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山东,青岛定位悄然改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山东,青岛定位悄然改变

日前,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将支持八大发展战略,预计2021年山东省将投入1500亿元资金。

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增速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2020年前三季度,青岛民间投资逆势增长14%,高于全国15.5个百分点……

在11月5日下午进行的青岛市与上海自贸区企业合作对接交流会上,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向世界推介青岛,而在他的主旨演讲中,也着重提到了上述数据。

资本不会说谎。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青岛,也正在加速各类优质资本的汇聚。

眼下,随着山东逐步明确强省会的发展战略,青岛选择将发展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投资,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合肥的发展路径更加接近。

有着“最强风投城市”之称的合肥,独到的投资眼光为其带来了各领域的全面突围。对标合肥,身处强省会战略下的青岛,又该如何写好投资这篇文章?

强省会战略下,青岛投资逆势上升

日前,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将支持八大发展战略,预计2021年山东省将投入1500亿元资金。

政策中明确提到:通过政府专项债券、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等方式,支持济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十强”产业发展,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给予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助力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再算上此前山东省省长李干杰在《学习时报》上的公开表态,以及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相关论调,山东省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已多次明确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山东省实施强省会战略最明确的体现。

而除了口头上的明确支持外,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签约、济枣高铁即将开建以及《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获国家批复等一系列为济南城市发展带来利好的大项目,也先后落地。

显然,济南迎来了全面起势的新阶段。

相比之下,作为山东发展“双核”之一的青岛,获得的来自省内层面的支持似乎少了一些。

对此,青岛选择用“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发展路径,持续增强自身发展能级。

11月5日下午,青岛市与上海自贸区企业合作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现场作主旨演讲。

其中一些亮点引起了外界的注意: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增速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2020年前三季度,青岛民间投资逆势增长14%,高于全国15.5个百分点。

对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青岛来说,固定资产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全线飘红,让青岛向着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

每当谈起投资,合肥总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有着“最强风投城市”之称的合肥,又能为青岛做好投资这篇文章带来哪些启发?

最强风投城市与,全球创投风投中心

2004年,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仅有589.7亿元,在全国排名79位。2019年,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9409.4亿元,在全国的排名,也来到了第21位。

15年间,让城市GDP实现倍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则离不开合肥独到的投资眼光。

合肥产业版图的中心,是合肥市政府,不仅仅是文字意义上的,更是地理意义上的。

2008年,合肥斥巨资入股不被其他地方看好的京东方,投资彼时并没有太好效益的面板业务;随后又与兆易创新合作建成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去年合肥又投资江淮蔚来发展新能源汽车,并迎来了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的落地。

一系列在当时可能看不到收益的项目,都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收获了巨额回报。

通过投资,合肥逐渐形成一套“重大项目投资-产业集群发展-二级市场变现”的产业投资和发展模式。基于此,外界也有人将合肥称之为“赌城”。

对于外界将其称为“赌城”的说法,合肥市相关部门在回复中强调称,“合肥不是‘赌城’”,“谋划重点产业,推进重大项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重点在于大胆假设、专业谋划、科学决策、精细管理、持续支持”。

从政府官方回复口径中,同样也可以看到在全新经济发展格局下,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于以往资本投资、政府执行,资本经营、政府服务,资本提出需求、政府负责满足的关系,合肥市政府与资本投资间的关系更倾向于彼此间紧密合作,共担风险,合力集聚发展要素,协同达成创新与增长。

正因为政府与资本、产业间有了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同时又有区位优势以及稀缺资源的加持,合肥成为“最强风投城市”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对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青岛来说,合肥的发展经验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最重要的便是优化营商环境,并切实做好自身的优势产业——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以此次青岛企业家宣传周作为标杆,在全市营造起一种尊重企业家、成全企业家发展的重商氛围。

同时,青岛也要提升科研实力,并以今年举行的创新节为由头,进一步汇聚起优质创新创意资源,尤其是在青岛的优势领域海洋领域中,做强做大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蓝谷等院所机构与功能区的行业引领作用,着力培育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但正如济南之于青岛,在合肥发展之路上也总少不了要面对与邻近的江苏省省会南京进行竞争。

如何避免恶性竞争,实现错位发展?合肥选择的是避其锋芒,同时又积极融入长三角的发展版图之中。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对青岛来说,合肥的做法是否同样适用?

合肥避开南京,青岛避开济南

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正式开通运营,这也结束了此前合肥没有直达杭州高铁的局面。

此前,合肥甚至与省内经济排名第二的芜湖之间也没有高铁互通,取道南京成为合肥向外发展的最佳选择。

如今,随着商合杭高铁的开通,合肥至杭州不再需要绕行南京,通勤时间也由原来的两个半小时缩短至两小时以内,大大缩短了与长三角城市群杭州都市圈的时空距离。

商合杭高铁的开通,也被外界视为合肥正在拿回辐射省内城市、寻求出省合作的交通“主动权”。

与合肥类似,在青盐铁路开通以前,青岛想要通过高铁出省前往长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都需要绕行济南。

如今,随着青盐铁路的开通,青岛南下同样多了一条快速通道。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底,江苏省内的盐通高铁、连镇铁路均将建成通车,青岛至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的时间将缩短至4个小时。

这同样也可以视作青岛在着力增强自身的区域枢纽属性,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主动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资源辐射。

在强省会战略下,青岛“避开”济南主动南下,一方面通过铁路建设实现时空距离的缩短;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强与深圳、上海的交流对接,由市委书记亲自带队赶赴两地进行人员交流与项目对接,在深化自身开放属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城市影响力。

而通过与南方“优等生”的积极对接与主动融入,也为青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提供了助力。

正如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11月5日下午的对接交流会上所说:“青岛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和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承担着总书记赋予的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等国之重任,在‘大循环’和‘双循环’中具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双节点’价值,有使命也有能力打造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来源:灯塔望海

原标题: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山东,青岛定位悄然改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山东,青岛定位悄然改变

日前,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将支持八大发展战略,预计2021年山东省将投入1500亿元资金。

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增速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2020年前三季度,青岛民间投资逆势增长14%,高于全国15.5个百分点……

在11月5日下午进行的青岛市与上海自贸区企业合作对接交流会上,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向世界推介青岛,而在他的主旨演讲中,也着重提到了上述数据。

资本不会说谎。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青岛,也正在加速各类优质资本的汇聚。

眼下,随着山东逐步明确强省会的发展战略,青岛选择将发展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投资,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合肥的发展路径更加接近。

有着“最强风投城市”之称的合肥,独到的投资眼光为其带来了各领域的全面突围。对标合肥,身处强省会战略下的青岛,又该如何写好投资这篇文章?

强省会战略下,青岛投资逆势上升

日前,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将支持八大发展战略,预计2021年山东省将投入1500亿元资金。

政策中明确提到:通过政府专项债券、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等方式,支持济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十强”产业发展,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给予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助力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再算上此前山东省省长李干杰在《学习时报》上的公开表态,以及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相关论调,山东省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已多次明确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山东省实施强省会战略最明确的体现。

而除了口头上的明确支持外,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签约、济枣高铁即将开建以及《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获国家批复等一系列为济南城市发展带来利好的大项目,也先后落地。

显然,济南迎来了全面起势的新阶段。

相比之下,作为山东发展“双核”之一的青岛,获得的来自省内层面的支持似乎少了一些。

对此,青岛选择用“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发展路径,持续增强自身发展能级。

11月5日下午,青岛市与上海自贸区企业合作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现场作主旨演讲。

其中一些亮点引起了外界的注意: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增速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2020年前三季度,青岛民间投资逆势增长14%,高于全国15.5个百分点。

对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青岛来说,固定资产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全线飘红,让青岛向着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

每当谈起投资,合肥总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有着“最强风投城市”之称的合肥,又能为青岛做好投资这篇文章带来哪些启发?

最强风投城市与,全球创投风投中心

2004年,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仅有589.7亿元,在全国排名79位。2019年,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9409.4亿元,在全国的排名,也来到了第21位。

15年间,让城市GDP实现倍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则离不开合肥独到的投资眼光。

合肥产业版图的中心,是合肥市政府,不仅仅是文字意义上的,更是地理意义上的。

2008年,合肥斥巨资入股不被其他地方看好的京东方,投资彼时并没有太好效益的面板业务;随后又与兆易创新合作建成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去年合肥又投资江淮蔚来发展新能源汽车,并迎来了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的落地。

一系列在当时可能看不到收益的项目,都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收获了巨额回报。

通过投资,合肥逐渐形成一套“重大项目投资-产业集群发展-二级市场变现”的产业投资和发展模式。基于此,外界也有人将合肥称之为“赌城”。

对于外界将其称为“赌城”的说法,合肥市相关部门在回复中强调称,“合肥不是‘赌城’”,“谋划重点产业,推进重大项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重点在于大胆假设、专业谋划、科学决策、精细管理、持续支持”。

从政府官方回复口径中,同样也可以看到在全新经济发展格局下,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于以往资本投资、政府执行,资本经营、政府服务,资本提出需求、政府负责满足的关系,合肥市政府与资本投资间的关系更倾向于彼此间紧密合作,共担风险,合力集聚发展要素,协同达成创新与增长。

正因为政府与资本、产业间有了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同时又有区位优势以及稀缺资源的加持,合肥成为“最强风投城市”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对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青岛来说,合肥的发展经验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最重要的便是优化营商环境,并切实做好自身的优势产业——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以此次青岛企业家宣传周作为标杆,在全市营造起一种尊重企业家、成全企业家发展的重商氛围。

同时,青岛也要提升科研实力,并以今年举行的创新节为由头,进一步汇聚起优质创新创意资源,尤其是在青岛的优势领域海洋领域中,做强做大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蓝谷等院所机构与功能区的行业引领作用,着力培育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但正如济南之于青岛,在合肥发展之路上也总少不了要面对与邻近的江苏省省会南京进行竞争。

如何避免恶性竞争,实现错位发展?合肥选择的是避其锋芒,同时又积极融入长三角的发展版图之中。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对青岛来说,合肥的做法是否同样适用?

合肥避开南京,青岛避开济南

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正式开通运营,这也结束了此前合肥没有直达杭州高铁的局面。

此前,合肥甚至与省内经济排名第二的芜湖之间也没有高铁互通,取道南京成为合肥向外发展的最佳选择。

如今,随着商合杭高铁的开通,合肥至杭州不再需要绕行南京,通勤时间也由原来的两个半小时缩短至两小时以内,大大缩短了与长三角城市群杭州都市圈的时空距离。

商合杭高铁的开通,也被外界视为合肥正在拿回辐射省内城市、寻求出省合作的交通“主动权”。

与合肥类似,在青盐铁路开通以前,青岛想要通过高铁出省前往长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都需要绕行济南。

如今,随着青盐铁路的开通,青岛南下同样多了一条快速通道。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底,江苏省内的盐通高铁、连镇铁路均将建成通车,青岛至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的时间将缩短至4个小时。

这同样也可以视作青岛在着力增强自身的区域枢纽属性,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主动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资源辐射。

在强省会战略下,青岛“避开”济南主动南下,一方面通过铁路建设实现时空距离的缩短;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强与深圳、上海的交流对接,由市委书记亲自带队赶赴两地进行人员交流与项目对接,在深化自身开放属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城市影响力。

而通过与南方“优等生”的积极对接与主动融入,也为青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提供了助力。

正如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11月5日下午的对接交流会上所说:“青岛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和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承担着总书记赋予的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等国之重任,在‘大循环’和‘双循环’中具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双节点’价值,有使命也有能力打造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来源:灯塔望海

原标题: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山东,青岛定位悄然改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