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隐藏在呆萌名字下的哈弗大狗,开起来后展示出“凶猛”的一面 | 试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隐藏在呆萌名字下的哈弗大狗,开起来后展示出“凶猛”的一面 | 试驾

尽管哈弗大狗在面世之后由于过于接地气的命名方式着实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但随后它就直截了当的用实际产品力表现证明了这条“大狗”不但名字响亮,实际开起来也够可人。

图片来源:哈弗

记者 | 刘泽然

自打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公开程度被前所未有的提高了。这样的过程通常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一家企业在传递和回馈能力在经过网络的增益之后,往往会得到相较传统传播时代非常出乎意料的结果。

“哈弗大狗”,如果放在十五年前可能会让人以为这是长城出的新款电动玩具,作为史上首款名称由大众评选征集而来,同时也是首款基于轻量化概念推出的年轻取向的长城车型,从发布伊始就至少通过其命名引爆了一波热点。随后的试驾活动,则又向人们展示了它的热度也不会像一般的标题党那样随着时间而变低。

此次哈弗大狗在1.5T车型上一共推出了四种配置,起售价从12.5万到14.6万元,命名也非常的符合先前长城在技术发布会上喊出的国际化口号——哈士奇版、拉布拉多版、边牧版和马犬版,都是全球知名的中大型犬种。

这也能通过对外观来感受到如此命名的勇气。从横平竖直的车身造型,气势磅礴的中网以及被黑塑料包裹的下车身,都能发现由原路虎设计总监,现长城汽车全球设计总监兼副总裁菲尔·西蒙斯操刀设计的哈弗大狗在外观上对源自老牌越野车品牌吉普和路虎往昔风韵的致敬。

4620x1890x1780毫米的长宽高对于SUV来说偏紧凑,可轴距却来到了中级车水准的2738毫米。当然,这样布局所造成的短前后悬设定无论在视觉角度上抑或是实际应用方面(配合较高的200毫米离地间隙达成了接近角24°,通过角22°,离去角30°,同级领先)都符合它偏硬派的轻度越野SUV定位。

哈弗大狗的内饰风格是外观风格的延申,碳纤维纹理+缝线的内饰板绝对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触碰后才发现是朴素的硬塑料材质。当然,相比起皮革或软搪塑而言,硬塑料的耐磨和易打理特性的确更符合性格更加随性的年轻群体,零星点缀的与车身同色的喷漆饰板则保证了大狗的内饰不会沉闷。

此外,基于柠檬平台的哈弗大狗在车机方面不出所料地添加了长城引以为傲的车机系统:HUD,感应尾门,ADAS驾驶规划和自带流量的多媒体系统绝对称得上是诚意满满。实际操作的表现也不错,除开逻辑层面稍显繁杂之外,这套系统的响应性和触摸准确性都值得好评。

哈弗大狗的车辆动态表现是此次试驾过程中最大的惊喜。考虑到本次试驾路线在规划上公路场景仅占不到一半,剩余则都是砂石路面/古河床以及草原和沙地结合的复杂路面场景。仅配备前驱的1.5T车型在如此环境下表现如何不禁让人捏了把汗。

在结束铺装路面试驾段之后,这样的担忧进一步的加大了——作为定位偏硬派轻越野SUV车型的哈弗大狗,它的公路表现实在是很难让人挑出什么瑕疵,转向在维持中间区况量以保证长途行驶舒适性的前提下,指向准确性有令人惊喜的提高,1.5T发动机在低转速的响应也得到了优化,整体动力输出除去在运动模式下稍显跳脱,总体上都可称得上是收放自如。

通常情况下,非铺装路面行驶性能和公路性能是互相冲突的两件事,往往公路性能良好的车型,其复杂路面表现通常不会太让人满意。而哈弗大狗的表现却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这一观点,它证明了一台高底盘SUV车是可以通过对车辆电控的调整(包括油门响应和转向手感的微操在内的一系列补正),合理权衡公路易用性和非铺装路面安定性。

在长达5小时的戈壁路段试驾中,哈弗大狗在漫天乱飞的石子不厌其烦的骚扰下依旧维持了足够沉着的表现,轧过车辙时通过油门和方向盘的细微调整即可将它拉回正常轨迹的表现,不禁让人怀疑长城是否开发了一套看不见的四驱系统,而这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都能称得上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总体而言,尽管哈弗大狗在面世之后由于过于接地气的命名方式着实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但随后它就直截了当的用实际产品力表现证明了这条“大狗”不但名字响亮,实际开起来也够可人。而这还仅仅是匹配了入门阶1.5T版本的车型。当然,这也令未来搭配瀚德四驱的2.0T高阶版车型会有怎样的表现变得更加引人期待。

不过,或许这也是长城对自己提出更高挑战所做的铺垫?谁知道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隐藏在呆萌名字下的哈弗大狗,开起来后展示出“凶猛”的一面 | 试驾

尽管哈弗大狗在面世之后由于过于接地气的命名方式着实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但随后它就直截了当的用实际产品力表现证明了这条“大狗”不但名字响亮,实际开起来也够可人。

图片来源:哈弗

记者 | 刘泽然

自打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公开程度被前所未有的提高了。这样的过程通常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一家企业在传递和回馈能力在经过网络的增益之后,往往会得到相较传统传播时代非常出乎意料的结果。

“哈弗大狗”,如果放在十五年前可能会让人以为这是长城出的新款电动玩具,作为史上首款名称由大众评选征集而来,同时也是首款基于轻量化概念推出的年轻取向的长城车型,从发布伊始就至少通过其命名引爆了一波热点。随后的试驾活动,则又向人们展示了它的热度也不会像一般的标题党那样随着时间而变低。

此次哈弗大狗在1.5T车型上一共推出了四种配置,起售价从12.5万到14.6万元,命名也非常的符合先前长城在技术发布会上喊出的国际化口号——哈士奇版、拉布拉多版、边牧版和马犬版,都是全球知名的中大型犬种。

这也能通过对外观来感受到如此命名的勇气。从横平竖直的车身造型,气势磅礴的中网以及被黑塑料包裹的下车身,都能发现由原路虎设计总监,现长城汽车全球设计总监兼副总裁菲尔·西蒙斯操刀设计的哈弗大狗在外观上对源自老牌越野车品牌吉普和路虎往昔风韵的致敬。

4620x1890x1780毫米的长宽高对于SUV来说偏紧凑,可轴距却来到了中级车水准的2738毫米。当然,这样布局所造成的短前后悬设定无论在视觉角度上抑或是实际应用方面(配合较高的200毫米离地间隙达成了接近角24°,通过角22°,离去角30°,同级领先)都符合它偏硬派的轻度越野SUV定位。

哈弗大狗的内饰风格是外观风格的延申,碳纤维纹理+缝线的内饰板绝对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触碰后才发现是朴素的硬塑料材质。当然,相比起皮革或软搪塑而言,硬塑料的耐磨和易打理特性的确更符合性格更加随性的年轻群体,零星点缀的与车身同色的喷漆饰板则保证了大狗的内饰不会沉闷。

此外,基于柠檬平台的哈弗大狗在车机方面不出所料地添加了长城引以为傲的车机系统:HUD,感应尾门,ADAS驾驶规划和自带流量的多媒体系统绝对称得上是诚意满满。实际操作的表现也不错,除开逻辑层面稍显繁杂之外,这套系统的响应性和触摸准确性都值得好评。

哈弗大狗的车辆动态表现是此次试驾过程中最大的惊喜。考虑到本次试驾路线在规划上公路场景仅占不到一半,剩余则都是砂石路面/古河床以及草原和沙地结合的复杂路面场景。仅配备前驱的1.5T车型在如此环境下表现如何不禁让人捏了把汗。

在结束铺装路面试驾段之后,这样的担忧进一步的加大了——作为定位偏硬派轻越野SUV车型的哈弗大狗,它的公路表现实在是很难让人挑出什么瑕疵,转向在维持中间区况量以保证长途行驶舒适性的前提下,指向准确性有令人惊喜的提高,1.5T发动机在低转速的响应也得到了优化,整体动力输出除去在运动模式下稍显跳脱,总体上都可称得上是收放自如。

通常情况下,非铺装路面行驶性能和公路性能是互相冲突的两件事,往往公路性能良好的车型,其复杂路面表现通常不会太让人满意。而哈弗大狗的表现却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这一观点,它证明了一台高底盘SUV车是可以通过对车辆电控的调整(包括油门响应和转向手感的微操在内的一系列补正),合理权衡公路易用性和非铺装路面安定性。

在长达5小时的戈壁路段试驾中,哈弗大狗在漫天乱飞的石子不厌其烦的骚扰下依旧维持了足够沉着的表现,轧过车辙时通过油门和方向盘的细微调整即可将它拉回正常轨迹的表现,不禁让人怀疑长城是否开发了一套看不见的四驱系统,而这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都能称得上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总体而言,尽管哈弗大狗在面世之后由于过于接地气的命名方式着实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但随后它就直截了当的用实际产品力表现证明了这条“大狗”不但名字响亮,实际开起来也够可人。而这还仅仅是匹配了入门阶1.5T版本的车型。当然,这也令未来搭配瀚德四驱的2.0T高阶版车型会有怎样的表现变得更加引人期待。

不过,或许这也是长城对自己提出更高挑战所做的铺垫?谁知道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