启了对淘宝的限流:一旦抖音发现站内流量经由抖音里的购物车链接大量流入淘宝,直播间就会马上被限流。”
无论PC时代还是移动时代亦或现在的视频时代,阿里巴巴基本都处于整个流量行业的中游位置。张勇治下的阿里巴巴,正面临流量行业最大的一次重新洗牌。
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生产平台正在逐步建立完整的电商供应链体系,当这个生态体系搭建完成后,或将迸发出巨大的空间。数据显示,目前抖音日活4亿,快手则是3亿,这意味着大量便宜而优质的流量。罗永浩在抖音的首场带货直播中有超过一半的产品来自抖音小店而非其他电商平台,而抖音上的其他明星带货直播也往往选择抖音小店。
无法在流量入口真正取得成功的核心原因是,阿里巴巴身上过强的电商属性。在阿里巴巴体系内,其内容团队永远关心电商转化率,而社交、内容等产品却更关注用户粘性。这两者虽不是水火不相容,但要达到蜜里调油似的默契却也很难。
一位从业者如此解释,“电商行为是天然没有用户使用粘性的,你可以刷短视频刷上一天,看朋友圈看资讯看上一天,但你能一整天都在购物吗?”
去年年底,快手以产品升级的理由下线了全部淘宝商品,但京东、拼多多等其他电商平台却未受影响。今年3月,淘宝商品重新上架快手小店。有消息显示,此次短暂的合作终止是因为淘宝试图绕开快手平台,直接邀请主播进行入驻,引发快手方面不满。随后快手电商体系多次更新产品,试图让用户无需跳转淘宝即可在快手小店内完成全部交易。
有接近快手的人士对《深网》表示,阿里巴巴为了重新和快手达成合作掏出了相当数量的费用,但当618结束以后,很难讲这种合作仍将继续。
对手真如云
高速路上换引擎。已经换好了引擎的张勇,在面临油箱急需加油(流量)的同时,跑道上同样换好引擎的对手却越来越多。
2014年9月,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上市前,这家曾经“纯粹”的电商公司疯狂投资、收购,将版图无限制扩大,但在估值做高的同时,这家超级巨头的盲区也变得更多。
已成阿里巴巴心腹大患的拼多多就是在盲区野蛮生长,当阿里巴巴回过神时,拼多多已经成长为一个无法压制的巨石。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拼多多、京东先后跃过千亿美元市值大关,疫情期间京东物流更是展现自营电商的强劲实力。
此前阿里巴巴、苏宁战略换股,被认为电商战场即将进入终盘,但现在阿里巴巴的对手们也开始更多合作:618开打前夜,京东、拼多多先后战略入股国美。这被外界解读为,三家公司在某种层面上达成默契共同抗击阿里巴巴。而就在京东宣布618促销政策后两天,又宣布与日活3亿用户的快手达成深度合作,快手用户能够直接在快手小店当中购买京东自营商品,并且也能够享受一系列的售后服务。
入股国美电器前,京东早已经战略投资家电行业市场份额第五的五星电器,深度布局下沉市场。此次和国美电器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后,国美将供应链物流仓储配送服务体系、全国2600多家门店等接入京东平台,同时让超过16万社群和直播将作为重要的零售资产向京东开放。
电商未击溃对手的同时,新的对手反而随着阿里巴巴版图扩大而不断涌现。
今年618期间,抖音、快手成为新兴势力:抖音发布“抖音直播秒杀狂欢节”,快手推出“618快手电商狂欢月”活动。
近日,《深网》与阿里巴巴某大型活动操盘手对话,当谈及流量来源之争时,该操盘手表示,“抖音和快手这一类短视频、直播平台是现在中国互联网重要的流量来源,也是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重要的流量来源之一。”
这样的评价不难理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不再依赖于物理空间而随时随地存在,短视频能够更快更迅速的将流量进行集中。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时,来自移动端的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亿,其中短视频App的日均使用时长增长至近60分钟。而在去年,中国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长视频,月活跃用户数更是已经超过8亿。
从电商的整个产业链条可以看出,抖音与快手和曾经的搜索、社交有些类似,处于流量漏斗上方。而电商行业则处于流量漏斗下方,只有吸引新的流量才能更多保证变现行为持续进行。
上述操盘手没有说出的另一句话是,抖音和快手等直播平台瞄准的可不仅是成为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它们更大的野心是成为阿里巴巴。
数据显示,目前抖音直播带货的数据在快速增长。有相关行业人士对《深网》称,根据她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一个几十万粉丝的抖音账号,如以追求带货为核心目标,单品月销量都能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单。
而在黄峥、张一鸣、宿华这些名字之外,王兴也是张勇绕不开的对手。
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阿里巴巴则选择吃下饿了么并重启口碑应对本地生活市场。但这依然难以抵挡美团的崛起势头,目前美团的市值已经超过1800亿美元,接近京东(1185亿美元)与拼多多(978亿美元)总和。在外卖业务之外,本地配送、买菜甚至本地零售,美团一步步进入着阿里巴巴早已布局的战场。
阿里巴巴甚至不得不调动一支名义上已经不属于他的部队。今年3月,支付宝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版升级,提升了外卖、美食/玩乐、酒店住宿、电影、生活服务等场景的优先级。
逍遥子难逍遥
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或许才能评判,张勇是否是马云的合格接盘人。
权力交接之夜,马云55岁,阿里巴巴20岁。从那个夜晚开始,阿里巴巴压轴演讲的人变成了逍遥子张勇,为他开场的是风清扬马云。
马云给张勇留下的是一家可称伟大的公司,它包括一整套成熟的价值观、完善的人才输送体系、数亿用户、完善的商业闭环以及高达4000亿美元的市值,这个市值甚至是这家公司最不重要的部分。
但外界不得不对这个横跨多个领域的超级巨头报以怀疑目光,因为此前从未有这样的企业领袖在壮年之际激流勇退,放弃在企业的一切实际职务。不过,得益于阿里巴巴独特的“返聘”(合伙人)制度,马云可以退休不离岗,继续隐身幕后掌控庞大的阿里帝国。
据《深网》向多位阿里巴巴内部人士了解,这一年中,马云的确既“退”且“休”,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对《深网》透露,阿里巴巴内部的汇报流程依然要走到“马老师”的桌前,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多。
“和以前相比,马老师可能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他不想参加的活动就可以自由的不参加,一些以前他不能自由参加的活动,现在就可以以个人的身份去参加。”
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则在朋友圈表示,“马云退休后越来越难找了,大家一起帮帮忙(找找马云)。”
阿里巴巴内部,几乎每个人在谈起马云时都表示,他能看到“三到五年以后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勇可能就是马云看到的三到五年以后的未来。
2007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后,当时的张勇在阿里巴巴并不是什么重要角色。
和阿里巴巴高管们身上浓郁的江湖气不同,张勇展现出来的永远是中规中矩的形象:头发一丝不乱,穿着似乎一成不变的衬衣、西服、皮鞋。在廖永春看来,张勇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马云、蔡崇信、彭蕾,略羡木讷的陆兆禧,沉迷技术的多隆,甚至已经离开阿里巴巴的卫哲、孙彤宇,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只有张勇,仿佛是一个传闻绝缘体。”
阿里巴巴的内网上,张勇被认为是“比你聪明还比你勤奋”的人。童文红曾对媒体表示:“我觉得自己够努力了,但我发现老逍比我还努力。”
几年内,陆兆禧、彭蕾、俞永福等被认为有机会接掌阿里巴巴权柄的新老旧臣先后退出舞台,张勇获得了更大权力:2017年阿里巴巴224亿港元入股高鑫零售,大润发董事长黄鸣端甚至都没有见过马云;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张勇和马云也仅仅通过一次电话就敲定了最后的收购事宜。
张勇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至今,营收、净利润等关键数据仍有不错增长。与同台竞演的美团、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相比,阿里巴巴虽然强壮,却显得不够朝气活力。简单的说,即便萧规曹随,阿里巴巴仍能保证在“三到五年内”拥有极强竞争能力,但可能需要至少五年时间才能看清阿里巴巴能否在张勇的领导下继续创新。
但外界对张勇最大的担忧正是其创新能力,此前,媒体把马云和张勇的关系称为,马云负责“仰望星空”,张勇负责“脚踩大地”。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郝茹如此对《深网》描述张勇,“就像是一个有温度的AI。”
这固然是形容张勇在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极强的前提下,能够保持温润谦和,但这是否也意味着张勇并没有马云的那么一点点“天马行空”?
(应被访者要求,廖永春、孔天宇、叶欣、于晓博、郝茹、龙珺琪、易冠宇、陈德业等均为化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