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霸凌、监视、玩命工作:华丽品牌背后的残酷文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霸凌、监视、玩命工作:华丽品牌背后的残酷文化

一直在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但为消费者服务的这些员工,又有谁在关心呢?

文|  硅兔赛跑 Lexie

编辑 | Lu

2020年对于估值超10亿美元的网红行李箱品牌Away来说是动荡的一年,除了疫情对酒店和旅游行业造成的巨大冲击,还有同一个CEO“连续被裁两次”。

去年12月,网红行李箱品牌Away被The Verge长文爆料内部企业文化有毒,并点名批评其联合创始人兼前CEO Steph Korey。Korey在当月就辞去了Away的CEO职务,前Lululemon高管Stuart Haselden接管CEO一职。

仅仅一个月后,今年1月,Korey又重回Away,和Haselden一同担任Away的联合CEO。

今年6月,Away以低于此前14.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3000多万美元新一轮融资。

Steph Korey

10月15日,Haselden和Away的联合创始人Jenn Rubio正式通知员工,Korey将在今年年底前卸任CEO,将继续担任Away的董事会成员。

同时Away迎来的领导层变动包括Haselden之前在Lululemon的同事Candan Erenguc将出任首席供应链官,耐克前高管Catherine Dunleavy将出任CFO。

自此,Korey与Away的闹剧也基本告一段落。而在这场鸡飞狗跳的背后,是那些光鲜靓丽品牌下的残酷企业文化。

1、恐吓与监视:玩命工作成为常态

去年12月初,科技头条网站The Verge发布了一篇长文,详细又不留情的把这个华丽品牌背后残酷的真相告以天下。

The Verge发表万字长文

Away公司内部不允许员工之间互相发送邮件,大多的沟通都是在聊天软件Slack上完成的, 同事之间也不允许创立自己的频道聊跟工作无关的事情,抱怨工作和闲聊则是罪加一等。

而这些“公共频道”却成为了老板们无情批评下属的表演场,在一次行李箱邮寄失误事件中,Korey直接公开在群聊里把犯错的员工叫“愚蠢至极(brain-dead)”,这种恐吓员工和监视的风气已经让所有人都提心吊胆。

Korey在群组中称员工“brain dead”

讽刺的是,两位创始人Korey和Rubio在Warby Parker工作的时候就是彼此的心腹,但现如今她们却彻底在自己的公司杜绝了小团体的形成。

Away的领导团队不但要求下属加班,尤其是客户体验(Customer Experience)部门几乎全年无休的玩命工作法,连回家也要拍电脑给老板证明自己在工作,而且还用企业精神来“包装”这一加班的命令,如果你想休假,那你就违反了公司“以消费者为中心”,“随时在线”的光荣使命,这样的洗脑方法,有人敢说不吗?

文章发表4天之后,CEO Steph Korey就正式宣布辞职,但仍会留在董事会内担任董事长的职务,替代她的是在零售业有非常多经验的前Lululemon首席运营官Stuart Haselden,他在Laurent Potdevin去年辞职后就负责扭转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看来这算是他的拿手好戏啦!

投资者们表示此次换CEO 的事情并不是因为The Verge文章造成的负面影响,从Korey到Haselden的更换一直是计划之中的事情,不过此次的丑闻确实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

2、势如破竹地成长:投资者青睐的品牌

Away自从2015年成立后,一直在以飞快的速度成长,品牌创始人Steph Korey和Jen Rubio结缘于眼镜品牌Warby Parker,爱旅游的两个人希望能够打造便宜又耐用的旅行箱品牌,在经过消费者调研后,便针对“轻便、坚固、大收纳空间”的消费者需求推出了Away系列产品。

Away两位创始人Steph Korey和Jen Rubio

在营销上,Rubio多年的媒体经历让她精通如何赚取消费者的眼球,Away不但出现在无数旅行杂志上,在Facebook和Instagram的数字广告上花了数百万美元,还高调的登上了许许多多的Billboard广告牌,机场安检转盘,地铁广告。而与明星网红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像是明星Rashida Jones和Karlie Kloss等人纷纷推出了Away合作款,也在社交媒体上对品牌明送秋波。

Karlie Kloss为Away拍的广告

被包装成一个与“旅行体验”相关的品牌,而不只是普通卖行李箱的公司,并将消费体验升级,Away很快就获得了成功,据统计,在整个价值320亿美元的行李箱包产业中,Away的成长速度遥遥领先,在45-54年龄段的消费者中增长率达到了197.5%,而在25-34年龄段的消费者中增长率算是最低但也达到了129.8%。

而这成长也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在Korey辞职前已经筹集到了超过1.8亿美元的资金,估值14亿美元,投资者包括Global Founders Capital,Forerunner Ventures, Wellington Management,还有Lone Pine Capital等等。

Away成长速度远超其他行李箱包品牌

3、工作环境恶劣:堪比血汗工厂

或许是墙倒众人推,又或许是Away真的过于出格,在The Verge发表了长文爆出Away使用Slack欺凌员工的丑闻后,随后又将公司的实体办公环境进行了揭露。

Away的爆发式成长很难让人把它和“血汗工厂”联系起来,不过根据员工的亲口描述,Away的“私人订制行李箱”团队在从纽约SoHo的总部搬到布鲁克林后,便不得不在一个密不透风、充满有毒气体的房间内进行工作,在向总部抱怨了五个月后,得到的除了简陋的面具之外什么也没有,许多员工已经开始有长期的头疼、恶心、晕厥症状。

而实体零售店的员工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不但冬天没有暖气,而且仓库的行李箱堆满、长霉,时不时还会遭到老鼠的光顾。更离谱的是,店铺甚至没有银行账户,员工们要拿袋子把大笔的现金带到总部和银行。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在这样极端环境下工作的员工们甚至无法参加年会等活动,直接被排除在外。Away一直在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但为消费者服务的这些员工,又有谁在关心呢?

Away的仓库

这次的这场闹剧远非一个公司的个体现象,Away可以说是被抓了个现行被拎出来当众警示,但没有被揭露的甚至是没有人去关注的企业又有多少有着令人叹气的文化呢?

4、“你还年轻,要钱没有用”

专注为女性经期打造护理内裤的Thinx也陷入了一样的丑闻,她们不但一直以来把“女权”当做企业精神,甚至还专门成立了Thinx Foundation公益组织,为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少女们提供教育项目。

而CEO Miki Agrawal本人对外也是知名的“女企业家”形象,出现在包括CNN、Bustle等各大媒体的内容里,聊博客,做面谈。这样充满爱的企业信念和创始人的雷厉风行,让Thinx很快有了许多忠实的追随者,许多年轻、有干劲、关注公益的女性表示愿意为Thinx奉献一切。

THINX

但尴尬的是,Thinx被爆出它的企业文化其实是外界所看到的反面,“女性为上”的企业宣言无处可循,反倒是虚伪和失常成为了常规节目,老板和雇员间总是充满了矛盾冲突,许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医疗福利低于最低标准,带薪休假天数被一减再减。

许多前雇员表示在Thinx工作就像在高中被欺凌一样,人们不自觉的反目成仇,被老板骂说幼稚不懂事,想提议涨薪得到的只是一句“你还年轻要钱没有用”的回复,在为一个以“为女性服务”而光荣的公司工作,自己却买不起计生用品也休不起产假。

Thinx在知名招聘网站Glassdoor上的评价也看得出事实真相,人们说Agrawal就像是“定时炸弹”,“暴徒”,批判Thinx是一个“打着女权幌子根本不尊重女性的骗子公司”……

而有趣的是,2017年却突然涌现了许多关于Agrawal的“彩虹屁”好评,但据许多线人透露,好评都是Agrawal命令手下写的,甚至自己还给自己伪造了好评。

丑闻爆出以及大批员工离职不久后,Agrawal表示自己将不再担任公司的CEO,但是还会照看大多数业务并且还将是公司的“脸面”,只不过这“脸面”大家买不买账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5、光鲜的背后充满了心碎

Away和Thinx的走红和落寞其实有着非常相似的轨迹,作为电商2.0时代的孩子,他们诞生于网络,有着好听的名字:数字原生垂直品牌(Digital Native Vertical Brand)。

绝招一便是通过直接面对消费者、帮助消费者解决选择困难症的痛点,绝招二则是用精美的包装、动人的品牌故事、地铁广告,网红带货,快闪店等等方式打造出一种“VIP”的时髦创新消费体验,和一个让人无法说不的充满社交和自我满足的游戏。

纽约地铁上的Away广告

我们并不能说D2C品牌花时间精力包装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错,只不过现如今的消费者虽然会为故事掏钱,但没人会追随充满谎言的说故事人,品牌们如果在关注外界形象的同时用员工信任和企业精神做牺牲,那这风光也风光不了几天。

单单拿Away来说,它的发展轨迹或许可以用飞得很高很快,但摔的也非常狠来形容,光鲜的背后充满了心碎,Away的前市场营销主管留下了非常让人心碎的一句话,她说“永远不要给你最爱的品牌工作,会摧毁你的”。

这“摧毁”指的并不只是这之间的斗争谩骂给员工身心上带来的巨大劳损,更是代表着员工们对于职业和品牌的热爱变成了羞耻和失望。

低劣的企业文化事件其实并不少见,但Away此次事件更加让人咋舌是因为品牌对外的光鲜亮丽和对内的残酷职场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精心打造的“名媛”现象荡然无存,许多人比喻说就好像你上学时候最喜欢的校花爆出了惊天丑闻,这才是最让人心碎的原因所在。

6、信任与尊重:身心健康才能走的更长久

在这样的压力下创始人们似乎有着心照不宣的共识,认为只要能成功,做什么都不过分,而此次Away事件中让人吃惊的是,许多创始人在Twitter上公开表示对Korey的支持,认为她“根本没做错什么”,不禁让人怀疑这一场关于成功和人性人情的博弈,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对Korey表示支持的公司创始人们

在关于这场科技产业的文化究竟应该倾向于哪个方向的辩论中,答案主要分成了两个派别。

第一种是“红脸”,认为员工都是难得的宝藏,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感到幸福,于是便通过免费午餐,时髦的办公室,无限的假期等方法来留住员工,许多公司也正因此登上了“最适合工作的场所”的榜单。

而唱“白脸”的派别却认为想要改变世界可不简单,正常工作时间怎么可能创造奇迹,于是许多公司便提倡“喧嚣文化”,把“今夜无人入睡”当做最光荣的事情。

主张个人身心健康的新媒体教母Arianna Huffington在对此事进行评价的时候,果断站队“红脸”,特别提到能够把员工个人福利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公司将会赢得这场长期的战役,好的企业文化能够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直接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那对于这种极端的“喧嚣文化”、加班精神,到底有没有出路呢?治本的方法不敢说,解药的话或许还是有几个:

首先便是意识上的改变,企业要看到长期效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差别,从短期来看,员工可能会创造出更多的提案,写出更多的代码,但是长此以往流失的是员工个人的整体精力和对于企业的信任和热爱,这就导致辞职率高、磨合期长、企业沟通不畅等多个会直接影响到利润的关键问题。

其次便是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霸凌事件的发生。霸凌事件哪里都有,企业中也不例外,不管是上级对下属的过度指责,还是同事之间的欺凌,都是对员工心灵的暴击,更是对企业文化的致命打击。

而且不仅当事人会被影响,对于在场的围观者来说也有不小的伤害,如果员工每天都要想着“下一个被骂的会是我吗?”这样的问题,那工作效率可高不起来。虽然霸凌是无法斩草除根的,但作为公司的领导人,怎么能够用最好的态度容忍错误,树立榜样,尽可能的减少霸凌和伤害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根据企业文化专家Bob Kelleher的调查,在一个公司里,70%的员工都是“佛系”上班,每天滑水不求上进,20%的员工甚至想要“沉了”这艘船,企业文化有多重要,看来无需多说了。

想要营造好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在科技初创公司中,说难说简单都有可能,像是免费午餐、出国旅行之类的公司福利其实很简单,但真正难的是怎么能为公司的员工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来工作和表达诉求。

说到底,真正的好创始人不仅能带来利润上的增长,更要能以德服人,或许谁先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真的不只赢得A轮B轮C轮,反倒是笑到最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霸凌、监视、玩命工作:华丽品牌背后的残酷文化

一直在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但为消费者服务的这些员工,又有谁在关心呢?

文|  硅兔赛跑 Lexie

编辑 | Lu

2020年对于估值超10亿美元的网红行李箱品牌Away来说是动荡的一年,除了疫情对酒店和旅游行业造成的巨大冲击,还有同一个CEO“连续被裁两次”。

去年12月,网红行李箱品牌Away被The Verge长文爆料内部企业文化有毒,并点名批评其联合创始人兼前CEO Steph Korey。Korey在当月就辞去了Away的CEO职务,前Lululemon高管Stuart Haselden接管CEO一职。

仅仅一个月后,今年1月,Korey又重回Away,和Haselden一同担任Away的联合CEO。

今年6月,Away以低于此前14.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3000多万美元新一轮融资。

Steph Korey

10月15日,Haselden和Away的联合创始人Jenn Rubio正式通知员工,Korey将在今年年底前卸任CEO,将继续担任Away的董事会成员。

同时Away迎来的领导层变动包括Haselden之前在Lululemon的同事Candan Erenguc将出任首席供应链官,耐克前高管Catherine Dunleavy将出任CFO。

自此,Korey与Away的闹剧也基本告一段落。而在这场鸡飞狗跳的背后,是那些光鲜靓丽品牌下的残酷企业文化。

1、恐吓与监视:玩命工作成为常态

去年12月初,科技头条网站The Verge发布了一篇长文,详细又不留情的把这个华丽品牌背后残酷的真相告以天下。

The Verge发表万字长文

Away公司内部不允许员工之间互相发送邮件,大多的沟通都是在聊天软件Slack上完成的, 同事之间也不允许创立自己的频道聊跟工作无关的事情,抱怨工作和闲聊则是罪加一等。

而这些“公共频道”却成为了老板们无情批评下属的表演场,在一次行李箱邮寄失误事件中,Korey直接公开在群聊里把犯错的员工叫“愚蠢至极(brain-dead)”,这种恐吓员工和监视的风气已经让所有人都提心吊胆。

Korey在群组中称员工“brain dead”

讽刺的是,两位创始人Korey和Rubio在Warby Parker工作的时候就是彼此的心腹,但现如今她们却彻底在自己的公司杜绝了小团体的形成。

Away的领导团队不但要求下属加班,尤其是客户体验(Customer Experience)部门几乎全年无休的玩命工作法,连回家也要拍电脑给老板证明自己在工作,而且还用企业精神来“包装”这一加班的命令,如果你想休假,那你就违反了公司“以消费者为中心”,“随时在线”的光荣使命,这样的洗脑方法,有人敢说不吗?

文章发表4天之后,CEO Steph Korey就正式宣布辞职,但仍会留在董事会内担任董事长的职务,替代她的是在零售业有非常多经验的前Lululemon首席运营官Stuart Haselden,他在Laurent Potdevin去年辞职后就负责扭转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看来这算是他的拿手好戏啦!

投资者们表示此次换CEO 的事情并不是因为The Verge文章造成的负面影响,从Korey到Haselden的更换一直是计划之中的事情,不过此次的丑闻确实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

2、势如破竹地成长:投资者青睐的品牌

Away自从2015年成立后,一直在以飞快的速度成长,品牌创始人Steph Korey和Jen Rubio结缘于眼镜品牌Warby Parker,爱旅游的两个人希望能够打造便宜又耐用的旅行箱品牌,在经过消费者调研后,便针对“轻便、坚固、大收纳空间”的消费者需求推出了Away系列产品。

Away两位创始人Steph Korey和Jen Rubio

在营销上,Rubio多年的媒体经历让她精通如何赚取消费者的眼球,Away不但出现在无数旅行杂志上,在Facebook和Instagram的数字广告上花了数百万美元,还高调的登上了许许多多的Billboard广告牌,机场安检转盘,地铁广告。而与明星网红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像是明星Rashida Jones和Karlie Kloss等人纷纷推出了Away合作款,也在社交媒体上对品牌明送秋波。

Karlie Kloss为Away拍的广告

被包装成一个与“旅行体验”相关的品牌,而不只是普通卖行李箱的公司,并将消费体验升级,Away很快就获得了成功,据统计,在整个价值320亿美元的行李箱包产业中,Away的成长速度遥遥领先,在45-54年龄段的消费者中增长率达到了197.5%,而在25-34年龄段的消费者中增长率算是最低但也达到了129.8%。

而这成长也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在Korey辞职前已经筹集到了超过1.8亿美元的资金,估值14亿美元,投资者包括Global Founders Capital,Forerunner Ventures, Wellington Management,还有Lone Pine Capital等等。

Away成长速度远超其他行李箱包品牌

3、工作环境恶劣:堪比血汗工厂

或许是墙倒众人推,又或许是Away真的过于出格,在The Verge发表了长文爆出Away使用Slack欺凌员工的丑闻后,随后又将公司的实体办公环境进行了揭露。

Away的爆发式成长很难让人把它和“血汗工厂”联系起来,不过根据员工的亲口描述,Away的“私人订制行李箱”团队在从纽约SoHo的总部搬到布鲁克林后,便不得不在一个密不透风、充满有毒气体的房间内进行工作,在向总部抱怨了五个月后,得到的除了简陋的面具之外什么也没有,许多员工已经开始有长期的头疼、恶心、晕厥症状。

而实体零售店的员工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不但冬天没有暖气,而且仓库的行李箱堆满、长霉,时不时还会遭到老鼠的光顾。更离谱的是,店铺甚至没有银行账户,员工们要拿袋子把大笔的现金带到总部和银行。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在这样极端环境下工作的员工们甚至无法参加年会等活动,直接被排除在外。Away一直在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但为消费者服务的这些员工,又有谁在关心呢?

Away的仓库

这次的这场闹剧远非一个公司的个体现象,Away可以说是被抓了个现行被拎出来当众警示,但没有被揭露的甚至是没有人去关注的企业又有多少有着令人叹气的文化呢?

4、“你还年轻,要钱没有用”

专注为女性经期打造护理内裤的Thinx也陷入了一样的丑闻,她们不但一直以来把“女权”当做企业精神,甚至还专门成立了Thinx Foundation公益组织,为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少女们提供教育项目。

而CEO Miki Agrawal本人对外也是知名的“女企业家”形象,出现在包括CNN、Bustle等各大媒体的内容里,聊博客,做面谈。这样充满爱的企业信念和创始人的雷厉风行,让Thinx很快有了许多忠实的追随者,许多年轻、有干劲、关注公益的女性表示愿意为Thinx奉献一切。

THINX

但尴尬的是,Thinx被爆出它的企业文化其实是外界所看到的反面,“女性为上”的企业宣言无处可循,反倒是虚伪和失常成为了常规节目,老板和雇员间总是充满了矛盾冲突,许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医疗福利低于最低标准,带薪休假天数被一减再减。

许多前雇员表示在Thinx工作就像在高中被欺凌一样,人们不自觉的反目成仇,被老板骂说幼稚不懂事,想提议涨薪得到的只是一句“你还年轻要钱没有用”的回复,在为一个以“为女性服务”而光荣的公司工作,自己却买不起计生用品也休不起产假。

Thinx在知名招聘网站Glassdoor上的评价也看得出事实真相,人们说Agrawal就像是“定时炸弹”,“暴徒”,批判Thinx是一个“打着女权幌子根本不尊重女性的骗子公司”……

而有趣的是,2017年却突然涌现了许多关于Agrawal的“彩虹屁”好评,但据许多线人透露,好评都是Agrawal命令手下写的,甚至自己还给自己伪造了好评。

丑闻爆出以及大批员工离职不久后,Agrawal表示自己将不再担任公司的CEO,但是还会照看大多数业务并且还将是公司的“脸面”,只不过这“脸面”大家买不买账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5、光鲜的背后充满了心碎

Away和Thinx的走红和落寞其实有着非常相似的轨迹,作为电商2.0时代的孩子,他们诞生于网络,有着好听的名字:数字原生垂直品牌(Digital Native Vertical Brand)。

绝招一便是通过直接面对消费者、帮助消费者解决选择困难症的痛点,绝招二则是用精美的包装、动人的品牌故事、地铁广告,网红带货,快闪店等等方式打造出一种“VIP”的时髦创新消费体验,和一个让人无法说不的充满社交和自我满足的游戏。

纽约地铁上的Away广告

我们并不能说D2C品牌花时间精力包装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错,只不过现如今的消费者虽然会为故事掏钱,但没人会追随充满谎言的说故事人,品牌们如果在关注外界形象的同时用员工信任和企业精神做牺牲,那这风光也风光不了几天。

单单拿Away来说,它的发展轨迹或许可以用飞得很高很快,但摔的也非常狠来形容,光鲜的背后充满了心碎,Away的前市场营销主管留下了非常让人心碎的一句话,她说“永远不要给你最爱的品牌工作,会摧毁你的”。

这“摧毁”指的并不只是这之间的斗争谩骂给员工身心上带来的巨大劳损,更是代表着员工们对于职业和品牌的热爱变成了羞耻和失望。

低劣的企业文化事件其实并不少见,但Away此次事件更加让人咋舌是因为品牌对外的光鲜亮丽和对内的残酷职场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精心打造的“名媛”现象荡然无存,许多人比喻说就好像你上学时候最喜欢的校花爆出了惊天丑闻,这才是最让人心碎的原因所在。

6、信任与尊重:身心健康才能走的更长久

在这样的压力下创始人们似乎有着心照不宣的共识,认为只要能成功,做什么都不过分,而此次Away事件中让人吃惊的是,许多创始人在Twitter上公开表示对Korey的支持,认为她“根本没做错什么”,不禁让人怀疑这一场关于成功和人性人情的博弈,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对Korey表示支持的公司创始人们

在关于这场科技产业的文化究竟应该倾向于哪个方向的辩论中,答案主要分成了两个派别。

第一种是“红脸”,认为员工都是难得的宝藏,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感到幸福,于是便通过免费午餐,时髦的办公室,无限的假期等方法来留住员工,许多公司也正因此登上了“最适合工作的场所”的榜单。

而唱“白脸”的派别却认为想要改变世界可不简单,正常工作时间怎么可能创造奇迹,于是许多公司便提倡“喧嚣文化”,把“今夜无人入睡”当做最光荣的事情。

主张个人身心健康的新媒体教母Arianna Huffington在对此事进行评价的时候,果断站队“红脸”,特别提到能够把员工个人福利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公司将会赢得这场长期的战役,好的企业文化能够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直接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那对于这种极端的“喧嚣文化”、加班精神,到底有没有出路呢?治本的方法不敢说,解药的话或许还是有几个:

首先便是意识上的改变,企业要看到长期效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差别,从短期来看,员工可能会创造出更多的提案,写出更多的代码,但是长此以往流失的是员工个人的整体精力和对于企业的信任和热爱,这就导致辞职率高、磨合期长、企业沟通不畅等多个会直接影响到利润的关键问题。

其次便是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霸凌事件的发生。霸凌事件哪里都有,企业中也不例外,不管是上级对下属的过度指责,还是同事之间的欺凌,都是对员工心灵的暴击,更是对企业文化的致命打击。

而且不仅当事人会被影响,对于在场的围观者来说也有不小的伤害,如果员工每天都要想着“下一个被骂的会是我吗?”这样的问题,那工作效率可高不起来。虽然霸凌是无法斩草除根的,但作为公司的领导人,怎么能够用最好的态度容忍错误,树立榜样,尽可能的减少霸凌和伤害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根据企业文化专家Bob Kelleher的调查,在一个公司里,70%的员工都是“佛系”上班,每天滑水不求上进,20%的员工甚至想要“沉了”这艘船,企业文化有多重要,看来无需多说了。

想要营造好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在科技初创公司中,说难说简单都有可能,像是免费午餐、出国旅行之类的公司福利其实很简单,但真正难的是怎么能为公司的员工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来工作和表达诉求。

说到底,真正的好创始人不仅能带来利润上的增长,更要能以德服人,或许谁先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真的不只赢得A轮B轮C轮,反倒是笑到最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