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里开出“1元店”,能否让零售行业“真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里开出“1元店”,能否让零售行业“真香”?

平台之间的低价竞争加剧对于整个零售环境影响是否有益,仍需打个问号。

文|C2CC新传媒

真不错,特价商品真不错。

你在拼多多到处找人砍价,他在名创优品选购商品,我在淘宝特价版求人助力,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加油!打工人!

作为一个标准“打工人”,小C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只要电商平台继续比拼价格,不断内卷化,我们就能享受越来越低价的福利,这可真是太幸福了。

对于我们为数众多的“打工人”来说,极致的性价比就是选购商品的最大决策因素,这也是主打低价的零售平台增长迅猛的主要原因,无论是拼多多还是近期上市的名创优品,都足以证明“极致性价比”的威力,在这巨大市场的诱惑下,即使是电商巨头淘宝、京东也不能免俗,分别推出京喜和淘宝特价版两大平台来分食这块大蛋糕,以抢占更多消费者及市场份额。

而在2020年国庆假日结束后,阿里巴巴继续加码“极致性价比”,宣布将在3年内推出千家淘宝特价版线下1元店,并在上海线下开设“1元更香节线下体验店”首店的新闻,引起了整个零售行业的关注,似乎重回复古的“1元店”形式能否让零售行业感到真香呢?这是否代表着“极致性价比”将会是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呢?

1元店是幌子?阿里心在引流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小C认为阿里巴巴提出的“1元店”,与传统意义上的“1元店”有着较大的区别。

首先,阿里提出的“1元店”就目前来看仍然是个伪命题,处在一个概念化的阶段,不像过去真实的一元店内“样样一元”、“全场一元”一般,多数SKU稳定在一块钱的价格范围之内,阿里巴巴在淘宝特价版当中推出的“1元真香节”活动虽然号称超过1亿件厂货全部1元包邮,但就从淘宝特价版“1元真香节”活动主页面上来看,1元包邮的产品依然没有牌面,不仅占比很少,而且长时间处于抢购一空的状态,抢购资格也需要拉好友助力,即其销售形式更趋向于许多电商平台都在采用的秒杀抢货,用于帮助平台引流。

在各细分品类页面,同样有1元购活动形式的展现。

以美妆板块为例,其1元疯抢板块中,能够看到洗发、精华、洁面、眼影、美妆工具等多品类产品,且均售价1元,但就算是在早上9点打开页面,也能够看到产品早已被抢购一空,可见所谓的1元产品依然只是淘宝特价版为引流秒杀而放出的噱头,而非主要销售商品的定价。

在随机点开被抢光的1元产品商品页面可以看到,所有商品均已恢复原价,且均价都在3元以上,仅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反而是定价0.9元,比秒杀价格还要便宜,这让小C陷入了深深的疑惑当中,即使秒杀成功,打工人还是逃离不了被资本家吸血的命运,冷哭抖。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在上海新开的一元店并非实体店铺,而是一场仅在10月9日持续几小时的快闪活动,更多是作为“一元更香节”活动的宣传搭载而存在,以突出淘宝特价版低价、品类齐全的特点,其目的依然在于“引流”二字。

但这也足以证明,阿里对于入局下沉市场是非常有决心和魄力的。

下沉市场神仙打架,拼多多压力山大

当阿里宣布推出1元店模式的时候,所有零售业界的从业人员都不约而同想到了两个竞争对手:拼多多和名创优品,这两个零售巨头一个主攻线上,一个主攻线下,都以极致性价比的产品作为平台核心,而这两者与阿里推出的淘宝特价版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基于供应链的C2M。

关于拼多多和名创优品C2M概念的优势,此前小C在《我用100块在拼多多买了9样化妆品,结果笑抽了|疯狂的流量⑦》和《名创优品上市,意味着什么?》文中都有提及,此处就不再赘述了,而淘宝特价版能够维持如此低价的原因,同样是来源自于对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C2M模式的扶持。

据官方消息显示,淘宝特价版不仅拥有120万产业带商家的支持,还打通了同在阿里旗下的批发平台1688,具有丰厚的工厂资源,且在渠道成本控制上领先于业界,12.8%的占比约为拼多多的一半,同时,作为最大的电商流量入口,以及多年基础建设的布局铺垫,阿里已经在云计算、仓储物流和金融支付领域形成了体系化的闭环,同时淘宝、天猫支付宝的IP,在口碑上要更优于拼多多,这足以支持淘宝特价版追赶低价电商先行者拼多多的脚步,甚至有着反超的可能。

△ 淘宝特价版低价商品介绍中对低价原因的解释就是C2M

体系化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时间支持,仍在持续亏损的拼多多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追赶得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拼多多如果不作出颠覆性的突破,第一下沉电商的地位很可能会被阿里在几年内夺走,除非等待一手阿里双线作战牵扯精力过多,无奈放弃下沉市场,但就阿里的资本实力来看,只要有决心,它就烧得起这个钱。

与名创优品相错位,定位将决定阿里1元店未来走向

而对于刚刚上市的名创优品来说,压力就没有这么大了。

根据传统线下1元店的定位,阿里1元店需要在三四线城市及一二线城市的非中心地段广铺网点,以社区店的形式展开,这将于名创优品的线下门店产生区隔,同时由于名创优品不断进行的品牌形象及调性建设,名创优品的目标用户下沉程度也不如阿里1元店,换言之,两者的零售定位和目标客群是存在差异的,竞争关系不会过于强烈,需要为此担心的更应该是传统社区便利店连锁,最终产生竞争关系的很有可能是京东便利店,那就是另一场神仙打架了。

而阿里线下1元店的定位,将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走向。

有业内人士曾对此发表看法,认为就阿里企业的调性来看,阿里线下1元店大概率与盒马一样采取自营的形式经营,这会让其在拓展速度、门店选址上陷入劣势,很难与名创优品当前的体量及增长速度相抗衡。

倘若阿里线下1元店采取加盟模式,阿里则会面对线下连锁管理的极大考验,线上线下运营逻辑不同,不可能如同直营一般指哪打哪,电商思维很可能会产生局限,这需要多年的时间经验积累,也需要连锁管理人才的积累,这是阿里目前欠缺的实力。

再说句实在话,阿里线下1元店玩的再好,能玩的过打造出最具辨识度的十元店——哎呀呀的叶国富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阿里线下1元店未来将采取与小米和华为类似的模式,但将“阿里1元店”、“淘宝特价版”作为品牌化输出,但不以卖货为目的,主要作为获取新客为平台导流、获取目标客群消费行为数据的手段,从而形成线上线下闭环,但若以3年千家店体量的拓展可能会“步子大了扯到蛋”,最终还是回归烧钱引流的恶循环当中,再考虑到到1元店相对较小的收入规模,以及大企业的资源倾斜可能,这种模式下的阿里线下1元店将会很难走起来。

总的来说,阿里线下1元店的出现,并不会对名创优品的发展产生太多影响,但就阿里来说,其线下1元店的推出可能更是作为淘宝特价版的补充,想要做好,但未必要第一,全渠道、全层级的消费圈建设可能才是阿里未来的发展目标。

后记:毫无疑问,供应链资源整合、基础建设实力、渠道管理能力带来的极致性价比,将会是零售巨头们未来角逐零售下沉市场的关键性力量,就目前看来,阿里开设线下1元店的动作是非常有必要,但仍需要更多资源倾斜和时间培育的布局,但平台之间的低价竞争加剧对于整个零售环境影响是否有益,仍需打个问号。

如果不能在保证低价供应、销量、顾客回头率的同时,让供货厂商盈利,且有资本不断实现技术升级,众多中小厂家可能会面临市场巨大却无利可图的尴尬局面,甚至于无法生存,这将对整个零售行业产生非常大的打击。

但对于我们打工人来说,平台间的竞争最好再激烈点,商品的极度低价能够降低马斯洛需求层次阶梯的满足阈值,有谁不想让钱更经花呢?打工人的好时代,要来临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巴巴

6.1k
  • 阿里国际站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 阿富汗阿里亚纳航空宣布增加中阿直飞航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里开出“1元店”,能否让零售行业“真香”?

平台之间的低价竞争加剧对于整个零售环境影响是否有益,仍需打个问号。

文|C2CC新传媒

真不错,特价商品真不错。

你在拼多多到处找人砍价,他在名创优品选购商品,我在淘宝特价版求人助力,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加油!打工人!

作为一个标准“打工人”,小C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只要电商平台继续比拼价格,不断内卷化,我们就能享受越来越低价的福利,这可真是太幸福了。

对于我们为数众多的“打工人”来说,极致的性价比就是选购商品的最大决策因素,这也是主打低价的零售平台增长迅猛的主要原因,无论是拼多多还是近期上市的名创优品,都足以证明“极致性价比”的威力,在这巨大市场的诱惑下,即使是电商巨头淘宝、京东也不能免俗,分别推出京喜和淘宝特价版两大平台来分食这块大蛋糕,以抢占更多消费者及市场份额。

而在2020年国庆假日结束后,阿里巴巴继续加码“极致性价比”,宣布将在3年内推出千家淘宝特价版线下1元店,并在上海线下开设“1元更香节线下体验店”首店的新闻,引起了整个零售行业的关注,似乎重回复古的“1元店”形式能否让零售行业感到真香呢?这是否代表着“极致性价比”将会是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呢?

1元店是幌子?阿里心在引流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小C认为阿里巴巴提出的“1元店”,与传统意义上的“1元店”有着较大的区别。

首先,阿里提出的“1元店”就目前来看仍然是个伪命题,处在一个概念化的阶段,不像过去真实的一元店内“样样一元”、“全场一元”一般,多数SKU稳定在一块钱的价格范围之内,阿里巴巴在淘宝特价版当中推出的“1元真香节”活动虽然号称超过1亿件厂货全部1元包邮,但就从淘宝特价版“1元真香节”活动主页面上来看,1元包邮的产品依然没有牌面,不仅占比很少,而且长时间处于抢购一空的状态,抢购资格也需要拉好友助力,即其销售形式更趋向于许多电商平台都在采用的秒杀抢货,用于帮助平台引流。

在各细分品类页面,同样有1元购活动形式的展现。

以美妆板块为例,其1元疯抢板块中,能够看到洗发、精华、洁面、眼影、美妆工具等多品类产品,且均售价1元,但就算是在早上9点打开页面,也能够看到产品早已被抢购一空,可见所谓的1元产品依然只是淘宝特价版为引流秒杀而放出的噱头,而非主要销售商品的定价。

在随机点开被抢光的1元产品商品页面可以看到,所有商品均已恢复原价,且均价都在3元以上,仅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反而是定价0.9元,比秒杀价格还要便宜,这让小C陷入了深深的疑惑当中,即使秒杀成功,打工人还是逃离不了被资本家吸血的命运,冷哭抖。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在上海新开的一元店并非实体店铺,而是一场仅在10月9日持续几小时的快闪活动,更多是作为“一元更香节”活动的宣传搭载而存在,以突出淘宝特价版低价、品类齐全的特点,其目的依然在于“引流”二字。

但这也足以证明,阿里对于入局下沉市场是非常有决心和魄力的。

下沉市场神仙打架,拼多多压力山大

当阿里宣布推出1元店模式的时候,所有零售业界的从业人员都不约而同想到了两个竞争对手:拼多多和名创优品,这两个零售巨头一个主攻线上,一个主攻线下,都以极致性价比的产品作为平台核心,而这两者与阿里推出的淘宝特价版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基于供应链的C2M。

关于拼多多和名创优品C2M概念的优势,此前小C在《我用100块在拼多多买了9样化妆品,结果笑抽了|疯狂的流量⑦》和《名创优品上市,意味着什么?》文中都有提及,此处就不再赘述了,而淘宝特价版能够维持如此低价的原因,同样是来源自于对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C2M模式的扶持。

据官方消息显示,淘宝特价版不仅拥有120万产业带商家的支持,还打通了同在阿里旗下的批发平台1688,具有丰厚的工厂资源,且在渠道成本控制上领先于业界,12.8%的占比约为拼多多的一半,同时,作为最大的电商流量入口,以及多年基础建设的布局铺垫,阿里已经在云计算、仓储物流和金融支付领域形成了体系化的闭环,同时淘宝、天猫支付宝的IP,在口碑上要更优于拼多多,这足以支持淘宝特价版追赶低价电商先行者拼多多的脚步,甚至有着反超的可能。

△ 淘宝特价版低价商品介绍中对低价原因的解释就是C2M

体系化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时间支持,仍在持续亏损的拼多多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追赶得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拼多多如果不作出颠覆性的突破,第一下沉电商的地位很可能会被阿里在几年内夺走,除非等待一手阿里双线作战牵扯精力过多,无奈放弃下沉市场,但就阿里的资本实力来看,只要有决心,它就烧得起这个钱。

与名创优品相错位,定位将决定阿里1元店未来走向

而对于刚刚上市的名创优品来说,压力就没有这么大了。

根据传统线下1元店的定位,阿里1元店需要在三四线城市及一二线城市的非中心地段广铺网点,以社区店的形式展开,这将于名创优品的线下门店产生区隔,同时由于名创优品不断进行的品牌形象及调性建设,名创优品的目标用户下沉程度也不如阿里1元店,换言之,两者的零售定位和目标客群是存在差异的,竞争关系不会过于强烈,需要为此担心的更应该是传统社区便利店连锁,最终产生竞争关系的很有可能是京东便利店,那就是另一场神仙打架了。

而阿里线下1元店的定位,将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走向。

有业内人士曾对此发表看法,认为就阿里企业的调性来看,阿里线下1元店大概率与盒马一样采取自营的形式经营,这会让其在拓展速度、门店选址上陷入劣势,很难与名创优品当前的体量及增长速度相抗衡。

倘若阿里线下1元店采取加盟模式,阿里则会面对线下连锁管理的极大考验,线上线下运营逻辑不同,不可能如同直营一般指哪打哪,电商思维很可能会产生局限,这需要多年的时间经验积累,也需要连锁管理人才的积累,这是阿里目前欠缺的实力。

再说句实在话,阿里线下1元店玩的再好,能玩的过打造出最具辨识度的十元店——哎呀呀的叶国富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阿里线下1元店未来将采取与小米和华为类似的模式,但将“阿里1元店”、“淘宝特价版”作为品牌化输出,但不以卖货为目的,主要作为获取新客为平台导流、获取目标客群消费行为数据的手段,从而形成线上线下闭环,但若以3年千家店体量的拓展可能会“步子大了扯到蛋”,最终还是回归烧钱引流的恶循环当中,再考虑到到1元店相对较小的收入规模,以及大企业的资源倾斜可能,这种模式下的阿里线下1元店将会很难走起来。

总的来说,阿里线下1元店的出现,并不会对名创优品的发展产生太多影响,但就阿里来说,其线下1元店的推出可能更是作为淘宝特价版的补充,想要做好,但未必要第一,全渠道、全层级的消费圈建设可能才是阿里未来的发展目标。

后记:毫无疑问,供应链资源整合、基础建设实力、渠道管理能力带来的极致性价比,将会是零售巨头们未来角逐零售下沉市场的关键性力量,就目前看来,阿里开设线下1元店的动作是非常有必要,但仍需要更多资源倾斜和时间培育的布局,但平台之间的低价竞争加剧对于整个零售环境影响是否有益,仍需打个问号。

如果不能在保证低价供应、销量、顾客回头率的同时,让供货厂商盈利,且有资本不断实现技术升级,众多中小厂家可能会面临市场巨大却无利可图的尴尬局面,甚至于无法生存,这将对整个零售行业产生非常大的打击。

但对于我们打工人来说,平台间的竞争最好再激烈点,商品的极度低价能够降低马斯洛需求层次阶梯的满足阈值,有谁不想让钱更经花呢?打工人的好时代,要来临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