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探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A计划导演不想电影商业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探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A计划导演不想电影商业化

今年国产电影显露出强劲的势头,在票房上已经超过好莱坞进口大片,在蔡侻看来这是必然的趋势,不过他也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有些浮躁,出现大量跟风式的影片。

作者:高庆秀

2015年末,阿里影业、儒意影业联合出品的玄幻爱情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北京开机。上周,小娱来到顺义某影视基地,对剧组进行了一次探班。

这部电影的联合导演之一是安东尼·拉默里纳拉。他是第77届奥斯卡最佳特效导演奖得主,代表作有《蜘蛛侠》、《透明人》、《玩具总动员》、《精灵鼠小弟》等。这次安东尼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除了导演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担任导师,亲自指导入选阿里影业A计划的青年导演。

去年11月,阿里影业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发掘并扶持青年电影人,一项重要的动作就是聘请国际优秀导演及特效团队到中国合拍系列电影,同时招募委培生到合拍电影的关键岗位当助理,学习大片制作流程,这就是A计划中一线电影人委培生计划。

经过甄选,青年导演蔡侻、卜连鹏成为首批入选A计划的一线电影人委培生,他们将进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如今剧组已经开机十多天,小娱好奇两位委培生都在做些什么?状态如何?为此,小娱特意约到了A计划的委培生之一蔡侻。

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吸引我回国

见到蔡侻,是在影视基地附近的一家酒店,这里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导演组驻扎地。头扎小辫,身穿夹克的蔡侻,猛一看并不像一位可以hold住全场的导演,出生于1987年的他看上去有些腼腆,说话轻声细语,倒像是个玩摇滚的文艺青年。

这可能与他身上的基因有关,他的外曾祖父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的导演,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的蔡楚生。到了蔡侻的父辈,虽然主要精力都转到了餐饮业,但早年间也有从事过电影相关的工作。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蔡侻说他对电影是有种特殊情结的。在国内读完本科后,他选择到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攻读电影专业,并尝试独立的拍摄一些作品,参加一些美国的独立电影节。几年下来,蔡侻主创和参与创作的作品已有60多部,其中大多是微电影和纪录片。

身在国外的蔡侻也随时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在衡量再三后,2014年底他选择了回国。“最近两年看中国电影市场变化真的非常大,产业的成熟度比几年前有了明显提高,比如一些互联网微电影的概念以及一些3D技术等,与美国相比并不逊色。”

蔡侻认为,由于电影消费市场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都将目光投向电影领域,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人才来中国工作,国内电影市场的机会要比美国更多,“未来中外合拍的电影会越来越多,我的优势在于既了解美国电影业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本身又是中国人,与中方或外方都可以很顺畅的沟通。”

青年导演更需要经验而不是资金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青年导演要想有机会制作一部大电影都不容易,但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多年,在青年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机制,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

蔡侻告诉小娱,在国外制作独立电影的门槛会相对较低,许多小制作的独立电影成本也就1-2万美元,资金来源还可以众筹,“青年导演把自己的剧本大纲和制作计划放在众筹网站上,如果有人感兴趣就可以参与,赞助从几美元到几百美元都有。”

电影拍出来以后,青年导演可以把成片发布到网上,电影片头或片尾会公布赞助人名单(作为回报),但其实大部分参与众筹的人并不需要回报。

蔡侻介绍,美国青年导演最常见的两种成长路径,一种是加入工会,然后自己去找工作或者通过工会推荐工作,加入剧组后从基层做起,类似于国内的跟组,随着经验提升逐步成长;另一种就是独立电影人,美国有很多独立电影节或竞赛,青年导演可以带着作品去,通常是短片,如果有投资人或电影公司看中了,有可能将短片拍成大电影。

“美国的电影工业基础以及配套的投资机制都很成熟,青年导演在那个环境中,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美国并没有专门针对青年导演的扶持计划,”蔡侻说,在国内有不少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出发点肯定都是好的,但并不一定能够提供青年导演最需要的。

他认为青年导演最需要的并不是资金,而是经验。在美国,由于电影工业发达,分工明细,在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往往只需要专注于他的那部分工作。而在中国,导演需要操心的地方远远多过美国同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新导演有才华有创意,却很难做出一部优秀的院线电影。

目前,蔡侻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主要工作是协助安东尼导演,比如翻译分镜头的剧本,影棚内的演员管理和协调。由于蔡侻有留美经历,他与安东尼的沟通非常好,“他是个很专业、很有魅力的导演。”

之前蔡侻拍的都是微电影或纪录片,但这次是一个特效大片,“我主要是观摩和学习,比如特效镜头前期怎么拍摄能跟后期配合起来,虽然现在只跟着学习了很短时间,但感觉收获挺大的,接触到了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东西。”

在蔡侻看来,中美之间的电影制作各有特点,好莱坞更强调流程和制度,比如每天工作8小时,到时间就收工,“因为还有午饭和下午茶时间等等,其实每天工作时间远远少于8小时,”中国电影的制作由于现场突发情况会比较多,对于导演随机应变和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未来希望拍商业和艺术结合的电影

阿里影业A计划对于委培生的培养以项目为周期,这意味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杀青之后,蔡侻的培训过程随之结束。在问及未来的打算时,蔡侻说希望能创作出比较好的剧本,找到投资人或者与阿里影业这样的大公司合作。

蔡侻说,阿里影业并不要求委培生在培训结束后成为其签约导演,而是双向选择,“可能是在美国学习的原因,我个人非常喜欢科恩兄弟那样的风格,中国导演我喜欢姜文、宁浩,他们都是有很鲜明个人特点的导演。”

今年国产电影显露出强劲的势头,在票房上已经超过好莱坞进口大片,在蔡侻看来这是必然的趋势,不过他也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有些浮躁,出现大量跟风式的影片,“青春片火了,大家都去拍青春片,喜剧片票房高,很多公司又抢着去拍喜剧片。”

蔡侻认为,电影是一个特殊的东西,既有商业性又有艺术性,国内电影现阶段有些过于注重商业性,“将来我还是希望能够在商业角度和艺术角度找到一个平衡点,拍一些商业和艺术兼顾的作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探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A计划导演不想电影商业化

今年国产电影显露出强劲的势头,在票房上已经超过好莱坞进口大片,在蔡侻看来这是必然的趋势,不过他也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有些浮躁,出现大量跟风式的影片。

作者:高庆秀

2015年末,阿里影业、儒意影业联合出品的玄幻爱情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北京开机。上周,小娱来到顺义某影视基地,对剧组进行了一次探班。

这部电影的联合导演之一是安东尼·拉默里纳拉。他是第77届奥斯卡最佳特效导演奖得主,代表作有《蜘蛛侠》、《透明人》、《玩具总动员》、《精灵鼠小弟》等。这次安东尼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除了导演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担任导师,亲自指导入选阿里影业A计划的青年导演。

去年11月,阿里影业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发掘并扶持青年电影人,一项重要的动作就是聘请国际优秀导演及特效团队到中国合拍系列电影,同时招募委培生到合拍电影的关键岗位当助理,学习大片制作流程,这就是A计划中一线电影人委培生计划。

经过甄选,青年导演蔡侻、卜连鹏成为首批入选A计划的一线电影人委培生,他们将进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如今剧组已经开机十多天,小娱好奇两位委培生都在做些什么?状态如何?为此,小娱特意约到了A计划的委培生之一蔡侻。

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吸引我回国

见到蔡侻,是在影视基地附近的一家酒店,这里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导演组驻扎地。头扎小辫,身穿夹克的蔡侻,猛一看并不像一位可以hold住全场的导演,出生于1987年的他看上去有些腼腆,说话轻声细语,倒像是个玩摇滚的文艺青年。

这可能与他身上的基因有关,他的外曾祖父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的导演,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的蔡楚生。到了蔡侻的父辈,虽然主要精力都转到了餐饮业,但早年间也有从事过电影相关的工作。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蔡侻说他对电影是有种特殊情结的。在国内读完本科后,他选择到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攻读电影专业,并尝试独立的拍摄一些作品,参加一些美国的独立电影节。几年下来,蔡侻主创和参与创作的作品已有60多部,其中大多是微电影和纪录片。

身在国外的蔡侻也随时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在衡量再三后,2014年底他选择了回国。“最近两年看中国电影市场变化真的非常大,产业的成熟度比几年前有了明显提高,比如一些互联网微电影的概念以及一些3D技术等,与美国相比并不逊色。”

蔡侻认为,由于电影消费市场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都将目光投向电影领域,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人才来中国工作,国内电影市场的机会要比美国更多,“未来中外合拍的电影会越来越多,我的优势在于既了解美国电影业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本身又是中国人,与中方或外方都可以很顺畅的沟通。”

青年导演更需要经验而不是资金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青年导演要想有机会制作一部大电影都不容易,但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多年,在青年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机制,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

蔡侻告诉小娱,在国外制作独立电影的门槛会相对较低,许多小制作的独立电影成本也就1-2万美元,资金来源还可以众筹,“青年导演把自己的剧本大纲和制作计划放在众筹网站上,如果有人感兴趣就可以参与,赞助从几美元到几百美元都有。”

电影拍出来以后,青年导演可以把成片发布到网上,电影片头或片尾会公布赞助人名单(作为回报),但其实大部分参与众筹的人并不需要回报。

蔡侻介绍,美国青年导演最常见的两种成长路径,一种是加入工会,然后自己去找工作或者通过工会推荐工作,加入剧组后从基层做起,类似于国内的跟组,随着经验提升逐步成长;另一种就是独立电影人,美国有很多独立电影节或竞赛,青年导演可以带着作品去,通常是短片,如果有投资人或电影公司看中了,有可能将短片拍成大电影。

“美国的电影工业基础以及配套的投资机制都很成熟,青年导演在那个环境中,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美国并没有专门针对青年导演的扶持计划,”蔡侻说,在国内有不少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出发点肯定都是好的,但并不一定能够提供青年导演最需要的。

他认为青年导演最需要的并不是资金,而是经验。在美国,由于电影工业发达,分工明细,在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往往只需要专注于他的那部分工作。而在中国,导演需要操心的地方远远多过美国同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新导演有才华有创意,却很难做出一部优秀的院线电影。

目前,蔡侻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主要工作是协助安东尼导演,比如翻译分镜头的剧本,影棚内的演员管理和协调。由于蔡侻有留美经历,他与安东尼的沟通非常好,“他是个很专业、很有魅力的导演。”

之前蔡侻拍的都是微电影或纪录片,但这次是一个特效大片,“我主要是观摩和学习,比如特效镜头前期怎么拍摄能跟后期配合起来,虽然现在只跟着学习了很短时间,但感觉收获挺大的,接触到了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东西。”

在蔡侻看来,中美之间的电影制作各有特点,好莱坞更强调流程和制度,比如每天工作8小时,到时间就收工,“因为还有午饭和下午茶时间等等,其实每天工作时间远远少于8小时,”中国电影的制作由于现场突发情况会比较多,对于导演随机应变和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未来希望拍商业和艺术结合的电影

阿里影业A计划对于委培生的培养以项目为周期,这意味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杀青之后,蔡侻的培训过程随之结束。在问及未来的打算时,蔡侻说希望能创作出比较好的剧本,找到投资人或者与阿里影业这样的大公司合作。

蔡侻说,阿里影业并不要求委培生在培训结束后成为其签约导演,而是双向选择,“可能是在美国学习的原因,我个人非常喜欢科恩兄弟那样的风格,中国导演我喜欢姜文、宁浩,他们都是有很鲜明个人特点的导演。”

今年国产电影显露出强劲的势头,在票房上已经超过好莱坞进口大片,在蔡侻看来这是必然的趋势,不过他也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有些浮躁,出现大量跟风式的影片,“青春片火了,大家都去拍青春片,喜剧片票房高,很多公司又抢着去拍喜剧片。”

蔡侻认为,电影是一个特殊的东西,既有商业性又有艺术性,国内电影现阶段有些过于注重商业性,“将来我还是希望能够在商业角度和艺术角度找到一个平衡点,拍一些商业和艺术兼顾的作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